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需要这种错觉

发送 ┊ 打印 ┊ 删除

打印 私藏

该转帖仅你自己可见

该转帖你的好友都能看见

悲观主义的人会躺在温暖的棉被里,刚吃完一顿牛排大餐后打了个嗝,脸色麻木眼神无力的说:“这些只是你的错觉而已。什么改变,什么控制,这些都是你的自以为是。”但是,年轻的人们需要这种错觉。是的,他们需要。

早上,姐姐狂给我打电话,问我想要什么礼物。好多年来我也每天都问自己,你究竟想要什么。每次从心里反馈回来一个虚弱的答案:“我没有想要的东西。”我羡慕那些想要爱情想要婚姻想要房子想要汽车想要不停往上爬的人,至少他们每天起床都有这样一个想法:“我要!”这让他们看起来生机勃勃活力十足。然而“我没什么想要”,我没有在第二天起床的理由。就像一个什么都拥有过的老人一样,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同时也等待着黑暗的笼罩。

前阵子中了一个大奖,在车里我跟老妈说趁运气要不我去买个彩票吧,中个五百万什么的。老妈问:你中了五百万要做什么。我说:嗯,环游世界吧。老妈说:环游世界用不着五百万。我说:存银行吧,一辈子都不上班。老妈又说,傻的,通货膨胀你不懂哦。后来我想了又想,前几天在微博看到一辆兰博基尼挺好看的。但是哥哥说过其实五百万都买不到一辆兰博基尼呢。于是我放弃了,五百万好像也没什么用处。

以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英国17岁少年乱买彩票误中200万英镑大奖,买房买车旅游买豪宅。统统玩过之后,搬家远走避居人世患上了抑郁症。他说:“每个人以不同方式面对死亡,所有人终有一天会离开。”29岁那年,他死于豪宅之中。新闻的评语是:“给你足够的钱,却不给你人生目标,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情了。”

确实有人生目标的年轻人们看起来真的容光焕发。年末忙着招应届毕业生做储备干部,和我一起做招聘的同事跟我说:“那些不知道自己目标的人都不要。”于是一个又一个眼神坚定不断坚称自己三五年后就是要走销售或培训路线的年轻人们都得到了工作。

但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关于目标的命题,这是一个关于控制的问题。中奖的几率不受控制,当人们遇到无法控制的事情时,他们就会步伐错乱,使得局面更加无法控制。

人们快乐与否都取决于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当然你可以说大部分人通过设定目标来控制自己人生的节奏。但是有很多事情不是你整出一个目标,按部就班的做就能够控制的。比如《盗梦空间》的富家子罗伯特——一个庞大的家族企业的继承人,最不缺钱的人总该是快乐的吧。但他每天都在跟自己进行对抗与争斗,他最纠结的也就是他最想要的东西显示在他梦境最深处——一只童年的风筝,那象征着他与他父亲之间的联结。这不是一件他努力就可以控制的事情,他甚至连“爸爸,我想要你肯定我,认可我”这样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如此一来更可以说明一点。通过数据显示,大多数平凡的人们一旦中奖发财,不出几年都会宣布破产,甚至连自己中奖之前的财产都败光了。因为遇到不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事情,人们就会做傻事——他们挥霍,他们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往往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人都依赖于运气,而非能力——然而运气总会有穷尽的一天。

思及此,我要你们回想一下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你苦背英语词汇三个月终于考过雅思的那天?是你每天不断早起跑步终于成功减到理想体重的那天?是你费尽心思终于赢得心上人的青睐的那天?……这些经由你掌握而后能够控制得住结果的事情带给你最大程度的满足感——你觉得自己真的控制着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控制——这才是你想要的。

很多人不快乐在于无法控制——无法改变自己不如人意的现状。“改变,从这里开始”,这一句话完全是通用于全人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说我完全满意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不需要任何的改变。甚至电影里总是不断的上演公主爱上穷小子然后一起亡命天涯或者皇帝总说如果我生在平凡百姓家该有多好的这种狗血剧情,无论你在别人眼里过得有多么的光鲜亮丽,你总还是有抱怨的空间。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由内而外散发着励志气息活跃因子的人们,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他们(自认为)正在控制或者改变自己的生活。

