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原理_彭兴韵_课后答案[1-24章]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高的货币和流动性低的货币之间的比率

2. 直接融资:货币资金需求方通过金融市场与货币资金供给方直接发生信用关系

3. 货币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的等量的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货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4. 年金: 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称为年金。最现实的例子包括:零存整取、均等偿付的住宅抵押贷款、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

5. 系统性风险: 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资产都面临的风险, 不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6. 财务杠杆:通过债务融资,在资产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权益性融资的回报率。

7. 表外业务:是指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但会影响银行所能取得的利润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业务。分为广义的表外业务和狭义的表外业务。

8. 缺口:是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之间的差额。

9. 贷款五级分类法: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10. 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比例、在一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该公司普通股的债券。

11. 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当期的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

12. 市场过度反应:是指某一事件引起股票价格剧烈波动,超过预期的理论水平,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来的现象。

13. 回购: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卖出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按约定价格从后者那里买回这些债券的协议。

14. 贴现:票据的持有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15. 汇率: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价关系,即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16.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

17. 期权:事先以较小的代价购买一种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以某一确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

18. 掉期:在买进某种外汇的同时,卖出金额相同的这种货币,但买入和卖出的交割日期不同,但数量完全相同的同一种外汇。

19.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可以创造出多倍存款货币的货币, MB(基础货币)=C(流通中的货币)+R(银行体系准备金总额)

20. 货币乘数:表示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

21. 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包括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

22. 利率期限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

23. 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过程

24. 消费价格指数: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的消费开支所编制的物价指数

25. 一价定律: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样的商品无论在哪里生产,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货币表示的价格都应该是相同的

26. 购买力平价:根据一价定律,两国货币间的汇率就取决于两国同类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27.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手段指标变量后,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

28. 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并进一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二、简答题

1.我国当前货币划分为哪几个层次,各包括什么?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 +活期存款

M2=M1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2.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含义、功能与联系

1) 初级市场是组织证券发行的市场;二级市场也称次级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

2) 初级市场的首要功能是筹资:需要筹资的企业或政府,在这个市场上发行证券、筹集资金

3) 二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实现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4) 二级市场以初级市场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证券发行,谈不上证券的再买卖;假如没有二级市场,新发行的证券就会由于缺乏流动性而难以推销,从而导致初级市场萎缩难以发展。

3.简述金融体系的功能

1) 降低交易费用

2) 时间与空间转换

3) 保持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

4) 风险分担

5) 支付与清算

6) 监督与激励

4.简述金融工具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特点:

1) 偿还期

2) 流动性

3) 安全性或风险性

4) 收益性

关系:安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偿还期越长,安全性就越低,风险也就越高;反之,偿还期越短,本金安全性也就越高,风险越低。

1) 流动性越高的金融工具,其安全性也就越高,风险越低;反之,流动性越低,安全性也就越低,风险越高。

2) 持有期越长,收益率越高。

3) 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高,其收益率也越低;反之,收益率也就会越高。

4) 风险越高,所要求的收益率也就越高

5.比较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

债务融资

1) 具有杠杆作用。

2) 不会稀释所有者的权益。

3) 不会丧失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问题较小

权益融资

1) 没有杠杆作用

2) 会稀释所有者权益。

3) 可能会失去部分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可能较严重。

6.什么是有效市场,分为哪几类? 当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地反映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时,证券市场就是有效市场,即在有效市场中,无论随机选择何种证券,投资者都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当的正常收益率。 分为三类:弱型有效市场、半强型有效市场和强型有效市场。

7.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 法定准备率

2) 超额准备率

3) 通货比率

8.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易动机:用货币购买到人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个人的收入动机&企业的营业动机(和收入水平成正相关)

谨慎动机:人们为应付始料未及的意外支出或为不失去突然来到的机会而持有一定的货币(收入水平成正相关)

投机动机:为了在未来的某一恰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典型的投机活动就是买卖债券

9.现代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之间有何区别?

