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基础讲义整理第五章

第五章 金融衍生工具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掌握)

定义: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基础金融产品价格(或数量)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这里所说的基础产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仅包括现货金融产品(如债券、股票、银行定期存款单等等),也包括金融衍生工具。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掌握)

1.跨期性;未来某一时间按照一定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

2.杠杆性:保证金交易,杠杆。

3.联动性:随基础产品或变量的变动而变动。

4.不确定性或高风险性(及其余6项风险)。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掌握)

(一)按产品形态分类

1.独立衍生工具:独立存在的金融合约,具有下列特征:

(1)其价值随金融工具价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不存在特定关系。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2.嵌入式衍生工具:嵌入主合同的部分或全部,如可转换公司债券。

(二)按交易场所分类

1.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有形市场交易的各类期货合约、期权合约。

2.OTC 交易的衍生工具:金融机构之间互换交易和信用衍生品交易,如远期和互换交易。

(三)按基础工具种类分类(后面的举例会考到)

1.股权类产品的衍生工具:股票或股票指数;

2.货币衍生工具:各种货币为基础工具;

3.利率衍生工具:利率或利率的载体为基础工具;

4.信用衍生工具:信用风险或违约风险为基础变量;

5.其他衍生工具:非金融变量。如天气、政治、巨灾等衍生品。

(四)按其自身交易的方法及特点分类

1.金融远期合约:场外市场上协商,约定价格及日期交割资产;

2.金融期货:标准化合约;

3.金融期权:现货期权、期货期权;

4.金融互换: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协商互换现金流;

5.结构化金融衍生工具: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动因(了解)

(一)产生的最基本原因是避险

(二)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主要内容包括

1.取消存款利率最高限额,实现利率自由化(美国废除Q 条例)。

2.允许金融机构业务交叉,相互渗透,综合化发展。

3.放松外汇管制。

4.开放金融市场,放宽资本流动限制。

(三)金融机构的利润驱动是其迅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1.该业务属于表外业务,不影响资产负债表,又有手续费收入。

2.金融机构可利用自身的优势,直接进行自营交易,扩大利润来源。

(四)新技术为其产生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与手段

第二节 金融远期、期货与互换

一、现货交易、远期交易与期货交易(掌握)

(一)现货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款现货;

(二)远期交易:未来某时间按照现在确定的价格进行交易;

(三)期货交易:集中的交易市场,公开竞价,标准化合约。

(一)金融远期合约的概念(掌握)

1.定义:最基础的金融衍生品,场外市场协商,约定价格,约定日期买卖某种合约。

2.特点:交易事项可协商,较为灵活,但非集中交易搜索困难,成本较高,存在违约风险。

(二)金融远期合约的类型(掌握)

1.股权类资产远期合约:单个股票、一篮子股票、股票价格指数。

2.债权类资产远期合约:定期存款单、短、长期债券、商业票据。

3.远期利率协议: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

4.远期汇率协议。

(三)现阶段银行间债券市场远期交易、远期利率协议及境外人民币NDF (了解)

1.银行间债券市场远期交易。

(1)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进行。

(2)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

(3)交易数额:债券面额10万元(最小);

交易单位:债券面额1万元;

期限品种:8个,最短2天,最长365天,不得展期。

2.远期利率协议: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参考3个月期Shibor 利率。

3.境外人民币NDF

:不交割,规避汇率风险。

三、金融期货合约与金融期货市场

(一)金融期货的定义和特征(掌握)

1.金融期货是期货交易的一种:以金融工具或金融变量为基础工具的期货交易。

2.期货合约:交易双方订立、约定未来某日按成交时约定的价格交割某商品的标准化协议。

1.集中交易制度:期货交易所集中交易.

