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的健康教育

新生儿疾病的健康教育

1.注意保暖,热水袋温度低于50摄氏度,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2.尽量不去公共场合,减少探视,家中有感冒患者避免接触新生儿。

3.提倡母乳喂养,喂养的应用温水清洗乳头。

4.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原则是从一种到多种添加,由少到多,由细到粗。

5.注意奶具的清洁卫生。

6.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特别是皮肤皱折处,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动作轻柔。

7.心脏病患儿要防感冒,喂养不可过饱,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8.疗程未到者自动出院后继续治疗或门诊随访。

9.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和儿保体检。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窗体窗体底端

新生儿重症监护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瞳孔、前囟张力、肌张力、皮肤等。

(3)拥抱、吸吮、吞咽反射及哭声等。

(4)了解血糖、血胆红素、血气分析等测定结果。

2、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进食、吸吮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根据病情预热台辐射远红外或闭式暖箱,呼吸困难者,准备氧气,连接好呼吸机管道,检查负压吸引设备,准备好心电监护仪等。

3、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氧气吸入,连接好心电监护、测定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及节奏,设定报警值(包括呼吸暂停的报警)当监护仪报警时,观察新生儿情况,并及时给予处理。对非病情因素引起的报警,检查新生儿活动情况,若电极片松脱或链接不好时,及时给予处理。

4、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设置呼吸机报警值,注意机器工作状态的观察,当呼吸机报警时,及时检查呼吸机管道环路、机器、气源等情况有无异常,出现异常及时处理,每1-2小时记录呼吸机各种参数一次,每2-4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及时给予拍背及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定时监测体温的变化,注意保暖。应用远红外辐射台暖箱或闭式暖箱时,观察暖箱的工作情况,根据患儿体温及病情,及时调节暖箱的温度。

6、定时观察精神反应、肌张力、瞳孔、前囟张力等状况,并及时记录。

7、观察皮肤有无黄染、皮疹及脐部有无感染。

8、遵医嘱监测血糖、尿量的变化,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使用输液泵。

9、观察排便情况,如出现血便、异味等,及时通知医生。

10、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11、提倡母乳喂养,不能进食时遵医嘱给予鼻饲喂养(按鼻饲护理要点);

无法从胃肠给予营养者,遵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保护血管,防止高渗液体渗漏,并根据高营养液的成分给予避光输液。

12、进入新生儿病房时,工作人员更换衣裤、鞋帽;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每天对空气、物品及地面进行消毒。

【健康指导】

1、介绍科学喂养知识(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2、讲解保暖、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及应采取的措施。

3、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其如何进行护理。

4、保持室内清洁,室温保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为50%-7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肌张力、头围大小,有无血肿,前囟是否饱满或凹陷。

(3)精神反应、Apgar评分结果。

(4)新生儿拥抱、吸吮、吞咽等反射状况。

2.家长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吸吮、自主呼吸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置患儿于侧卧位,加强巡视。

3.定时观察呼吸困难程度,有无青紫、鼻翼扇动、三凹症、气促、喘息、咳嗽、呛奶等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采取急救措施。

4.定时监测神志、瞳孔、血压、呼吸、体温、神经反射及肌肉张力的变化,若发现脑疝的征象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并记录。

5.遵医嘱使用镇静、止血或脱水药物,并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6.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窒息。

7.遵医嘱给予足够的液体及营养,喂奶时选择小奶头少量喂养;呛咳者给予体位喂养,无青紫发生可逐渐增加奶量。

【健康指导】

1.讲解本病的严重性、预后及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并给予心理上的安慰。

2.建议家长尽早到医院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以便早期发现脑损伤引起的异常,并预测其后期的性格和中枢神经系统情况。

3.讲明尽早对新生儿进行功能训练及智能开发可减轻后遗症的意义,为家长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改变家庭的应对能力。

4.尽早对有后遗症的新生儿进行智能开发、对瘫痪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和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训练的方法。

5.继续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

6.宣传育儿保健常识,介绍喂养的知识(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新生儿窒息护理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呼吸状况或窒息程度。

(3)拥抱、吸吮、吞咽反射及哭声等。

2、家长对新生儿窒息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进食、吸吮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复苏处理

(1)立即将新生儿置于远红外抢救台上,给予仰卧位,肩部垫高2-3cm,使颈部稍后伸。

(2)清除鼻咽及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拍打足底给予刺激,建立自主呼吸并给予氧气吸入。

(4)无呼吸或心率低于100次/分,给予人工面罩气囊复苏器进行复苏,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当心率低于60次/分,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次数比为1:3.

