网络视频编解码器
使用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 产品介绍 ........................................................................................................................................................... 2
1.1 编码器接口说明 .............................................................................................................................................. 2 第二章 基本安装 ........................................................................................................................................................... 3
2.1开机 ................................................................................................................................................................... 3 2.2关机 ................................................................................................................................................................... 3 2.3 重启 .................................................................................................................................................................. 3 2.4 视频输入的连接 .............................................................................................................................................. 3 2.5 视频输出设备的选择和连接 .......................................................................................................................... 3 2.6音频信号的输入 ............................................................................................................................................... 3 2.7音频输出 ........................................................................................................................................................... 3 2.8网络连接 ........................................................................................................................................................... 4 第三章 基本操作 ........................................................................................................................................................... 5
3.1 IP设置 ............................................................................................................................................................ 5 3.2内网登录 ........................................................................................................................................................... 5
3.2.1 CMS 登录 ........................................................................................................................................... 5 3.2.2 IE 登录 .............................................................................................................................................. 7 3.3外网登录 ......................................................................................................................................................... 10
3.3.1 CMS 云登录 ..................................................................................................................................... 10 3.3.2 IE 云登录 .......................................................................................................................................... 12 3.3.3 通过智能手机访问 ........................................................................................................................... 14 3.4 系统设置 ........................................................................................................................................................ 17