2.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和对冲机制:方便在不同交易者之间流通。

3.保证金及其杠杆作用:缴纳保证金。

4.结算所和无负债结算制度:结算所附属于交易所,采取逐日盯市制度。

5.限仓制度:防止风险过度集中和操纵市场。

6.大户报告制度:持仓达到一定数量要向交易所报告相关信息。

7.每日价格波动限制及断路器规则:涨(跌)幅限制,暂停交易等。

(三)金融期货的种类(掌握):

1.外汇期货:最先产生,规避外汇风险,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2.利率期货:规避利率风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主要品种:

(1)债券期货:以国债期货为主。

(2)主要参考利率期货:

Libor 、Hibor 、欧洲美元定期存款单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国债利率。

3.股权类期货。

(1)股指期货:防范系统性风险,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 )价值线指数。

(2)单只股票期货;(3)股票组合的期货。

(四)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与沪深300股指期货(熟悉)

1.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06年9月8日成立,注册资本5亿。

3.交易规则(7个交易规则,与金融期货交易制度类似)。

(五)金融期货的基本功能(掌握)

1.套期保值功能(锁定风险)。

(1)套期保值原理:建立现货、期货数量相同、方向相反的头寸。

(2)套期保值的基本做法:

A .多头套期保值:持有现货空头,建立期货多头;

B .空头套期保值:持有现货多头,建立期货空头;

C .基差风险:期货与现货在品种、期限、数量上无法完全匹配,基差=现货价-期货价。

2.价格发现功能:期货价格具有预期性、连续性、权威性和公开性。

3.投机功能:与现货投机相比较,期货投机的两个重要区别。

(1)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实行T+1清算制度,而期货市场是T+0,可以进行日内投机。

(2)保证金导致较高杠杆,盈亏放大,风险更高。

4.套利功能:经济学一价定律。

四、金融互换交易(了解)

1.互换交易的主要类别和交易特征: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股权互换、信用互换; 交易结构看:视为一系列远期交易的组合;

用途:改变交易者资产或负债的风险结构,规避相应风险。

2.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业务内容:

参考利率为银行间市场具有基准性质的利率或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

3.信用违约互换(CDS ):

一方向另一方出售信用保护,若发生违约事件,则出售方向购买方支付赔偿,交易危险性:

(1)具有较高杠杆性;

(2)买方无需真正持有信用工具,导致风险敞口放大;

(3)场外市场缺乏信息披露和监管。

第三节 金融期权与期权类金融衍生产品

一、金融期权的定义和特征(掌握)

(一)金融期权的定义(世博会门票举例)

1.交易双方买卖权利,选择权的买卖。

2.权利单方面有偿让渡。

(二)金融期权的特征

买方支付期权费,获得权利,没有义务;卖方取得期权费,没有权利,只有义务。

三、金融期权的基本功能(了解):套期保值、价格发现。

四、权证

(一)权证的定义(掌握)

1.定义:基础证券发行人或第三人发行,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或到期日,按约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或以现金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

2.与交易所期权区别:交易所交易期权是标准化合约;

权证是发行人发行的合约,发行人承担全部责任。

1.权证类别:认购或认沽。

2.标的:股票,债券,外汇,指数,商品或其他金融工具。

3.行权价格:敲定价格。

4.存续时间:有效期:6~24个月。

5.行权日期:行使权利的日期。

6.行权结算方式。

(1)证券给付:发行人向持有人出售或购买标的证券。

(2)现金结算:发行人向持有人支付行权价格与标的证券结算价之间的差额。

7.行权比例:标的证券除权,行权比例调整,除息不调整。

(四)权证发行、上市与交易(熟悉)

1.权证的发行:标的证券发行人以外第三人发行并上市,发行人提供履约担保:

(1)专用账户提供并维持足够数量的标的证券或现金,作为履约担保。

履约担保的标的证券数量=权证上市数量×行权比例×担保系数;

履约担保的现金金额=权证上市数量×行权价格×行权比例×担保系数。

(2)提供经交易所认可的机构作为履约的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人。

2.权证的上市和交易:权证实行T+0回转交易。

五、可转换债券

(一)可转换债券的定义与特征(掌握)

1.定义:一定时期、一定比例或价格、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另一种证券的证券。

2.可转换债券的特征:

(1)附有转股权的特殊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征;

(2)可转换债券具有双重选择权:

A .投资者可自行选择是否转股,并承担转债利率较低的机会成本;

B .发行人拥有是否实施赎回条款的选择权,并为此支付较高的利率。

(二)可转换债券的要素(掌握)

1.有效期限和转换期限:

有效期限:可转换债券的存续时间;

转换期限:转为普通股票的起始日至结束日的期间。

我国可转换债券的期限为1~6年,发行日起6个月后可转换为股票。

2.票面利率或股息率:一般低于相同条件的不可转换债券;

