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环境污染的控制方法

谈环境污染的控制方法

作者:孙慧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3年第03期

摘要:所谓污染源控制方法,包括为减少消除污染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性措施及其实施过程,也包括为减少、消除污染所采取的技术性措施及其实施过程。本文介绍几种方法。 关键词:环境 污染 控制 方法

环境污染控制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手段,包括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两个主要方面。技术一般由企业或科研机构去研发,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主要以配合污染控制政策为目的,指定污染控制政策是国家的职能,一般都是根据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所谓污染源控制方法,包括为减少消除污染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性措施及其实施过程,也包括为减少、消除污染所采取的技术性措施及其实施过程。

1.污染源控制系统

污染控制系统有六个控制环节,具体是:

I超前控制:是在生产建设前的污染控制。具体地讲就是在筹划生产发展建设之前就要考虑该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其控制问题,也就是说必须抓住环境质量影响评价这一环节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地规划布局,监督控制。

Ⅱ生产前控制:确定一个项目后,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关活动的控制,也包括生产工艺的选择(如硫酸一转一吸改为二转二吸等)、原材料的选择、“三同时”(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制度的实施等。

Ⅲ生产中控制:常常与企业生产管理结合起来考虑,它包括一般的生产管理,如原材料单耗、生产技术指标、岗位责任制(减少无组织逸散)、设备维护等,也包括工艺改革与“三废”回收综合利用等。

Ⅳ生产后控制:从理论上讲它应该是补充,有最后把关的意思。它包括污染物控制技术的选择确定、控制路线的选择确定、环境工程控制(指生产单元以外的污染控制工程)。

V综合性控制:采用技术的、行政的方法措施对每个环节进行统筹筛选控制。它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法律控制等。

Ⅵ系统控制:将上述各控制环节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优化组合,选取最佳结合点,达到环境、经济、社会三效益的“三赢”。

2. PDCA循环控制

它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体现了生产管理、环境管理的融合和统一,也是防治工业污染的有效科学工作方法。

P(Plan)阶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选出主要原因。

D(Do)阶段: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C(Cheek)阶段:检查效果。

A(Action)阶段:巩固措施,处理遗留问题。

污染很严重的情况下应用PDCA法控制污染的程序如下:

P:根据江水污染物直方图找出苯酚是黄浦江需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它的来源主要是高桥化工厂的废水。从而确定控制高桥化工厂含酚废水排放是主要问题。进一步调查了解到造成含酚废水超标的原因主要是操作上的原因和处理设备运行不稳定造成的。

D:经研究,对策为:减少、消灭无组织逸散(跑、冒、滴、漏),改善处理装置,将对策具体落实到生产岗位和个人,限期执行,严格考核。

C:效果检查为:经监测、统计,采取措施后苯酚排放由过去9t/月下降到2.8t/月,增加经济效益16000元。

A:巩固措施为: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包括:盛装苯酚容器检查验收规定;含酚废水处理装置运行管理办法:工艺控制标准等。处理遗留问题为:苯酚含量虽减轻,但未彻底解决,仍需继续努力解决,并循环解决下一个污染物。

3.污染物流失总量控制

它是以污染物流失总量这个指标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环境控制管理体系,目的是对毒害环境的污染物实行从原料投入开始的全面、定量的监督与控制,采用各种措施使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向环境的流失。

具体控制分四个步骤:

3.1测算:是流失总量控制的基础

测算时首先确定控制对象:根据工业“三废”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物质,以及地区特殊规定的物质进行确定。

然后对所确定的污染物进行“两折”:折纯、折基准(标准)。

再分析流失形式:①有组织的“三废”排放,属排放性流失;②无组织排放,属设备性流失;③以杂质、副产品排放,属使用性流失。

最后通过公式计算,公式为:A=B-(a+b+c+d)。式中:A——某污染物流失总量;B——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该污染物成分总量;a——进入主产品结构中的该污染物成分总量;b——进入副产品结构中的该污染物成分总量;c—在生产过程中转化分解掉的该污染物成分总量;d——采取治理措施处理掉的该污染物成分总量。

B的确定:

B=∑ H HS U KH

式中:H——单位产品的原料消耗量;

HS——原料中与污染物有关的主要成分纯度,%;U——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生成污染物的转化率;KH——当量换算值,是指污染物成分在原料结构中所占的重量比率;∑——一种污染物成分来自两种以上原料时,需要相加求和。

当量换算值的格式:KH=污染物中文名称/原料的中文名称=污染物分子式/原料的分子式=污染物分子量/原料的分子量

当量换算时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为使用的原料中含有污染物的分子,如原料对氨基苯甲醚分子中含有污染物苯胺。另一种为原料本身不包含要测算的污染物,如采用苯为原料生产某种产品时会产生苯酚。