3.4.1 普通设置 ............................................................................................................................................. 17 3.4.2 编码设置 ............................................................................................................................................. 18 3.4.3 通道管理 ............................................................................................................................................. 19 3.4.4网络设置 .............................................................................................................................................. 23 3.4.5 网络服务 ............................................................................................................................................. 24 3.5. 输出模式 ....................................................................................................................................................... 26 附录1. 鼠标操作 .......................................................................................................................................................... 28 附录2. 技术参数 ........................................................................................................................................................... 29
第一章 产品介绍
注意事项:
请勿将重物至于本设备上;
请勿让任何固体或液体,掉入或渗入设备内;
请定期用刷子对电路板、接插件、机箱风机、机箱等进行除尘,在进行机体清洁工作前,请关闭电源并拔掉电源;
请勿自行对本设备进行拆卸、维修或更换零件。
使用环境:
请在0℃~40℃的温度下放置和使用本产品,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 请勿将本设备安装在潮湿的环境;
请勿将本设备暴露在多烟、多尘的环境; 避免强烈的碰撞,请勿摔落机器;
请保持本产品的水平安装,安装在稳定的场所,注意防止本产品坠落; 请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切勿堵塞本产品的通风口; 仅可在额定输入输出范围内使用。
1.1 编码器接口说明
第二章 基本安装
2.1开机
接上电源,电源指示灯亮。
2.2关机
关闭设备,进入【主菜单】>【关闭系统】中选择【关闭】。
2.3 重启
重启本设备,有软重启和硬重启。软开关,进入【设备配置】>【管理工具】中选择【重启】;硬重启, 拔掉电源重新上电后设备重启。 说明:
1、断电恢复功能
本机在录像工作状态下,若出现非正常关机。重起后,本机将自动保存关机前的信息,并自动恢复到关机前状态。
2.4 视频输入的连接
解码器的视频输入口为BNC 头,输入信号要求为:PAL/NTSC BNC (1.0V P-P ,75Ω)。
视频信号应符合国家标准,有较高的信噪比、低畸变、低干扰;图像要求清晰、无形变、色彩真实自然、亮度合适。
保证传输线路的稳定可靠:
采用高质量、屏蔽好的视频同轴线,并依据传输距离的远近选择合适型号。如果距离过远,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双绞线传输、添加视频补偿设备、光纤传输等方式以保证信号质量。
视频信号线应避开有强电磁干扰的其他设备和线路,特别应避免高压电流的串入。 保证接线头的接触良好:
信号线和屏蔽线都应牢固、良好地连接,避免虚焊、搭焊,避免氧化。
2.5 视频输出设备的选择和连接
视频输出分为PAL/NTSC BNC(1.0VP-P ,75Ω) 输出和VGA 输出 在选择使用计算机用显示器替代监视器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不宜长时间保持开机状态,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经常性的消磁,利于保持显示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3、远离强电磁干扰设备。
使用电视机作为视频输出设备是一种不可靠的替代方式。它同样要求尽量减少使用时间和严格控制电源、
相邻设备所带来的干扰。劣质电视机的漏电隐患则可能导致其他设备的损毁。
2.6音频信号的输入
音频输入阻抗较高,因此拾音器必须采用有源拾音器。
音频传输与视频输入类似,要求线路尽量避免干扰,避免虚焊、接触不良,并且特别注意防止高压电流的串入。
2.7音频输出
硬盘录像机的音频输出信号参数一般大于200mv 1KΩ(BNC),可以直接外接低阻抗值耳机、有源音箱或
者通过功放驱动其他声音输出设备。在外接音箱和拾音器无法实现空间隔离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输出啸叫现象。此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1、 采用定向性较好的拾音器;
2、 调节音箱音量,使之低于产生啸叫的域值;
3、 使用环境的装修多使用吸音材料,减少声音的反射,改善声学环境; 4、 调整拾音器和音箱的布局,也能减少啸叫情况的发生。
2.8网络连接
后面板网口接上水晶头即可(10M/100M以太网口,黄灯常亮,绿灯闪亮)。
------------------------------------------------------- 1 -------------------------------------------------------
