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劝说艺术的个性解读

  摘 要:要分析孙权的劝说技巧,需要从孙权的话语出发,找寻其劝说的角度和内容,分析其意义和效果。孙权在文中两次开口,说了五句话。如果不加分解,整体推出,学生囫囵吞枣,不仔细推敲,很难细化其劝说内容和角度,更难归纳出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口语表达技巧。因此,必须将这五句话逐一列出,方便分析。   关键词:孙权劝学;劝说艺术;个性解读   要分析孙权的劝说技巧,需要从孙权的话语出发,找寻其劝说的角度和内容,分析其意义和效果。   孙权在文中两次开口,说了五句话。如果不加分解,整体推出,学生囫囵吞枣,不仔细推敲,很难细化其劝说内容和角度,更难归纳出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口语表达技巧。因此,必须将这五句话逐一列出,方便分析。   一、“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1.“卿”――通过称谓,拉近距离,以利于劝说。   “卿”字在页下注释中解释为“古代君对臣或者朋友之间的爱称”。如果片面的理解为“君对臣的爱称”,必然以为就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称谓,发现不了其在劝说中的作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说,这个词作为“君对臣的爱称”实在唐代之后,而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代,这种解说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因而采用“古代朋友之间的爱称”这一解释。孙权与吕蒙原本是君臣关系,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这种像朋友一样的称呼是很少见的。但孙权偏偏就是这样称呼吕蒙的,其用意何在?这让笔者不禁想到了近段时间网络上流行的一个用于套近乎的甚至被泛滥化的一个对于别人称呼的“亲”。由此,孙权并不是一开始就以君主的身份在和吕蒙说话,而是屈尊降贵,以朋友的身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消除彼此身份的隔膜。   2.“今”――点出时间,提醒注意今昔之别,强调学习紧迫性。   为什么以前不提醒吕蒙呢?简单的讲,以前只需要你打天下,现在需要你治天下。作为寻阳令(文中有“及鲁肃过寻阳”句;《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孙权劝学”故事之前有“吕蒙领寻阳令”句,可为佐证)。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员,军政大权在握,既要指挥作战,也要管理地方事务。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在武将行列,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学养。更何况此事发生在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之后,三国鼎立的雏形已经形成,孙权一方有大片领土需要人管理,而所任用的地方官员多为武将,对于治理地方事务并不熟悉。这是让吕蒙明白学习的紧迫性。   3.“当涂掌事”――从身份地位上强调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将“当涂掌事”换成“上阵杀敌”行不行?古语云,文以安邦,武可定国。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如果是“上阵杀敌”,你需要的是勤练武功,练就在“百万军中取敌人上将首级”的本领,如果是军事将领,你即使读书,也只需要读一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类的兵法书。但作为“当涂掌事”者,应当是文韬武略兼备,方可为国之栋梁。《论语?子张》中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为将为官之人,更有学习的必要性。有句更通俗的话“屁股决定脑袋,脑袋指挥屁股”(曾文祺语)。如果硬要把道理讲明白,不妨谈谈“乱世学武,治世习文”的道理。吕蒙不一定清楚这些理论,但他有一双眼睛在观察世界,他能看到自己和君主孙权身边那些受重用的高级官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才能和素养(如周瑜和鲁肃),就会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二、“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 “孤”――自称,失望状态之下伤感之情的自然流露。   这是君王对自己的自称,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上位者对于前人的继承,但在此时此地,未尝不能作“孤独”解释。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国家处在需要人才和人才不断成长的时候,一个被孙权寄予了厚望的人却如此的不识时务,如此的不同情理,他怎能不失望呢?怎能不伤感呢?   2.“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情急状态之下君王威仪的自然流露。   常言道“菩萨都还有三分土性”。虽然前面孙权的劝说只有一句,但意思已经明白无疑,看到吕蒙“辞以军中多务”的表现,情急之下,孙权不自觉的从君王角度对其苛责与训斥。对于这一说法,可能许多人不敢苟同,我们不妨来作两种语气的比较。   (1)“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为现代文,“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注意这里用的是问号,与“岂”连用,表达是反问语气,而反问语气要从反向去理解语义,也就是可以变成否定陈述句“我又不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反问句比否定陈述句的语气明显重一些,所以在当时情形之下,孙权已经对吕蒙辞学的行为感到不满。   (2)“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注意人教版教材这里用的是惊叹号,说话时用的是降调,语气自然加重,这是对吕蒙辞学借口的严厉反驳、训斥和对其回答感到惊讶。   通过这种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句话是孙权作为君王在情急状态之下君王威仪的自然流露。如果还不能说明问题,大家可以想想一个正常的对儿女寄予厚望的父母在受到儿女的抵触之后是什么反应和表现。恐怕也是有这种人心和人性的自然流露吧!当然在时间的作用和冷静思考的情况,有理性的人就会有另外的思考和说话方式。   总观其言语,无外乎是从孙权自身和劝说对象吕蒙两个角度来劝说。孙权自身角度体现在从称谓上降低自身身份拉近距离,从读书方法、目的和要求上降低要求消除对方心理障碍。从对象身份方面谈读书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读书的好处。   类似于《孙权劝学》的解读,虽然在别人眼中未免有些琐碎,或者说在断章取义,或者在具体的教学中是无法完全展开和落实的,但没有恢恢乎游走于骨缝之间的切割刀,就没有善于解牛的庖丁;没有对文本深入地理解,就没有游刃有余的解构,就没有回归本源的建构,就没有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