半年、1年付息一次,到期后5个工作日内还本付最后一期利息。

3.转换比例或转换价格:转换比例=可转换债券面值/转换价格;

转换价格=可转换债券面值/转换比例。

4.赎回条款与回售条款:赎回条件:公司股票价格高于转换价格(发行人权利);

回售条件:公司股票价格低于转换价格(投资者权利)。

5.转换价格修正条款:由于送配股等引起股本数量发生变动而对转换价格作调整。

(三)附权证的可分离公司债券(掌握)

1.定义:附权证的可分离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可与主体债券相分离,单独交易;

第四节 其他衍生工具简介

一、存托凭证

(一)存托凭证的定义(掌握)

1.定义:又称预托凭证,一国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

2.起源:由J .P 摩根首创,在美国称为ADR ,在中国CDR 。

(二)ADR 有关业务机构(了解)

1.存券银行。

(1)发行存托凭证,并安排托管行托管基础证券。

(2)负责ADR 的注册和过户及保管清算,代理股东权益.

(3)为持有者和发行人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2.托管银行:存券银行在发行国当地的分行或代理行。

3.中央存托公司:负责ADR 的保管和清算。

(三)ADR 的种类(了解)

1.无担保的存托凭证:基础证券发行人不参与。

2.有担保的存托凭证:基础证券发行人的承销商委托一家存券银行发行。

(1)一级存托凭证:无须改变现行报告制度即可公开交易证券。

(2)二级存托凭证:要在美国某个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

(3)三级存托凭证:在美国市场上筹集资本。

(4)私募存托凭证:美国144A 规则。

1.对发行人的优点。

(1)市场容量大、筹资能力强。

(2)避开法律要求、上市手续简单、发行成本低。

2.对投资者的优点。

(1)以美元交易,美国清算公司清算。

(2)ADR 须经SEC 注册,保障投资者利益。

(3)以美元支付股利。

(4)机构投资者可规避投资政策限制。

(五)存托凭证在中国的发展(了解)

1.我国公司发行的存托凭证(四类)

(1)一级存托凭证:含B 股的国内上市公司以及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

(2)二级存托凭证:中国网络股进入NASDAQ 的主要形式。

(3)三级存托凭证: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将部分股份转为ADR 在纽交所上市。

(4)144A 私募存托凭证:早期境外上市的境内企业。

2.我国公司发行存托凭证的阶段和行业特征。

(1)1993~1995年,中国企业在美国发行存托凭证。

(2)1996~1998年,基础设施类存托凭证成主流。

(3)2000~2001年,高科技公司及大型国有企业成功上市。

(4)2002年以来,存托凭证发行出现分化现象。

二、资产证券化与证券化产品

(一)资产证券化与证券化产品的定义(掌握)

1.定义: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的融资形式。

2.目的:提高资产流动性,改变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质量,加快资金周转。

(二)资产证券化的种类与范围(掌握)

1.根据基础资产分类:不动产、应收账款、信贷资产、未来收益、债券组合证券化等。

2.按资产证券化的地域分类。

(1)离岸资产证券化:国内融资方通过境外SPV 在境外市场融资。

(2)境内资产证券化:国外融资方通过境内SPV 在境内市场融资。

3.按产品的属性分类:股权型证券化、债权型证券化和混合型证券化。

(三)资产证券化的有关当事人(掌握)

1.发起人:是基础资产的原始权益人,金融机构或大型工商企业。

2.特定目的机构或特定目的受托人(SPV )。

3.资金和资产存管机构。

4.信用增级机构:提升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

5.信用评级机构:发行债券需要信用评级。

6.承销人:投行或承销团。

7.投资者:证券化产品最终持有人。

(四)资产证券化流程与结构(了解)

(五)美国次级货款及相关证券化产品危机(了解)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可分为五类:

1.优级贷款:消费者信用评分660分以上,月供占收入比≦40%及首付≧20%。

2.Alt-A 贷款:信用评分较高但信用记录较弱的个人。

3.次级贷款:信用分数较差或低于620分,首付低于20%。

4.住房权益贷款:抵押过的房产再抵押。

5.机构担保贷款:经两房担保的贷款。

(六)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了解)

1.20世纪90年代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房地产证券化。

2.2005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元年。

3.2005年12月21日,广州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4.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点:

