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凶杀人案牵出的千万巨贪

  一起雇凶杀人案,牵出了一名千万巨贪。20年前,这名军人出身的财务总监曾是站在高墙内的武警战士,20年后,他因贪污落入高墙内。

  案件回眸:2005年4月,王学亮因湖北省襄樊楚源公司10间门面房招租一事,与沈金红(个体商人)发生冲突。随后,沈金红找到时任湖北省襄樊楚源公司财务总监的黄智辉(化名)。于是,黄智辉指使无业人员杨亮,给王学亮一点儿“颜色”。

  2005年10月3日,杨亮邀约王家友、金大勇、刘勇等人携带弹簧刀、铁管等凶器,窜至王学亮住处,对王进行殴打。金大勇持匕首朝王的右大腿等处连刺数刀,致使王学亮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案发后,法院审理时发现,黄智辉利用其担任财务总监的职务便利,单独侵吞或伙同他人私分公款,贪污数额共计人民币142777元、美元41万元、欧元12.6万元。其中,黄智辉个人实得现金及物资折款共计人民币1062万元、美元21万元、欧元2.6万元。

  法院审理时,黄智辉主动交代了自己贪污受贿的犯罪事实,并积极检举揭发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赃款赃物全部追回。

  2008年5月30日,湖北省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黄智辉案进行宣判。法院认定黄智辉犯故意伤害罪、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00万元。

  

  恶作剧的沦陷

  

  出生于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的黄智辉,父母都是普通农民。童年时,他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父母倾尽心血培养他,希望他将来光宗耀祖。

  父母严厉管教让他赢得了比一般人更多的鲜花、掌声和肯定。对每一份肯定,他都十分珍惜。

  18岁那年,黄智辉选择了参军。在部队,他用发奋学习和埋头苦干赢得不少荣誉。3年后,他转业到了保康县一家企业工作。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除了自学专业知识外,还报考了武汉一家大学的会计专业。不到两年时间,他从一个对业务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为单位业务骨干,并调到财务部门工作。

  1994年4月,25岁的黄智辉辞掉在保康县的工作,应聘到了湖北省襄樊楚源公司在保康县的一个分公司,当了一名会计。

  到了新单位后,按踵而至的一些不如意,使在赞美声中长大的黄智辉一下子陷入迷惘。

  随着业务知识不断丰富,黄智辉在实践中发现公司财务内部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和纰漏,通过调查、分析和思考,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一篇关于解决部分问题的方案和建议,呈报给分公司的领导,他期待着领导的赞赏。

  几天后,板着脸的领导没说一句鼓励话,只是不经意地来了一句:“公司的问题自然有上面解决,你干好自己的活就够了。”

  黄智辉的自尊心受到了莫大伤害。他将建议书撕得粉碎,发誓再也不写这种东西。

  黄智辉开始谋算搞第一笔钱出来时,完全不是为了贪钱,而是恶作剧,是向分公司领导证实,自己的方案和建议不是空穴来风。

  1995年7月,单位进行年终评审,黄智辉颤抖的手指完成了脑海中盘算已久的罪恶,之后他等待评审的结束。然而,评审后,仍然没人过问他弄出去的那笔钱,他一直等待被查出来后如数退回钱款,做个检查。

  但是,命运没给黄智辉检查的机会,反而让他越陷越深。

  从当初的1万元到10万元,从20万元到50万元……黄智辉攫取的数额越来越多,官位也越升越大,频率越来越高,手段越来越简单。

  1999年,年仅30岁的黄智辉就荣升为公司的财务副总监,负责几个分公司的财务工作。

  有了权和钱,黄智辉的虚荣心更加得到了满足,身着名牌服装、开着私家车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他常握着大把钞票在酒楼歌厅挥洒自如,奴颜婢膝的老板就差喊他爹了;昂首挺胸走进夜总会,身披蝉沙的朱唇粉脂们好似他身上有蜜一样,一群群往他身上粘……

  在单位,他还赢得了“能人”、“够意思的哥们儿”等美誉,甚至上级来查他们的账目,他还被列为核查工作人员之一。

  2004年,黄智辉荣升为公司的财务总监。

  但仕途的一帆风顺,却更令黄智辉感到寂寞。

  在这几年间,他和妻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为了打发寂寞的时光,他找了好几个情人,还给她们分别购买了房子。然而,情人除了会帮他大把花钱外,根本无法给他感情上的慰藉。

