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一)中国社会历史上的特殊矛盾和特殊道路,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次原因

1.中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在取得革命胜利,并经过短暂时期的经济恢复后,与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在全国全面建立以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公有制为唯一经济基础的集权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不可否认,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结构较为简单的情况下,对原始积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并增加了财政收入,抑制了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实现了较为公平的分配,使广大劳动者迅速摆脱了贫困状况。

2.中国传统计划体制的内在矛盾

但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在实践中的矛盾伴随着高速工业化的负面效应逐渐凸现出来。这种体制与实践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1)组织机构上的条块分割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化的大生产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细,联系越紧密,开放度越高。各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分工协作关系,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得到有机联系和协调。但是,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为阻隔了国有经济的内在分工协作关系,阻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它造成了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政策,之间的经济联系被割断,使个量资源难以通过横向流动实现优化重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交易成本的增加。

(2)政府权力的过分集中与政企关系危机的矛盾,束缚了企业手脚,扭曲了企业行为。久而久之,企业普遍产生了两种与资源配置要求相悖的行为:一是企业只关心完成计划指标而不关心满足市场需要;二是企业普遍从事计划体制下的投机行为,企业行为的扭曲,必然阻碍经济发展。

(3)平均主义的分配倾向于劳动效率损失的矛盾。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在动力机制上,忽视企业和职工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的事实,平均主义盛行。难以产生持久的创新热情和效率,靠行政动员和精神激励调动起来的积极性既不具有普遍性,也无法长期维持。再加上“铁饭碗”的劳动制度,使得劳动者在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提高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更多利益时,自身的收入与“不干者”、“少干者”毫无差别。平均主义的泛滥,挫伤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往往放弃进取的努力,选择“闲暇”作为利益补偿。这也是计划经济国家,劳动者的上班时间要远远高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并且经常加班加点,但劳动效率却大大低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原因。

(4)社会资源的行政化配置与经济失衡的矛盾。原有计划经济通知以计划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忽略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调节作用。这种排斥市场、取代市场的经济资源行政化宏观配置方式,导致了宏观经济失衡现象。政府集财产所有者、经济调节者、社会管理者的职能于一身,职责混乱,责任不明,必然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从而使形式上的计划变成实际上的长官意识,造成经常的比例失衡和经济震荡。同时,千变万化的信息难以做到了如指掌,更难以在计划上进行及时反映和调节。这就使得计划总是落后于已经变化了的实际,从而导致产销脱节、供需脱节。

(5)“一大二公”的所有制与生产力状况之间的矛盾。我国更是脱胎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生产力水平发展更为复杂多变。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作为其主要内容的“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虽然使生产力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体来说,经济不发达的局面远远没有改变,也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条件的变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以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要解放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

(二)中国依然存在着商品经济赖以生存的条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间接原因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根本上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产生除了必须具备商品经济的两个基本前提,即社会分工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生产者之间在产权和经营活动上的独立性之外,还必须具备另外两个重要条件,即社会化大生产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整个资源与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这些条件都内在地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之中,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生。

(1)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首先是一种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广泛的社会分工和劳动交换关系,由于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式,由于国有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在经济利益和经营活动上的独立性,整个社会的产品交换必然要求采用商品交换的形式,社会主义经济必然是商品经济。

(2)社会主义的这种商品经济与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小商品经济不同,它不是以个体劳动为基础,而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使社会分工得以广泛深入的发展,使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相互交换更加频繁,相互依赖关系更加密切,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都建立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价值规律支配下的市场体制必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所以,这种经济体制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这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必然选择。

(三)计划与市场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原因。 实践经验说明,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单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制度和体制方面的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尝试将市场和计划两大经济手段结合起来,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发展生产力。

20多年来的改革经验表明,在市场调节作用得以发挥的时期,市场发展得快,经济充满活力。人民从改革的实践中体会到,市场经济是有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对传统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选择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此意义上,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四)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部原因。

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趋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体系来发展自己的经济。现在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几乎所有国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因此,国际经济体系的实质是国际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大资源,就要求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一)中国社会历史上的特殊矛盾和特殊道路,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次原因

1.中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在取得革命胜利,并经过短暂时期的经济恢复后,与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在全国全面建立以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公有制为唯一经济基础的集权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不可否认,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结构较为简单的情况下,对原始积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并增加了财政收入,抑制了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实现了较为公平的分配,使广大劳动者迅速摆脱了贫困状况。

2.中国传统计划体制的内在矛盾

但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在实践中的矛盾伴随着高速工业化的负面效应逐渐凸现出来。这种体制与实践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1)组织机构上的条块分割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化的大生产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细,联系越紧密,开放度越高。各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分工协作关系,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得到有机联系和协调。但是,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为阻隔了国有经济的内在分工协作关系,阻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它造成了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政策,之间的经济联系被割断,使个量资源难以通过横向流动实现优化重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交易成本的增加。

(2)政府权力的过分集中与政企关系危机的矛盾,束缚了企业手脚,扭曲了企业行为。久而久之,企业普遍产生了两种与资源配置要求相悖的行为:一是企业只关心完成计划指标而不关心满足市场需要;二是企业普遍从事计划体制下的投机行为,企业行为的扭曲,必然阻碍经济发展。