(1)发行规模大幅增长、种类增多、发起主体增加。

(2)机构投资者范围增加。

(3)二级市场交易尚不活跃。

三、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

(一)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掌握)

1.定义:用金融工程结构化,将金融商品和衍生品相结合设计出的金融产品。

2.种类:商业银行的挂钩类理财产品、交易所的结构化票据。

(二)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别(掌握)

1.按联结的基础产品分类:股权联结型、利率联结型、汇率联结型、商品联结型。

2.按收益保障性分类:收益保证型:保本型、保证最低收益型;非收益保证型。

3.按发行方式分类:公募结构化、私募结构化;

4.按嵌入式衍生产品的属性分类:基于互换的结构化、基于期权的结构化。

(三)结构化衍生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掌握)

违背投资者适当性原则

第五章 金融衍生工具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掌握)

定义: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基础金融产品价格(或数量)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这里所说的基础产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仅包括现货金融产品(如债券、股票、银行定期存款单等等),也包括金融衍生工具。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征(掌握)

1.跨期性;未来某一时间按照一定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

2.杠杆性:保证金交易,杠杆。

3.联动性:随基础产品或变量的变动而变动。

4.不确定性或高风险性(及其余6项风险)。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掌握)

(一)按产品形态分类

1.独立衍生工具:独立存在的金融合约,具有下列特征:

(1)其价值随金融工具价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不存在特定关系。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2.嵌入式衍生工具:嵌入主合同的部分或全部,如可转换公司债券。

(二)按交易场所分类

1.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有形市场交易的各类期货合约、期权合约。

2.OTC 交易的衍生工具:金融机构之间互换交易和信用衍生品交易,如远期和互换交易。

(三)按基础工具种类分类(后面的举例会考到)

1.股权类产品的衍生工具:股票或股票指数;

2.货币衍生工具:各种货币为基础工具;

3.利率衍生工具:利率或利率的载体为基础工具;

4.信用衍生工具:信用风险或违约风险为基础变量;

5.其他衍生工具:非金融变量。如天气、政治、巨灾等衍生品。

(四)按其自身交易的方法及特点分类

1.金融远期合约:场外市场上协商,约定价格及日期交割资产;

2.金融期货:标准化合约;

3.金融期权:现货期权、期货期权;

4.金融互换: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协商互换现金流;

5.结构化金融衍生工具: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动因(了解)

(一)产生的最基本原因是避险

(二)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主要内容包括

1.取消存款利率最高限额,实现利率自由化(美国废除Q 条例)。

2.允许金融机构业务交叉,相互渗透,综合化发展。

3.放松外汇管制。

4.开放金融市场,放宽资本流动限制。

(三)金融机构的利润驱动是其迅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1.该业务属于表外业务,不影响资产负债表,又有手续费收入。

2.金融机构可利用自身的优势,直接进行自营交易,扩大利润来源。

(四)新技术为其产生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与手段

第二节 金融远期、期货与互换

一、现货交易、远期交易与期货交易(掌握)

(一)现货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款现货;

(二)远期交易:未来某时间按照现在确定的价格进行交易;

(三)期货交易:集中的交易市场,公开竞价,标准化合约。

(一)金融远期合约的概念(掌握)

1.定义:最基础的金融衍生品,场外市场协商,约定价格,约定日期买卖某种合约。

2.特点:交易事项可协商,较为灵活,但非集中交易搜索困难,成本较高,存在违约风险。

(二)金融远期合约的类型(掌握)

1.股权类资产远期合约:单个股票、一篮子股票、股票价格指数。

2.债权类资产远期合约:定期存款单、短、长期债券、商业票据。

3.远期利率协议: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

4.远期汇率协议。

(三)现阶段银行间债券市场远期交易、远期利率协议及境外人民币NDF (了解)

1.银行间债券市场远期交易。

(1)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进行。

(2)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

(3)交易数额:债券面额10万元(最小);

交易单位:债券面额1万元;

期限品种:8个,最短2天,最长365天,不得展期。

2.远期利率协议:人民币远期利率协议参考3个月期Shibor 利率。

3.境外人民币NDF

:不交割,规避汇率风险。

三、金融期货合约与金融期货市场

(一)金融期货的定义和特征(掌握)

1.金融期货是期货交易的一种:以金融工具或金融变量为基础工具的期货交易。

2.期货合约:交易双方订立、约定未来某日按成交时约定的价格交割某商品的标准化协议。

1.集中交易制度:期货交易所集中交易.

