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测试卷

命题人 : 刘成才 日期学校负责人审核 :日期

广东省青少年运动员文化课测试题库

( 七 )年级题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做在试题上)

第一部分 语 文(共50分)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知识点:字音)

A .朗润.(rùn ) 酝酿.(niàng ) B.黄晕.(yùn ) 卖弄.(tèng ) C .水藻.(zǎo) 澄.清(chéng ) D.湛.蓝(zhàn ) 抖擞.(shǒu) 2. 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知识点:字形) A .玷污 贪婪 B.宰割 仿徨

C .诅咒 厄运 D .泛滥 呻吟 3.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知识点:词语运用)

A .(鸟儿)吆五喝六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 C D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一项是( A )(知识点:修改病句) A .小明忍俊不禁地流下了泪水。

B .不亲身体验,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呢?

C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D .“我到广州看爸妈”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D )(知识点:修辞)

A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比喻) B .(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拟人)

C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排比) D .她双手托着脑袋,遥望远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比喻)

6. 下列公益广告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D )(知识点:语言运用) A .停车不随意,做中国好司机。

B .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

C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

D .在外打工,注意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别人打你孩子,花你抚恤金,虐待你父母! 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知识点:文学常识) A .《皇帝的新装》选自德国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 B .《天净沙 秋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C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描写了南北朝时期替父从军的北方女英雄花木兰。 D .德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作为“爱国主义”文学的代表为中国人所熟知。 8. 下列诗文中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B )(知识点:诗文默写) 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B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十战死,壮士百年归。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知识点:文言实词) A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B.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 C .人皆吊之 吊:上吊。 D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集会。 10. 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知识点:课文理解)

A .《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海伦·凯勒是美国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盲人。 B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句谚语是《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里面提到的。

1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鲁达儿时的乐园苏州“拙政园”。 D .《最后一课》描写了普法战争后阿尔萨斯人民在家乡沦陷时悲愤不已的表现。

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

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个一朵花,组成了万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阅读上文,完成下面各题。

1. 这篇文章的作者和题目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 .宗璞 《望庐山瀑布》 B.宗璞 《紫藤萝瀑布》 C .宗泽 《紫藤萝瀑布》 D.宗泽 《望庐山瀑布》

2. 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可花儿并没有枯死,“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作者赞美藤萝顽强的 生命力 ,并由此联想到人的生命。文章运用的是 借物抒情 的写法。(4分) 3.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获得鼓舞和力量表达出奋勇向前的思想感情。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三

作文(20分)

题目:爸爸去哪儿

要求:

1. 文中要求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 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 或虚拟名称替代; 3. 不少于400字。

2

命题人 : 刘成才 日期学校负责人审核 :日期

广东省青少年运动员文化课测试题库

( 七 )年级题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做在试题上)

第一部分 语 文(共50分)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知识点:字音)

A .朗润.(rùn ) 酝酿.(niàng ) B.黄晕.(yùn ) 卖弄.(tèng ) C .水藻.(zǎo) 澄.清(chéng ) D.湛.蓝(zhàn ) 抖擞.(shǒu) 2. 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知识点:字形) A .玷污 贪婪 B.宰割 仿徨

C .诅咒 厄运 D .泛滥 呻吟 3.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知识点:词语运用)

A .(鸟儿)吆五喝六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 C D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一项是( A )(知识点:修改病句) A .小明忍俊不禁地流下了泪水。

B .不亲身体验,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感受呢?