网络编码器 ------------------------------------- 2 ------------------------------------- 网络解码器
第三章 基本操作
将网线的一端插入摄像机中,另一端,插入路由器的1,2,3,4端口。确保电脑也用网线连接到了同一个路由器上。
安装光盘中的配机软件,
3.1 IP设置
步骤一:网线将电脑和摄像机直连(若成功,网卡灯黄色常亮,绿色闪动); 步骤二:【光盘资料】>【中文】>【配套工具】找到UpgradeTool 并安装;
步骤三:设置电脑的IP 和摄像机的IP 在同一网段内; (设备默认 IP:192.168.1.10;子网掩
码;255.255.255.0; )
步骤四:打开UpgradeTool ,点击IP 搜索,若搜索到, 在列表中显示设备IP;
步骤五:选中列表中的IP 点击【设置设备】,在设置界面修改设备的IP ,把IP 设置为需要使用的路由
器网段内 如图3:
图3 设置IP 界面
步骤六:修改完毕保存,即可将该摄像机接入局域网内使用。
3.2内网登录
3.2.1 CMS 登录
(密码为空)
1. 监控点设置
单击
---》按钮添加区域,如图1所示:
---》
图1 添加区域
在这里可以添加自己要监视的区域,方便管理各个不同区的不同监控点,例:这里输入“滨江”确定则出现图2界面:
图2 添加区域
2. 单击
按钮添加设备,界面如下
图3 添加设备
注:域名、IP 、序列号通过其中的一个访问即可点击IP 搜索,可以搜索出当前局域网内所接的设备,可以对其进行(编辑)(添加)(登入)等操作
设备名:设备的名称,方便自己查找
登入类型:IP 地址、域名、序列号(云)三种模式 IP 地址:要访问的设备的IP 地址
(默认-编码器:192.168.1.11;解码器:192.168.1.12;编解码器:192.168.1.13) 域名:公网域访问的域名 例如 hzjufeng.3322.org 序列号:设备的序列号
端口号:设备的TCP 端口号,默认的TCP 端口号是:34567 用户名:登录设备的用户名 默认为admin 密码:该用户的密码 默认: 空
参数配置好后,点击确定设备列表中就会增加您添加的设备。访问设备,只需要双击该设备名,展开通道,双击需要打开的通道,对该通道进行实时监控。如图4所示:
图4 添加区域后显示
3.2.2 IE 登录
网络编解码器默认IP 为192.168.1.10,用户名:admin 密码:空(留空不填) 在IE 地址栏输入192.168.1.10.
1. IE 上面初次访问设备,在IE 上面输入设备的IP 或是域名,出现如图所示:
说明:
提示需要安装ActiveX 控件,这样才能访问到设备的WEB 界面。
2. 直接安装ActiveX 控件,默认IE 会拦截掉,如让其加载。如图所示:
说明:
点击安装ActiveX 控件,就会被IE 给阻止掉,如下图:
3. 更改IE 的安全级别,让IE 加载ActiveX 控件。如图所示:
说明:
鼠标单击浏览器上的“工具-Internet 选项”如下图所示:
说明:
选择“安全”选项,如下图:
说明:
选择“自定义级别”,把“下载未签名的ActiveX 控件”选择启用;如下图所示:
4. 重新在IE 上面输入设备的IP 或是域名,直接选择“安装ActiveX 控件”; 如下图所示:
说明:
输入用户名与密码,点击登入,即可进入设备WEB 界面。
3.3外网登录
3.3.1 CMS 云登录
1. 【云服务】
云技术使设备做到了一步上网的功能,极大的方便了客户在公网的监控。该技术主要通过序列号访问设备。 * 注:支持云技术的设备需处于公网域内才可用云技术监控。 查看云技术连接状况
将设备连接外网后,在【设备配置】 > 【系统信息】 > 【版本信息】界面查看设备是否与云服务器连接成功。
云服务
2. 在CMS 中的【系统设置】 > 【监控点管理】 > 选中一个区域
>
登录类型:按(云)模式,把查看到的序列号填入序列号栏目。点确定即可实现外网连接。
3.3.2 IE 云登录
实现条件和步骤:
1. 将设备连接外网后,在【设备配置】 > 【系统信息】 > 【版本信息】界面查看设备是否与云服务器连接成功。
2. 查看序列号。
3. 在IE 中打开服务网站 ***按设备登录
***
图 5.7 按设备登录的登录界面
输入要监控的设备的序列号及验证码后,可直接监控设备。
图 5.8 按序列号登录的监控画面
***按用户登录***
图 5.2 按用户登录界面
客户用自行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弹出如下界面
图 5.3 云技术操作界面
设备管理:
主要用于添加要监控的设备,点击 添加 ,可添加要监控的设备的序列号。
图 5.4 设备管理界面
图 5.5 设备管理的添加界面
* 注:图 5.5 中的设备用户名是指监控设备的用户名,设备密码是指相应的设备用户的用户密码。 我的设备:
主要显示设备管理中添加的设备名称,点击与服务器连接成功的设备名,可访问监控该设备。
图 5.6 按用户登录的监控画面 * 注:图标上打 “
” 的表示设备与云技术服务器没连接成功。
3.3.3 通过智能手机访问
根据手机系统安装随机光盘的vmeyecloud 手机监控软件或者去应用市场搜索vmeyecloud 安装。
1. 打开手机监控软件,显示如下图 2.选择(按设备)
3. 点添加(填写相应的项目)点确定完成
4. 在设备列表中点击相应的设备》点通道》即可观看视频。
手机实时监控界面,双击可将屏幕最大, ,也可以横放手机
按钮对应功能如下:
3.4 系统设置
对设备各项功能参数进行设置,设置项包括:普通设置、编码设置、网络设置、网络服务、输
出模式。
3.4.1 普通设置
在【设备配置】 > 【系统设置】 > 【普通设置】界面查看和设置
图4.13 普通设置
【系统时间】设置硬盘录像机当前的系统日期和时间;
【日期格式】选择日期显示的格式,包括:年月日、月日年、日月年; 【日期分隔符】选择日期格式的分隔符;
【时间格式】选择时间格式,分为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
【语言选择】目前支持28国语言: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语、波斯语/伊、芬兰、法国、希
腊、匈牙利、意大利、日语、德语、波兰、葡萄牙、俄语、西班牙、泰文、土耳其、越南、罗马利亚、巴西、印尼语、瑞典、阿拉伯语、保加利亚语、捷克语、希伯来语等。 【视频制式】支持PAL 、NTSC 制式;
【待机时间】可设置菜单待机时间0-60,0为不设置待机时间; 【设备名称】可设置该设备的名称;
【夏令时】夏令时前的复选框打勾,再通过周或日期设置夏令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3.4.2 编码设置
在【设备配置】 > 【系统设置】 > 【编码设置】界面查看和设置
设置视频/音频的编码参数,左边部分设置各独立通道的编码参数,右边部分设置辅码流的参数,双码流采用一路高码率的码流用于本地高清存储, 支持D1/HD1/CIF/QCIF编码,一路低码率的码流(QCIF 编码)用于网络传输,同时兼顾本地存储和远程网络传输。双码流在现有网络瓶颈下兼顾了图象质量和传输质量, 可以突破网络瓶颈,根据网络带宽灵活选择码流格式,达到本地高清存储,同时后端低码流网络传输。
注:辅码流的主要应用:网络较差时的多通道实时传送。
图4.16 编码设置