  

  铁窗内,似曾相识的地方

  

  黄智辉被起诉,并不是因财务问题,而是源于一个叫沈金红的朋友。

  2005年4月,沈金红看中了他们公司的10间出租门面,公司投标的时候被一个叫王学亮的投中了。沈金红找到黄智辉从中协调。黄智辉二话没说找人把王学亮叫了出来,谈判中因意见不和双方闹僵了,黄智辉的自信让他在一个名不经传的商人面前出了丑。黄智辉便指使无业人员杨亮给王学亮一点儿“颜色”,结果出了人命案。

  雇凶杀人案本身并不复杂,然而,当检察机关开始调查时,根据举报,案子竟变成了通天大案――引出了千万巨贪。

  当冰凉的手铐架在黄智辉的腕间时,他才深深理解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切肤含义。

  看守所的高墙铁窗,对黄智辉来说既熟悉又陌生。20年前,他是站在高墙上看守在押人员的武警战士;20年后,他走进了透着寒气的铁窗世界

  黄智辉也一直在反思,为什么他连续作案屡屡成功呢?

  他记得作了几次案后,他向公司老总提过建议:财务制度管理存在漏洞,必须堵塞了!

  那个时候,他提建议不再是为了获取表扬,而是,担心还会有人像他一样利用漏洞参与作案,把自己给牵连出来。但公司老总却将他的话当作了耳边风。

  其实,一些单位,特别是公司的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有很多。

  以他的作案为例:对账制度不健全,钱可以截留下来,复核规章不落实,钱就可以轻而易举划出去。金融机构的人士都知道:有些集体基金根本不能转入个人户头?但他每笔都是这样,从未引起质疑,这不是业务不熟的问题。

  金融机构对支付大宗提款有严格的规定,而他经常一个电话就能将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现金提出来,从未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2005年10月,当有关部门来查黄智辉时,他还觉得无所谓,想花点儿钱摆平,可事情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合作过的伙伴纷纷与他划清界限,有人好心劝他自行“了断”,他们会照顾他的妻儿。

  黄智辉嗤笑他们的明哲保身,他选择了逃亡,但逃亡的日子令他的精神崩溃到极点,内心世界折磨的痛苦比拿刀子剜肉更难受。

  2006年3月,逃亡不到3个月的黄智辉感到疲惫之极。在妻子的陪同下,他走进了派出所自首。那一刻,他才真正感到有一种解脱的轻松感。

  

  法律书籍,伴囚子成长

  

  2008年7月12日,黄智辉来到了襄樊监狱,服刑改造。

  黄智辉告诉笔者,他曾怀疑过自己怎么就走进这样一个世界: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正派人,一个曾有过辉煌人生历程的先进人物,怎么

  怀疑终究被毋庸置疑的事实击得粉碎,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和铁窗内那些人一样,都是因为对法律知识的无知,铤而走险后走到了一起,尽管他比他们多了一张形式上的普法考试合格证书。

  到了这样一个特殊世界里,黄智辉真正意识到自信曾使他变得贪婪,贪婪使自己越加疯狂,而疯狂使他在作案的时候,由深思熟虑变得不择手段。

  入监教育后,监狱考虑黄智辉有文化的特点,安排他去教研室改造,但他婉言拒绝了。

  黄智辉的业余时间大多在读书中度过,监区民警经常特意从襄樊市各书店租来书籍供他阅读。他阅读最多的书籍是法律书籍,偶尔也看看经济管理、财务专业书籍,读一些名家的文学书籍。对于杂志一类的书籍阅读得也不多,却对监狱订阅的《法律与生活》、《前卫――大案》情有独钟。

  偶尔,他还会拿起笔把自己在改造中的心路历程付诸文字,也有作品被湖北省监狱局的《新生周刊》、监狱小报《襄樊育新》采用。

  改造中,黄智辉的聪明才智也不时显露,他给监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多次被采纳,在技术革新上经常为监区节约开支,同时他还积极主动参加监狱举办的各种竞赛,在竞赛中也有出色表现。

