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 第1期 超越离合器综述 69
文章编号:1004-2539(2005)01-0069-04
超越离合器综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6)
曲秀全 陆念力 车仁炜
摘要 为了提高棘轮机构的传动性能,从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结构说明棘轮机构的演化发展过程。对为了改善传统的摩擦式超越离合器的传动性能,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发创造出的新型超越离合器的结
构和工作原理作了相应介绍。目的是为选择和设计出更好满足传动性能要求的超越离合器提供有益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 棘轮机构 超越离合器
引言
动程只能作有级调节;棘爪在齿背上的滑行易引起噪声、冲击和磨损,故不宜用于高速场合。
为了改善齿式棘轮机构的缺点,便有了分别对应图1的图2所示的摩擦式棘轮机构。它以偏心扇形楔块代替齿式棘轮机构中的棘爪,以无齿摩擦轮代替棘轮。它的特点是传动平稳、无噪声;动程可无级调节。因靠摩擦力传动,会出现打滑现象,打滑一方面可起超载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使得传动精度不高。适用于低速轻载的场合。
本文从棘轮机构的演化发展过程出发,以机构的工作原理和机械结构相结合,以改善超越离合器的工作性能为宗旨,叙述了超越离合器的发展过程及现有的一些新型超越离合器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和特点,为了解和使用超越离合器提供有益的帮助。
1 棘轮机构的演化
棘轮机构是间歇运动机构中的一种。早期的棘轮机构是齿式棘轮机构,它有外啮合齿式棘轮机构和内啮合齿式棘轮机构,分别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棘轮、主动棘爪、
止回棘爪和机架组成。
图2 摩擦式棘轮机构
从齿式棘轮机构和摩擦式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来
看,齿式棘轮机构是通过棘爪和棘轮的啮合来工作的。摩擦式棘轮机构是通过偏心扇形楔块和摩擦轮的摩擦
图1 齿式棘轮机构
内棘轮机构和外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我们以外棘轮机构来说明其工作过程:当主动摆杆1顺时针摆动时,摆杆上铰接的主动棘爪2插入棘轮3的齿内,推动棘轮同向转动一定角度;当主动摆杆逆时针摆动时,止回棘爪4阻止棘轮反向转动,此时主动棘爪在棘轮的齿背上滑回原位,棘轮静止不动;从而实现将主动件的往复摆动转换为从动棘轮的单向间歇转动。为保证棘爪工作可靠,常利用弹簧使棘爪紧压齿面。齿式棘轮机构其优点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转角
;来工作的,通过仔细观察图2主动偏心扇形楔块与摆
杆的转动副和摩擦轮之间楔入主动偏心扇形楔块,因此主动偏心扇形楔块的形状和尺寸应满足楔块的自锁条件,所以摩擦式棘轮机构的摩擦轮的间歇运动工作过程实质是主动偏心扇形楔块和止动偏心扇形楔块交替自锁和解锁过程。为了提高摩擦式棘轮机构的承载能力、减小溜滑角,进一步改善摩擦式棘轮机构的结构,产生了如图3所示星轮式棘轮机构。由于它主要用于超越离合方面,因此称为星轮式超越离合器。
从图3可以看出星轮的工作面与外环或内环形成楔形空间,滚柱应在该楔形空间内满足自锁条件,其工
70 机械传动 2005年
作过程同摩擦式棘轮机构一样,星轮式超越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是滚柱的自锁和解锁过程。增加滚柱的数量也就提高了承载能力。同时,该超越离合器可以用于高速场合。
另一种改善摩擦式棘轮机构的结构如图4
所示。
动的传递及动力的传递。目前,对于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和楔块式超越离合器国内都已产品系列化了。为了进一步改善超越离合器的传动性能和特殊用途要求,国内一些学者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性工作。
2 超越离合器的应用及性能要求
作为棘轮机构,在工程实际中主要功能有:1)间歇送进;2)制动;3)转位、分度;4)超越离合。而对于两类齿式棘轮机构和摩擦式棘轮机构由于各自的特点决定了齿式棘轮机构主要用于间歇送进、制动、转位、分度;摩擦式棘轮机构主要用于超越离合。
而作为超越离合器其用途为
(1)变换速度 在运动链不脱开的情况下,可以使从动件获得快慢两种速度;
(2)防止逆转 单向超越离合器在一个转动方向传递转矩,而在相反方向转矩作用下则空转;
(3)间歇运动 通过双向超越离合器和单向超越离合器的适当组合,可以实现从动部分作某种规律的间歇运动。