独立通道编码设置
【通道】选择通道号; 【编码模式】标准H.264MP ;
【分辩率】显示分辨率的类型有D1/HD1/CIF/QCIF;
【帧率】可调节,实时标准为: P制,25帧/秒 N制,30帧/秒;
【码流控制】可选限定码流,可变码流。在可变码流下,画质可选择6档,在限定码流下,可手动选择所需的码流值;
【码流值】设置码流值改变画质的质量,在配套设施允许的情况下,码流越大画质越好; 码流值参考范围:D1(512~2560kbps)HD1(384~2048kbps) CIF (64~1024kbps), QCIF(64~512kbps) 【I 帧间隔】可选择范围是2~12s
【音频/视频】图标全部反显时录像文件为音视频复合流; 辅码流设置
辅码流主要用于客户端监控,手机监控。
【通道】首先选择通道号,然后选中下面的音频和视频是否启用 分辨率、帧率、码流控制、码流值等参数与独立通道参数设置相同。
3.4.3 通道管理
(此功能在解码器中)
通过【设备配置】>【系统设置】>【通道管理】,进行本机通道管理。
通道管理中包括了数字通道、通道状态、通道模式选项(编码器只有通道模式选项)。
图3.4.3.1 解码器通道管理界面
编码器通道管理界面 图3.4.3.2 通道管理界面
图3.4.3.3 数字通道单多画面连接
【通道】选择通道号;
【启用】反显■表示选中,打开数字通道功能,选择了启用,方可进行相应的设置; 【时间同步】反显■表示选中,开启时间同步,表示该通道的时间会和设备端的时间保持一致。 【连接模式】分单连接和多连接,多连接可以选择多台设备。
【删除】用户想跟换设备,将之前的设备选中,点击删除就能将其删除掉。 【添加】添加设备,点击添加会出现以下界面:
图3.4.3.4远程通道配置界面
【配置名称】设备会默认有个配置名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修改其名称;
【设备类型】有三种类型,分别为:IPC 、DVR 、HVR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默认为IPC ;
【协议】系统默认为TCF ;
【远程通道】用户根据需要输入需要连接远程设备的通道号; 【码流】可选主码流、辅码流,默认为主码流; 【端口】默认为34567; 【用户名】默认为admin
注:点击搜索按钮,下面会显示出所搜索到的设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所想连接的设备。、
通道状态:
通道状态,当设备存在数字通道时,会有该界面,其会将所有的数字通道状态显示出来。包括通道的最大分辨率,当前分辨率,和连接状态。 当所有通道都正常连接时,显示为:
图3.4.3.5 通道状态
通道模式:
图3.4.3.6 通道模式
根据型号不同,支持的模式也不同。
3.4.4网络设置
在【设备配置】 > 【系统设置】 > 【网络设置】界面查看和设置
图4.17 网络设置
【网卡】可选择有线网卡;
【自动获取IP 地址】自动获取IP 功能(不推荐使用) ;
【IP 地址】设置设备的IP 地址,默认IP 地址: 192.168.1.10; 【子网掩码】设置设备的子网掩码,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设置设备的默认网关,默认的默认网关:192.168.1.1;
【DNS 设置】域名解析服务器,用于将域名解析成IP 地址,该地址由您所在的网络运行商提供,设置好该地址后需要重启才能生效;
【TCP 端口】默认为34567; 【HTTP 端口】默认为80; 【网络高速下载】网络高速下载;
【网络传输策略】提供3种策略:自适应,画质优先,流畅性优先,网传时会根据设置,自动调节码流,自适应在画质和流畅性上进行折中,在对画质不造成较大的影响下,兼顾了流畅性。流畅性优先和自适应需要启用了辅码流时才有效,如果辅码流没有启用,则按照画质优先根据网络状
况进行调节。
3.4.5 网络服务
在【设备配置】 > 【系统设置】 > 【网络服务】界面对高级网络功能进行配置,双击服务项
进行参数配置。
4.18 网络服务
【PPPOE 设置】
图4.19 PPPOE
启用:反显■表示选中,选择了启用,设置方可生效。
输入ISP (Internet 服务提供商)提供的PPPOE 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后重新启动系统。启动后硬盘录像机会自动以PPPOE 方式建立网络连接,成功后,【IP 地址】上的IP 将被自动修改为获得的广域网的动态IP 地址。
操作:PPPOE 拨号成功后,查看【IP 地址】上的IP ,获得设备当前的IP 地址,然后通过客户
端使用此IP 地址访问设备。 【无线拨号】
通过3G 网卡进行拨号上网,实现客户端访问设备,对设备进行配置
图4.27 无线拨号设置
【启用】:反显■表示选中,选择了启用,设置方可生效; 【类型】:拨号类型,默认自动 【接入点】:3G 接入点,默认即可 【拨号号码】:3G 拨号号码,默认即可 【用户名】:拨号的3G 用户名 【密码】:拨号用户的密码 【IP 地址】:拨号得到的IP 地址号 【UPNP 】
UPNP 协议在路由器上实现自动端口转发,使用该功能时,确保路由器上的UPNP 功能启用。
图4.29 UPNP设置
【启用】反显■表示选中,打开UPNP 功能,选择了启用,设置方可生效;
【HTTP 】:路由器为该设备自动分配的端口号,IE 浏览时,需加上该端口号进行访问; 【TCP 】:路由器为该设备自动分配的端口号,客户端软件监控时,需通过该端口号; 【Wifi 】
通过无线上网,实现客户端访问设备,对设备进行配置。
图4.30 Wifi设置
【搜索】搜索无线网络的SSID ;
【启用】反显■表示选中,选择了启用,设置方可生效; 【SSID 】搜索到的SSID ; 【密码】无线网络的密码;
【IP 地址】设置无线网络的IP 地址; 【子网掩码】设置无线网络的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设置无线网络的默认网关。
3.5. 输出模式
配置视频输出信号的参数,包括前端输出模式和编码输出模式。
前端输出:在本地预览的画面模式,包括通道名称、时间标题、通道标题、录像状态、报警状态、透明度、区域覆盖和分辨率等;
编码输出:在网络监视和录像文件的画面模式,包括通道名称、时间标题、通道标题、录像状态、报警状态、区域覆盖、时间标题和通道标题叠加设置。
图4.32输出模式
【通道名称】点击通道名称设置按钮,进入通道名称菜单,可修改通道的名称(最大支持16个汉字,25个英文字符);
【时间标题】状态反显■标记表示选中,在监控画面上显示系统的日期时间; 【通道标题】状态反显■标记表示选中,在监控画面上显示系统的通道号; 【录像状态】状态反显■标记表示选中,在监控画面上显示系统的录像状态; 【报警状态】状态反显■标记表示选中,在监控画面上显示系统的报警状态; 【透明度】选择背景图像的透明度,范围为128~255; 【分辨率】设置显示器分辨率; 【通道】选择设置编码输出的通道号;
【区域覆盖】反显■,选择覆盖区域数按钮,点击设置按钮,进入相应通道画面,用户可用鼠
标选择任意大小区域遮盖(覆盖的区域,输出的视频为黑色方块);
【时间标题】与【通道标题】设置时间标题和通道标题显示位置。
附录1. 鼠标操作
*本文档以右手使用鼠标习惯为例*
本设备支持USB 接口的鼠标。
附录2. 技术参数
网络视频编解码器