(7)立即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抢救药物。

3、复苏后的护理

(1)持续低流量给氧,直至呼吸平稳,观察给氧流量及缺氧状态改善情况。

(2)定时监测呼吸、心率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每1-2小时记录一次。

(3)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有脑水肿、颅压升高的表现,立即通知医生。

(4)给予保暖,预防体温过低,观察皮肤的变化。

(5)观察及记录新生儿排尿时间及尿量。

(6)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观察呕吐、排泄量,有无脱水、水肿及有无酸碱失衡的临床症状。

(7)遵医嘱给予纠正酸中毒,扩容等药物,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8)中重度窒息恢复不佳者,适当推迟喂奶时间。无法进食者给予鼻饲,喂养时观察状况,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

(9)无法经胃肠给予营养者,遵医嘱经静脉给予高营养。严格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保护好血管防止液体外渗,根据营养液的成分必要时给予避光输注。

【健康指导】

1、宣传育儿保健常识,介绍喂养的知识(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2、讲解保暖、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及预防接种的知识。

3、讲解新生儿窒息疾病的相关护理知识。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新生儿黄疸护理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皮肤、尿液、大便情况。

(3)了解胆红素检验结果。

2.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进食、吸吮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的变化,每4小时记录一次。

3.观察神志变化,有无嗜睡、尖叫、肌张力低下、惊厥等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4.观察皮肤、巩膜黄染程度,根据黄染的变化及时了解血清胆红素数值。

5.观察大小便的排出次数、量及性状,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及时给予灌肠,促进大便及胆红素的排出。

6.提倡母乳喂养、供给充足的水分,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7.蓝光照射治疗与护理

(1)清洁光疗箱,湿化器内加水,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光管亮度,暖箱预热到适宜的温度。

(2)将患儿裸露(带上眼罩及遮挡生殖器),放入暖箱内并记录时间。

(3)光疗时应使新生儿受热均匀,单面光疗时,每隔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双面或多面光疗时,勤巡视以防受伤。

(4)定时监测体温及暖箱的变化,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防热,若体温超过38.5°C时,遵医嘱暂停光疗,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治疗。

(5)光疗期间勤喂水,观察有无皮肤过敏及黄疸消退情况。

(6)观察有无发热、烦躁、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遵医嘱及时给予处理。

(7)光疗结束后,清洁暖箱。

8.需换血的新生儿见新生儿溶血症中的换血治疗与护理,并备好急救药物、氧气及吸痰器。

【健康指导】

1.讲解新生儿黄疸的有关知识,宣传早开奶、早吸吮的好处。若母乳性黄疸可考虑暂时停止喂养,待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并教会人工吸奶的方法。

2.胆红素脑病有后遗症者,病情稳定后耐心训练吸吮及吞咽能力,教会家长给新生儿进行肢体被动锻炼及智力训练的方法。

3.注意新生儿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窗体底端

新生儿肺炎护理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呼吸困难程度,有无青紫、鼻翼煽动、三凹征、气促、喘息、咳嗽、呛奶等症状。

(3)营养状况。

(4)了解精神反应和Apgar评分结果

2.家长对新生儿肺炎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新生儿吸吮、吞咽的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观察精神、面色,呼吸快慢、深浅度及节律、缺氧程度,观察心率的变化,有无呼吸、心力衰竭、休克等征象,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

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室内温湿度适宜。

4.定时给予翻身、拍背,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吸痰。

5.定时观察体温,过高者及时给予物理降温;过低者采取保暖措施。

6.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7.遵医嘱给予足够的营养,喂奶以少量多次为宜。

8.喂奶呛咳者,可侧卧位喂养,并观察新生儿呼吸状况,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

9.无法经口喂养者给予鼻饲(按鼻饲护理要点);无法经胃肠给予营养者,遵医嘱静脉给予高营养,注意保护血管防止液体外渗,根据营养液的成分必要时给予避光输注。

【健康指导】

1.讲解预防新生儿肺炎的相关知识。

2.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亲属避免接触新生儿;不带新生儿出入公共场所,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3.指导家长正确的喂奶姿势,防止呛奶。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新生儿溶血症的护理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有无嗜睡、食欲减退、尖叫、足弓反张、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3)有无水肿、贫血、肝脾肿大及皮肤黄染等。