2.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和对冲机制:方便在不同交易者之间流通。

3.保证金及其杠杆作用:缴纳保证金。

4.结算所和无负债结算制度:结算所附属于交易所,采取逐日盯市制度。

5.限仓制度:防止风险过度集中和操纵市场。

6.大户报告制度:持仓达到一定数量要向交易所报告相关信息。

7.每日价格波动限制及断路器规则:涨(跌)幅限制,暂停交易等。

(三)金融期货的种类(掌握):

1.外汇期货:最先产生,规避外汇风险,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2.利率期货:规避利率风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主要品种:

(1)债券期货:以国债期货为主。

(2)主要参考利率期货:

Libor 、Hibor 、欧洲美元定期存款单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国债利率。

3.股权类期货。

(1)股指期货:防范系统性风险,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 )价值线指数。

(2)单只股票期货;(3)股票组合的期货。

(四)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与沪深300股指期货(熟悉)

1.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06年9月8日成立,注册资本5亿。

3.交易规则(7个交易规则,与金融期货交易制度类似)。

(五)金融期货的基本功能(掌握)

1.套期保值功能(锁定风险)。

(1)套期保值原理:建立现货、期货数量相同、方向相反的头寸。

(2)套期保值的基本做法:

A .多头套期保值:持有现货空头,建立期货多头;

B .空头套期保值:持有现货多头,建立期货空头;

C .基差风险:期货与现货在品种、期限、数量上无法完全匹配,基差=现货价-期货价。

2.价格发现功能:期货价格具有预期性、连续性、权威性和公开性。

3.投机功能:与现货投机相比较,期货投机的两个重要区别。

(1)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实行T+1清算制度,而期货市场是T+0,可以进行日内投机。

(2)保证金导致较高杠杆,盈亏放大,风险更高。

4.套利功能:经济学一价定律。

四、金融互换交易(了解)

1.互换交易的主要类别和交易特征: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股权互换、信用互换; 交易结构看:视为一系列远期交易的组合;

用途:改变交易者资产或负债的风险结构,规避相应风险。

2.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业务内容:

参考利率为银行间市场具有基准性质的利率或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

3.信用违约互换(CDS ):

一方向另一方出售信用保护,若发生违约事件,则出售方向购买方支付赔偿,交易危险性:

(1)具有较高杠杆性;

(2)买方无需真正持有信用工具,导致风险敞口放大;

(3)场外市场缺乏信息披露和监管。

第三节 金融期权与期权类金融衍生产品

一、金融期权的定义和特征(掌握)

(一)金融期权的定义(世博会门票举例)

1.交易双方买卖权利,选择权的买卖。

2.权利单方面有偿让渡。

(二)金融期权的特征

买方支付期权费,获得权利,没有义务;卖方取得期权费,没有权利,只有义务。

三、金融期权的基本功能(了解):套期保值、价格发现。

四、权证

(一)权证的定义(掌握)

1.定义:基础证券发行人或第三人发行,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或到期日,按约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或以现金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

2.与交易所期权区别:交易所交易期权是标准化合约;

权证是发行人发行的合约,发行人承担全部责任。

1.权证类别:认购或认沽。

2.标的:股票,债券,外汇,指数,商品或其他金融工具。

3.行权价格:敲定价格。

4.存续时间:有效期:6~24个月。

5.行权日期:行使权利的日期。

6.行权结算方式。

(1)证券给付:发行人向持有人出售或购买标的证券。

(2)现金结算:发行人向持有人支付行权价格与标的证券结算价之间的差额。

7.行权比例:标的证券除权,行权比例调整,除息不调整。

(四)权证发行、上市与交易(熟悉)

1.权证的发行:标的证券发行人以外第三人发行并上市,发行人提供履约担保:

(1)专用账户提供并维持足够数量的标的证券或现金,作为履约担保。

履约担保的标的证券数量=权证上市数量×行权比例×担保系数;

履约担保的现金金额=权证上市数量×行权价格×行权比例×担保系数。

(2)提供经交易所认可的机构作为履约的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人。

2.权证的上市和交易:权证实行T+0回转交易。

五、可转换债券

(一)可转换债券的定义与特征(掌握)