  入监狱服刑的两年间,除了家人,黄智辉一概不见外人,包括他在社会的朋友。

  2010年8月12日,黄智辉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减为无期徒刑。

  黄智辉说:“监狱给了我重新做人的选择,我如今唯一能做的,是通过踏实改造来弥补我昔日的罪过,用辛勤的汗水净化自己灵魂,力争早日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人,将来有机会为社会作点儿贡献。”

  一起雇凶杀人案,牵出了一名千万巨贪。20年前,这名军人出身的财务总监曾是站在高墙内的武警战士,20年后,他因贪污落入高墙内。

  案件回眸:2005年4月,王学亮因湖北省襄樊楚源公司10间门面房招租一事,与沈金红(个体商人)发生冲突。随后,沈金红找到时任湖北省襄樊楚源公司财务总监的黄智辉(化名)。于是,黄智辉指使无业人员杨亮,给王学亮一点儿“颜色”。

  2005年10月3日,杨亮邀约王家友、金大勇、刘勇等人携带弹簧刀、铁管等凶器,窜至王学亮住处,对王进行殴打。金大勇持匕首朝王的右大腿等处连刺数刀,致使王学亮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案发后,法院审理时发现,黄智辉利用其担任财务总监的职务便利,单独侵吞或伙同他人私分公款,贪污数额共计人民币142777元、美元41万元、欧元12.6万元。其中,黄智辉个人实得现金及物资折款共计人民币1062万元、美元21万元、欧元2.6万元。

  法院审理时,黄智辉主动交代了自己贪污受贿的犯罪事实,并积极检举揭发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赃款赃物全部追回。

  2008年5月30日,湖北省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黄智辉案进行宣判。法院认定黄智辉犯故意伤害罪、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00万元。

  

  恶作剧的沦陷

  

  出生于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的黄智辉,父母都是普通农民。童年时,他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父母倾尽心血培养他,希望他将来光宗耀祖。

  父母严厉管教让他赢得了比一般人更多的鲜花、掌声和肯定。对每一份肯定,他都十分珍惜。

  18岁那年,黄智辉选择了参军。在部队,他用发奋学习和埋头苦干赢得不少荣誉。3年后,他转业到了保康县一家企业工作。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除了自学专业知识外,还报考了武汉一家大学的会计专业。不到两年时间,他从一个对业务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为单位业务骨干,并调到财务部门工作。

  1994年4月,25岁的黄智辉辞掉在保康县的工作,应聘到了湖北省襄樊楚源公司在保康县的一个分公司,当了一名会计。

  到了新单位后,按踵而至的一些不如意,使在赞美声中长大的黄智辉一下子陷入迷惘。

  随着业务知识不断丰富,黄智辉在实践中发现公司财务内部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和纰漏,通过调查、分析和思考,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一篇关于解决部分问题的方案和建议,呈报给分公司的领导,他期待着领导的赞赏。

  几天后,板着脸的领导没说一句鼓励话,只是不经意地来了一句:“公司的问题自然有上面解决,你干好自己的活就够了。”

  黄智辉的自尊心受到了莫大伤害。他将建议书撕得粉碎,发誓再也不写这种东西。

  黄智辉开始谋算搞第一笔钱出来时,完全不是为了贪钱,而是恶作剧,是向分公司领导证实,自己的方案和建议不是空穴来风。

  1995年7月,单位进行年终评审,黄智辉颤抖的手指完成了脑海中盘算已久的罪恶,之后他等待评审的结束。然而,评审后,仍然没人过问他弄出去的那笔钱,他一直等待被查出来后如数退回钱款,做个检查。

  但是,命运没给黄智辉检查的机会,反而让他越陷越深。

  从当初的1万元到10万元,从20万元到50万元……黄智辉攫取的数额越来越多,官位也越升越大,频率越来越高,手段越来越简单。

  1999年,年仅30岁的黄智辉就荣升为公司的财务副总监,负责几个分公司的财务工作。

  有了权和钱,黄智辉的虚荣心更加得到了满足,身着名牌服装、开着私家车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他常握着大把钞票在酒楼歌厅挥洒自如,奴颜婢膝的老板就差喊他爹了;昂首挺胸走进夜总会,身披蝉沙的朱唇粉脂们好似他身上有蜜一样,一群群往他身上粘……

