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盛唐诗歌探看盛唐"风骨"及其成因

  摘 要:“风骨”作为一个传统美学范畴有着深厚内涵和意义,刘勰以“风骨”论从文章的整体性入手,追求文气流动的审美效果。这一美学思想至盛唐,在其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生发出新的审美意识,本文拟就“风骨”这一关键词,以盛唐诗歌为例,探究此时的“风骨”思想,并对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因子作初步探究。   关键词:风骨论 盛唐诗歌 成因   一、“风骨”来源探究   “风”的本义,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1]“气”形成“风”,所以“风”与“气”关系密切。《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2]指的是《诗经》中的诗以表现广泛真实的社会生活为内容,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至魏晋时,“风”有了新的美学内涵,“神情风度”用以标举人物的风度、气度。“骨”与古代相人术有关,主要指“骨相”,也就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身体的独特构造,决定了人的吉凶、贵贱。这种以骨相决定人命的观点到汉魏六朝人物品评时,赋予了审美属性,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个性、气质、品格。《世说新语�赏赞》:“王右军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3]可见,“风”“骨”作为美学范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命之美。   最早将“风骨”一词引入文论的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他指出:“《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气之符契,”(《文心雕龙・风骨》)[4]即风要感动人的情志和气势,这是相对于作品内容而言的,文章的内容要有气韵、有一种能打动读者情思的东西。在刘勰看来,骨是支撑文章内容的主干,就像丰富的血肉需要骨骼树立一样。刘勰的 “风骨”论从创作角度讲,“风”指广泛的社会现实内容,“骨”比喻创作主体对社会生活即“风”的感悟与理解。其内涵有二:一是思想感情的刚健明朗,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之感。二是文辞组织严谨,使人有抑扬顿挫之感。刘勰继承曹丕《典论・论文》中“文以气为主”的思想,认识到诗文风骨与作者“气”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以缀虑裁篇,务赢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5]继刘勰之后,钟嵘的《诗品序》提出“建安风力”说,与刘勰“风骨”论相呼应。   二、“风骨”思想在盛唐诗歌中的体现   初唐诗人针对齐梁柔靡诗风弊病开出“风骨”药方,力图挽救诗坛柔靡之气。初唐“四杰”开“风骨”先声,形成了一种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的审美意识。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汉魏风骨,晋宋莫传”,他所说的风骨正与刘勰所说的那种豪迈悲壮的情调一致,只是没有刘勰风骨必须合乎经义的意思。他的风骨论是针对齐梁文学大量描写宫廷艳情弊病提出的,要求作品表现政治理想抱负,反对辞藻堆砌、典故排比,欣赏“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6]的作品。殷�《河岳英灵集》对盛唐诗歌的评价可窥一二,他评价高适“适多胸臆语,兼有骨”;岑参“语奇体俊”;催颢“风骨凛然”。可见盛唐诗人们多以“汉魏风骨”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高适就是一个对建安文学推崇备至的诗人,他说的“感激建安时”(《宋中别周梁李三子》),“风骨超常伦”(《答侯少府》)正是他对建安文学的高度赞赏,其他诗人对“风骨”思想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岑参赞扬魏升卿兄弟的文章“雄词健笔皆若飞”(《送魏升卿》),“雄词健笔”也就是指文章的风骨。   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高适的诗风概括为“悲壮”,这既有对民生疾苦及国家危机的“悲”情,又有对战士奋勇杀敌,军民同仇敌忾的“壮”心的由衷赞叹,在高适的许多边塞作品中,普遍表现出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和雄浑壮大的气势,着力塑造了充满英雄气概和豪放个性的艺术形象,经常出现的动物形象是雄鹰和骏马,如《见薛大臂鹰作》:“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自有云霄万里高。”区区几笔勾勒出一只不畏严酷生存环境,追求高远天地的雄放之鹰。他笔下的骏马更是骁腾万里、栩栩如生,《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中塑造的骏马形象:“主人娱宾画障开,只言骐骥西极来。半壁参潭势不住,满堂风飘飒然度。家僮愕视欲先鞭,枥马惊嘶还屡顾。”用八个连续跳跃的画面,用传神之手法,将画障骏马意气风发精神风貌展现出来,并借骏马来言志,其中渴望被明主器重任用之意不言而喻。   除雄鹰、骏马等动物形象外,高适还着力塑造了一批雄鹰、骏马般的人物形象。如《送浑将军出塞》中描写浑将军及其带领的“阴山儿”的骁勇善战与誓死保家卫国的豪情,诗中毫无半点缠绵悱恻和浅酌低唱,尽显刚健的气魄和强烈的感情。   盛唐诗作中大多也反映出文章慷慨风骨的一面:   “黄河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从军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这类诗仿佛火山爆发般破口而出,淋漓尽致,喷发出朝气蓬勃的气势和高度的自信,唱出了整个时代的赞歌。   从后人对盛唐诗人的评价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其追求风骨的佐证。殷�《河岳英灵集》中论高适是“适多胸臆语,兼有骨气,故朝野通赏其文。”论崔颢是“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胡应麟在《诗薮》中也说:“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孟云卿、本子昂之古雅,而加以气骨者也。”值得注意的是,盛唐诗人们大都追求的是建安风骨中慷慨的一面而绝少悲凉,盛唐诗人虽追求“汉魏风骨”,但是其感情基调却是明朗昂扬的,是继承和发展了的建安风骨。   三、盛唐“风骨”论的社会文化成因   盛唐是大唐帝国发展的巅峰期,物质生活极其丰富,人民昂扬奋进的精神也达到了极点。诗发展到唐代达到顶峰,到了盛唐,更是顶峰上璀璨的明珠,即“盛唐之音”。它“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即使是享乐、颓废、忧郁、悲伤,也仍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7]