使用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 产品介绍 ........................................................................................................................................................... 2
1.1 编码器接口说明 .............................................................................................................................................. 2 第二章 基本安装 ........................................................................................................................................................... 3
2.1开机 ................................................................................................................................................................... 3 2.2关机 ................................................................................................................................................................... 3 2.3 重启 .................................................................................................................................................................. 3 2.4 视频输入的连接 .............................................................................................................................................. 3 2.5 视频输出设备的选择和连接 .......................................................................................................................... 3 2.6音频信号的输入 ............................................................................................................................................... 3 2.7音频输出 ........................................................................................................................................................... 3 2.8网络连接 ........................................................................................................................................................... 4 第三章 基本操作 ........................................................................................................................................................... 5
3.1 IP设置 ............................................................................................................................................................ 5 3.2内网登录 ........................................................................................................................................................... 5
3.2.1 CMS 登录 ........................................................................................................................................... 5 3.2.2 IE 登录 .............................................................................................................................................. 7 3.3外网登录 ......................................................................................................................................................... 10
3.3.1 CMS 云登录 ..................................................................................................................................... 10 3.3.2 IE 云登录 .......................................................................................................................................... 12 3.3.3 通过智能手机访问 ........................................................................................................................... 14 3.4 系统设置 ........................................................................................................................................................ 17
