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教学设计

《咕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咕咚”究竟是怎么回事。

教学重点: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

1.设疑: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2.教师导言: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个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咕咚》。师板书课题并教读:咕咚

3.认读生字“咕、咚”,师相机讲解:这两个字可以组成“咕咚”一词,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引导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解决。

(2)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组织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评价。

4.组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引导齐读课文,启发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

3.组织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指导读好这些词语或短语:咕咚、木瓜、逃命、野牛、大象、拦住、拔腿就跑、可怕极了。

二、整体读文,理解内容。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课件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2.读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2)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咕咚一定是很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

4.教师: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5.讨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吓得跑起来?

6.全班齐读5~7自然段。

(1)指名反馈:野牛为什么没跟着跑?

(2)教师:对,野牛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那么这咕咚

是什么呀?

(3)理解“拦住”。

7.分角色读课文。

8.谈收获: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9.教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一场。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

3.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咕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咕咚”究竟是怎么回事。

教学重点:

1、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

1.设疑: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2.教师导言: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个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咕咚》。师板书课题并教读:咕咚

3.认读生字“咕、咚”,师相机讲解:这两个字可以组成“咕咚”一词,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引导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解决。

(2)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组织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评价。

4.组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引导齐读课文,启发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

3.组织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指导读好这些词语或短语:咕咚、木瓜、逃命、野牛、大象、拦住、拔腿就跑、可怕极了。

二、整体读文,理解内容。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课件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2.读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2)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咕咚一定是很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

4.教师: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5.讨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吓得跑起来?

6.全班齐读5~7自然段。

(1)指名反馈:野牛为什么没跟着跑?

(2)教师:对,野牛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那么这咕咚

是什么呀?

(3)理解“拦住”。

7.分角色读课文。

8.谈收获: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9.教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一场。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

3.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相关内容

  • [咕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摘 要]<咕咚>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教学这篇童话故事,既要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特点,通过课文插图.情境创设和直观显示等特点,让学生理解文本语言:也要让学生展开想象,讲讲故事,体现童话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 ...

  • 2017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 ...

  • 20 咕咚 说课稿
  • 20 咕咚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咕咚>是人教版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写的是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兔子听见咕咚一声,吓得边跑边叫,许 多小动物跟着跑,最后大象拦住他们,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这是一篇童话,通俗易懂,趣味性强.(幻灯)第一单元教学主要是 ...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老师(5篇)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老师(5篇) 印象最深要数二年级的班主任曾老师了.到了许老师的办公桌,许老师先拿出一把尺子,教我怎样做那道题. 2.我和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也不像之前那么害怕了.""等你好了老师请你吃. !""我,我?????? 不会做."不是 ...

  • 五年级下册语文词语盘点
  • 五年级下册语文词语盘点(听写) 第一单元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高歌 绿毯 柔美 渲染 勾勒 低吟 奇丽 回味 洒脱 迂回 疾驰 马蹄 礼貌 拘束 羞涩 摔跤 天涯 清晰 插嘴 分辩 抚摸 介绍 新疆 陷入 热乎乎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 浑黄一体 读读记记:古朴 典雅 矗立 戎装 守候 鸵鸟 匕 ...

  • 2017新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组词
  • 2017年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 第一单元 识字 1 春夏秋冬 春(春日)(春节)(立春)(春天) 风(大风)(风雨)(风衣)(风车) 冬(冬天)(立冬)(冬月)(冬日) 雪(雪花)(雨雪)(风雪)(雪人) 花(花草)(花朵)(花生)(开花) 飞(飞虫)(飞机)(飞走)(飞天) 入(加入)(出入)( ...

  • 一年级语文咕咚
  • 咕咚 一.教学目的: 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会认真对待13个生字, 会写7个生字, 认识并正确书写"羊"部, 积累"玩耍"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3. 理解课文, 知道凡事得讲根据, 眼见为实, 不能道听途 ...

  • 孟翠花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 1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出卷人:孟翠花 学校 : 班级: 姓名: 考号: 成绩: 等级: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 (6点) 掺和(chān hé chān huo) 奇葩(qíbā qípā) 风筝(fēng zheng fēng zhēng)招徕(zhāo lái zhāo là ...

  • 人教五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精华版
  • 五年级语文总复习 1.草原一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3.白杨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