其中作为超越离合器的重要应用产品 机械脉动式无级变速器,从功能上它由两部分组成,输入机构主要有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组合机构(连杆齿轮、凸轮连杆、连杆凸轮齿轮等);输出机构就是超越离合器。输入机构实现将原动机的旋转运动到摆动的运动变换,输出机构实现将摆动的运动方式变换为单向脉动运动方式输出,通过改变摆角的大小实现无级变速。而作为输出机构的超越离合器是动力链中的薄弱环节,其承载能力和抗冲击能力相对较低,直接制约了脉动无级变速器传递动力的能力。因此,超越离合器的性能直接影响机械脉动式无级变速器产品的性能,它对超越离合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3
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
图4 楔块式超越离合器
称为异型辊式摩擦棘轮机构,3为异型辊也称为楔块,因此该机构又称为楔块式超越离合器。楔块在内外环之间,弹簧2使楔块保持与内外环接触,提供起始摩擦力,楔块的形状和几何尺寸应能保证在内外环之间自锁并能解锁。因此楔块的形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从图4a中可以看出楔块3与内外环以高副接触,同时,楔块3与内环1的接触应力远大于楔块3与外环4的接触应力,为了改善受力情况,将图4a改为图4b的楔块3与内环1以低副联接。
对于楔块式超越离合器,可以通过增加楔块的数目,传递更大的载荷;采用更小具有自锁的异型楔块,可以使结构尺寸更紧凑;且内外环都为圆柱工作表面,对超越离台器的基本要求如下
(1)开合特性 离合器在楔入和去楔过程中应灵敏可靠,楔入和去楔时所需的力要小。良好的开合特性是离合器可以适应高的开合次数的基础。(2)溜滑角 溜滑角是楔紧元件从开始楔入到完全楔合的过程中,外环与内环之间的相对转角。溜滑角小则表示楔合动作迅速灵敏,超越离合器的运动精确度高。因此,溜滑角是影响离合器运动和动力响应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溜滑角不超过2 ,而楔块式超越离合器的溜滑角约在2 ~7 之间,所以对动作精确性的要求较高时,宜选用滚柱式超越离合器。
(3)自动补偿磨损能力 离合器经过跑合和工,[5]
第29卷 第1期 超越离合器综述 71
(4)承载能力 目前,摩擦式超越离合器的承载能力较小是制约脉动无级变速器扩大其功率范围的主要因素。影响承载能力的因素除了前面提到的楔角以外,还有受力处接触面的形状以及材料的强度。通过修正楔紧元件、外环和内环的工作面形状,可以提高接触处表面形状的综合曲率半径,甚至可以将点(或线)接触转变为面接触,从而降低接触应力,提高承载能力。采用优质材料和优化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增大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也可以提高承载能力。此外,开发创造新型的超越离合器也可以为提高承载能力开辟新的途径。
(5)效率 摩擦式超越离合器的能量损耗主要发生在超越行程中。此时外环与内环处于相对滑动状态,而楔紧元件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始终与外环和内环保持接触,由此产生大量的摩擦热。此外,在楔入和去楔过程中也会消耗一些能量。由于摩擦式超越离合器的效率较低,因此直接影响了脉动无级变速器的应用与发展。
面对超越离合器应用中的上述要求,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发明新型的超越离合器。
环、挠性环、控制键和外环组成。工作原理:挠性的金属环2包绕在内芯1上,用控制键3来控制离合器的开合。当外环4为主动件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控制键处于闭合状态,并使挠性环抱紧内芯1,根据挠性带摩擦原理内芯被带动一起转动。为保证传动的可靠,此时系统应处于自锁状态。当外环4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拨动控制键3使其处于打开状态,挠性环放松,内外环可分别自由转动。此外,内芯1与外环4之间采用了浮动盘式结构,其间存在挤压油膜,能起到缓冲吸振和均载的作用。它具有(1)效率高,在超越状态时,控制键自动打开,挠性环放松而与内芯脱开,它在工作中不发生楔紧元件的楔紧过程,故控制键的打开力几乎为零;(2)承载能力较大,由于链环与内芯之间为面接触,所以接触应力很低。但是控制键3与内环1和外环4
为高副接触容易磨损。
3 新型超越离合器
下面就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发明新型的超越离合器作一介绍。
3.1 弧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图4b楔块式单向超越离合器的承载力,开发了弧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
[6]
图6 挠性环超越离合器
3.3 链环式超越离合器
