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图中的晨昏线

光照图中的晨昏线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 饶荣剑(332400)

高中地理模块中,自然地理是难点,而在自然地理中如何突破光照图解决各类问题,关键是要掌握晨昏线的特点和应用。

光照图的判读历来是地理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也是高考试题中的失分点之

一。晨昏线是光照图中的重要界线, 从晨昏线人手, 挖掘晨昏线中所隐含的判读光照图的有用信息, 对掌握光照图的解题技巧与方法有极大的帮助。

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其两侧昼夜状况不同。如何根据晨昏线判断昼夜状况、如何根据昼夜状况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地球运动的一系列问题是学生们最感头痛的地理问题之一。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此类问题,发挥空间想象,此类问题即可化难为易迎刃而解。因此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做以下几点:

首先要储备晨昏线的几个基础知识

1、晨昏线(圈)的产生。

晨昏线的产生和存在是地球的形状和不透明的特征决定的。地球本身不发光又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只有一半是白昼而另一半是夜晚,昼与夜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圈) 。晨昏线(圈) 也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圆(这个问题经常在考察地球表面两点间最短距离时用到) ,此线又可以细分为两等份,一半是晨线,另一半是昏线。

2、晨昏线(圈)的移动。

晨昏线是移动的界线,而不是固定不动的。它的移动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的。它最明显的移动是地球自转带来的东西移动, 这种移动和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 不是自西向东而是自东向西,这种移动形成昼夜更替。还有一种移动是地球公转造成的,它的移动是晨昏圈平面围绕地轴平面摆动,摆动幅度是0—23 °26′。这种摆动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反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季节的更替。

3、晨昏线(圈)的判读。

因为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地方时的东早西晚,同一纬度更东的地方总是先看到日出,因此晨线的东侧是昼,西侧是夜,而昏线情况则相反,即昏线西侧是昼,东侧是夜。这些现象本来是自然现象,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不留心,记忆起来经常感到困难,弄不好就造成混淆,结果就大相径庭。 其实,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些现象很容易理解和记忆。对于晨线,我们不妨做这样的设想: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时,作为观测者的我们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由夜到昼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应该是晨线(相对于观察的我们而言),它更东的地方早已日出,是白昼,它更西的地方还没有日出,是夜晚。因此自西向东(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由夜到昼穿过的分界线是晨线。对于昏线,我们也设身处地想象:傍晚黄昏,太阳刚刚落山,我们(观测者)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着由昼到夜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应当是昏线,它的东边已日落是夜晚,它的西边未日落是白昼。这样,如果自西向东由白昼到夜晚穿过的分界线自然是昏线。 其次要理解与晨昏线相关的几个关系

1、晨昏线与昼夜半球间的关系

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平均分成了了两部分。由此可以推出与地方时相关的几点最基本的规律:①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②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或24点;③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点;④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点⑤同一纬线圈,昼弧和夜弧的角度分别除以15,即是此纬度上的昼长和夜长。

以上几点往往是隐含在题目的光照图中,好多情况下时间算不出来,就是因为忽视了其中一点。

2、晨昏线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晨昏线移动是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相反。由此我们可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来进一步判别晨线和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经过的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知道了哪是晨线,哪是昏线,就可根据知道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6:00,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18:00,进行各地区时与地方时的计算了。

3、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因此,晨昏线所在的面始终与太阳光线是垂直的。

根据晨昏线所在的面与太阳光线的垂直关系,又可推出以下规律:①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②直射点的太阳光线延长后过地心(此点是画光照图的关键所在);③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④二至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4、晨昏线与地轴的关系

地轴与晨昏线所在的面可以相交,也可以在其平

面内。当地轴在晨昏线所在的面内时,说明太阳直射

赤道,是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当地轴与晨昏

线相交时,说明太阳直射点已离开赤道,两者间的夹

角与太阳直射的纬度数值是相等的(如右图

∠1=∠2,∠1+∠3=90°),而且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始终在0°~23°26′之间