3.4.1 普通设置 ............................................................................................................................................. 17 3.4.2 编码设置 ............................................................................................................................................. 18 3.4.3 通道管理 ............................................................................................................................................. 19 3.4.4网络设置 .............................................................................................................................................. 23 3.4.5 网络服务 ............................................................................................................................................. 24 3.5. 输出模式 ....................................................................................................................................................... 26 附录1. 鼠标操作 .......................................................................................................................................................... 28 附录2. 技术参数 ........................................................................................................................................................... 29
第一章 产品介绍
注意事项:
请勿将重物至于本设备上;
请勿让任何固体或液体,掉入或渗入设备内;
请定期用刷子对电路板、接插件、机箱风机、机箱等进行除尘,在进行机体清洁工作前,请关闭电源并拔掉电源;
请勿自行对本设备进行拆卸、维修或更换零件。
使用环境:
请在0℃~40℃的温度下放置和使用本产品,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 请勿将本设备安装在潮湿的环境;
请勿将本设备暴露在多烟、多尘的环境; 避免强烈的碰撞,请勿摔落机器;
请保持本产品的水平安装,安装在稳定的场所,注意防止本产品坠落; 请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切勿堵塞本产品的通风口; 仅可在额定输入输出范围内使用。
1.1 编码器接口说明
第二章 基本安装
2.1开机
接上电源,电源指示灯亮。
2.2关机
关闭设备,进入【主菜单】>【关闭系统】中选择【关闭】。
2.3 重启
重启本设备,有软重启和硬重启。软开关,进入【设备配置】>【管理工具】中选择【重启】;硬重启, 拔掉电源重新上电后设备重启。 说明:
1、断电恢复功能
本机在录像工作状态下,若出现非正常关机。重起后,本机将自动保存关机前的信息,并自动恢复到关机前状态。
2.4 视频输入的连接
解码器的视频输入口为BNC 头,输入信号要求为:PAL/NTSC BNC (1.0V P-P ,75Ω)。
视频信号应符合国家标准,有较高的信噪比、低畸变、低干扰;图像要求清晰、无形变、色彩真实自然、亮度合适。
保证传输线路的稳定可靠:
采用高质量、屏蔽好的视频同轴线,并依据传输距离的远近选择合适型号。如果距离过远,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双绞线传输、添加视频补偿设备、光纤传输等方式以保证信号质量。
视频信号线应避开有强电磁干扰的其他设备和线路,特别应避免高压电流的串入。 保证接线头的接触良好:
信号线和屏蔽线都应牢固、良好地连接,避免虚焊、搭焊,避免氧化。
2.5 视频输出设备的选择和连接
视频输出分为PAL/NTSC BNC(1.0VP-P ,75Ω) 输出和VGA 输出 在选择使用计算机用显示器替代监视器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不宜长时间保持开机状态,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经常性的消磁,利于保持显示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3、远离强电磁干扰设备。
使用电视机作为视频输出设备是一种不可靠的替代方式。它同样要求尽量减少使用时间和严格控制电源、
相邻设备所带来的干扰。劣质电视机的漏电隐患则可能导致其他设备的损毁。
2.6音频信号的输入
音频输入阻抗较高,因此拾音器必须采用有源拾音器。
音频传输与视频输入类似,要求线路尽量避免干扰,避免虚焊、接触不良,并且特别注意防止高压电流的串入。
2.7音频输出
硬盘录像机的音频输出信号参数一般大于200mv 1KΩ(BNC),可以直接外接低阻抗值耳机、有源音箱或
者通过功放驱动其他声音输出设备。在外接音箱和拾音器无法实现空间隔离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输出啸叫现象。此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1、 采用定向性较好的拾音器;
2、 调节音箱音量,使之低于产生啸叫的域值;
3、 使用环境的装修多使用吸音材料,减少声音的反射,改善声学环境; 4、 调整拾音器和音箱的布局,也能减少啸叫情况的发生。
2.8网络连接
后面板网口接上水晶头即可(10M/100M以太网口,黄灯常亮,绿灯闪亮)。
------------------------------------------------------- 1 -------------------------------------------------------