链环式超越离合器[8]的结构如图7所示。由调整销1、内芯2、驱动盘3、滚柱4、控制键5和厚壁环6组成。工作原理同挠性环超越离合器。用刚性厚壁环6代替挠性环超越离合器的挠性环,通过更换调整销1来补偿磨损。3.4 扩环超越离合器
扩环超越离合器[9]的结构如图8所示。由外环1、扩胀环2、控制键3、内环4和调整销5组成。其工作原理同链环式超越离合器。其差别链环式超越离合器的厚壁环6通过缩小抱住内芯2使驱动盘3与内芯2同步转动,而扩环超越离合器的扩胀环2的胀开与外环1接触使外环1与内环4同步转动。3.5 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
差动式超越离合器
[10]
。其结
构如图5所示,在外环5和楔块4之间增加了弧块3,这样使得图4b的楔块3与外环4的高副接触变为图5的外环5与弧块3的低副接触及弧块3与楔块4的低副接触,因此弧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所有构件的联接都为低副,承载能力得到了提高。3.2
挠性环超越离合器
的结构如图9所示。由双
制动块2和5、连杆3、施力杆4、弹簧6和输出轴1组成。其工作原理:当施力杆4顺时针转动时,连杆3和
图5 弧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
挠性环超越离合器
[7]
的结构如图6所示。由内
施力杆4分别与制动块2和制动块5相连接的两个转和51
随施力杆4一同顺时针转动;当施力杆4逆时针转动时,则相反两个制动块2和5将输出轴1松开,输出轴1不随同施力杆4逆时针转动,这样施力杆4的摆动变换为输出轴1的单向转动。3.6
楔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
销4便拨动楔块2沿外环3相对于内环1顺时针转动,从而楔紧内环1与外环3,使得拨盘5、楔块2、外环3及内环1同步转动。如图10a所示位置。当拨盘5相对于内环1逆时针转动时,拨盘5上的拨销4便拨动楔块2沿外环3相对于内环1逆时针转动,从而使楔块2与内环1分离,此时拨盘5、楔块2及外环3同时相对内环1逆时针转动,如图10b所示。在设计该楔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时,由楔块上的拨销孔的方位保证楔块在楔紧内环与外环及松开内环与外环过程中,楔块与外环始终构成移动副,这样,一方面,由楔块支撑起外环,另一方面,楔块不能绕拨销转动使楔块松开时不与内环接触。
图7
链环式超越离合器
图10 楔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
上面这6种新型超越离合器便是近年来,为了改善传统的摩擦式超越离合器的传动性能,国内学者开发创造出的新型超越离合器,为后人们选择和设计出更好满足传动性能要求的超越离合器提供有益帮助。
参
图8
扩环超越离合器
考
文
献
1 申永胜.机械原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 天津大学主编.机械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 杨基厚,曲继方,朱恒生.机械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4 徐灏.机械设计手册(第四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5 周有强.机械无级变速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6 曲秀全,车仁炜,孙荆芒等.楔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机械传
动,2002,26(2):76~78
7 黄靖远,李平林,庄企华等.挠性环面接触式超越离合器的原理与应
用.机械工程学报,1995,31(6):73~77
8 黄靖远,张浩,王序云等.链环式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物理本
质.中国机械工程,1997,8(1):108~110
9 古纯效,任家俊,古辉.一种新型的扩环式单向超越离合器.工程设
计,1997,(3):42~43
10 林军,黄茂林.基于自调的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工作机理与
数学模型.中国机械工程,2002,13(5):361~363
11 曲秀全,陆念力,戴恒震.一种新型楔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
机械工程学报,2004,40(1):195~198收稿日期:20040319
作者简介:曲秀全(1966-),男,山东牟平人,博士生,副教授
图9 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
楔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11]的结构如图10所示。由内环、楔块、外环、拨盘及拨盘上的拨销等组成。