第三要掌握晨昏线在解决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八大应用

根据晨昏线在地球上的位置、走向及其其他地理线、

点、面的关系,可以解决许多有关地球运动的问题: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例题1】右图中已知AB 为昏线,BC 为晨线,则地

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AB 为晨线,BC

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地方时

①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

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24时);③过晨昏线与经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

要么等于0时,要么等于12时。

【例题2】右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 为纬线,Q 、P

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 为晨昏线,M 点为b 线的纬度

最高点。回答⑴~⑶题。

⑴、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

A .5时 B .15时 C .9时 D.19时

⑵、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 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 .55°N B .65°N C .75°N D .85°N

⑶、若Q 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 .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答案】6.B 7.C 8.A 【解析】由题目中:“弧线b 为晨昏线,M 点为b 线的纬度最高点”可知,M 就是晨昏线与经线圈相切点,过M 点的经线的地方时,要么等于0时,要么等于12时。再结合其他已知条件,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3、确定日期和季节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6月22日;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12月22日。

【例题3】(上海)右图为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

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

图回答下面问题。

⑴、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___.

⑵、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___________地。

⑶、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

__。 (单项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⑷、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

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日__点。

【答案】 ⑴、经度1800、南纬23.5。;12月22日 ⑵、乙

⑶、 D ⑷、16小时;23日;04时

【解析】由题可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6月22日。有了时间信息的准确提取是作好地球运动题目的基础。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为∠A ,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0-∠A 。(应用时注意:太阳直射点一定与极昼现象的地区处于同一半球)

5、确定昼夜长短

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与晨线和昏线两交点之间的弧线(即昼弧) 所跨的时间数, 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数。同时, 也可利用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来解决昼夜长短问题。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时间, 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某地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是: 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

/2

【例题4】你能算出以下两图中B 点的昼长吗?

A B

【答案】 A图:16小时 B图:16小时

【解析】我们换个思路, 由题可知B 点处于日出时刻, 地方时为4时, 利用公式: 日出时间=12-昼长/2 可得B 点昼长为16小时。

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现哪个纬线圈相切, 该纬

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

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南北半球的极

昼、极夜出现时间相反。

8、确定日出日落方向:

平时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实

际上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

落下的时间只有在春分和秋分时,其他时间太阳升落的方向并非正东或正西。我们可以借助晨昏线来判断太阳升落的方向。

三幅图中的晨昏线均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处于日出时刻,根据上图可以得出: 甲图中,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都从正东方向升起。

乙图中,太阳直射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北极圈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

丙图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南极圈以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从正南方向升起。

总之,只有对晨昏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才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学习日照图所包含的地理知识,巧妙地提取有用信息,从而轻松地解决光照图问题。

光照图中的晨昏线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 饶荣剑(332400)

高中地理模块中,自然地理是难点,而在自然地理中如何突破光照图解决各类问题,关键是要掌握晨昏线的特点和应用。

光照图的判读历来是地理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 也是高考试题中的失分点之

一。晨昏线是光照图中的重要界线, 从晨昏线人手, 挖掘晨昏线中所隐含的判读光照图的有用信息, 对掌握光照图的解题技巧与方法有极大的帮助。

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其两侧昼夜状况不同。如何根据晨昏线判断昼夜状况、如何根据昼夜状况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地球运动的一系列问题是学生们最感头痛的地理问题之一。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此类问题,发挥空间想象,此类问题即可化难为易迎刃而解。因此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做以下几点:

首先要储备晨昏线的几个基础知识

1、晨昏线(圈)的产生。

晨昏线的产生和存在是地球的形状和不透明的特征决定的。地球本身不发光又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只有一半是白昼而另一半是夜晚,昼与夜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圈) 。晨昏线(圈) 也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圆(这个问题经常在考察地球表面两点间最短距离时用到) ,此线又可以细分为两等份,一半是晨线,另一半是昏线。