  在单位,他还赢得了“能人”、“够意思的哥们儿”等美誉,甚至上级来查他们的账目,他还被列为核查工作人员之一。

  2004年,黄智辉荣升为公司的财务总监。

  但仕途的一帆风顺,却更令黄智辉感到寂寞。

  在这几年间,他和妻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为了打发寂寞的时光,他找了好几个情人,还给她们分别购买了房子。然而,情人除了会帮他大把花钱外,根本无法给他感情上的慰藉。

  

  铁窗内,似曾相识的地方

  

  黄智辉被起诉,并不是因财务问题,而是源于一个叫沈金红的朋友。

  2005年4月,沈金红看中了他们公司的10间出租门面,公司投标的时候被一个叫王学亮的投中了。沈金红找到黄智辉从中协调。黄智辉二话没说找人把王学亮叫了出来,谈判中因意见不和双方闹僵了,黄智辉的自信让他在一个名不经传的商人面前出了丑。黄智辉便指使无业人员杨亮给王学亮一点儿“颜色”,结果出了人命案。

  雇凶杀人案本身并不复杂,然而,当检察机关开始调查时,根据举报,案子竟变成了通天大案――引出了千万巨贪。

  当冰凉的手铐架在黄智辉的腕间时,他才深深理解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切肤含义。

  看守所的高墙铁窗,对黄智辉来说既熟悉又陌生。20年前,他是站在高墙上看守在押人员的武警战士;20年后,他走进了透着寒气的铁窗世界

  黄智辉也一直在反思,为什么他连续作案屡屡成功呢?

  他记得作了几次案后,他向公司老总提过建议:财务制度管理存在漏洞,必须堵塞了!

  那个时候,他提建议不再是为了获取表扬,而是,担心还会有人像他一样利用漏洞参与作案,把自己给牵连出来。但公司老总却将他的话当作了耳边风。

  其实,一些单位,特别是公司的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有很多。

  以他的作案为例:对账制度不健全,钱可以截留下来,复核规章不落实,钱就可以轻而易举划出去。金融机构的人士都知道:有些集体基金根本不能转入个人户头?但他每笔都是这样,从未引起质疑,这不是业务不熟的问题。

  金融机构对支付大宗提款有严格的规定,而他经常一个电话就能将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现金提出来,从未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2005年10月,当有关部门来查黄智辉时,他还觉得无所谓,想花点儿钱摆平,可事情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合作过的伙伴纷纷与他划清界限,有人好心劝他自行“了断”,他们会照顾他的妻儿。

  黄智辉嗤笑他们的明哲保身,他选择了逃亡,但逃亡的日子令他的精神崩溃到极点,内心世界折磨的痛苦比拿刀子剜肉更难受。

  2006年3月,逃亡不到3个月的黄智辉感到疲惫之极。在妻子的陪同下,他走进了派出所自首。那一刻,他才真正感到有一种解脱的轻松感。

  

  法律书籍,伴囚子成长

  

  2008年7月12日,黄智辉来到了襄樊监狱,服刑改造。

  黄智辉告诉笔者,他曾怀疑过自己怎么就走进这样一个世界: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正派人,一个曾有过辉煌人生历程的先进人物,怎么

  怀疑终究被毋庸置疑的事实击得粉碎,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和铁窗内那些人一样,都是因为对法律知识的无知,铤而走险后走到了一起,尽管他比他们多了一张形式上的普法考试合格证书。

  到了这样一个特殊世界里,黄智辉真正意识到自信曾使他变得贪婪,贪婪使自己越加疯狂,而疯狂使他在作案的时候,由深思熟虑变得不择手段。

  入监教育后,监狱考虑黄智辉有文化的特点,安排他去教研室改造,但他婉言拒绝了。

  黄智辉的业余时间大多在读书中度过,监区民警经常特意从襄樊市各书店租来书籍供他阅读。他阅读最多的书籍是法律书籍,偶尔也看看经济管理、财务专业书籍,读一些名家的文学书籍。对于杂志一类的书籍阅读得也不多,却对监狱订阅的《法律与生活》、《前卫――大案》情有独钟。

  偶尔,他还会拿起笔把自己在改造中的心路历程付诸文字,也有作品被湖北省监狱局的《新生周刊》、监狱小报《襄樊育新》采用。

  改造中,黄智辉的聪明才智也不时显露,他给监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多次被采纳,在技术革新上经常为监区节约开支,同时他还积极主动参加监狱举办的各种竞赛,在竞赛中也有出色表现。