工作原理:外环3和内环1分别为运动或动力的输入和输出构件,外环3通过拨销4、楔块2支撑起来。
4)设备及工装。
1.3.3 PDM与ERP集成的模式和分析
目前,PDM与ERP之间的信息集成主要有接口式、紧密集成式与直接数据库访问式、间接式等3类模式。
1)接口式 接口式要求PDM与ERP系统都开发访问各自底层数据库的API函数接口,通过调用API函数访问双方的数据库。这种模式需要原系统开发人员的支持,开发工作量大、集成成本高,但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
2)紧密集成式与直接数据库访问式 这类模式能始终保持双方数据的一致性。
紧密集成式是PDM和ERP之间建立共享信息模型,作为信息集成的支持和保证,达到数据的互操作,由于PDM与ERP一般由不同软件厂商提供,能实现这种要求的只有少数PDM、ERP系统。
直接数据库访问式是通过对PDM与ERP系统数据库的分析,直接对数据库及其属性进行访问来实现两系统之间信息交换。运用此集成技术是以对PDM与ERP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分析清楚为前提,但大多数PDM与ERP系统所使用的数据库系统是经过加密处理,并且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存在者复杂的关联关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分析清楚系统的数据库结构。此外,由于PDM与ERP系统的版本升级可能会对各自的数据库结构进行调整,因此,以此集成技术实现PDM与ERP系统的集成存在着失效的风险。
3)间接式 PDM与ERP之间的信息沟通是通过中间文件的方式进行,将PDM与ERP系统需要交换的信息按照统一的文件格式和接口要求进行存储,PDM与ERP系统通过各自编制的数据导入/导出接口来实现两系统的信息交换。与上述两类集成技术相
比,此集成技术有开发周期短、集成成本低、容易实施、见效快等特点。
1.3.4 中小型企业PDM与ERP集成的实现实例
由上述分析可见,中小型企业PDM/ERP集成应当以争取较高的效益/投入比来指导PDM/ERP集成工作。本项目所开发的PDM与某国产ERP软件的数据接口采用间接式实现信息的传递。实现方法是:ERP系统提供了设计BOM和工艺BOM的导入/导出功能;由PDM系统按其格式生成文本形式的设计BOM和工艺BOM文件,ERP系统导入这些BOM文件。当设计或工艺发生变动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可以生成新版本的设计BOM或工艺BOM,并由ERP系统导入成为新版本数据;也可以调用ERP的修改模块修改原有数据。
2 总结
实现CAD/CAPP/PDM/ERP系统集成,对各系统的开放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鉴于AUTOCAD在中小企业广泛使用的情况,我们以AUTOCAD作为图形工具实现了以上功能描述。目前,国内自主版权的CAD/CAPP软件甚多,各厂商应当更积极地开发和提供接口,增强开放性,以推进PDM的发展,也更有利于自身的广泛使用。同时,还应当在业内倡导软件规范及标准的讨论与制定。
参
考
文
献
1 方泳泽等.面向中小型的企业PDM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集美大学学
报,2004(3)
2 约瑟夫,萧塔纳著.制造企业的产品数据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0收稿日期:20040419
作者简介:方泳泽(1962-),男,福建永安人,副教授、高工
(上接英文摘要)
TheToothSurfaceCoordinateTestofSpiralBevelGear!!!
!!!!!!!!!!!LiTianxing,DengXiaozhong(56)Abstract Themachinesetupareverysophisticatedwhencuttingthespiralbevelgears,itisquiteimportantthathowtoquicklydetectthemismachiningerror.Itcannotonlysupplyaccuratecorrectiondataandadjustthepositionandshapeofthecontactpatternbutalsoincreasethecuttingquality.Soitisnecessarytoanalysethesurfaceinformation.BytheuseofVisualC++6.0andMatlab6.5,thearticlecompletedthetestingprogramaboutbullwheeltoothsurfacecoordinate,anditcan
correctlyandrapidlytestthetoothsurfacecoordinate.Theprogrameprovidesaneffectivepathforthegearcutting.