(4)营养状况。

2.家长对溶血的认识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进食、吸吮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及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观察患儿有无嗜睡、发热、腹胀、呕吐、惊厥,哭声有无异常,拥抱、吞咽、吸吮等反射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观察黄疸有无加重,若出现反应低下、肌张力降低、尖叫、抽搐、双眼凝视等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并进行抢救。

5.遵医嘱进行退黄治疗,可采取蓝光治疗(按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护理要点)。

6.换血治疗和护理

(1)判断换血的指征:

1)母婴ABO血型不和,RH血型不和,产前确诊为溶血病。

2)出生时胎儿水肿,明显贫血。

3)血清胆红素足月儿>342μmol/L(12mg/dl)。

4)有胆红素脑病早期症状者。

(2)换血护理:

1)换血前禁食4小时或抽空胃内容物,开放静脉输液,换血术前0.5小时肌内注射苯巴比妥,新生儿放在辐射保暖床上,仰卧位,四肢固定。

2)在心电监护下遵医嘱进行换血治疗。

3)换血过程应注意新生儿保暖,观察皮肤颜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静脉压及用药。

4)术后伤口用消毒纱布覆盖并包扎,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

7.术后继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病情变化,6小时后可试喂糖水,无不良反应可喂奶。

8.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体温的变化。

9.预防继发感染,采取保护性隔离。

【健康指导】

1.宣传育儿保健常识,介绍喂养的知识(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2.讲解新生儿溶血的有关知识,若黄疸严重、一般情况较差,可暂停母乳喂养,病情恢复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3.有胆红素脑病后遗症者,病情稳定后耐心训练吸吮及吞咽能力,并嘱家长出院后继续进行肢体被动锻炼及智力的训练。

4.注意预防脐部及皮肤的感染。

新生儿出血症护理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出血部位及出血量。

(3)了解维生素K1使用情况。

(4)营养状况。

(5)了解血小板检测数值。

2.家长对出血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吸吮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严重出血者,遵医嘱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面色的变化,准确记录出血量。

3.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出血点的多少、位置、性状及瘀斑的大小等。

4.观察呕吐、腹胀、排便的情况,发现出血征象立即通知医生。

5.新生儿所用物品应柔软,富有弹性,无刺激,若发现皮肤有新的出血点或瘀斑,及时通知医生。

6.尽量减少穿刺的次数,采用股动脉、股静脉穿刺后,局部压迫止血5分钟以上。

7.胃肠道出血者遵医嘱禁食,定时进行口腔护理。

8.定时监测神志、瞳孔,观察前囟有无隆起,斜视及频繁呕吐等颅压增高等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

9.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10.提倡母乳喂养,向家长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正确的喂养方法。

【健康指导】

1.讲解新生儿出血的相关知识,及维生素K1使用的意义。

2.指导家长如何护理新生儿,避免外伤,教给其正确的止血方法,防止交叉感染,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3.宣传育儿保健常识,介绍喂养的知识(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4.讲解保暖、防感染的重要性及相应的措施。

新生儿颅内血肿的健康教育

1.绝对静卧,喂养时勿抱起患儿,禁止多人探视,保持患儿安静。

2.各项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

3.告之家长此病病情发展快,愈后差,病死率高。

4.在喂水、喂奶时应缓慢细心,防止呛奶。

5.保持空气清新,防止继发感染。

6.按时预防接种。

新生儿疾病的健康教育

1.注意保暖,热水袋温度低于50摄氏度,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2.尽量不去公共场合,减少探视,家中有感冒患者避免接触新生儿。

3.提倡母乳喂养,喂养的应用温水清洗乳头。

4.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原则是从一种到多种添加,由少到多,由细到粗。

5.注意奶具的清洁卫生。

6.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特别是皮肤皱折处,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动作轻柔。

7.心脏病患儿要防感冒,喂养不可过饱,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8.疗程未到者自动出院后继续治疗或门诊随访。

9.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和儿保体检。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窗体窗体底端

新生儿重症监护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瞳孔、前囟张力、肌张力、皮肤等。

(3)拥抱、吸吮、吞咽反射及哭声等。

(4)了解血糖、血胆红素、血气分析等测定结果。

2、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进食、吸吮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根据病情预热台辐射远红外或闭式暖箱,呼吸困难者,准备氧气,连接好呼吸机管道,检查负压吸引设备,准备好心电监护仪等。