1. 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需求中,将货币之外的其他一切金融资产都统归为债券。相

反,弗里德曼在现代数量论中,将债券、股票、甚至实物商品都当作了货币的替代品 。

2. 货币需求量的变动可能对总支出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中,影

响货币需求的只有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因此,货币需求的变动不会直接影响总支出。

3.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预期回报率并不是一个常数。在凯恩斯的偏好货币需求中,利

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4. 弗里德曼强调的是恒久性收入,即未来长期收入预测值的平均值,它的波动很小。

凯恩斯强调的是绝对收入。

5. 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国民收入。而凯恩斯主义认为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有通过利率的变动才会影响收入。

10.简述流动性偏好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利率不是决定于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而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凯恩斯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一种货币理论。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数量和一般人的流动性偏好两个因素。 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供应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货币的需求量起因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1.可贷资金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可贷资金供给来源:当前储蓄、开放经济中国外资本的流入、银行体系创造的新增货币 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当前投资、固定资本的重置及折旧的补偿、新增的货币需求

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所决定的,而是由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利率是使用借贷资金的代价,影响借贷资金供求水平的因素就是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借贷资金的供给因此与利率成正函数关系,而借贷资金的需求则与利率成反函数关系,两者的均衡决定利率水平。

12.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稳定物价总水平?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扩大、减少政府总支出)、税收(影响公司积极性)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采取各种相应的政策措施,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或降低利率来稳定物价的政策。

收入与价格管制:收入政策是通过提高或降低工资来移动总需求曲线

13.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各有什么优缺点?

浮动汇率制

 可以自动地实现国际收支的均衡,无需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本国货币政策的自

主性增强了。

 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

固定汇率制

 由于当局承担着将本国货币的汇率维持在一个固定水平的义务,这样,国内经济目

标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国际收支目标。

 国外的通货膨胀很容易传播到国内。

14.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各有什么优缺点?

调整法定准备率:

优点:对所有银行的影响都是平等的。

缺点:

它是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一把巨斧,无法进行微调。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时,会对那些超额准备很低的银行带来流动性问题。不断地调整法定准备率,使银行难以进行流动性管理,也增加了合理地运用资金的难度。 再贴现:

优点:

解决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告示效应”,作为一种信号表明中央银行未来的货币政策意向,影响商业银行或社会公众的预期。

缺点:“告示效应”起到相反的作用,引起公众混乱

公开市场操作:

优点:

中央银行在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时可以主动出击。

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 。

易于进行反向纠正。

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还可以影响利率结构

缺点:

主动性在央行,规模大小方向都不受其他金融机构控制

政策目标寓于日常交易中,无“宣示效应”

三、计算题

参考教材《金融学原理》(彭兴韵 著)

1.第三章第8题 2.第五章第8题 3.第六章第10题 4.第八章第9题

5.第九章第9题 6.第九章第11题 7.第十章第10题 8.第十一章第12题

9.第十二章第11题

10.第十五章第9题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高的货币和流动性低的货币之间的比率

2. 直接融资:货币资金需求方通过金融市场与货币资金供给方直接发生信用关系

3. 货币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的等量的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货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4. 年金: 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称为年金。最现实的例子包括:零存整取、均等偿付的住宅抵押贷款、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

5. 系统性风险: 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资产都面临的风险, 不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6. 财务杠杆:通过债务融资,在资产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权益性融资的回报率。

7. 表外业务:是指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但会影响银行所能取得的利润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业务。分为广义的表外业务和狭义的表外业务。

8. 缺口:是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之间的差额。

9. 贷款五级分类法: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10. 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比例、在一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该公司普通股的债券。

11. 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当期的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

12. 市场过度反应:是指某一事件引起股票价格剧烈波动,超过预期的理论水平,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来的现象。

13. 回购: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卖出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按约定价格从后者那里买回这些债券的协议。

14. 贴现:票据的持有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15. 汇率: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价关系,即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16.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

17. 期权:事先以较小的代价购买一种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以某一确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

18. 掉期:在买进某种外汇的同时,卖出金额相同的这种货币,但买入和卖出的交割日期不同,但数量完全相同的同一种外汇。

19.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可以创造出多倍存款货币的货币, MB(基础货币)=C(流通中的货币)+R(银行体系准备金总额)

20. 货币乘数:表示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

21. 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包括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