Keywords: Spiralbevelgear Toothsurfacecoordinate TestingSummaryofOverrunningClutch!!QuXiuquan,LuNianli(69)Abstract Developingprocessofratchetmechanismisexpoundedintheoryofmachinesandmechanisms.Inrentyears,new-typeover runningclutchstructuresandworkingtheoryareintroducedtoimprovetransmissiveperformanceoffriction-typeoverrunningclutch.Benefi cialhelpisprovidedfordesigenersandusersofoverrunningclutch.Keywords: Ratchetmechanism Overrunningclutch
第29卷 第1期 超越离合器综述 69
文章编号:1004-2539(2005)01-0069-04
超越离合器综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6)
曲秀全 陆念力 车仁炜
摘要 为了提高棘轮机构的传动性能,从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结构说明棘轮机构的演化发展过程。对为了改善传统的摩擦式超越离合器的传动性能,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发创造出的新型超越离合器的结
构和工作原理作了相应介绍。目的是为选择和设计出更好满足传动性能要求的超越离合器提供有益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 棘轮机构 超越离合器
引言
动程只能作有级调节;棘爪在齿背上的滑行易引起噪声、冲击和磨损,故不宜用于高速场合。
为了改善齿式棘轮机构的缺点,便有了分别对应图1的图2所示的摩擦式棘轮机构。它以偏心扇形楔块代替齿式棘轮机构中的棘爪,以无齿摩擦轮代替棘轮。它的特点是传动平稳、无噪声;动程可无级调节。因靠摩擦力传动,会出现打滑现象,打滑一方面可起超载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使得传动精度不高。适用于低速轻载的场合。
本文从棘轮机构的演化发展过程出发,以机构的工作原理和机械结构相结合,以改善超越离合器的工作性能为宗旨,叙述了超越离合器的发展过程及现有的一些新型超越离合器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和特点,为了解和使用超越离合器提供有益的帮助。
1 棘轮机构的演化
棘轮机构是间歇运动机构中的一种。早期的棘轮机构是齿式棘轮机构,它有外啮合齿式棘轮机构和内啮合齿式棘轮机构,分别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棘轮、主动棘爪、
止回棘爪和机架组成。
图2 摩擦式棘轮机构
从齿式棘轮机构和摩擦式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来
看,齿式棘轮机构是通过棘爪和棘轮的啮合来工作的。摩擦式棘轮机构是通过偏心扇形楔块和摩擦轮的摩擦
图1 齿式棘轮机构
内棘轮机构和外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我们以外棘轮机构来说明其工作过程:当主动摆杆1顺时针摆动时,摆杆上铰接的主动棘爪2插入棘轮3的齿内,推动棘轮同向转动一定角度;当主动摆杆逆时针摆动时,止回棘爪4阻止棘轮反向转动,此时主动棘爪在棘轮的齿背上滑回原位,棘轮静止不动;从而实现将主动件的往复摆动转换为从动棘轮的单向间歇转动。为保证棘爪工作可靠,常利用弹簧使棘爪紧压齿面。齿式棘轮机构其优点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转角
;来工作的,通过仔细观察图2主动偏心扇形楔块与摆
杆的转动副和摩擦轮之间楔入主动偏心扇形楔块,因此主动偏心扇形楔块的形状和尺寸应满足楔块的自锁条件,所以摩擦式棘轮机构的摩擦轮的间歇运动工作过程实质是主动偏心扇形楔块和止动偏心扇形楔块交替自锁和解锁过程。为了提高摩擦式棘轮机构的承载能力、减小溜滑角,进一步改善摩擦式棘轮机构的结构,产生了如图3所示星轮式棘轮机构。由于它主要用于超越离合方面,因此称为星轮式超越离合器。
从图3可以看出星轮的工作面与外环或内环形成楔形空间,滚柱应在该楔形空间内满足自锁条件,其工
70 机械传动 2005年
作过程同摩擦式棘轮机构一样,星轮式超越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是滚柱的自锁和解锁过程。增加滚柱的数量也就提高了承载能力。同时,该超越离合器可以用于高速场合。
另一种改善摩擦式棘轮机构的结构如图4
所示。
动的传递及动力的传递。目前,对于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和楔块式超越离合器国内都已产品系列化了。为了进一步改善超越离合器的传动性能和特殊用途要求,国内一些学者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性工作。
2 超越离合器的应用及性能要求
作为棘轮机构,在工程实际中主要功能有:1)间歇送进;2)制动;3)转位、分度;4)超越离合。而对于两类齿式棘轮机构和摩擦式棘轮机构由于各自的特点决定了齿式棘轮机构主要用于间歇送进、制动、转位、分度;摩擦式棘轮机构主要用于超越离合。
