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风景名胜
河南文物古迹非常丰富,目前共发现各类有价值的文物点 28168 处,其中有 51 处(54 项)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已公布第一、二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 527 处(参见 河南省博物院)。1999 年初,省政府同意公 布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 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614 处。河南共有 7 座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即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郑州、浚县。另外还 有 21 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即许昌、禹州、济源、淇县、沁阳、淮阳、 汝南、新郑、新县、朱仙镇、荆紫关镇、竹沟镇、社旗、濮阳、汤阴、卫辉、睢 县、邓州、陈桥、登封、巩义。 八千年前至五、六千年前即出现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殷商时代 安阳附近出现了相当发达的文明。自周至宋又先后有 10 多个朝代在河南建都, 因而文物古迹遍布全省,成为河南主要旅游资源。如:上古文化遗址,太昊陵、 东周王陵、北宋皇陵等古代陵墓,古阳城、夏台、姜里城遗址、龙亭等古代城池、 宫庭建筑遗址,苏秦故里、玄奘故里、杜甫故里等名人故居,白马寺、少林寺、 相国寺、龙门石窟等遗存,周公测景台、观星台等古代天文设施,洛阳太学、嵩 阳书院、 应天府书院等古代学府。 自唐而盛的少林武术, 源于明初的陈氏太极拳, 影响极广。中岳嵩山、滚滚黄河、清凉世界鸡公山、奇特的岩溶洞穴等,则是主 要自然旅游资源。
在中州大地上,有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气势磅礴的名山大河,气候宜人的避暑胜地,历史 悠久的文化古都,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珍贵罕见的历史文物,奇异多样的花卉禽兽,丰富 多彩的中原文化, 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中国八大古都, 河南就占有洛阳、 开封、安阳、郑州四个。古(古文化) 、河(黄河) 、拳(少林武术、太极拳) 、根(寻根觅 祖) 、花(洛阳牡丹)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河南可供观赏、 旅游的景区、景点有 100 多处。省内重点风景名胜区共 25 处,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分布区 5处:登封的嵩山、洛阳的龙门、信阳的鸡公山、济源的王屋山和焦作的云台山,省级的有 石人山、环翠峪、黄河游览区等。 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逾百万件,约占全国的 1/8。 全省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189 处,省级保护文物 253 处,市、县级保护文物 2600 多处。 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河南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世界文化遗产 2 个: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 世界地质公园 4 个:云台山;嵩山
;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国家级地质公园 12 个: 第一批: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 第二批:河南焦作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 第三批:河南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南西峡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南嵖岈山国家地 质公园 第四批:郑州黄河地质公园,洛阳黛眉山地质公园,洛宁神灵寨地质公园,辉县市关山 地质公园,信阳金刚台地质公园,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7 个:鸡公山;洛阳龙门;嵩山;王屋山-云台山;石人山;青天河;神 农山 5A 级旅游景区:
郑州市:1、嵩山少林寺风景区 洛阳市:2、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名胜区 焦作市:3、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嵩山——位于登封附近,是五岳中的中岳。 少林寺——位于嵩山,少林武功的发源地。 龙门石窟——在洛阳,为世界文化遗产。 白马寺——在洛阳附近, 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 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 重要历史地位 鸡公山——位于南部省界信阳市的避暑名山, 与北戴河、 庐山、 莫干山并列为四大避暑胜地, 1982 年被列为全国第 1 批 44 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A 级旅游景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湾湖风景旅游区——位于南部的信阳市,国家森林公园、4A 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 区。 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南部的信阳市罗山县,4A 级旅游景区 九华山——位于东南省界的佛教名山。 华阳大佛山——位于东南省界的佛教名山。 青峰山——位于东南省界的道教名山。 皇姑山——位于东南省界的名山。 花洲书院——位于邓州,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发源地。 雷锋团纪念馆——位于邓州,是党和人民学习培养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殷墟——商朝的都城,现在建有博物馆。 石人山——石人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鲁山县西部, 地处伏牛山东段, 总面积达 268 平方公里, 主峰玉皇顶海拔 2153.1 米。石人山古称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战国时, 伟大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子降世于尧山脚下。 洛阳牡丹——洛阳是国花牡丹的故乡, 洛阳牡丹节每年 5 月份牡丹盛开时召开。 相传武则天 将牡丹从长安全部贬往洛阳,因此在洛阳落根,被洛阳的魏、姚等家族培育出“魏紫姚黄” 等各种新品种,在洛阳发展壮大。 河南博物馆-该馆前身是冯玉祥于 1927 年倡导筹建的位于开封的河南博物馆。1990 年代时 在郑州建设新馆,经过对中原石刻艺术馆与河南省博物馆的合并后,取名为‘河南博物院’。