3.2剖析:流失总量控制的手段

它包括:去向剖析:污染物流经的工序、岗位、项目;毒害剖析:确定污染物具体形态、数量、按毒性排出污染危害程度;经济损失剖析:以货币表示流失损失,一部分损失在物质流失上,另一部分损失在毒害付出的补偿上。

3.3控制:流失总量控制的目的

它包括从上到下地下达控制指标。上级主管部门以国家计划形式下达污染物流失总量控制指标—企业,企业将指标分解—车间—岗位—工序。然后从下到上层层采取控制措施,检查控制指标,工序—岗位—车间—企业,将污染物流失总量控制与排放口污染负荷控制有机联系起来一上级主管,检查指标完成情况。

3.4评价:对上述三步的检验和评估

它包括产品的原料路线、工艺流程及方法。单元技术组合与匹配、单元操作、设备组合与匹配、副产品回收利用及“三废”的净化处理装置,需做出两种以上方案择优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土建,方晓玲.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年06期

[2]殷广平.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J].河北环境保护.2008.年05期

[3]赵艳霞.人口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宏观分析[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2年04

谈环境污染的控制方法

作者:孙慧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3年第03期

摘要:所谓污染源控制方法,包括为减少消除污染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性措施及其实施过程,也包括为减少、消除污染所采取的技术性措施及其实施过程。本文介绍几种方法。 关键词:环境 污染 控制 方法

环境污染控制是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手段,包括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两个主要方面。技术一般由企业或科研机构去研发,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主要以配合污染控制政策为目的,指定污染控制政策是国家的职能,一般都是根据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所谓污染源控制方法,包括为减少消除污染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性措施及其实施过程,也包括为减少、消除污染所采取的技术性措施及其实施过程。

1.污染源控制系统

污染控制系统有六个控制环节,具体是:

I超前控制:是在生产建设前的污染控制。具体地讲就是在筹划生产发展建设之前就要考虑该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其控制问题,也就是说必须抓住环境质量影响评价这一环节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地规划布局,监督控制。

Ⅱ生产前控制:确定一个项目后,在建设的过程中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关活动的控制,也包括生产工艺的选择(如硫酸一转一吸改为二转二吸等)、原材料的选择、“三同时”(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制度的实施等。

Ⅲ生产中控制:常常与企业生产管理结合起来考虑,它包括一般的生产管理,如原材料单耗、生产技术指标、岗位责任制(减少无组织逸散)、设备维护等,也包括工艺改革与“三废”回收综合利用等。

Ⅳ生产后控制:从理论上讲它应该是补充,有最后把关的意思。它包括污染物控制技术的选择确定、控制路线的选择确定、环境工程控制(指生产单元以外的污染控制工程)。

V综合性控制:采用技术的、行政的方法措施对每个环节进行统筹筛选控制。它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法律控制等。

Ⅵ系统控制:将上述各控制环节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优化组合,选取最佳结合点,达到环境、经济、社会三效益的“三赢”。

2. PDCA循环控制

它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体现了生产管理、环境管理的融合和统一,也是防治工业污染的有效科学工作方法。

P(Plan)阶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选出主要原因。

D(Do)阶段: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C(Cheek)阶段:检查效果。

A(Action)阶段:巩固措施,处理遗留问题。

污染很严重的情况下应用PDCA法控制污染的程序如下:

P:根据江水污染物直方图找出苯酚是黄浦江需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它的来源主要是高桥化工厂的废水。从而确定控制高桥化工厂含酚废水排放是主要问题。进一步调查了解到造成含酚废水超标的原因主要是操作上的原因和处理设备运行不稳定造成的。

D:经研究,对策为:减少、消灭无组织逸散(跑、冒、滴、漏),改善处理装置,将对策具体落实到生产岗位和个人,限期执行,严格考核。

C:效果检查为:经监测、统计,采取措施后苯酚排放由过去9t/月下降到2.8t/月,增加经济效益16000元。

A:巩固措施为: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管理方法,包括:盛装苯酚容器检查验收规定;含酚废水处理装置运行管理办法:工艺控制标准等。处理遗留问题为:苯酚含量虽减轻,但未彻底解决,仍需继续努力解决,并循环解决下一个污染物。

3.污染物流失总量控制

它是以污染物流失总量这个指标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环境控制管理体系,目的是对毒害环境的污染物实行从原料投入开始的全面、定量的监督与控制,采用各种措施使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向环境的流失。

具体控制分四个步骤:

3.1测算:是流失总量控制的基础

测算时首先确定控制对象:根据工业“三废”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物质,以及地区特殊规定的物质进行确定。