而作为超越离合器其用途为
(1)变换速度 在运动链不脱开的情况下,可以使从动件获得快慢两种速度;
(2)防止逆转 单向超越离合器在一个转动方向传递转矩,而在相反方向转矩作用下则空转;
(3)间歇运动 通过双向超越离合器和单向超越离合器的适当组合,可以实现从动部分作某种规律的间歇运动。
其中作为超越离合器的重要应用产品 机械脉动式无级变速器,从功能上它由两部分组成,输入机构主要有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组合机构(连杆齿轮、凸轮连杆、连杆凸轮齿轮等);输出机构就是超越离合器。输入机构实现将原动机的旋转运动到摆动的运动变换,输出机构实现将摆动的运动方式变换为单向脉动运动方式输出,通过改变摆角的大小实现无级变速。而作为输出机构的超越离合器是动力链中的薄弱环节,其承载能力和抗冲击能力相对较低,直接制约了脉动无级变速器传递动力的能力。因此,超越离合器的性能直接影响机械脉动式无级变速器产品的性能,它对超越离合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3
星轮滚柱式超越离合器
图4 楔块式超越离合器
称为异型辊式摩擦棘轮机构,3为异型辊也称为楔块,因此该机构又称为楔块式超越离合器。楔块在内外环之间,弹簧2使楔块保持与内外环接触,提供起始摩擦力,楔块的形状和几何尺寸应能保证在内外环之间自锁并能解锁。因此楔块的形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从图4a中可以看出楔块3与内外环以高副接触,同时,楔块3与内环1的接触应力远大于楔块3与外环4的接触应力,为了改善受力情况,将图4a改为图4b的楔块3与内环1以低副联接。
对于楔块式超越离合器,可以通过增加楔块的数目,传递更大的载荷;采用更小具有自锁的异型楔块,可以使结构尺寸更紧凑;且内外环都为圆柱工作表面,对超越离台器的基本要求如下
(1)开合特性 离合器在楔入和去楔过程中应灵敏可靠,楔入和去楔时所需的力要小。良好的开合特性是离合器可以适应高的开合次数的基础。(2)溜滑角 溜滑角是楔紧元件从开始楔入到完全楔合的过程中,外环与内环之间的相对转角。溜滑角小则表示楔合动作迅速灵敏,超越离合器的运动精确度高。因此,溜滑角是影响离合器运动和动力响应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溜滑角不超过2 ,而楔块式超越离合器的溜滑角约在2 ~7 之间,所以对动作精确性的要求较高时,宜选用滚柱式超越离合器。
(3)自动补偿磨损能力 离合器经过跑合和工,[5]
第29卷 第1期 超越离合器综述 71
(4)承载能力 目前,摩擦式超越离合器的承载能力较小是制约脉动无级变速器扩大其功率范围的主要因素。影响承载能力的因素除了前面提到的楔角以外,还有受力处接触面的形状以及材料的强度。通过修正楔紧元件、外环和内环的工作面形状,可以提高接触处表面形状的综合曲率半径,甚至可以将点(或线)接触转变为面接触,从而降低接触应力,提高承载能力。采用优质材料和优化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增大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也可以提高承载能力。此外,开发创造新型的超越离合器也可以为提高承载能力开辟新的途径。
(5)效率 摩擦式超越离合器的能量损耗主要发生在超越行程中。此时外环与内环处于相对滑动状态,而楔紧元件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始终与外环和内环保持接触,由此产生大量的摩擦热。此外,在楔入和去楔过程中也会消耗一些能量。由于摩擦式超越离合器的效率较低,因此直接影响了脉动无级变速器的应用与发展。
面对超越离合器应用中的上述要求,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发明新型的超越离合器。
环、挠性环、控制键和外环组成。工作原理:挠性的金属环2包绕在内芯1上,用控制键3来控制离合器的开合。当外环4为主动件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控制键处于闭合状态,并使挠性环抱紧内芯1,根据挠性带摩擦原理内芯被带动一起转动。为保证传动的可靠,此时系统应处于自锁状态。当外环4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拨动控制键3使其处于打开状态,挠性环放松,内外环可分别自由转动。此外,内芯1与外环4之间采用了浮动盘式结构,其间存在挤压油膜,能起到缓冲吸振和均载的作用。它具有(1)效率高,在超越状态时,控制键自动打开,挠性环放松而与内芯脱开,它在工作中不发生楔紧元件的楔紧过程,故控制键的打开力几乎为零;(2)承载能力较大,由于链环与内芯之间为面接触,所以接触应力很低。但是控制键3与内环1和外环4
为高副接触容易磨损。
3 新型超越离合器
下面就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发明新型的超越离合器作一介绍。
3.1 弧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图4b楔块式单向超越离合器的承载力,开发了弧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
[6]
图6 挠性环超越离合器
3.3 链环式超越离合器