22. 利率期限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

23. 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过程

24. 消费价格指数: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的消费开支所编制的物价指数

25. 一价定律: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样的商品无论在哪里生产,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货币表示的价格都应该是相同的

26. 购买力平价:根据一价定律,两国货币间的汇率就取决于两国同类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27.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手段指标变量后,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

28. 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并进一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二、简答题

1.我国当前货币划分为哪几个层次,各包括什么?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 +活期存款

M2=M1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2.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含义、功能与联系

1) 初级市场是组织证券发行的市场;二级市场也称次级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市场。

2) 初级市场的首要功能是筹资:需要筹资的企业或政府,在这个市场上发行证券、筹集资金

3) 二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实现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4) 二级市场以初级市场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证券发行,谈不上证券的再买卖;假如没有二级市场,新发行的证券就会由于缺乏流动性而难以推销,从而导致初级市场萎缩难以发展。

3.简述金融体系的功能

1) 降低交易费用

2) 时间与空间转换

3) 保持流动性与投资的连续性

4) 风险分担

5) 支付与清算

6) 监督与激励

4.简述金融工具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特点:

1) 偿还期

2) 流动性

3) 安全性或风险性

4) 收益性

关系:安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偿还期越长,安全性就越低,风险也就越高;反之,偿还期越短,本金安全性也就越高,风险越低。

1) 流动性越高的金融工具,其安全性也就越高,风险越低;反之,流动性越低,安全性也就越低,风险越高。

2) 持有期越长,收益率越高。

3) 金融工具的流动性越高,其收益率也越低;反之,收益率也就会越高。

4) 风险越高,所要求的收益率也就越高

5.比较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

债务融资

1) 具有杠杆作用。

2) 不会稀释所有者的权益。

3) 不会丧失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问题较小

权益融资

1) 没有杠杆作用

2) 会稀释所有者权益。

3) 可能会失去部分控制权。

4) 内部人控制可能较严重。

6.什么是有效市场,分为哪几类? 当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地反映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时,证券市场就是有效市场,即在有效市场中,无论随机选择何种证券,投资者都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当的正常收益率。 分为三类:弱型有效市场、半强型有效市场和强型有效市场。

7.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 法定准备率

2) 超额准备率

3) 通货比率

8.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易动机:用货币购买到人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个人的收入动机&企业的营业动机(和收入水平成正相关)

谨慎动机:人们为应付始料未及的意外支出或为不失去突然来到的机会而持有一定的货币(收入水平成正相关)

投机动机:为了在未来的某一恰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典型的投机活动就是买卖债券

9.现代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之间有何区别?

1. 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需求中,将货币之外的其他一切金融资产都统归为债券。相

反,弗里德曼在现代数量论中,将债券、股票、甚至实物商品都当作了货币的替代品 。

2. 货币需求量的变动可能对总支出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中,影

响货币需求的只有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因此,货币需求的变动不会直接影响总支出。

3.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预期回报率并不是一个常数。在凯恩斯的偏好货币需求中,利

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4. 弗里德曼强调的是恒久性收入,即未来长期收入预测值的平均值,它的波动很小。

凯恩斯强调的是绝对收入。

5. 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国民收入。而凯恩斯主义认为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有通过利率的变动才会影响收入。

10.简述流动性偏好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利率不是决定于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而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凯恩斯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一种货币理论。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数量和一般人的流动性偏好两个因素。 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供应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货币的需求量起因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1.可贷资金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可贷资金供给来源:当前储蓄、开放经济中国外资本的流入、银行体系创造的新增货币 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当前投资、固定资本的重置及折旧的补偿、新增的货币需求

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所决定的,而是由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利率是使用借贷资金的代价,影响借贷资金供求水平的因素就是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借贷资金的供给因此与利率成正函数关系,而借贷资金的需求则与利率成反函数关系,两者的均衡决定利率水平。

12.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稳定物价总水平?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扩大、减少政府总支出)、税收(影响公司积极性)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采取各种相应的政策措施,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或降低利率来稳定物价的政策。

收入与价格管制:收入政策是通过提高或降低工资来移动总需求曲线

13.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各有什么优缺点?

