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摔古镜

  上世纪60年代,钱钟书开始着手《管锥编》的撰写。其间,他阅读大量的古代文献,对每本书所载的内容都进行了详尽缜密的考疏。   一天,他对“破镜重圆”的典故心起疑窦,结实的古铜镜怎么会一分为二呢?钱钟书百思不得其解,正巧看到书柜上摆着的一面铜镜,便顺手拿起毫不犹豫就往地上摔。   夫人杨绛问他:“这可是你的宝贝呀!”   钱钟书顾不上回答,急着察看铜镜是否摔破。左看右看,除了有一些磕碰的痕迹,并没有裂开,便自言自语道:“不对呀,怎么摔不成两半?”杨绛听他这样说,才明白过来。   摔一面铜镜,钱钟书还是不放心,索性把自己多年收藏的十几面古镜都拿了出来,一个个地往地上摔。这边书房里“哐啷”不断,那边杨绛安之若素。   十几面古镜摔到地上,“了无损裂”,钱钟书这才放心。他认为铜镜绝非如隋代笑话集《启颜录》所说“堕地分二片”那般脆弱,并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和读书笔记写入《管锥编》中。

  上世纪60年代,钱钟书开始着手《管锥编》的撰写。其间,他阅读大量的古代文献,对每本书所载的内容都进行了详尽缜密的考疏。   一天,他对“破镜重圆”的典故心起疑窦,结实的古铜镜怎么会一分为二呢?钱钟书百思不得其解,正巧看到书柜上摆着的一面铜镜,便顺手拿起毫不犹豫就往地上摔。   夫人杨绛问他:“这可是你的宝贝呀!”   钱钟书顾不上回答,急着察看铜镜是否摔破。左看右看,除了有一些磕碰的痕迹,并没有裂开,便自言自语道:“不对呀,怎么摔不成两半?”杨绛听他这样说,才明白过来。   摔一面铜镜,钱钟书还是不放心,索性把自己多年收藏的十几面古镜都拿了出来,一个个地往地上摔。这边书房里“哐啷”不断,那边杨绛安之若素。   十几面古镜摔到地上,“了无损裂”,钱钟书这才放心。他认为铜镜绝非如隋代笑话集《启颜录》所说“堕地分二片”那般脆弱,并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和读书笔记写入《管锥编》中。


相关内容

  • 论钱钟书的文学创作
  • 文学评论 1997年第6期 论钱钟书的文学创作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从传统忧患意识,由此入手,文章论述了钱钟书的创作成就,.地位. 钱钟书的文学创作既有现实主义品格,又有现代主义品格,这种肯定代表了这些年来学术界对以<围城>为代表的钱钟书文学创作的总体评价.本文试图以创作心理研究为主线, ...

  • 潇洒钱钟书阅读答案
  • 潇洒钱钟书 仲利民 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钱钟书,偏偏不喜抛头露面,拒绝记者的采访,躲避摄影记者的镜头.最有趣的一次,钱钟书与夏衍同住一病房,夏老过生日,他的孙女将蛋糕也送了一大块给钱钟书,这时的摄影记者从后面开始偷偷地拍摄,当记者大着胆子转到前面来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居然拉起了被子连人带蛋糕一起盖起来 ...

  • 77岁老人守护钱钟书故居 杨绛曾劝其"早点搬"|钱钟书故居|钱静汝
  • 钱钟书故居的外观. 钱静汝老人. 77岁的钱静汝守着家族中名人辈出的钱氏老宅 曾扛住拆迁担心开发商在旁边深挖地基让老宅吃不消 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省级文保单位钱钟书故居正被一堆碎石瓦砾包围. 这座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七开间三进的明清风格建筑,由钱钟书祖父钱福烔始建于1923年,后钱 ...

  • 杨绛:走在人生边上
  •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 2014年7月17日,杨绛103岁.而钱钟书去世已经有16年时间了.这对夫 ...

  • 钱钟书轶事选辑
  • 钱钟书轶事选辑 1.学者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聪慧过人,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青年时期的钱钟书颇有些自负自许,恃才傲物.1929年,钱钟书以英文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成为吴宓教授的得意门生.他上课从不记笔记,总是边听课边看闲书,或作图画,或练书法,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 ...

  • 钱钟书与杨绛可遇不可求的旷世情缘
  • 钱钟书与杨绛:可遇不可求的旷世情缘 2012-08-21 16:37:44 来源: 华龙网综合 杨绛与钱钟书早年留影 钱钟书和杨绛在一起 钱钟书.杨绛和钱媛 杨绛 文/谢云凤 <圣经>有言:"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文坛伉俪钱钟 ...

  • 77岁老人守护钱钟书故居杨绛曾劝其"早点搬"
  • 77岁的钱静汝守着家族中名人辈出的钱氏老宅 曾扛住拆迁担心开发商在旁边深挖地基让老宅吃不消 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省级文保单位钱钟书故居正被一堆碎石瓦砾包围. 这座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七开间三进的明清风格建筑,由钱钟书祖父钱福烔始建于1923年,后钱钟书叔父钱基厚因子女较多,于192 ...

  • 钱钟书语录Word文档
  •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 钱钟书,<围城> 牛惯做牺牲,可以显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并且,世人好吹牛,而牛决不能自己吹自己,至少生理构造不允许它那样做. --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 一 ...

  • 钱钟书生平
  • --钱钟书 第一部分 •人物生平及创作 •钱钟书是活人,而不是木偶:他故属"书痴",却不是乜有人生气味的"蠹虫":他不是书的奴隶,而是书的主人:他只是活学学用,而不是苦学学死. --著名作家杨绛 钱钟书也是极有才气的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quo ...

  • 从[围城]谈钱钟书文学的讽刺艺术
  • 摘要 <围城>是我国著名文学作家钱钟书的典型作品,也是我国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其将钱钟书文学的讽刺艺术和思想体现的十分透彻.因此本文通过讽刺思想和讽刺艺术特色两方面,对钱钟书文学的讽刺艺术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和分析. 关键词:<围城> 钱钟书文学 讽刺艺术 讽刺一直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