网络编码器 ------------------------------------- 2 ------------------------------------- 网络解码器
第三章 基本操作
将网线的一端插入摄像机中,另一端,插入路由器的1,2,3,4端口。确保电脑也用网线连接到了同一个路由器上。
安装光盘中的配机软件,
3.1 IP设置
步骤一:网线将电脑和摄像机直连(若成功,网卡灯黄色常亮,绿色闪动); 步骤二:【光盘资料】>【中文】>【配套工具】找到UpgradeTool 并安装;
步骤三:设置电脑的IP 和摄像机的IP 在同一网段内; (设备默认 IP:192.168.1.10;子网掩
码;255.255.255.0; )
步骤四:打开UpgradeTool ,点击IP 搜索,若搜索到, 在列表中显示设备IP;
步骤五:选中列表中的IP 点击【设置设备】,在设置界面修改设备的IP ,把IP 设置为需要使用的路由
器网段内 如图3:
图3 设置IP 界面
步骤六:修改完毕保存,即可将该摄像机接入局域网内使用。
3.2内网登录
3.2.1 CMS 登录
(密码为空)
1. 监控点设置
单击
---》按钮添加区域,如图1所示:
---》
图1 添加区域
在这里可以添加自己要监视的区域,方便管理各个不同区的不同监控点,例:这里输入“滨江”确定则出现图2界面:
图2 添加区域
2. 单击
按钮添加设备,界面如下
图3 添加设备
注:域名、IP 、序列号通过其中的一个访问即可点击IP 搜索,可以搜索出当前局域网内所接的设备,可以对其进行(编辑)(添加)(登入)等操作
设备名:设备的名称,方便自己查找
登入类型:IP 地址、域名、序列号(云)三种模式 IP 地址:要访问的设备的IP 地址
(默认-编码器:192.168.1.11;解码器:192.168.1.12;编解码器:192.168.1.13) 域名:公网域访问的域名 例如 hzjufeng.3322.org 序列号:设备的序列号
端口号:设备的TCP 端口号,默认的TCP 端口号是:34567 用户名:登录设备的用户名 默认为admin 密码:该用户的密码 默认: 空
参数配置好后,点击确定设备列表中就会增加您添加的设备。访问设备,只需要双击该设备名,展开通道,双击需要打开的通道,对该通道进行实时监控。如图4所示:
图4 添加区域后显示
3.2.2 IE 登录
网络编解码器默认IP 为192.168.1.10,用户名:admin 密码:空(留空不填) 在IE 地址栏输入192.168.1.10.
1. IE 上面初次访问设备,在IE 上面输入设备的IP 或是域名,出现如图所示:
说明:
提示需要安装ActiveX 控件,这样才能访问到设备的WEB 界面。
2. 直接安装ActiveX 控件,默认IE 会拦截掉,如让其加载。如图所示:
说明:
点击安装ActiveX 控件,就会被IE 给阻止掉,如下图:
3. 更改IE 的安全级别,让IE 加载ActiveX 控件。如图所示:
说明:
鼠标单击浏览器上的“工具-Internet 选项”如下图所示:
说明:
选择“安全”选项,如下图:
说明:
选择“自定义级别”,把“下载未签名的ActiveX 控件”选择启用;如下图所示:
4. 重新在IE 上面输入设备的IP 或是域名,直接选择“安装ActiveX 控件”; 如下图所示:
说明:
输入用户名与密码,点击登入,即可进入设备WEB 界面。
3.3外网登录
3.3.1 CMS 云登录
1. 【云服务】
云技术使设备做到了一步上网的功能,极大的方便了客户在公网的监控。该技术主要通过序列号访问设备。 * 注:支持云技术的设备需处于公网域内才可用云技术监控。 查看云技术连接状况
将设备连接外网后,在【设备配置】 > 【系统信息】 > 【版本信息】界面查看设备是否与云服务器连接成功。
云服务
2. 在CMS 中的【系统设置】 > 【监控点管理】 > 选中一个区域
>
登录类型:按(云)模式,把查看到的序列号填入序列号栏目。点确定即可实现外网连接。
3.3.2 IE 云登录
实现条件和步骤:
1. 将设备连接外网后,在【设备配置】 > 【系统信息】 > 【版本信息】界面查看设备是否与云服务器连接成功。
2. 查看序列号。
3. 在IE 中打开服务网站 ***按设备登录
***
图 5.7 按设备登录的登录界面
输入要监控的设备的序列号及验证码后,可直接监控设备。
图 5.8 按序列号登录的监控画面
***按用户登录***
图 5.2 按用户登录界面
客户用自行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弹出如下界面
图 5.3 云技术操作界面
设备管理:
主要用于添加要监控的设备,点击 添加 ,可添加要监控的设备的序列号。
图 5.4 设备管理界面
图 5.5 设备管理的添加界面
* 注:图 5.5 中的设备用户名是指监控设备的用户名,设备密码是指相应的设备用户的用户密码。 我的设备:
主要显示设备管理中添加的设备名称,点击与服务器连接成功的设备名,可访问监控该设备。
图 5.6 按用户登录的监控画面 * 注:图标上打 “
” 的表示设备与云技术服务器没连接成功。
3.3.3 通过智能手机访问
根据手机系统安装随机光盘的vmeyecloud 手机监控软件或者去应用市场搜索vmeyecloud 安装。
1. 打开手机监控软件,显示如下图 2.选择(按设备)
3. 点添加(填写相应的项目)点确定完成
4. 在设备列表中点击相应的设备》点通道》即可观看视频。
手机实时监控界面,双击可将屏幕最大, ,也可以横放手机
按钮对应功能如下:
3.4 系统设置
对设备各项功能参数进行设置,设置项包括:普通设置、编码设置、网络设置、网络服务、输
出模式。
3.4.1 普通设置
在【设备配置】 > 【系统设置】 > 【普通设置】界面查看和设置
图4.13 普通设置
【系统时间】设置硬盘录像机当前的系统日期和时间;
【日期格式】选择日期显示的格式,包括:年月日、月日年、日月年; 【日期分隔符】选择日期格式的分隔符;
【时间格式】选择时间格式,分为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
【语言选择】目前支持28国语言: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语、波斯语/伊、芬兰、法国、希
腊、匈牙利、意大利、日语、德语、波兰、葡萄牙、俄语、西班牙、泰文、土耳其、越南、罗马利亚、巴西、印尼语、瑞典、阿拉伯语、保加利亚语、捷克语、希伯来语等。 【视频制式】支持PAL 、NTSC 制式;
【待机时间】可设置菜单待机时间0-60,0为不设置待机时间; 【设备名称】可设置该设备的名称;
【夏令时】夏令时前的复选框打勾,再通过周或日期设置夏令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3.4.2 编码设置
在【设备配置】 > 【系统设置】 > 【编码设置】界面查看和设置
设置视频/音频的编码参数,左边部分设置各独立通道的编码参数,右边部分设置辅码流的参数,双码流采用一路高码率的码流用于本地高清存储, 支持D1/HD1/CIF/QCIF编码,一路低码率的码流(QCIF 编码)用于网络传输,同时兼顾本地存储和远程网络传输。双码流在现有网络瓶颈下兼顾了图象质量和传输质量, 可以突破网络瓶颈,根据网络带宽灵活选择码流格式,达到本地高清存储,同时后端低码流网络传输。
注:辅码流的主要应用:网络较差时的多通道实时传送。
图4.16 编码设置
独立通道编码设置
【通道】选择通道号; 【编码模式】标准H.264MP ;