浮动汇率制

 可以自动地实现国际收支的均衡,无需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本国货币政策的自

主性增强了。

 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

固定汇率制

 由于当局承担着将本国货币的汇率维持在一个固定水平的义务,这样,国内经济目

标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国际收支目标。

 国外的通货膨胀很容易传播到国内。

14.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各有什么优缺点?

调整法定准备率:

优点:对所有银行的影响都是平等的。

缺点:

它是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一把巨斧,无法进行微调。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时,会对那些超额准备很低的银行带来流动性问题。不断地调整法定准备率,使银行难以进行流动性管理,也增加了合理地运用资金的难度。 再贴现:

优点:

解决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告示效应”,作为一种信号表明中央银行未来的货币政策意向,影响商业银行或社会公众的预期。

缺点:“告示效应”起到相反的作用,引起公众混乱

公开市场操作:

优点:

中央银行在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时可以主动出击。

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 。

易于进行反向纠正。

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还可以影响利率结构

缺点:

主动性在央行,规模大小方向都不受其他金融机构控制

政策目标寓于日常交易中,无“宣示效应”

三、计算题

参考教材《金融学原理》(彭兴韵 著)

1.第三章第8题 2.第五章第8题 3.第六章第10题 4.第八章第9题

5.第九章第9题 6.第九章第11题 7.第十章第10题 8.第十一章第12题

9.第十二章第11题

10.第十五章第9题


相关内容

  • 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温馨提示: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 资料构成 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的全套资料主要包括: 1.历年真题 本全套资料提供浙江大学822地理信息系统1998-2000,2003,2004,2010考研真题.最新真题由于官方未公布而无法取得,我们正在通过各方面途径收集,如有会第一时间补发给学员. ·浙江大学20 ...

  • 超多大学课后习题答案与大家分享啦~~
  • 超多大学课后习题答案与大家分享啦~~.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2500份课后答案,很值得收藏,这里只介绍了一部分. 还有很多,可以去课后答案网(http://bbs ...

  • 我考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的经验谈
  •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下面我就给你谈一谈复习考研的一些关键问题以及复习的时间安排: 首先,决心,这点你要一定要确认,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如下问题: 1.我为什么要考研? 2.我为什么要考中央财经大学? 3.我为什么要考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或者是这个方向? 明确了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后,我们来看看专业课的复习吧 ...

  • 2015年五道口金融硕士考研经验
  • 2015年五道口金融硕士考研经验 本科:西部某农学类大学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姓名:万兽归宗(凯程学员李shaohua) 内容:五道口金融学院考研经验 凯程教育是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清华经管考研黄埔军校,在2014年,凯程学员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8人,清华经管11人,五道口状元武xy出自凯程, 在201 ...

  • 中央银行简答.论述(部分课后答案)
  •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中央银行制度: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 ...

  • 2014年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概论课后测试题
  • 2014年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低碳经济概论课后测试题( 满分考题及答案) 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政府财政补贴节能减排的方式是 √ A B C D 现金支持.技术支持 贴息.直接补贴 现金支持.人才提供 政策优惠.技术支持 正确答案: B 2. 国际气候博 ...

  • 陈国辉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 第 1 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A 5.A 6.D 7.A 8.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三.案例 案例分析思路及参考答案: (1)要了解会计在此案例中的角色,首先得明确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两大职能,再将会计 所具有的两大职能与案例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加以分析说 ...

  • 国际金融第四章课后作业答案
  •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X.补贴政策.关税政策和汇率政策都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 2. X.外部均衡是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外部平衡,具体而言,反映为内部均衡实现条件下 的国际收支平衡,它不能脱离内部均衡的条件. 3. X.丁伯根原则的含义是,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个 ...

  • NBG03 [必修]商业银行营销能力
  • 课前测试 说明:课前测试是测试您对课程内容的初期掌握情况,带着问题参与学习,测试结果不计入考试成绩. 单选题 1. 在人与人沟通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 √ A 声音 B 视觉 C 语言 D 周边环境 正确答案: B 2. 在开拓客户的所有技巧中,既便宜又省时且容易产生业绩的方法是: A 上门访问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