悲观主义的人会躺在温暖的棉被里,刚吃完一顿牛排大餐后打了个嗝,脸色麻木眼神无力的说:“这些只是你的错觉而已。什么改变,什么控制,这些都是你的自以为是。”

但是,年轻的人们需要这种错觉。是的,他们需要。

发送 ┊ 打印 ┊ 删除

打印 私藏

该转帖仅你自己可见

该转帖你的好友都能看见

悲观主义的人会躺在温暖的棉被里,刚吃完一顿牛排大餐后打了个嗝,脸色麻木眼神无力的说:“这些只是你的错觉而已。什么改变,什么控制,这些都是你的自以为是。”但是,年轻的人们需要这种错觉。是的,他们需要。

早上,姐姐狂给我打电话,问我想要什么礼物。好多年来我也每天都问自己,你究竟想要什么。每次从心里反馈回来一个虚弱的答案:“我没有想要的东西。”我羡慕那些想要爱情想要婚姻想要房子想要汽车想要不停往上爬的人,至少他们每天起床都有这样一个想法:“我要!”这让他们看起来生机勃勃活力十足。然而“我没什么想要”,我没有在第二天起床的理由。就像一个什么都拥有过的老人一样,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同时也等待着黑暗的笼罩。

前阵子中了一个大奖,在车里我跟老妈说趁运气要不我去买个彩票吧,中个五百万什么的。老妈问:你中了五百万要做什么。我说:嗯,环游世界吧。老妈说:环游世界用不着五百万。我说:存银行吧,一辈子都不上班。老妈又说,傻的,通货膨胀你不懂哦。后来我想了又想,前几天在微博看到一辆兰博基尼挺好看的。但是哥哥说过其实五百万都买不到一辆兰博基尼呢。于是我放弃了,五百万好像也没什么用处。

以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英国17岁少年乱买彩票误中200万英镑大奖,买房买车旅游买豪宅。统统玩过之后,搬家远走避居人世患上了抑郁症。他说:“每个人以不同方式面对死亡,所有人终有一天会离开。”29岁那年,他死于豪宅之中。新闻的评语是:“给你足够的钱,却不给你人生目标,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情了。”

确实有人生目标的年轻人们看起来真的容光焕发。年末忙着招应届毕业生做储备干部,和我一起做招聘的同事跟我说:“那些不知道自己目标的人都不要。”于是一个又一个眼神坚定不断坚称自己三五年后就是要走销售或培训路线的年轻人们都得到了工作。

但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关于目标的命题,这是一个关于控制的问题。中奖的几率不受控制,当人们遇到无法控制的事情时,他们就会步伐错乱,使得局面更加无法控制。

人们快乐与否都取决于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当然你可以说大部分人通过设定目标来控制自己人生的节奏。但是有很多事情不是你整出一个目标,按部就班的做就能够控制的。比如《盗梦空间》的富家子罗伯特——一个庞大的家族企业的继承人,最不缺钱的人总该是快乐的吧。但他每天都在跟自己进行对抗与争斗,他最纠结的也就是他最想要的东西显示在他梦境最深处——一只童年的风筝,那象征着他与他父亲之间的联结。这不是一件他努力就可以控制的事情,他甚至连“爸爸,我想要你肯定我,认可我”这样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如此一来更可以说明一点。通过数据显示,大多数平凡的人们一旦中奖发财,不出几年都会宣布破产,甚至连自己中奖之前的财产都败光了。因为遇到不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事情,人们就会做傻事——他们挥霍,他们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往往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人都依赖于运气,而非能力——然而运气总会有穷尽的一天。

思及此,我要你们回想一下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你苦背英语词汇三个月终于考过雅思的那天?是你每天不断早起跑步终于成功减到理想体重的那天?是你费尽心思终于赢得心上人的青睐的那天?……这些经由你掌握而后能够控制得住结果的事情带给你最大程度的满足感——你觉得自己真的控制着自己和自己的生活。