2、晨昏线(圈)的移动。

晨昏线是移动的界线,而不是固定不动的。它的移动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的。它最明显的移动是地球自转带来的东西移动, 这种移动和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 不是自西向东而是自东向西,这种移动形成昼夜更替。还有一种移动是地球公转造成的,它的移动是晨昏圈平面围绕地轴平面摆动,摆动幅度是0—23 °26′。这种摆动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反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季节的更替。

3、晨昏线(圈)的判读。

因为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地方时的东早西晚,同一纬度更东的地方总是先看到日出,因此晨线的东侧是昼,西侧是夜,而昏线情况则相反,即昏线西侧是昼,东侧是夜。这些现象本来是自然现象,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不留心,记忆起来经常感到困难,弄不好就造成混淆,结果就大相径庭。 其实,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些现象很容易理解和记忆。对于晨线,我们不妨做这样的设想: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时,作为观测者的我们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由夜到昼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应该是晨线(相对于观察的我们而言),它更东的地方早已日出,是白昼,它更西的地方还没有日出,是夜晚。因此自西向东(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由夜到昼穿过的分界线是晨线。对于昏线,我们也设身处地想象:傍晚黄昏,太阳刚刚落山,我们(观测者)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着由昼到夜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应当是昏线,它的东边已日落是夜晚,它的西边未日落是白昼。这样,如果自西向东由白昼到夜晚穿过的分界线自然是昏线。 其次要理解与晨昏线相关的几个关系

1、晨昏线与昼夜半球间的关系

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它把地球平均分成了了两部分。由此可以推出与地方时相关的几点最基本的规律:①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②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或24点;③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点;④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点⑤同一纬线圈,昼弧和夜弧的角度分别除以15,即是此纬度上的昼长和夜长。

以上几点往往是隐含在题目的光照图中,好多情况下时间算不出来,就是因为忽视了其中一点。

2、晨昏线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晨昏线移动是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相反。由此我们可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来进一步判别晨线和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经过的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知道了哪是晨线,哪是昏线,就可根据知道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6:00,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18:00,进行各地区时与地方时的计算了。

3、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因此,晨昏线所在的面始终与太阳光线是垂直的。

根据晨昏线所在的面与太阳光线的垂直关系,又可推出以下规律:①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0°;②直射点的太阳光线延长后过地心(此点是画光照图的关键所在);③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④二至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4、晨昏线与地轴的关系

地轴与晨昏线所在的面可以相交,也可以在其平

面内。当地轴在晨昏线所在的面内时,说明太阳直射

赤道,是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当地轴与晨昏

线相交时,说明太阳直射点已离开赤道,两者间的夹

角与太阳直射的纬度数值是相等的(如右图

∠1=∠2,∠1+∠3=90°),而且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始终在0°~23°26′之间

第三要掌握晨昏线在解决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八大应用

根据晨昏线在地球上的位置、走向及其其他地理线、

点、面的关系,可以解决许多有关地球运动的问题: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例题1】右图中已知AB 为昏线,BC 为晨线,则地

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AB 为晨线,BC

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地方时

①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

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24时);③过晨昏线与经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

要么等于0时,要么等于12时。

【例题2】右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 为纬线,Q 、P

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 为晨昏线,M 点为b 线的纬度

最高点。回答⑴~⑶题。

⑴、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

A .5时 B .15时 C .9时 D.19时

⑵、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 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 .55°N B .65°N C .75°N D .85°N

⑶、若Q 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 .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答案】6.B 7.C 8.A 【解析】由题目中:“弧线b 为晨昏线,M 点为b 线的纬度最高点”可知,M 就是晨昏线与经线圈相切点,过M 点的经线的地方时,要么等于0时,要么等于12时。再结合其他已知条件,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3、确定日期和季节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6月22日;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12月22日。

【例题3】(上海)右图为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

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

图回答下面问题。

⑴、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___.

