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伐匈奴书]译文

主父偃《谏伐匈奴书》翻译: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不会厌恶率直的进谏以使自己的视野开阔,忠臣不会为了躲避重罪,敢于直言进谏,因此不会有遗漏的策略而功业流传百世.现在我不敢为了逃避死亡而隐瞒忠心,所以来献上愚昧的计策.希望陛下赦免我的罪过并稍微思考.

《司马法》说:国家即使大,如果好战也一定会灭亡,天下即使平安,忘记战争也会灭亡."天下已经平定,天子英明,春秋狩猎,诸侯春秋练兵,以此来不忘记战争,况且愤怒的人是违背道德的,武器即是凶器,争夺的人没有好下场.古代的君主一旦发怒,一定会有伤亡,所以圣明的君王会慎重行事.只顾战胜而用尽武力的人,没有不后悔的.

秦始皇凭借战胜对手的威武,蚕食天下,吞并各个交战的国家,统一天下,其功业可与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相同。但他一心取胜,不肯休止,竟想攻打匈奴。李斯劝谏说:“不可以攻匈奴。匈奴没有固定居住的城池,也无堆积的财物可守,到处迁徙,如同鸟儿飞翔,难以得到他们加以控制。如果派轻便军队深入匈奴,那么军粮必定断绝;如果携带许多粮食进军,物资沉重难运,也是无济于事。就是得到匈奴的土地,也无利可得,遇到匈奴百姓,也不能役使他们加以守护。战胜他们就必然要杀死他们,这并非是为民父母的君王所应做的事。使中国疲惫,而以打匈奴为心情愉快之事,这不是好政策。”秦始皇

不采纳李斯的建议,就派蒙恬率兵去攻打匈奴,开阔了千里土地,以黄河为国界。这些土地本是盐碱地,不生五谷。这以后,秦朝调发全国的成年男人去守卫北河地区。让军队在风沙日晒中呆了十多年,死的人不可胜数,始终没能越过黄河北进。这难道是人马不足,武器装备不充裕吗?不是的,这是形势不允许呀!秦朝又让天下百姓飞速转运粮草,从黄县、腄县和琅邪郡靠海的县城起运,转运到北河,一般说来运三十钟粮食才能得到一石。男人努力种田,也不能满足粮饷的需求,女子纺布绩麻也不能满足军队帷幕的需求。百姓疲惫不堪,孤儿寡母和老弱之人得到供养,路上的死人一个挨一个,大概由于这些原因,天下百姓开始背叛秦王朝。

待到汉高帝平定天下,攻取了边境的土地,听说匈奴聚积在代郡的山谷之外,就想攻打他们。御史成进谏说:“不可进攻匈奴。那匈奴的习性,像群兽聚积和众鸟飞散一样,追赶他们就像捕捉影子一样。如今凭借陛下的盛德去攻打匈奴,我私下里认为是危险的。”汉高帝没接受他的建议,于是向北进军到代郡的山谷,果然遭到平城被围困的危险。汉高帝大概很后悔,就派刘敬前往匈奴缔结和亲之约。这以后,天下人民才忘记了战争的事。

所以《孙子兵法》上说:“发兵十万,每天耗费千金。”那秦朝经常聚积民众和屯兵几十万,虽然有歼灭敌军,杀死敌将、俘虏匈奴单于的

军功,这也恰恰足以结下深仇大恨,不足以抵偿全国耗费的资财。这种上使国库空虚,下使百姓疲惫,扬威国外而心中欢乐的事,并非是完美的事情。那匈奴难以控制住,并非一代之事。他们走到哪里偷到那里,侵夺驱驰,为此为职业,天性本来如此。所以上自虞舜、夏朝、商朝和周朝,本来都不按法律道德的要求来督导他们,只将他们视为禽兽加以畜养,而不把他们看作是人类。上不借鉴虞夏商周的经验,下却遵循近世的错误作法,这正是我最大的忧虑,百姓最感痛苦的事情。况且战争持续一久,就会发生变乱;做事很苦,就会使思想发生变化。这样就使边境的百姓疲惫愁苦,产生背离秦王朝的心情,使将军和官吏们相互猜疑而与外国人勾结,所以尉佗和章邯才能实现他们的个人野心。那秦朝的政令所以不能推行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家大权被这两个人所分的结果,这就是政治的得和失的效验。所以《周书》说:“国家的安危在于君王发布的政令,国家的存亡在于君王用什么样的人。”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对此稍加注意,深思熟虑。

主父偃《谏伐匈奴书》翻译: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不会厌恶率直的进谏以使自己的视野开阔,忠臣不会为了躲避重罪,敢于直言进谏,因此不会有遗漏的策略而功业流传百世.现在我不敢为了逃避死亡而隐瞒忠心,所以来献上愚昧的计策.希望陛下赦免我的罪过并稍微思考.

《司马法》说:国家即使大,如果好战也一定会灭亡,天下即使平安,忘记战争也会灭亡."天下已经平定,天子英明,春秋狩猎,诸侯春秋练兵,以此来不忘记战争,况且愤怒的人是违背道德的,武器即是凶器,争夺的人没有好下场.古代的君主一旦发怒,一定会有伤亡,所以圣明的君王会慎重行事.只顾战胜而用尽武力的人,没有不后悔的.