1.定义:一定时期、一定比例或价格、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另一种证券的证券。

2.可转换债券的特征:

(1)附有转股权的特殊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征;

(2)可转换债券具有双重选择权:

A .投资者可自行选择是否转股,并承担转债利率较低的机会成本;

B .发行人拥有是否实施赎回条款的选择权,并为此支付较高的利率。

(二)可转换债券的要素(掌握)

1.有效期限和转换期限:

有效期限:可转换债券的存续时间;

转换期限:转为普通股票的起始日至结束日的期间。

我国可转换债券的期限为1~6年,发行日起6个月后可转换为股票。

2.票面利率或股息率:一般低于相同条件的不可转换债券;

半年、1年付息一次,到期后5个工作日内还本付最后一期利息。

3.转换比例或转换价格:转换比例=可转换债券面值/转换价格;

转换价格=可转换债券面值/转换比例。

4.赎回条款与回售条款:赎回条件:公司股票价格高于转换价格(发行人权利);

回售条件:公司股票价格低于转换价格(投资者权利)。

5.转换价格修正条款:由于送配股等引起股本数量发生变动而对转换价格作调整。

(三)附权证的可分离公司债券(掌握)

1.定义:附权证的可分离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可与主体债券相分离,单独交易;

第四节 其他衍生工具简介

一、存托凭证

(一)存托凭证的定义(掌握)

1.定义:又称预托凭证,一国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

2.起源:由J .P 摩根首创,在美国称为ADR ,在中国CDR 。

(二)ADR 有关业务机构(了解)

1.存券银行。

(1)发行存托凭证,并安排托管行托管基础证券。

(2)负责ADR 的注册和过户及保管清算,代理股东权益.

(3)为持有者和发行人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2.托管银行:存券银行在发行国当地的分行或代理行。

3.中央存托公司:负责ADR 的保管和清算。

(三)ADR 的种类(了解)

1.无担保的存托凭证:基础证券发行人不参与。

2.有担保的存托凭证:基础证券发行人的承销商委托一家存券银行发行。

(1)一级存托凭证:无须改变现行报告制度即可公开交易证券。

(2)二级存托凭证:要在美国某个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

(3)三级存托凭证:在美国市场上筹集资本。

(4)私募存托凭证:美国144A 规则。

1.对发行人的优点。

(1)市场容量大、筹资能力强。

(2)避开法律要求、上市手续简单、发行成本低。

2.对投资者的优点。

(1)以美元交易,美国清算公司清算。

(2)ADR 须经SEC 注册,保障投资者利益。

(3)以美元支付股利。

(4)机构投资者可规避投资政策限制。

(五)存托凭证在中国的发展(了解)

1.我国公司发行的存托凭证(四类)

(1)一级存托凭证:含B 股的国内上市公司以及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

(2)二级存托凭证:中国网络股进入NASDAQ 的主要形式。

(3)三级存托凭证: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将部分股份转为ADR 在纽交所上市。

(4)144A 私募存托凭证:早期境外上市的境内企业。

2.我国公司发行存托凭证的阶段和行业特征。

(1)1993~1995年,中国企业在美国发行存托凭证。

(2)1996~1998年,基础设施类存托凭证成主流。

(3)2000~2001年,高科技公司及大型国有企业成功上市。

(4)2002年以来,存托凭证发行出现分化现象。

二、资产证券化与证券化产品

(一)资产证券化与证券化产品的定义(掌握)

1.定义: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的融资形式。

2.目的:提高资产流动性,改变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质量,加快资金周转。

(二)资产证券化的种类与范围(掌握)

1.根据基础资产分类:不动产、应收账款、信贷资产、未来收益、债券组合证券化等。

2.按资产证券化的地域分类。

(1)离岸资产证券化:国内融资方通过境外SPV 在境外市场融资。

(2)境内资产证券化:国外融资方通过境内SPV 在境内市场融资。

3.按产品的属性分类:股权型证券化、债权型证券化和混合型证券化。

(三)资产证券化的有关当事人(掌握)