然后对所确定的污染物进行“两折”:折纯、折基准(标准)。

再分析流失形式:①有组织的“三废”排放,属排放性流失;②无组织排放,属设备性流失;③以杂质、副产品排放,属使用性流失。

最后通过公式计算,公式为:A=B-(a+b+c+d)。式中:A——某污染物流失总量;B——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该污染物成分总量;a——进入主产品结构中的该污染物成分总量;b——进入副产品结构中的该污染物成分总量;c—在生产过程中转化分解掉的该污染物成分总量;d——采取治理措施处理掉的该污染物成分总量。

B的确定:

B=∑ H HS U KH

式中:H——单位产品的原料消耗量;

HS——原料中与污染物有关的主要成分纯度,%;U——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生成污染物的转化率;KH——当量换算值,是指污染物成分在原料结构中所占的重量比率;∑——一种污染物成分来自两种以上原料时,需要相加求和。

当量换算值的格式:KH=污染物中文名称/原料的中文名称=污染物分子式/原料的分子式=污染物分子量/原料的分子量

当量换算时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为使用的原料中含有污染物的分子,如原料对氨基苯甲醚分子中含有污染物苯胺。另一种为原料本身不包含要测算的污染物,如采用苯为原料生产某种产品时会产生苯酚。

3.2剖析:流失总量控制的手段

它包括:去向剖析:污染物流经的工序、岗位、项目;毒害剖析:确定污染物具体形态、数量、按毒性排出污染危害程度;经济损失剖析:以货币表示流失损失,一部分损失在物质流失上,另一部分损失在毒害付出的补偿上。

3.3控制:流失总量控制的目的

它包括从上到下地下达控制指标。上级主管部门以国家计划形式下达污染物流失总量控制指标—企业,企业将指标分解—车间—岗位—工序。然后从下到上层层采取控制措施,检查控制指标,工序—岗位—车间—企业,将污染物流失总量控制与排放口污染负荷控制有机联系起来一上级主管,检查指标完成情况。

3.4评价:对上述三步的检验和评估

它包括产品的原料路线、工艺流程及方法。单元技术组合与匹配、单元操作、设备组合与匹配、副产品回收利用及“三废”的净化处理装置,需做出两种以上方案择优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土建,方晓玲.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年06期

[2]殷广平.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J].河北环境保护.2008.年05期

[3]赵艳霞.人口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宏观分析[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2年04


相关内容

  • 存货管理审计方案
  • 内部控制审计审计方案 --存货管理业务流程审计方案 * 本内部审计工作底稿中相关目标.风险.内部控制审计步骤.控制点及检查方法等应根据经营环境和/或经营战略的重大变化,在特定内部审计项目计划和实施阶段对内部控制审计方案进行必要的修订. * 本内部审计工作底稿中相关目标.风险.内部控制审计步骤.控制点 ...

  • 环境成本管理
  • 环境成本管理(Environment Cost Management,ECM) 目录 [隐藏] 1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概述 2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内容 3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意义 4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的方法及其发展 5 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问题及建议[1] 6 参考文献 [编辑]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 ...

  •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探讨
  •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探讨257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探讨 李 洁 中图分类号:F23412; F235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9) 05-0257-03 在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过程中, 人们认识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导致环境污染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企 ...

  • 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与总量控制技术研究
  • 一等奖成果 2.4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与总量控制技术研究 ¾ 简要信息 [获奖类型]应用一等奖 [任务来源]国家水专项课题 [课题编号]2008ZX07526-004 [课题起止时间]2008年8月-2012年6月 [完成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彭文启.杜 强.刘晓波.诸葛亦斯.谭红 ...

  • 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浅析
  • 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浅析 摘 要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无论从我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而内部控制方法作为内部控制 ...

  • 国家环境标准十二五规划
  • 附件二: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一.环境保护标准发展现状与需求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自1973年创立以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环境监测规范为核心,包涵环境基础标准.标准制修订规范.管理规范类环境保护标准等类 ...

  • 论中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
  • LealSstemandManaement 法制与管理 论中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 China'sTotalEmissionControlandConcentrationControlSystems 宋国君(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72) 摘 要 * 本文分析了总量控制和浓度 ...

  • 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毕业论文-2
  • 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 [摘要]: 会计信息造假案此起彼伏,股市人气涣散,追究造假的根源将为遏制这类事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造成这类事件的根源很多,每个事件都有其个性因素,本文仅从其存在的一个共性--内部控制环境方面来探讨此问题.本文借鉴了COSO 对内部控制的概念以及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来分析我国上市 ...

  • 环境工程标准
  • 水环境标准 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1993 GB 3097-1997 GB 3838-2002 GB 5084-1992 GB 11607-1989 地下水质量标准 海水水质标准 相关信息 1993-12-30 1997-12-0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002-04-28 农田灌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