3、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氧气吸入,连接好心电监护、测定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及节奏,设定报警值(包括呼吸暂停的报警)当监护仪报警时,观察新生儿情况,并及时给予处理。对非病情因素引起的报警,检查新生儿活动情况,若电极片松脱或链接不好时,及时给予处理。

4、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设置呼吸机报警值,注意机器工作状态的观察,当呼吸机报警时,及时检查呼吸机管道环路、机器、气源等情况有无异常,出现异常及时处理,每1-2小时记录呼吸机各种参数一次,每2-4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及时给予拍背及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定时监测体温的变化,注意保暖。应用远红外辐射台暖箱或闭式暖箱时,观察暖箱的工作情况,根据患儿体温及病情,及时调节暖箱的温度。

6、定时观察精神反应、肌张力、瞳孔、前囟张力等状况,并及时记录。

7、观察皮肤有无黄染、皮疹及脐部有无感染。

8、遵医嘱监测血糖、尿量的变化,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使用输液泵。

9、观察排便情况,如出现血便、异味等,及时通知医生。

10、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11、提倡母乳喂养,不能进食时遵医嘱给予鼻饲喂养(按鼻饲护理要点);

无法从胃肠给予营养者,遵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保护血管,防止高渗液体渗漏,并根据高营养液的成分给予避光输液。

12、进入新生儿病房时,工作人员更换衣裤、鞋帽;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每天对空气、物品及地面进行消毒。

【健康指导】

1、介绍科学喂养知识(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2、讲解保暖、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及应采取的措施。

3、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其如何进行护理。

4、保持室内清洁,室温保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为50%-7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肌张力、头围大小,有无血肿,前囟是否饱满或凹陷。

(3)精神反应、Apgar评分结果。

(4)新生儿拥抱、吸吮、吞咽等反射状况。

2.家长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吸吮、自主呼吸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置患儿于侧卧位,加强巡视。

3.定时观察呼吸困难程度,有无青紫、鼻翼扇动、三凹症、气促、喘息、咳嗽、呛奶等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采取急救措施。

4.定时监测神志、瞳孔、血压、呼吸、体温、神经反射及肌肉张力的变化,若发现脑疝的征象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并记录。

5.遵医嘱使用镇静、止血或脱水药物,并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6.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窒息。

7.遵医嘱给予足够的液体及营养,喂奶时选择小奶头少量喂养;呛咳者给予体位喂养,无青紫发生可逐渐增加奶量。

【健康指导】

1.讲解本病的严重性、预后及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并给予心理上的安慰。

2.建议家长尽早到医院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以便早期发现脑损伤引起的异常,并预测其后期的性格和中枢神经系统情况。

3.讲明尽早对新生儿进行功能训练及智能开发可减轻后遗症的意义,为家长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改变家庭的应对能力。

4.尽早对有后遗症的新生儿进行智能开发、对瘫痪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和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训练的方法。

5.继续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

6.宣传育儿保健常识,介绍喂养的知识(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新生儿窒息护理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呼吸状况或窒息程度。

(3)拥抱、吸吮、吞咽反射及哭声等。

2、家长对新生儿窒息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进食、吸吮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复苏处理

(1)立即将新生儿置于远红外抢救台上,给予仰卧位,肩部垫高2-3cm,使颈部稍后伸。

(2)清除鼻咽及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拍打足底给予刺激,建立自主呼吸并给予氧气吸入。

(4)无呼吸或心率低于100次/分,给予人工面罩气囊复苏器进行复苏,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当心率低于60次/分,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次数比为1:3.

(7)立即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抢救药物。

3、复苏后的护理

(1)持续低流量给氧,直至呼吸平稳,观察给氧流量及缺氧状态改善情况。

(2)定时监测呼吸、心率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每1-2小时记录一次。

(3)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有脑水肿、颅压升高的表现,立即通知医生。

(4)给予保暖,预防体温过低,观察皮肤的变化。

(5)观察及记录新生儿排尿时间及尿量。

(6)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观察呕吐、排泄量,有无脱水、水肿及有无酸碱失衡的临床症状。

(7)遵医嘱给予纠正酸中毒,扩容等药物,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8)中重度窒息恢复不佳者,适当推迟喂奶时间。无法进食者给予鼻饲,喂养时观察状况,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

(9)无法经胃肠给予营养者,遵医嘱经静脉给予高营养。严格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保护好血管防止液体外渗,根据营养液的成分必要时给予避光输注。