  摘 要:“风骨”作为一个传统美学范畴有着深厚内涵和意义,刘勰以“风骨”论从文章的整体性入手,追求文气流动的审美效果。这一美学思想至盛唐,在其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生发出新的审美意识,本文拟就“风骨”这一关键词,以盛唐诗歌为例,探究此时的“风骨”思想,并对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因子作初步探究。   关键词:风骨论 盛唐诗歌 成因   一、“风骨”来源探究   “风”的本义,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1]“气”形成“风”,所以“风”与“气”关系密切。《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2]指的是《诗经》中的诗以表现广泛真实的社会生活为内容,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至魏晋时,“风”有了新的美学内涵,“神情风度”用以标举人物的风度、气度。“骨”与古代相人术有关,主要指“骨相”,也就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身体的独特构造,决定了人的吉凶、贵贱。这种以骨相决定人命的观点到汉魏六朝人物品评时,赋予了审美属性,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个性、气质、品格。《世说新语�赏赞》:“王右军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3]可见,“风”“骨”作为美学范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命之美。   最早将“风骨”一词引入文论的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他指出:“《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气之符契,”(《文心雕龙・风骨》)[4]即风要感动人的情志和气势,这是相对于作品内容而言的,文章的内容要有气韵、有一种能打动读者情思的东西。在刘勰看来,骨是支撑文章内容的主干,就像丰富的血肉需要骨骼树立一样。刘勰的 “风骨”论从创作角度讲,“风”指广泛的社会现实内容,“骨”比喻创作主体对社会生活即“风”的感悟与理解。其内涵有二:一是思想感情的刚健明朗,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之感。二是文辞组织严谨,使人有抑扬顿挫之感。刘勰继承曹丕《典论・论文》中“文以气为主”的思想,认识到诗文风骨与作者“气”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以缀虑裁篇,务赢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5]继刘勰之后,钟嵘的《诗品序》提出“建安风力”说,与刘勰“风骨”论相呼应。   二、“风骨”思想在盛唐诗歌中的体现   初唐诗人针对齐梁柔靡诗风弊病开出“风骨”药方,力图挽救诗坛柔靡之气。初唐“四杰”开“风骨”先声,形成了一种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的审美意识。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汉魏风骨,晋宋莫传”,他所说的风骨正与刘勰所说的那种豪迈悲壮的情调一致,只是没有刘勰风骨必须合乎经义的意思。他的风骨论是针对齐梁文学大量描写宫廷艳情弊病提出的,要求作品表现政治理想抱负,反对辞藻堆砌、典故排比,欣赏“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6]的作品。殷�《河岳英灵集》对盛唐诗歌的评价可窥一二,他评价高适“适多胸臆语,兼有骨”;岑参“语奇体俊”;催颢“风骨凛然”。可见盛唐诗人们多以“汉魏风骨”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高适就是一个对建安文学推崇备至的诗人,他说的“感激建安时”(《宋中别周梁李三子》),“风骨超常伦”(《答侯少府》)正是他对建安文学的高度赞赏,其他诗人对“风骨”思想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岑参赞扬魏升卿兄弟的文章“雄词健笔皆若飞”(《送魏升卿》),“雄词健笔”也就是指文章的风骨。   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高适的诗风概括为“悲壮”,这既有对民生疾苦及国家危机的“悲”情,又有对战士奋勇杀敌,军民同仇敌忾的“壮”心的由衷赞叹,在高适的许多边塞作品中,普遍表现出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和雄浑壮大的气势,着力塑造了充满英雄气概和豪放个性的艺术形象,经常出现的动物形象是雄鹰和骏马,如《见薛大臂鹰作》:“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自有云霄万里高。”区区几笔勾勒出一只不畏严酷生存环境,追求高远天地的雄放之鹰。他笔下的骏马更是骁腾万里、栩栩如生,《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中塑造的骏马形象:“主人娱宾画障开,只言骐骥西极来。半壁参潭势不住,满堂风飘飒然度。家僮愕视欲先鞭,枥马惊嘶还屡顾。”用八个连续跳跃的画面,用传神之手法,将画障骏马意气风发精神风貌展现出来,并借骏马来言志,其中渴望被明主器重任用之意不言而喻。   除雄鹰、骏马等动物形象外,高适还着力塑造了一批雄鹰、骏马般的人物形象。如《送浑将军出塞》中描写浑将军及其带领的“阴山儿”的骁勇善战与誓死保家卫国的豪情,诗中毫无半点缠绵悱恻和浅酌低唱,尽显刚健的气魄和强烈的感情。   盛唐诗作中大多也反映出文章慷慨风骨的一面:   “黄河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从军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这类诗仿佛火山爆发般破口而出,淋漓尽致,喷发出朝气蓬勃的气势和高度的自信,唱出了整个时代的赞歌。   从后人对盛唐诗人的评价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其追求风骨的佐证。殷�《河岳英灵集》中论高适是“适多胸臆语,兼有骨气,故朝野通赏其文。”论崔颢是“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胡应麟在《诗薮》中也说:“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孟云卿、本子昂之古雅,而加以气骨者也。”值得注意的是,盛唐诗人们大都追求的是建安风骨中慷慨的一面而绝少悲凉,盛唐诗人虽追求“汉魏风骨”,但是其感情基调却是明朗昂扬的,是继承和发展了的建安风骨。   三、盛唐“风骨”论的社会文化成因   盛唐是大唐帝国发展的巅峰期,物质生活极其丰富,人民昂扬奋进的精神也达到了极点。诗发展到唐代达到顶峰,到了盛唐,更是顶峰上璀璨的明珠,即“盛唐之音”。它“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即使是享乐、颓废、忧郁、悲伤,也仍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7]