控制——这才是你想要的。

很多人不快乐在于无法控制——无法改变自己不如人意的现状。“改变,从这里开始”,这一句话完全是通用于全人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说我完全满意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不需要任何的改变。甚至电影里总是不断的上演公主爱上穷小子然后一起亡命天涯或者皇帝总说如果我生在平凡百姓家该有多好的这种狗血剧情,无论你在别人眼里过得有多么的光鲜亮丽,你总还是有抱怨的空间。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由内而外散发着励志气息活跃因子的人们,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他们(自认为)正在控制或者改变自己的生活。

悲观主义的人会躺在温暖的棉被里,刚吃完一顿牛排大餐后打了个嗝,脸色麻木眼神无力的说:“这些只是你的错觉而已。什么改变,什么控制,这些都是你的自以为是。”

但是,年轻的人们需要这种错觉。是的,他们需要。


相关内容

  • 慧律法师2014佛陀格言
  • 过着粗衣淡饭的生活,要节制你自己的欲望,减少你的需要,妄想妄求不要太多,在这种没有烦恼的适度生活里面,你将可以发现满足. 欲望像狂奔的野兽,易放难收. 其实我们需要的不多,但是,我们想要得到的太多. 纵使天上下金雨,仍然不能满足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没有什么快乐可言. 在这个生灭无常,缘起缘灭的真-

  • 2017工业设计基础y(考试答案)
  • 判断 1.工业设计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 答案:(√) 2.广义的理解主要有:①工业产品设计:②视觉传递设计:③美术环境设计 答案:(×) 3.狭义的理解主要指以工业产品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系统性设计,主要包括产品的形态.色彩.人机关系.材料等方面 答案:(√) 4.工业设计为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 ...

  • 交通心理学(选修课材料)
  • 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观察法:通过对人外部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而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叫观察法. 实验法:一定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方法. 心理测验法:通过信度和效度都满足要求的测试,了解被试 ...

  •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 心理学主要流派介绍 一.构造主义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 ...

  • 心理故事5
  • 第5期 ⊙◇⊙◇⊙◇⊙◇⊙◇⊙◇⊙◇⊙◇⊙◇⊙◇⊙◇⊙◇⊙◇⊙◇⊙◇⊙◇ 注:心语室开放时间为:周二. 四[中午12:30-14:00,下午第四节课].电话:7569324/7534354 7617654(晚上) 也可直接投信于大门口传达室 "心语信箱"或发信至psyhlh@so ...

  • 群体性孤独
  • TED演讲稿------雪莉 特克尔 几分钟之前我的女儿Rebecca给我发了一条短信为我加油.她说"妈妈,你会震撼全场的!"我太喜欢这条短信了,接到这条短信就像得到了她的拥抱.所以大家看到了我自己就处在这样一个核心矛盾里.我自己非常喜欢收短信但却要告诉大家太多的短信会成为一个大 ...

  • 做一个懂事的人
  • 做一个懂事的人 [摘 要]懂事是个体成功应具备的起码素质.懂事不仅是个体一生平安.幸福的前提之一,而且是个体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要成为懂事的人,除了要知道懂事的含义.意义以及自己在哪些方面还不懂事外,还需扩大与高尚的人的交往,并且要虚心向别人和历史人物学习. [关键词]懂事 多助 成功 交往 学习 ...

  • 销售心理学案例
  • 销售心理学 (案例) 小王带著他的女朋友小丽去逛街,小丽看上了一套衣服,小王一看 标价,2800 元,觉得太贵了,可是看到女朋友渴望的眼神,只好跟销售员杀价 了. 1 小王:"这套衣服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 销售员:"不贵(站在顾客的对立面)!这可是意大利名牌,又是今 ...

  • 学习视听心理学的意义
  • 1. 学习视听心理学的意义 视听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视.听心理现象.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教育技术学的基础,对现代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 视.听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感觉通道.教育教学活动,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传 播活动,学生就是信息加工者,在人的感觉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