  摘 要:要分析孙权的劝说技巧,需要从孙权的话语出发,找寻其劝说的角度和内容,分析其意义和效果。孙权在文中两次开口,说了五句话。如果不加分解,整体推出,学生囫囵吞枣,不仔细推敲,很难细化其劝说内容和角度,更难归纳出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口语表达技巧。因此,必须将这五句话逐一列出,方便分析。   关键词:孙权劝学;劝说艺术;个性解读   要分析孙权的劝说技巧,需要从孙权的话语出发,找寻其劝说的角度和内容,分析其意义和效果。   孙权在文中两次开口,说了五句话。如果不加分解,整体推出,学生囫囵吞枣,不仔细推敲,很难细化其劝说内容和角度,更难归纳出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口语表达技巧。因此,必须将这五句话逐一列出,方便分析。   一、“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1.“卿”――通过称谓,拉近距离,以利于劝说。   “卿”字在页下注释中解释为“古代君对臣或者朋友之间的爱称”。如果片面的理解为“君对臣的爱称”,必然以为就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称谓,发现不了其在劝说中的作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说,这个词作为“君对臣的爱称”实在唐代之后,而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代,这种解说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因而采用“古代朋友之间的爱称”这一解释。孙权与吕蒙原本是君臣关系,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这种像朋友一样的称呼是很少见的。但孙权偏偏就是这样称呼吕蒙的,其用意何在?这让笔者不禁想到了近段时间网络上流行的一个用于套近乎的甚至被泛滥化的一个对于别人称呼的“亲”。由此,孙权并不是一开始就以君主的身份在和吕蒙说话,而是屈尊降贵,以朋友的身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消除彼此身份的隔膜。   2.“今”――点出时间,提醒注意今昔之别,强调学习紧迫性。   为什么以前不提醒吕蒙呢?简单的讲,以前只需要你打天下,现在需要你治天下。作为寻阳令(文中有“及鲁肃过寻阳”句;《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孙权劝学”故事之前有“吕蒙领寻阳令”句,可为佐证)。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员,军政大权在握,既要指挥作战,也要管理地方事务。不能仅仅把自己定位在武将行列,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学养。更何况此事发生在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之后,三国鼎立的雏形已经形成,孙权一方有大片领土需要人管理,而所任用的地方官员多为武将,对于治理地方事务并不熟悉。这是让吕蒙明白学习的紧迫性。   3.“当涂掌事”――从身份地位上强调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将“当涂掌事”换成“上阵杀敌”行不行?古语云,文以安邦,武可定国。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如果是“上阵杀敌”,你需要的是勤练武功,练就在“百万军中取敌人上将首级”的本领,如果是军事将领,你即使读书,也只需要读一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类的兵法书。但作为“当涂掌事”者,应当是文韬武略兼备,方可为国之栋梁。《论语?子张》中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为将为官之人,更有学习的必要性。有句更通俗的话“屁股决定脑袋,脑袋指挥屁股”(曾文祺语)。如果硬要把道理讲明白,不妨谈谈“乱世学武,治世习文”的道理。吕蒙不一定清楚这些理论,但他有一双眼睛在观察世界,他能看到自己和君主孙权身边那些受重用的高级官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才能和素养(如周瑜和鲁肃),就会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二、“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 “孤”――自称,失望状态之下伤感之情的自然流露。   这是君王对自己的自称,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上位者对于前人的继承,但在此时此地,未尝不能作“孤独”解释。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国家处在需要人才和人才不断成长的时候,一个被孙权寄予了厚望的人却如此的不识时务,如此的不同情理,他怎能不失望呢?怎能不伤感呢?   2.“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情急状态之下君王威仪的自然流露。   常言道“菩萨都还有三分土性”。虽然前面孙权的劝说只有一句,但意思已经明白无疑,看到吕蒙“辞以军中多务”的表现,情急之下,孙权不自觉的从君王角度对其苛责与训斥。对于这一说法,可能许多人不敢苟同,我们不妨来作两种语气的比较。   (1)“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为现代文,“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注意这里用的是问号,与“岂”连用,表达是反问语气,而反问语气要从反向去理解语义,也就是可以变成否定陈述句“我又不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反问句比否定陈述句的语气明显重一些,所以在当时情形之下,孙权已经对吕蒙辞学的行为感到不满。   (2)“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注意人教版教材这里用的是惊叹号,说话时用的是降调,语气自然加重,这是对吕蒙辞学借口的严厉反驳、训斥和对其回答感到惊讶。   通过这种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句话是孙权作为君王在情急状态之下君王威仪的自然流露。如果还不能说明问题,大家可以想想一个正常的对儿女寄予厚望的父母在受到儿女的抵触之后是什么反应和表现。恐怕也是有这种人心和人性的自然流露吧!当然在时间的作用和冷静思考的情况,有理性的人就会有另外的思考和说话方式。   总观其言语,无外乎是从孙权自身和劝说对象吕蒙两个角度来劝说。孙权自身角度体现在从称谓上降低自身身份拉近距离,从读书方法、目的和要求上降低要求消除对方心理障碍。从对象身份方面谈读书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读书的好处。   类似于《孙权劝学》的解读,虽然在别人眼中未免有些琐碎,或者说在断章取义,或者在具体的教学中是无法完全展开和落实的,但没有恢恢乎游走于骨缝之间的切割刀,就没有善于解牛的庖丁;没有对文本深入地理解,就没有游刃有余的解构,就没有回归本源的建构,就没有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