链环式超越离合器[8]的结构如图7所示。由调整销1、内芯2、驱动盘3、滚柱4、控制键5和厚壁环6组成。工作原理同挠性环超越离合器。用刚性厚壁环6代替挠性环超越离合器的挠性环,通过更换调整销1来补偿磨损。3.4 扩环超越离合器
扩环超越离合器[9]的结构如图8所示。由外环1、扩胀环2、控制键3、内环4和调整销5组成。其工作原理同链环式超越离合器。其差别链环式超越离合器的厚壁环6通过缩小抱住内芯2使驱动盘3与内芯2同步转动,而扩环超越离合器的扩胀环2的胀开与外环1接触使外环1与内环4同步转动。3.5 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
差动式超越离合器
[10]
。其结
构如图5所示,在外环5和楔块4之间增加了弧块3,这样使得图4b的楔块3与外环4的高副接触变为图5的外环5与弧块3的低副接触及弧块3与楔块4的低副接触,因此弧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所有构件的联接都为低副,承载能力得到了提高。3.2
挠性环超越离合器
的结构如图9所示。由双
制动块2和5、连杆3、施力杆4、弹簧6和输出轴1组成。其工作原理:当施力杆4顺时针转动时,连杆3和
图5 弧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
挠性环超越离合器
[7]
的结构如图6所示。由内
施力杆4分别与制动块2和制动块5相连接的两个转和51
随施力杆4一同顺时针转动;当施力杆4逆时针转动时,则相反两个制动块2和5将输出轴1松开,输出轴1不随同施力杆4逆时针转动,这样施力杆4的摆动变换为输出轴1的单向转动。3.6
楔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
销4便拨动楔块2沿外环3相对于内环1顺时针转动,从而楔紧内环1与外环3,使得拨盘5、楔块2、外环3及内环1同步转动。如图10a所示位置。当拨盘5相对于内环1逆时针转动时,拨盘5上的拨销4便拨动楔块2沿外环3相对于内环1逆时针转动,从而使楔块2与内环1分离,此时拨盘5、楔块2及外环3同时相对内环1逆时针转动,如图10b所示。在设计该楔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时,由楔块上的拨销孔的方位保证楔块在楔紧内环与外环及松开内环与外环过程中,楔块与外环始终构成移动副,这样,一方面,由楔块支撑起外环,另一方面,楔块不能绕拨销转动使楔块松开时不与内环接触。
图7
链环式超越离合器
图10 楔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
上面这6种新型超越离合器便是近年来,为了改善传统的摩擦式超越离合器的传动性能,国内学者开发创造出的新型超越离合器,为后人们选择和设计出更好满足传动性能要求的超越离合器提供有益帮助。
参
图8
扩环超越离合器
考
文
献
1 申永胜.机械原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 天津大学主编.机械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 杨基厚,曲继方,朱恒生.机械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4 徐灏.机械设计手册(第四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5 周有强.机械无级变速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6 曲秀全,车仁炜,孙荆芒等.楔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机械传
动,2002,26(2):76~78
7 黄靖远,李平林,庄企华等.挠性环面接触式超越离合器的原理与应
用.机械工程学报,1995,31(6):73~77
8 黄靖远,张浩,王序云等.链环式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物理本
质.中国机械工程,1997,8(1):108~110
9 古纯效,任家俊,古辉.一种新型的扩环式单向超越离合器.工程设
计,1997,(3):42~43
10 林军,黄茂林.基于自调的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工作机理与
数学模型.中国机械工程,2002,13(5):361~363
11 曲秀全,陆念力,戴恒震.一种新型楔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
机械工程学报,2004,40(1):195~198收稿日期:20040319
作者简介:曲秀全(1966-),男,山东牟平人,博士生,副教授
图9 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
楔块式低副单向超越离合器[11]的结构如图10所示。由内环、楔块、外环、拨盘及拨盘上的拨销等组成。
工作原理:外环3和内环1分别为运动或动力的输入和输出构件,外环3通过拨销4、楔块2支撑起来。
4)设备及工装。
1.3.3 PDM与ERP集成的模式和分析
目前,PDM与ERP之间的信息集成主要有接口式、紧密集成式与直接数据库访问式、间接式等3类模式。
1)接口式 接口式要求PDM与ERP系统都开发访问各自底层数据库的API函数接口,通过调用API函数访问双方的数据库。这种模式需要原系统开发人员的支持,开发工作量大、集成成本高,但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