⑵、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___________地。

⑶、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

__。 (单项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⑷、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

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日__点。

【答案】 ⑴、经度1800、南纬23.5。;12月22日 ⑵、乙

⑶、 D ⑷、16小时;23日;04时

【解析】由题可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6月22日。有了时间信息的准确提取是作好地球运动题目的基础。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为∠A ,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0-∠A 。(应用时注意:太阳直射点一定与极昼现象的地区处于同一半球)

5、确定昼夜长短

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与晨线和昏线两交点之间的弧线(即昼弧) 所跨的时间数, 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数。同时, 也可利用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来解决昼夜长短问题。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时间, 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某地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是: 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

/2

【例题4】你能算出以下两图中B 点的昼长吗?

A B

【答案】 A图:16小时 B图:16小时

【解析】我们换个思路, 由题可知B 点处于日出时刻, 地方时为4时, 利用公式: 日出时间=12-昼长/2 可得B 点昼长为16小时。

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现哪个纬线圈相切, 该纬

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

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南北半球的极

昼、极夜出现时间相反。

8、确定日出日落方向:

平时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实

际上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

落下的时间只有在春分和秋分时,其他时间太阳升落的方向并非正东或正西。我们可以借助晨昏线来判断太阳升落的方向。

三幅图中的晨昏线均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处于日出时刻,根据上图可以得出: 甲图中,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都从正东方向升起。

乙图中,太阳直射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北极圈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

丙图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南极圈以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从正南方向升起。

总之,只有对晨昏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才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学习日照图所包含的地理知识,巧妙地提取有用信息,从而轻松地解决光照图问题。


相关内容

  • 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 一. 光照图的基本类型及判读方法 按照投影的不同,光照图可分为侧视图.极视图和矩形图三大类.以这三种光照图为基础,可衍生出许多变式图.判读日照图时,要特别注意的是确定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位置.晨昏线与经线的位置关系. 1. 侧视图 侧视图是最常见的一种光照图,侧视图中一般北极在 ...

  • [师说]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6 太阳高度日变化图.等太阳高度线图和光照图的判读 新人教版
  • 课时作业6 太阳高度日变化图.等太阳高度线图和光照图的判读 1 (2016·上海奉贤期末) 右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①地太阳高度为90°.回答5-6题. 5.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7时 B.15时 C .17时 D.21时 6.此时( ) A .PM 为昏线 ...

  • 晨昏线判读技巧
  •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1.晨昏线的结构特征和判定 (1)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与太阳光线永远 ...

  • 高三地理培优3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地理培优3(2016年02月5日) 下图为某日四地昼夜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四地中地方时6:00日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日出早于乙地 B.丁地位于北极圈 C.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D.甲乙丁位于南北半 ...

  • 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表现
  • 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表现 四川宜宾江安二中 姚清奎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常看到陡崖的存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都 有表现呢?当然不是.它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一是等高距的大小.一般说来,等高距越大,能表现的陡崖越少,反之,就越多.如陡 崖高度为100米,如果等高距小于等于50米 ...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实录及反思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实录及反思 师讲:各位同学,你们是否思考过,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为什么会有昼夜?昼夜还在不断的交替呢?一天为何是24小时?它的意义又何在?我们下面就共同来探究这些问题.请同学们以前后6名同学为一组,互帮互纠互改,结合<学案>,仔细研讨"地球运动 ...

  •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要点总汇
  • 地理 1.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1)稳定的光照条件:(2)安全的宇宙环境:(3)适宜的温度: (4)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5)大量的液态水. 2.太阳活动的标志:(1)光球层的黑子:(2)色球层 的耀斑:(3)日冕层的太阳风.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黑子.耀斑影响无线电 短波通信:(2) ...

  • 高一地理光照图-地球运动经典试题
  • 高2016级地理 地方时和区时练习 1.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 _,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 范围大致是 __. (2)此时,90°E 的区时是_____月_____日_____时,北京时间 是________时. (3)此时 ...

  •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
  • 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月调研试题 地理试题 2015年8月10日 一单项选择题(40题,共60分)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 ) . A .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B .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 C .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