  入监狱服刑的两年间,除了家人,黄智辉一概不见外人,包括他在社会的朋友。

  2010年8月12日,黄智辉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减为无期徒刑。

  黄智辉说:“监狱给了我重新做人的选择,我如今唯一能做的,是通过踏实改造来弥补我昔日的罪过,用辛勤的汗水净化自己灵魂,力争早日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人,将来有机会为社会作点儿贡献。”


相关内容

  • 案例分析:雇凶杀人案
  • 案例分析:雇凶杀人案 曾经轰动一时的北京建昊集团董事长.亿万富翁袁宝璟雇凶杀人一案尘埃落定.袁宝璟.袁宝琦.袁宝森在宣判后分别被押赴刑场采取注射方法执行死刑(3月18日<扬子晚报>). 罪刑法定,依法判决,就个案而言,亿万富翁雇凶杀人被判死刑量刑判决有无司法瑕疵,我不是法律专家,不敢妄加 ...

  • 离奇的网络雇凶杀人案
  • 遭遇手机短信敲诈离奇命案婚外有惰 2010年9月24日傍晚时分,家住邯郸市滨河路93号的肖瑞卿和往常一样,下了班急匆匆地回家,此时的他并穗口晓,杀身之祸正要来临. 肖瑞9即,38岁,长{导文质彬彬,在邯郸复兴公司上班.这些天,他接连收到莫名其妙的手机矧言,如"你欠我的钱什么时候还清?跑了和 ...

  • "大师"王林承认雇凶杀人 曾因证据不足未予起诉
  • 2015年07月17日 09:49 来源:凤凰卫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内容:据<人民日报>16日报道,江西萍乡警方证实,对于萍乡市民邹勇9日被不明身份人员绑架一案,四名涉案人员均已到案.上星期立案调查已经两年的王林,被曝涉嫌非法行医和非法持枪,但是之后当地有关部门 ...

  • 美文-莫让青春染暮气
  • 莫让青春染暮气 白龙 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先是怀旧.他们唱着"老男孩",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怀念看过的连环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再是叹老.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 ...

  • 质疑期刊版面费
  • 作者:刘长秋 上海经济 2008年04期 作为教育产业化在科研方面的一个细微显影,版面费的出现与日益蔓延可谓是引爆学界的一颗炸弹,以致近年来有关学术期刊是否应当收取版面费的探讨不时见诸于各类媒体. 雇凶杀人与收取版面费 针对这一问题,无论是反对者还是支持者,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笔者留 ...

  • 悲剧是怎样酿成的--之二
  • 精彩节目  正在继续... 新年大酬宾,机会难得 走过路过 不要错过 只为利人 也为利己 读一送一 放血大甩喽.... 故事一: 一个死缓犯人在押服刑期间,竟可以随意出入高墙壁垒.警备森严的监狱,用手机.居单间.吃小灶.享受有犯人服侍的优待,5年内两获减刑至16年,又伪装"疯病" ...

  • 对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络的认识
  • 对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络的认识 潘小飞 主要内容:共同犯罪的本质是一罪,适用一个犯罪构成要件,而非将各共同犯罪人各自适用犯罪构成要件再简单叠加.将两个以上主体视为一个犯罪单位的核心要件是犯罪的意思联络.意思联络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共同故意的形成是犯意的传递.接收.反馈.约定的过程,在客观的犯意 ...

  • 京截访人员被判刑乌龙事件背后
  • "首例"是乌龙,却同样值得肯定与期待 确实有人因截访被起诉,但是法院澄清称尚未判决 媒体原报道:河南长葛市截访人员被判非法拘禁罪成立 今年4月底,有访民被截访人员送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双合村的一处院落关押.访民称,截访人员挂着河南长葛市政府驻京办的胸牌,关押点是河南省地方政府设在北 ...

  • 非人磨墨墨磨人随笔(2)
  • 电话普及多年了.然而国人不会打电话的仍然大有人在.表现有二.其一,不问"你好"问"你哪?"其二,非问"贵姓"不可.可是告诉他之后,他又绕过"某先生""某同志"直接问事. 前边那个傻得可以,电话打往哪自己会不知道吗?后边那个更不聪明,既然不想称呼什么,为什么非问"贵姓"? 早几年当众高声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