【分辩率】显示分辨率的类型有D1/HD1/CIF/QCIF;
【帧率】可调节,实时标准为: P制,25帧/秒 N制,30帧/秒;
【码流控制】可选限定码流,可变码流。在可变码流下,画质可选择6档,在限定码流下,可手动选择所需的码流值;
【码流值】设置码流值改变画质的质量,在配套设施允许的情况下,码流越大画质越好; 码流值参考范围:D1(512~2560kbps)HD1(384~2048kbps) CIF (64~1024kbps), QCIF(64~512kbps) 【I 帧间隔】可选择范围是2~12s
【音频/视频】图标全部反显时录像文件为音视频复合流; 辅码流设置
辅码流主要用于客户端监控,手机监控。
【通道】首先选择通道号,然后选中下面的音频和视频是否启用 分辨率、帧率、码流控制、码流值等参数与独立通道参数设置相同。
3.4.3 通道管理
(此功能在解码器中)
通过【设备配置】>【系统设置】>【通道管理】,进行本机通道管理。
通道管理中包括了数字通道、通道状态、通道模式选项(编码器只有通道模式选项)。
图3.4.3.1 解码器通道管理界面
编码器通道管理界面 图3.4.3.2 通道管理界面
图3.4.3.3 数字通道单多画面连接
【通道】选择通道号;
【启用】反显■表示选中,打开数字通道功能,选择了启用,方可进行相应的设置; 【时间同步】反显■表示选中,开启时间同步,表示该通道的时间会和设备端的时间保持一致。 【连接模式】分单连接和多连接,多连接可以选择多台设备。
【删除】用户想跟换设备,将之前的设备选中,点击删除就能将其删除掉。 【添加】添加设备,点击添加会出现以下界面:
图3.4.3.4远程通道配置界面
【配置名称】设备会默认有个配置名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修改其名称;
【设备类型】有三种类型,分别为:IPC 、DVR 、HVR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默认为IPC ;
【协议】系统默认为TCF ;
【远程通道】用户根据需要输入需要连接远程设备的通道号; 【码流】可选主码流、辅码流,默认为主码流; 【端口】默认为34567; 【用户名】默认为admin
注:点击搜索按钮,下面会显示出所搜索到的设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所想连接的设备。、
通道状态:
通道状态,当设备存在数字通道时,会有该界面,其会将所有的数字通道状态显示出来。包括通道的最大分辨率,当前分辨率,和连接状态。 当所有通道都正常连接时,显示为:
图3.4.3.5 通道状态
通道模式:
图3.4.3.6 通道模式
根据型号不同,支持的模式也不同。
3.4.4网络设置
在【设备配置】 > 【系统设置】 > 【网络设置】界面查看和设置
图4.17 网络设置
【网卡】可选择有线网卡;
【自动获取IP 地址】自动获取IP 功能(不推荐使用) ;
【IP 地址】设置设备的IP 地址,默认IP 地址: 192.168.1.10; 【子网掩码】设置设备的子网掩码,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设置设备的默认网关,默认的默认网关:192.168.1.1;
【DNS 设置】域名解析服务器,用于将域名解析成IP 地址,该地址由您所在的网络运行商提供,设置好该地址后需要重启才能生效;
【TCP 端口】默认为34567; 【HTTP 端口】默认为80; 【网络高速下载】网络高速下载;
【网络传输策略】提供3种策略:自适应,画质优先,流畅性优先,网传时会根据设置,自动调节码流,自适应在画质和流畅性上进行折中,在对画质不造成较大的影响下,兼顾了流畅性。流畅性优先和自适应需要启用了辅码流时才有效,如果辅码流没有启用,则按照画质优先根据网络状
况进行调节。
3.4.5 网络服务
在【设备配置】 > 【系统设置】 > 【网络服务】界面对高级网络功能进行配置,双击服务项
进行参数配置。
4.18 网络服务
【PPPOE 设置】
图4.19 PPPOE
启用:反显■表示选中,选择了启用,设置方可生效。
输入ISP (Internet 服务提供商)提供的PPPOE 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后重新启动系统。启动后硬盘录像机会自动以PPPOE 方式建立网络连接,成功后,【IP 地址】上的IP 将被自动修改为获得的广域网的动态IP 地址。
操作:PPPOE 拨号成功后,查看【IP 地址】上的IP ,获得设备当前的IP 地址,然后通过客户
端使用此IP 地址访问设备。 【无线拨号】
通过3G 网卡进行拨号上网,实现客户端访问设备,对设备进行配置
图4.27 无线拨号设置
【启用】:反显■表示选中,选择了启用,设置方可生效; 【类型】:拨号类型,默认自动 【接入点】:3G 接入点,默认即可 【拨号号码】:3G 拨号号码,默认即可 【用户名】:拨号的3G 用户名 【密码】:拨号用户的密码 【IP 地址】:拨号得到的IP 地址号 【UPNP 】
UPNP 协议在路由器上实现自动端口转发,使用该功能时,确保路由器上的UPNP 功能启用。
图4.29 UPNP设置
【启用】反显■表示选中,打开UPNP 功能,选择了启用,设置方可生效;
【HTTP 】:路由器为该设备自动分配的端口号,IE 浏览时,需加上该端口号进行访问; 【TCP 】:路由器为该设备自动分配的端口号,客户端软件监控时,需通过该端口号; 【Wifi 】
通过无线上网,实现客户端访问设备,对设备进行配置。
图4.30 Wifi设置
【搜索】搜索无线网络的SSID ;
【启用】反显■表示选中,选择了启用,设置方可生效; 【SSID 】搜索到的SSID ; 【密码】无线网络的密码;
【IP 地址】设置无线网络的IP 地址; 【子网掩码】设置无线网络的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设置无线网络的默认网关。
3.5. 输出模式
配置视频输出信号的参数,包括前端输出模式和编码输出模式。
前端输出:在本地预览的画面模式,包括通道名称、时间标题、通道标题、录像状态、报警状态、透明度、区域覆盖和分辨率等;
编码输出:在网络监视和录像文件的画面模式,包括通道名称、时间标题、通道标题、录像状态、报警状态、区域覆盖、时间标题和通道标题叠加设置。
图4.32输出模式
【通道名称】点击通道名称设置按钮,进入通道名称菜单,可修改通道的名称(最大支持16个汉字,25个英文字符);
【时间标题】状态反显■标记表示选中,在监控画面上显示系统的日期时间; 【通道标题】状态反显■标记表示选中,在监控画面上显示系统的通道号; 【录像状态】状态反显■标记表示选中,在监控画面上显示系统的录像状态; 【报警状态】状态反显■标记表示选中,在监控画面上显示系统的报警状态; 【透明度】选择背景图像的透明度,范围为128~255; 【分辨率】设置显示器分辨率; 【通道】选择设置编码输出的通道号;
【区域覆盖】反显■,选择覆盖区域数按钮,点击设置按钮,进入相应通道画面,用户可用鼠
标选择任意大小区域遮盖(覆盖的区域,输出的视频为黑色方块);
【时间标题】与【通道标题】设置时间标题和通道标题显示位置。
附录1. 鼠标操作
*本文档以右手使用鼠标习惯为例*
本设备支持USB 接口的鼠标。
附录2. 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