河南风景名胜
河南文物古迹非常丰富,目前共发现各类有价值的文物点 28168 处,其中有 51 处(54 项)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已公布第一、二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 527 处(参见 河南省博物院)。1999 年初,省政府同意公 布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 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614 处。河南共有 7 座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即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郑州、浚县。另外还 有 21 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即许昌、禹州、济源、淇县、沁阳、淮阳、 汝南、新郑、新县、朱仙镇、荆紫关镇、竹沟镇、社旗、濮阳、汤阴、卫辉、睢 县、邓州、陈桥、登封、巩义。 八千年前至五、六千年前即出现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殷商时代 安阳附近出现了相当发达的文明。自周至宋又先后有 10 多个朝代在河南建都, 因而文物古迹遍布全省,成为河南主要旅游资源。如:上古文化遗址,太昊陵、 东周王陵、北宋皇陵等古代陵墓,古阳城、夏台、姜里城遗址、龙亭等古代城池、 宫庭建筑遗址,苏秦故里、玄奘故里、杜甫故里等名人故居,白马寺、少林寺、 相国寺、龙门石窟等遗存,周公测景台、观星台等古代天文设施,洛阳太学、嵩 阳书院、 应天府书院等古代学府。 自唐而盛的少林武术, 源于明初的陈氏太极拳, 影响极广。中岳嵩山、滚滚黄河、清凉世界鸡公山、奇特的岩溶洞穴等,则是主 要自然旅游资源。
在中州大地上,有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气势磅礴的名山大河,气候宜人的避暑胜地,历史 悠久的文化古都,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珍贵罕见的历史文物,奇异多样的花卉禽兽,丰富 多彩的中原文化, 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中国八大古都, 河南就占有洛阳、 开封、安阳、郑州四个。古(古文化) 、河(黄河) 、拳(少林武术、太极拳) 、根(寻根觅 祖) 、花(洛阳牡丹)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河南可供观赏、 旅游的景区、景点有 100 多处。省内重点风景名胜区共 25 处,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分布区 5处:登封的嵩山、洛阳的龙门、信阳的鸡公山、济源的王屋山和焦作的云台山,省级的有 石人山、环翠峪、黄河游览区等。 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逾百万件,约占全国的 1/8。 全省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189 处,省级保护文物 253 处,市、县级保护文物 2600 多处。 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河南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世界文化遗产 2 个: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 世界地质公园 4 个:云台山;嵩山
;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国家级地质公园 12 个: 第一批: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 第二批:河南焦作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 第三批:河南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南西峡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河南嵖岈山国家地 质公园 第四批:郑州黄河地质公园,洛阳黛眉山地质公园,洛宁神灵寨地质公园,辉县市关山 地质公园,信阳金刚台地质公园,河南嵩山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7 个:鸡公山;洛阳龙门;嵩山;王屋山-云台山;石人山;青天河;神 农山 5A 级旅游景区:
郑州市:1、嵩山少林寺风景区 洛阳市:2、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名胜区 焦作市:3、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嵩山——位于登封附近,是五岳中的中岳。 少林寺——位于嵩山,少林武功的发源地。 龙门石窟——在洛阳,为世界文化遗产。 白马寺——在洛阳附近, 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 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 重要历史地位 鸡公山——位于南部省界信阳市的避暑名山, 与北戴河、 庐山、 莫干山并列为四大避暑胜地, 1982 年被列为全国第 1 批 44 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A 级旅游景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湾湖风景旅游区——位于南部的信阳市,国家森林公园、4A 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 区。 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南部的信阳市罗山县,4A 级旅游景区 九华山——位于东南省界的佛教名山。 华阳大佛山——位于东南省界的佛教名山。 青峰山——位于东南省界的道教名山。 皇姑山——位于东南省界的名山。 花洲书院——位于邓州,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发源地。 雷锋团纪念馆——位于邓州,是党和人民学习培养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殷墟——商朝的都城,现在建有博物馆。 石人山——石人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鲁山县西部, 地处伏牛山东段, 总面积达 268 平方公里, 主峰玉皇顶海拔 2153.1 米。石人山古称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战国时, 伟大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子降世于尧山脚下。 洛阳牡丹——洛阳是国花牡丹的故乡, 洛阳牡丹节每年 5 月份牡丹盛开时召开。 相传武则天 将牡丹从长安全部贬往洛阳,因此在洛阳落根,被洛阳的魏、姚等家族培育出“魏紫姚黄” 等各种新品种,在洛阳发展壮大。 河南博物馆-该馆前身是冯玉祥于 1927 年倡导筹建的位于开封的河南博物馆。1990 年代时 在郑州建设新馆,经过对中原石刻艺术馆与河南省博物馆的合并后,取名为‘河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