相关内容

  • 唐代诗歌分期
  • 唐代诗歌分期 ①初唐诗坛的佼佼者是陈子昂.唐朝建立之初,占据诗坛的依然是南朝那种轻浮绮靡的宫体诗,直至唐高宗年间,生活遭遇.思想感情与宫廷诗人不同的陈子昂,力排梁陈"逶颓靡"的诗风,以复古为号召,主张作诗要有"风骨",他创作的<登幽州台歌>对唐诗的 ...

  • 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论初唐诗风的新变 2.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 3.建安诗歌与汉乐府之比较 4.论建安风骨的成因 5.论曹操 6.曹植的诗歌艺术 7.论阮籍的思想和诗歌创作 8.嵇康<幽愤诗>辨 9.左思<咏史>诗论 10.玄言诗的再认识 11.论中国山水诗的成因 ...

  • 陈子昂诗歌的艺术成就分析毕业论文
  • 陈子昂诗歌的艺术成就分析毕业论文 目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正文„„„„„„„„„„„„„„„„„„„„„„„„„„„„(1) 一 陈子昂诗歌的艺术成就„„„„„„„„„„„„„„„„ ...

  • 毕业论文:陈子昂诗歌的艺术成就
  •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毕 业 论 文 陈子昂诗歌的艺术成就 邹 虎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主 考 学 校: 兰 州 大 学 准 考 证 号: [1**********]5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张建民(教授)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2010年11月2日 陈子昂诗歌的艺术成就 Th ...

  • 论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及其诗歌创作
  • 摘 要:针对南朝绮丽柔靡的诗风,陈子昂鲜明地提出以兴寄.风骨为中心的文学革新理论,并在创作上积极地实践这种新的理论,这对唐代诗歌的繁荣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也对初唐以后唐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陈子昂 诗歌理论 兴寄 风骨 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陈子昂是一个重要 ...

  • 论陈子昂的诗歌理论_风骨_兴寄_说
  • 2007年第6期(总第100期)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 No.6,2007General.No.100 论陈子昂的诗歌理论 ---"风骨""兴寄"说 尹顺民1,达正岳2 (1 ...

  •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文学基础考研 竹林七贤(97)孟寒岛瘦(01)<虬髯客传>(02)元白体(02)盛唐气象(15) 敦煌变文(16) 1.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98) 2. 唐传奇与宋人笔记比较.(99) 3. 论建安文学的风格.(00) 4. 论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创作 ...

  • 孟浩然资料
  •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 陈贻惞先生在<孟浩然诗选后记>中说:"继陶之后,大力写作田园.隐逸题材,并将之与谢灵运所开创.谢眺所发展的山水.行旅题材结合起来,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风气之先的,当首推孟浩然."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 ...

  • 中国文学史(三) 笔记整理
  • 中国文学史(三) 1. 文学经典:是指具有独创性和典范性且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2. 文学经典的特征: 1.独创性 2.典范性 3.内容的丰富性 4.无限的可读性 4.唐代文学概论 有唐三百年间,文学领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景象. ◆ 诗歌的蓬勃发展成为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 散文进入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