C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D .“我到广州看爸妈”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D )(知识点:修辞)

A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比喻) B .(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拟人)

C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排比) D .她双手托着脑袋,遥望远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比喻)

6. 下列公益广告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D )(知识点:语言运用) A .停车不随意,做中国好司机。

B .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

C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

D .在外打工,注意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别人打你孩子,花你抚恤金,虐待你父母! 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知识点:文学常识) A .《皇帝的新装》选自德国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 B .《天净沙 秋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C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描写了南北朝时期替父从军的北方女英雄花木兰。 D .德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作为“爱国主义”文学的代表为中国人所熟知。 8. 下列诗文中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B )(知识点:诗文默写) 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B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十战死,壮士百年归。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知识点:文言实词) A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B.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 C .人皆吊之 吊:上吊。 D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集会。 10. 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知识点:课文理解)

A .《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海伦·凯勒是美国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盲人。 B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句谚语是《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里面提到的。

1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鲁达儿时的乐园苏州“拙政园”。 D .《最后一课》描写了普法战争后阿尔萨斯人民在家乡沦陷时悲愤不已的表现。

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

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个一朵花,组成了万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阅读上文,完成下面各题。

1. 这篇文章的作者和题目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 .宗璞 《望庐山瀑布》 B.宗璞 《紫藤萝瀑布》 C .宗泽 《紫藤萝瀑布》 D.宗泽 《望庐山瀑布》

2. 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可花儿并没有枯死,“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作者赞美藤萝顽强的 生命力 ,并由此联想到人的生命。文章运用的是 借物抒情 的写法。(4分) 3.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获得鼓舞和力量表达出奋勇向前的思想感情。 (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三

作文(20分)

题目:爸爸去哪儿

要求:

1. 文中要求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 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 或虚拟名称替代; 3. 不少于400字。

2


相关内容

  • 初一语文试卷分析
  • 保定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调研考试 试卷分析 清苑镇中学 杨红娟 这份试卷由保定市教科所出题,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 ...

  •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胜利初中 一.试题分析 这套试题以新课标及现行初一语文教材为依据,强调积累.突出读写.鼓励创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 ...

  • 初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 初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景哈中学 王燕萍 一.试卷命题分析 本次月考试卷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基础知识与运用.古诗文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和作文.考试考查的内容是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试题内容立足基础,立足于教材,立足于我校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起来.考查的目标明确.合 ...

  • 初一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 初一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备课组长:王桂霞 2012-10-11 一.试卷的意义及构成 1.试卷的意义 此次月考是初一年级学生进入中学以来第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它不单是检测学生学段知识掌握情况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它引导着任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策略以及提优补差的方法,还有就是家长的期望以及学生自己走好中 ...

  • 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 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 元测试及答案 提示: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请将答案做在答卷纸上. ..........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9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菜qí( ) shàn( )笑 字tiâ( ) 险jùn( ) páng( )徨 深s ...

  • 板栗中学初一语文期中测试卷答案
  • 板栗中学初一语文期中测试卷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颓唐. 诅咒. 遴选. 龌龊. 鉴赏 2.C 3. D(A中的"嘱"应改为"瞩", "盛"应改为"胜": ...

  • 2011年初一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 2013年阳江市实验学校七年级招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拼一拼,写出词语.(10分) róng yù méi gui fá lì shū jí jī xiè ( ) ( ) ( ) ( ) ( ) zhèn fèn āi sī lǐng yǜ qīn shí tóu xián ( ...

  • [备考2016下学期期末]初一下学期期末试卷汇总
  • 本帖最后由 初中试题调研 于 2016-6-7 14:52 编辑 上传不了!--终于可以上传了!!! 懒得下载的,需要的同学留下邮箱,打包发给大家! 语文.数学.英语的初一下学期期末试卷! 所以留下邮箱的均已发送,未收到的回复第一时间发送! 语文试卷 数学试卷 北京市平谷区2014--2015学年度 ...

  • 初一分班考试试卷(语文)
  •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给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词.(3分) ①切磋( ) ②憔悴( ) ③bào yuàn( ) 2. 用"√"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①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xuán xuàn)涡中脱出身来. ②他用彩纸折(zhē zhé) ...

  • 语文教研组总结
  • 语文教研组总结 语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也是巨大的。然而,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并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其地位甚至已被列在主课之外,这一点在许多学校都已是不争的事实,非重点学校尤其如此。分析下来,语文课缺乏吸引力是原因之一,语文考试成绩难以拉开差距,并且往往成绩与实际程度不符,导致学生不愿花力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