【健康指导】

1、宣传育儿保健常识,介绍喂养的知识(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2、讲解保暖、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及预防接种的知识。

3、讲解新生儿窒息疾病的相关护理知识。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新生儿黄疸护理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皮肤、尿液、大便情况。

(3)了解胆红素检验结果。

2.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进食、吸吮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的变化,每4小时记录一次。

3.观察神志变化,有无嗜睡、尖叫、肌张力低下、惊厥等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4.观察皮肤、巩膜黄染程度,根据黄染的变化及时了解血清胆红素数值。

5.观察大小便的排出次数、量及性状,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及时给予灌肠,促进大便及胆红素的排出。

6.提倡母乳喂养、供给充足的水分,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7.蓝光照射治疗与护理

(1)清洁光疗箱,湿化器内加水,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光管亮度,暖箱预热到适宜的温度。

(2)将患儿裸露(带上眼罩及遮挡生殖器),放入暖箱内并记录时间。

(3)光疗时应使新生儿受热均匀,单面光疗时,每隔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双面或多面光疗时,勤巡视以防受伤。

(4)定时监测体温及暖箱的变化,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防热,若体温超过38.5°C时,遵医嘱暂停光疗,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治疗。

(5)光疗期间勤喂水,观察有无皮肤过敏及黄疸消退情况。

(6)观察有无发热、烦躁、皮疹、呕吐、腹泻等症状,遵医嘱及时给予处理。

(7)光疗结束后,清洁暖箱。

8.需换血的新生儿见新生儿溶血症中的换血治疗与护理,并备好急救药物、氧气及吸痰器。

【健康指导】

1.讲解新生儿黄疸的有关知识,宣传早开奶、早吸吮的好处。若母乳性黄疸可考虑暂时停止喂养,待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并教会人工吸奶的方法。

2.胆红素脑病有后遗症者,病情稳定后耐心训练吸吮及吞咽能力,教会家长给新生儿进行肢体被动锻炼及智力训练的方法。

3.注意新生儿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窗体底端

新生儿肺炎护理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呼吸困难程度,有无青紫、鼻翼煽动、三凹征、气促、喘息、咳嗽、呛奶等症状。

(3)营养状况。

(4)了解精神反应和Apgar评分结果

2.家长对新生儿肺炎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新生儿吸吮、吞咽的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观察精神、面色,呼吸快慢、深浅度及节律、缺氧程度,观察心率的变化,有无呼吸、心力衰竭、休克等征象,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

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室内温湿度适宜。

4.定时给予翻身、拍背,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吸痰。

5.定时观察体温,过高者及时给予物理降温;过低者采取保暖措施。

6.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7.遵医嘱给予足够的营养,喂奶以少量多次为宜。

8.喂奶呛咳者,可侧卧位喂养,并观察新生儿呼吸状况,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

9.无法经口喂养者给予鼻饲(按鼻饲护理要点);无法经胃肠给予营养者,遵医嘱静脉给予高营养,注意保护血管防止液体外渗,根据营养液的成分必要时给予避光输注。

【健康指导】

1.讲解预防新生儿肺炎的相关知识。

2.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亲属避免接触新生儿;不带新生儿出入公共场所,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3.指导家长正确的喂奶姿势,防止呛奶。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新生儿溶血症的护理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有无嗜睡、食欲减退、尖叫、足弓反张、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3)有无水肿、贫血、肝脾肿大及皮肤黄染等。

(4)营养状况。

2.家长对溶血的认识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进食、吸吮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及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观察患儿有无嗜睡、发热、腹胀、呕吐、惊厥,哭声有无异常,拥抱、吞咽、吸吮等反射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观察黄疸有无加重,若出现反应低下、肌张力降低、尖叫、抽搐、双眼凝视等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并进行抢救。

5.遵医嘱进行退黄治疗,可采取蓝光治疗(按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护理要点)。

6.换血治疗和护理

(1)判断换血的指征:

1)母婴ABO血型不和,RH血型不和,产前确诊为溶血病。

2)出生时胎儿水肿,明显贫血。

3)血清胆红素足月儿>342μmol/L(12mg/dl)。

4)有胆红素脑病早期症状者。

(2)换血护理:

1)换血前禁食4小时或抽空胃内容物,开放静脉输液,换血术前0.5小时肌内注射苯巴比妥,新生儿放在辐射保暖床上,仰卧位,四肢固定。

2)在心电监护下遵医嘱进行换血治疗。

3)换血过程应注意新生儿保暖,观察皮肤颜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静脉压及用药。

4)术后伤口用消毒纱布覆盖并包扎,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

7.术后继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病情变化,6小时后可试喂糖水,无不良反应可喂奶。