相关内容

  • [孙权劝学]说课稿
  • <孙权劝学>说课稿 但家庙镇中心学校 孟祥胜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孙权劝学>. 下面我将按照说教材.说教学设想.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这几个环节来展开说课. 第一.说教材. 本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 ...

  • [孙权劝学][祖逖北伐]教学设计
  • <孙权劝学><祖逖北伐>教学设计 会员:爬墙等红杏 友情提供 古文二则 孙权劝学 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教学 ...

  • 柳莉:经典的劝说,精彩的设计 [孙权劝学]
  • 经典的劝说,精彩的设计 --简评38班姜莹莹老师<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柳莉 正如辅导员老师在推荐理由中所说的,姜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是在对教材透彻研读和对学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既有传统文言文教学的踏实与严谨,又在细微之处体现出了新意,看得出老师的教学经验与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 ...

  • 林青明[孙权劝学]提高课教学实录
  • 高效课堂提高课<孙权劝学>课例分析 学习目标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感受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时间:2013-4-3 地点:七年级 授课人:林青明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孙权劝学> ...

  •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章内容总复习
  •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章内容总复习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从„„到„„"点明了什么? 二.写作特点 用"碧绿"修饰"菜畦",用"光滑"修饰"石井栏",用&quo ...

  • 八年级语文下册22[古文二则]孙权劝学教学案(新版)语文版
  • 22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 ...

  •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将内容相近.形式相似的课文放在一起阅读.有课文内容的比较.有词语意思的比较.有写作特色的比较.有文学常识的比较等. 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 ...

  •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 :习志国 焦立伟 杨明杰 时间:2014.2 共计 2 课时 课题 :<孙权劝学> 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