2)紧密集成式与直接数据库访问式 这类模式能始终保持双方数据的一致性。
紧密集成式是PDM和ERP之间建立共享信息模型,作为信息集成的支持和保证,达到数据的互操作,由于PDM与ERP一般由不同软件厂商提供,能实现这种要求的只有少数PDM、ERP系统。
直接数据库访问式是通过对PDM与ERP系统数据库的分析,直接对数据库及其属性进行访问来实现两系统之间信息交换。运用此集成技术是以对PDM与ERP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分析清楚为前提,但大多数PDM与ERP系统所使用的数据库系统是经过加密处理,并且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存在者复杂的关联关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分析清楚系统的数据库结构。此外,由于PDM与ERP系统的版本升级可能会对各自的数据库结构进行调整,因此,以此集成技术实现PDM与ERP系统的集成存在着失效的风险。
3)间接式 PDM与ERP之间的信息沟通是通过中间文件的方式进行,将PDM与ERP系统需要交换的信息按照统一的文件格式和接口要求进行存储,PDM与ERP系统通过各自编制的数据导入/导出接口来实现两系统的信息交换。与上述两类集成技术相
比,此集成技术有开发周期短、集成成本低、容易实施、见效快等特点。
1.3.4 中小型企业PDM与ERP集成的实现实例
由上述分析可见,中小型企业PDM/ERP集成应当以争取较高的效益/投入比来指导PDM/ERP集成工作。本项目所开发的PDM与某国产ERP软件的数据接口采用间接式实现信息的传递。实现方法是:ERP系统提供了设计BOM和工艺BOM的导入/导出功能;由PDM系统按其格式生成文本形式的设计BOM和工艺BOM文件,ERP系统导入这些BOM文件。当设计或工艺发生变动时,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可以生成新版本的设计BOM或工艺BOM,并由ERP系统导入成为新版本数据;也可以调用ERP的修改模块修改原有数据。
2 总结
实现CAD/CAPP/PDM/ERP系统集成,对各系统的开放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鉴于AUTOCAD在中小企业广泛使用的情况,我们以AUTOCAD作为图形工具实现了以上功能描述。目前,国内自主版权的CAD/CAPP软件甚多,各厂商应当更积极地开发和提供接口,增强开放性,以推进PDM的发展,也更有利于自身的广泛使用。同时,还应当在业内倡导软件规范及标准的讨论与制定。
参
考
文
献
1 方泳泽等.面向中小型的企业PDM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集美大学学
报,2004(3)
2 约瑟夫,萧塔纳著.制造企业的产品数据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0收稿日期:20040419
作者简介:方泳泽(1962-),男,福建永安人,副教授、高工
(上接英文摘要)
TheToothSurfaceCoordinateTestofSpiralBevelGear!!!
!!!!!!!!!!!LiTianxing,DengXiaozhong(56)Abstract Themachinesetupareverysophisticatedwhencuttingthespiralbevelgears,itisquiteimportantthathowtoquicklydetectthemismachiningerror.Itcannotonlysupplyaccuratecorrectiondataandadjustthepositionandshapeofthecontactpatternbutalsoincreasethecuttingquality.Soitisnecessarytoanalysethesurfaceinformation.BytheuseofVisualC++6.0andMatlab6.5,thearticlecompletedthetestingprogramaboutbullwheeltoothsurfacecoordinate,anditcan
correctlyandrapidlytestthetoothsurfacecoordinate.Theprogrameprovidesaneffectivepathforthegearcutting.
Keywords: Spiralbevelgear Toothsurfacecoordinate TestingSummaryofOverrunningClutch!!QuXiuquan,LuNianli(69)Abstract Developingprocessofratchetmechanismisexpoundedintheoryofmachinesandmechanisms.Inrentyears,new-typeover runningclutchstructuresandworkingtheoryareintroducedtoimprovetransmissiveperformanceoffriction-typeoverrunningclutch.Benefi cialhelpisprovidedfordesigenersandusersofoverrunningclutch.Keywords: Ratchetmechanism Overrunningclu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