8.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体温的变化。

9.预防继发感染,采取保护性隔离。

【健康指导】

1.宣传育儿保健常识,介绍喂养的知识(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2.讲解新生儿溶血的有关知识,若黄疸严重、一般情况较差,可暂停母乳喂养,病情恢复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3.有胆红素脑病后遗症者,病情稳定后耐心训练吸吮及吞咽能力,并嘱家长出院后继续进行肢体被动锻炼及智力的训练。

4.注意预防脐部及皮肤的感染。

新生儿出血症护理要点

【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出血部位及出血量。

(3)了解维生素K1使用情况。

(4)营养状况。

(5)了解血小板检测数值。

2.家长对出血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吸吮能力。

【护理要点】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要点。

2.严重出血者,遵医嘱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面色的变化,准确记录出血量。

3.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出血点的多少、位置、性状及瘀斑的大小等。

4.观察呕吐、腹胀、排便的情况,发现出血征象立即通知医生。

5.新生儿所用物品应柔软,富有弹性,无刺激,若发现皮肤有新的出血点或瘀斑,及时通知医生。

6.尽量减少穿刺的次数,采用股动脉、股静脉穿刺后,局部压迫止血5分钟以上。

7.胃肠道出血者遵医嘱禁食,定时进行口腔护理。

8.定时监测神志、瞳孔,观察前囟有无隆起,斜视及频繁呕吐等颅压增高等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

9.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注意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

10.提倡母乳喂养,向家长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正确的喂养方法。

【健康指导】

1.讲解新生儿出血的相关知识,及维生素K1使用的意义。

2.指导家长如何护理新生儿,避免外伤,教给其正确的止血方法,防止交叉感染,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3.宣传育儿保健常识,介绍喂养的知识(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4.讲解保暖、防感染的重要性及相应的措施。

新生儿颅内血肿的健康教育

1.绝对静卧,喂养时勿抱起患儿,禁止多人探视,保持患儿安静。

2.各项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

3.告之家长此病病情发展快,愈后差,病死率高。

4.在喂水、喂奶时应缓慢细心,防止呛奶。

5.保持空气清新,防止继发感染。

6.按时预防接种。


相关内容

  • 卫生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计划
  • ...卫生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计划 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先天残疾的发生,推动我镇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qu ...

  • 新生儿疾病筛查
  • 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对每个出生的宝宝,通过先进的实验室检测发现某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从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宝宝因脑.肝.肾等损害导致智力.体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逐渐降低,而死亡原因中占最大比例的就是先天缺陷.临床上每 ...

  • 新生儿疾病筛查考试题
  • 新生儿疾病筛查培训考试题 姓名: 科室: 分数 一.填空题 (每空2分 共30分) 1 对于各种原因未及时采血作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患儿,一般采血时间不超过出生后( )天. 2.新生儿筛查项目包括:------.------.--------.17-羟孕酮测定. 3.<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 ...

  • 新生儿筛查技术规范
  •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采血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因此必须按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采血机构及人员要求 (一)采血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设有产科或儿科的医疗保健机构. (二)采血人员: 1.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

  •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和人员职责
  •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和人员职责 1.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或诊治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业务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要求的职责.诊治技术规程操作.应当建立专科档案与管理制度.召回制度.转诊制度.随访评估制度,及时做好统计.分析 ...

  • 2013医院新筛产筛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 2013年医院 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母婴安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促进2013年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项目的深入实施,按照县卫生局下发的<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产前健康教育工作保障母 ...

  • 新生儿疾病筛查:遗传代谢病防治的"杀手锏"
  • 在2016浦江儿科论坛举办期间,医学界小编采访了现任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研究室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新生儿疾病筛查学组组长顾学范教授,顾教授就中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及苯丙酮尿症防治作了精彩讲解. 整理:医学界2016浦江儿科论坛报道组   周艳红 来源 ...

  • 新生儿疾病筛查方案
  •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方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以及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为进一步规范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质量,提高我院新 ...

  • 4.儿童保健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 (儿童保健部分) 一.判断题(50题) 1.新生儿出院后一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 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 ) 2.0-6岁儿童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居住的0-6岁本地户籍儿童.( )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0-6岁儿童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