(3)平均主义的分配倾向于劳动效率损失的矛盾。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在动力机制上,忽视企业和职工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的事实,平均主义盛行。难以产生持久的创新热情和效率,靠行政动员和精神激励调动起来的积极性既不具有普遍性,也无法长期维持。再加上“铁饭碗”的劳动制度,使得劳动者在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提高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更多利益时,自身的收入与“不干者”、“少干者”毫无差别。平均主义的泛滥,挫伤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往往放弃进取的努力,选择“闲暇”作为利益补偿。这也是计划经济国家,劳动者的上班时间要远远高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并且经常加班加点,但劳动效率却大大低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原因。

(4)社会资源的行政化配置与经济失衡的矛盾。原有计划经济通知以计划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忽略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调节作用。这种排斥市场、取代市场的经济资源行政化宏观配置方式,导致了宏观经济失衡现象。政府集财产所有者、经济调节者、社会管理者的职能于一身,职责混乱,责任不明,必然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从而使形式上的计划变成实际上的长官意识,造成经常的比例失衡和经济震荡。同时,千变万化的信息难以做到了如指掌,更难以在计划上进行及时反映和调节。这就使得计划总是落后于已经变化了的实际,从而导致产销脱节、供需脱节。

(5)“一大二公”的所有制与生产力状况之间的矛盾。我国更是脱胎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自然经济占相当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生产力水平发展更为复杂多变。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作为其主要内容的“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虽然使生产力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体来说,经济不发达的局面远远没有改变,也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条件的变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以及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要解放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

(二)中国依然存在着商品经济赖以生存的条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间接原因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根本上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产生除了必须具备商品经济的两个基本前提,即社会分工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生产者之间在产权和经营活动上的独立性之外,还必须具备另外两个重要条件,即社会化大生产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整个资源与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这些条件都内在地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之中,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生。

(1)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首先是一种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广泛的社会分工和劳动交换关系,由于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式,由于国有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在经济利益和经营活动上的独立性,整个社会的产品交换必然要求采用商品交换的形式,社会主义经济必然是商品经济。

(2)社会主义的这种商品经济与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小商品经济不同,它不是以个体劳动为基础,而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使社会分工得以广泛深入的发展,使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相互交换更加频繁,相互依赖关系更加密切,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都建立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价值规律支配下的市场体制必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所以,这种经济体制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这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必然选择。

(三)计划与市场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原因。 实践经验说明,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单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制度和体制方面的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尝试将市场和计划两大经济手段结合起来,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发展生产力。

20多年来的改革经验表明,在市场调节作用得以发挥的时期,市场发展得快,经济充满活力。人民从改革的实践中体会到,市场经济是有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对传统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选择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此意义上,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四)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部原因。

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趋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体系来发展自己的经济。现在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几乎所有国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因此,国际经济体系的实质是国际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大资源,就要求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


相关内容

  • 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
  • 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概要与重点) [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 一.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过显著成就,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绩非常突出 计划经济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 ...

  • "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的选择
  • "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的选择 李军林 何一成 [该文章阅读量:90次][字号:大 中 小] [内容摘要]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对"中苏论战"作了系统论述,阐明了"中苏论战"时中苏两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各自执行的国内政策,揭 ...

  • 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主要特点
  • 作者:黄志亮 当代经济研究 2005年10期 现存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书本上找不到,只能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实践进行总结和概括. 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探索,中国人民逐渐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确立实现" ...

  • 卿志琼-制度效率与有效制度设计
  • 制度效率与有效制度设计 制度效率是制度绩效和制度实施效率的统一.新制度经济学侧重研究制度绩效:博弈论注重制度实施效率的设计.转轨时期,制度的实施效率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人性的假定出发,重点分析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制度失效的内在机理,并运用博弈论方法说明有效制度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制度的实施效 ...

  • 浅析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 经济纵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摘 笪尚梅 江苏省淮安市健康东路100号解放军第八二医院223001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它们都各有优点和要] 不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 的矛盾.社会主 ...

  • 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体制选择)
  • 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体制选择 中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是要为经济的长远发展选择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目前,这个体制的雏形已经出现,但要使之发展.成熟并趋于完善,尚要一定时间的艰苦努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渐渐显露并且显示出强劲的发 ...

  • 市场经济学论文
  • 市场经济学论文 院系:信息服务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 班级:61111P 学号:37 姓名:刘人敬 20世纪以来,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效率日益低下,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80年代末90年代初,前计划经济国家终于做出了各自的历史性选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成为最引世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10章
  •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节 1考点: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 (1)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致使1976年至1978年&quo ...

  • 府际关系的历史变迁
  • 第七讲 府际关系 第一节 府际关系的历史变迁 府际关系,是指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网络,府际关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架构,不同的府际关系模式将会导致不同的国家治理绩效.中国是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地理面积相当于欧洲大陆,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的四分.之一,这种特殊的国情使得解决好府际关系问题,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