秦始皇凭借战胜对手的威武,蚕食天下,吞并各个交战的国家,统一天下,其功业可与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相同。但他一心取胜,不肯休止,竟想攻打匈奴。李斯劝谏说:“不可以攻匈奴。匈奴没有固定居住的城池,也无堆积的财物可守,到处迁徙,如同鸟儿飞翔,难以得到他们加以控制。如果派轻便军队深入匈奴,那么军粮必定断绝;如果携带许多粮食进军,物资沉重难运,也是无济于事。就是得到匈奴的土地,也无利可得,遇到匈奴百姓,也不能役使他们加以守护。战胜他们就必然要杀死他们,这并非是为民父母的君王所应做的事。使中国疲惫,而以打匈奴为心情愉快之事,这不是好政策。”秦始皇

不采纳李斯的建议,就派蒙恬率兵去攻打匈奴,开阔了千里土地,以黄河为国界。这些土地本是盐碱地,不生五谷。这以后,秦朝调发全国的成年男人去守卫北河地区。让军队在风沙日晒中呆了十多年,死的人不可胜数,始终没能越过黄河北进。这难道是人马不足,武器装备不充裕吗?不是的,这是形势不允许呀!秦朝又让天下百姓飞速转运粮草,从黄县、腄县和琅邪郡靠海的县城起运,转运到北河,一般说来运三十钟粮食才能得到一石。男人努力种田,也不能满足粮饷的需求,女子纺布绩麻也不能满足军队帷幕的需求。百姓疲惫不堪,孤儿寡母和老弱之人得到供养,路上的死人一个挨一个,大概由于这些原因,天下百姓开始背叛秦王朝。

待到汉高帝平定天下,攻取了边境的土地,听说匈奴聚积在代郡的山谷之外,就想攻打他们。御史成进谏说:“不可进攻匈奴。那匈奴的习性,像群兽聚积和众鸟飞散一样,追赶他们就像捕捉影子一样。如今凭借陛下的盛德去攻打匈奴,我私下里认为是危险的。”汉高帝没接受他的建议,于是向北进军到代郡的山谷,果然遭到平城被围困的危险。汉高帝大概很后悔,就派刘敬前往匈奴缔结和亲之约。这以后,天下人民才忘记了战争的事。

所以《孙子兵法》上说:“发兵十万,每天耗费千金。”那秦朝经常聚积民众和屯兵几十万,虽然有歼灭敌军,杀死敌将、俘虏匈奴单于的

军功,这也恰恰足以结下深仇大恨,不足以抵偿全国耗费的资财。这种上使国库空虚,下使百姓疲惫,扬威国外而心中欢乐的事,并非是完美的事情。那匈奴难以控制住,并非一代之事。他们走到哪里偷到那里,侵夺驱驰,为此为职业,天性本来如此。所以上自虞舜、夏朝、商朝和周朝,本来都不按法律道德的要求来督导他们,只将他们视为禽兽加以畜养,而不把他们看作是人类。上不借鉴虞夏商周的经验,下却遵循近世的错误作法,这正是我最大的忧虑,百姓最感痛苦的事情。况且战争持续一久,就会发生变乱;做事很苦,就会使思想发生变化。这样就使边境的百姓疲惫愁苦,产生背离秦王朝的心情,使将军和官吏们相互猜疑而与外国人勾结,所以尉佗和章邯才能实现他们的个人野心。那秦朝的政令所以不能推行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家大权被这两个人所分的结果,这就是政治的得和失的效验。所以《周书》说:“国家的安危在于君王发布的政令,国家的存亡在于君王用什么样的人。”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对此稍加注意,深思熟虑。


相关内容

  • [汉书·张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 参考译文: 张骞,是汉中人,建元年中当上了郎官.当时投降汉朝的匈奴人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月氏王逃亡并因此怨恨匈奴,但是没有人能帮助他一同攻击匈奴.汉朝正想准备消灭匈奴,听说此事后,想要派出使者到月氏,路途必然要经过匈奴境内,于是招募能够出使月氏的人.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召,出使月氏,与堂邑甘父一起从陇 ...

  •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宋] 苏洵 阅读答案及译文
  •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宋] 苏洵①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 ...

  • 课外文言阅读与翻译
  • 参考译文: 从前,齐王派淳于髡到楚国去进献鸿鹄.出了都城门,在道路上那只鸿鹄飞走了.(淳于髡) 只好举着个空笼子,编造虚伪的经历成了一套谎话,前去拜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献 鸿鹄,(乘船) 从水中经过,(我) 不忍心让鸿鹄干渴,放出来让它喝水.不料它离开我飞走了.我想剖开肚子或勒紧脖子自杀 ...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题(12分)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 ...

  • [安徽专升本大学语文]--[苏武传]译文与赏析
  • [作者小传]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 ...

  • 031掩耳盗铃
  • 031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注释: ①范 ...

  • 利剑行动5
  • 利剑行动5 一.(9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柏林 伯乐 船舶 淡泊名利 .... B.磕头 瞌睡 唠嗑 溘然长逝 .... C.胴体 恫吓 炯炯 迥然不同 .... D.笑靥 梦魇 赝品 义愤填膺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 文言文阅读训练:史记选读
  • 高三年级 <史记>(选读)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训练: 周昌者,沛人也,及高祖起沛,于是从沛公,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拜为御吏大夫,常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与萧.曹①等俱封,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入奏事,高 ...

  •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之古诗文阅读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
  •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待."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