1.发起人:是基础资产的原始权益人,金融机构或大型工商企业。

2.特定目的机构或特定目的受托人(SPV )。

3.资金和资产存管机构。

4.信用增级机构:提升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

5.信用评级机构:发行债券需要信用评级。

6.承销人:投行或承销团。

7.投资者:证券化产品最终持有人。

(四)资产证券化流程与结构(了解)

(五)美国次级货款及相关证券化产品危机(了解)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可分为五类:

1.优级贷款:消费者信用评分660分以上,月供占收入比≦40%及首付≧20%。

2.Alt-A 贷款:信用评分较高但信用记录较弱的个人。

3.次级贷款:信用分数较差或低于620分,首付低于20%。

4.住房权益贷款:抵押过的房产再抵押。

5.机构担保贷款:经两房担保的贷款。

(六)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了解)

1.20世纪90年代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房地产证券化。

2.2005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元年。

3.2005年12月21日,广州越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4.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点:

(1)发行规模大幅增长、种类增多、发起主体增加。

(2)机构投资者范围增加。

(3)二级市场交易尚不活跃。

三、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

(一)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掌握)

1.定义:用金融工程结构化,将金融商品和衍生品相结合设计出的金融产品。

2.种类:商业银行的挂钩类理财产品、交易所的结构化票据。

(二)结构化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别(掌握)

1.按联结的基础产品分类:股权联结型、利率联结型、汇率联结型、商品联结型。

2.按收益保障性分类:收益保证型:保本型、保证最低收益型;非收益保证型。

3.按发行方式分类:公募结构化、私募结构化;

4.按嵌入式衍生产品的属性分类:基于互换的结构化、基于期权的结构化。

(三)结构化衍生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掌握)

违背投资者适当性原则


相关内容

  • 2011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讲义一
  • 2010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讲义一 第一章 证券市场概述 第一节 证券与证券市场 大纲要求: 掌握证券与有价证券定义.分类和特征;掌握证券市场的定义.特征和基本功能.掌握证券市场的层次结构.品种结构和交易场所结构;了解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含义;了解商品证券.货币证券.资本证券.货 ...

  • 违反证券法的法律责任--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经济法]第四章第五节讲义
  • 中级会计师考试辅导<中级经济法>第四章第五节讲义 违反证券法的法律责任 一.违反证券法的法律责任概述 1.违反证券法的法律责任的类型,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经济法责任. 2. 二.违反证券法的民事责任 (一)虚假陈述行为的民事责任 1.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件,是指证券市场投 ...

  • 期货从业基础知识讲义
  • 期货从业基础知识精讲班第1讲讲义 考试科目设置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介绍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期货从业准入性质的入门考试,是全国性的执业资格考试.中国期货业协会负责组织从业资格考试. 一.考试科目设置 目前,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科目为两科,分别是"期货基础知识"与"期 ...

  • 零基础+在职+三月,多快好省过司考 --我的非典型司考历程及心得
  • 引子:分数不高,但以我的情况能考成这样,已经算上天眷顾.很多经历心得想与后人分享,才有了这篇经验帖.想看干货的,直接找最后的第五部分,前面都是本大叔的啰嗦,但其实对大家备考是有帮助的.我经历的迷茫.郁闷.挫折,你都会碰到,各位朋友可以对照自己的情况,计划准备考试的时间及方式方法吧. 一.基本情况 先 ...

  •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点讲义大纲
  •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级) 第一部分 经 济 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试目的 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包含公共基础.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个人贷款和公司信贷各科课件讲义,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考试重点难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免费下载地址 http://www.docin.com/d-528543.html 介绍: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大全,本人去年考的银行从业 ...

  • 清华十大法学专业就业去向任你选!
  • 清华十大法学专业就业去向任你选! 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一般本科生就业的情况中,而且一些知名的法学院校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法学,真的就成了人们心目中 ...

  • 0Zxdnle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讲义
  •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讲义> 第一章 总论 一.会计的生产和发展 1.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 ...

  • 中国人民银行考试笔试专用题库内部讲义历年考试真题(法律类)
  • 人民银行考试历年真题汇总整理(法律类) 人民银行全国统一考试,分专业类别进行,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行测+专业知识,题目实际上是不难的,但要有针对性的复习,多练题目是肯定的!建议报考的同学提前做好复习准备,考试资料可以到"柏蓝考"上面找找,资料确实不错,比较有针对性,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