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这节课编排在分数的意义中,教材先通过分蛋糕、分月饼的实例,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再由计算抽象概括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字母表示,从而揭示了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表示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为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有的经验又是怎样的?课前我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研。了解到学生容易理解用除法计算,建立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也不觉困难,但在理解计算结果为什么是四分之三时会感到很困难,对分数两方面的意义理解起来容易混淆,对分数第二个方面的意义,学生不知道怎样用语言来表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读题说得数.

3.2+1.68 0.8×0.5 14-7.4 0.3÷1.5 4.8×0.02

7.8+0.9 1.53-0.7 0.35÷15 0.4×0.8 0.8-0.37

2、口述 表示的意义.

3、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除法算式,看看大家谁的反应最快?(课件) 28÷4= 2÷100= 6÷4= 0.7÷2= 9÷10=

师: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

1÷6等与多少呢?

生:0.1666„

师:1除以6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我们还得验证,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口算,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进而提出当1÷6得不到一个准确的小数时,又该如何表示?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渗透了合情推理的思维方法。

二、导入新课

1、师: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把当作一张饼,如果要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多少张,该怎样列式?

生:1÷3= 结果是多少张?(课件演示)

2、师:如果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吃多少张饼呢?怎样列式? 生:3÷4

师:每个人手里都有3张纸片,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剪一剪,拼一拼,看看结果是多少?(小组合作交流)

生1:先把每个圆剪成4个 块,然后把12个 平均分成4份,再把3个 拼在一起,每份是 块。

生2:把3个圆放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后,剪下其中的一份,再把1份中的3个 拼在一起,得到每个分 块。(在3÷4后板书 块)

师:看图根据乙生分饼的过程说出 表示的意义。

①生2把3块饼平均分成了4份,这样的一份是3块饼的 ,即 。 ②生1把1块饼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 。

师:都是 ,意义有何不同?(结合算式说出 的两种意义)

明确: 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还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3份.

反馈练习:说说下面分数的两种意义

【设计意图】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张饼,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具体的数量。

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教师提问:怎样用分数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呢?

(1)学生归纳: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做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也就是说分数既表示分数的意义,又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板书: )

教师明确: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2)讨论: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什么要求?

(3)反馈练习.

【设计意图】借助学具分饼、想象分的过程、抛开情境给出除法算式三个环节的呈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为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经验。

三、全课小结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你能说说刚才的研究哪些是发现的,哪些又是发明的?四、随堂练习

1.填空

分数可以用来表示除法算式的( ).其中分数的分子相当于( ),分母相当于( ).

2.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式的商.

4÷5 11÷13 27÷35

9÷9 13÷16 33÷29

3.列式计算.

(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2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

(用分数表示)

(3)小明用15分钟走了1千米路,平均每分走几分之几千米?

五、布置作业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3÷4 7÷12 16÷49 25÷24 9÷9

【设计意图】本组练习使学生知道了不论被除数小于、大于或等与除数,都可以

用分数形式表示商,这样不仅加深和扩展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为讲假分数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分数与除法》这一节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而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之所以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绝不仅仅是知识演绎的结果,而是具体的模型、图形、情景等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学中,我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小组合作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与人交流,动手操作。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这节课编排在分数的意义中,教材先通过分蛋糕、分月饼的实例,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再由计算抽象概括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字母表示,从而揭示了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表示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为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有的经验又是怎样的?课前我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调研。了解到学生容易理解用除法计算,建立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也不觉困难,但在理解计算结果为什么是四分之三时会感到很困难,对分数两方面的意义理解起来容易混淆,对分数第二个方面的意义,学生不知道怎样用语言来表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读题说得数.

3.2+1.68 0.8×0.5 14-7.4 0.3÷1.5 4.8×0.02

7.8+0.9 1.53-0.7 0.35÷15 0.4×0.8 0.8-0.37

2、口述 表示的意义.

3、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除法算式,看看大家谁的反应最快?(课件) 28÷4= 2÷100= 6÷4= 0.7÷2= 9÷10=

师: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

1÷6等与多少呢?

生:0.1666„

师:1除以6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我们还得验证,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口算,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进而提出当1÷6得不到一个准确的小数时,又该如何表示?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渗透了合情推理的思维方法。

二、导入新课

1、师: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把当作一张饼,如果要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多少张,该怎样列式?

生:1÷3= 结果是多少张?(课件演示)

2、师:如果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吃多少张饼呢?怎样列式? 生:3÷4

师:每个人手里都有3张纸片,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剪一剪,拼一拼,看看结果是多少?(小组合作交流)

生1:先把每个圆剪成4个 块,然后把12个 平均分成4份,再把3个 拼在一起,每份是 块。

生2:把3个圆放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后,剪下其中的一份,再把1份中的3个 拼在一起,得到每个分 块。(在3÷4后板书 块)

师:看图根据乙生分饼的过程说出 表示的意义。

①生2把3块饼平均分成了4份,这样的一份是3块饼的 ,即 。 ②生1把1块饼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 。

师:都是 ,意义有何不同?(结合算式说出 的两种意义)

明确: 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还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3份.

反馈练习:说说下面分数的两种意义

【设计意图】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张饼,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具体的数量。

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教师提问:怎样用分数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呢?

(1)学生归纳: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做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也就是说分数既表示分数的意义,又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板书: )

教师明确: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2)讨论: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什么要求?

(3)反馈练习.

【设计意图】借助学具分饼、想象分的过程、抛开情境给出除法算式三个环节的呈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为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经验。

三、全课小结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你能说说刚才的研究哪些是发现的,哪些又是发明的?四、随堂练习

1.填空

分数可以用来表示除法算式的( ).其中分数的分子相当于( ),分母相当于( ).

2.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式的商.

4÷5 11÷13 27÷35

9÷9 13÷16 33÷29

3.列式计算.

(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2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

(用分数表示)

(3)小明用15分钟走了1千米路,平均每分走几分之几千米?

五、布置作业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3÷4 7÷12 16÷49 25÷24 9÷9

【设计意图】本组练习使学生知道了不论被除数小于、大于或等与除数,都可以

用分数形式表示商,这样不仅加深和扩展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为讲假分数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分数与除法》这一节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内容。而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之所以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绝不仅仅是知识演绎的结果,而是具体的模型、图形、情景等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学中,我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小组合作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与人交流,动手操作。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板书课后反思
  •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3.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二)教材 ...

  •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导学案
  • <分数除法>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计算.掌握分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加法和除法,减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 . 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 倒数的认识,分数除以 ...

  • 人教版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 人教版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1.分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的知识基础在于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分数的意义及整数乘法的意义等知识.在课堂的开始环节,我对这些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复习,再进入分数乘整数的教学. 分数乘整数的算法很简单,在相乘时,分母不变,只把整数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作分子.在教学这 ...

  •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楼房小学刘霞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也是本册的重点.难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为了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 一.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学习乐 ...

  •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2013-11-14 08:12:58)转载▼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逐步帮助学生形成统计观念.同时,让学生在简单的方格纸上进行简单的描点.连线,学会制作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对统计图中 ...

  • 五年级数学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课时: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策略: 主要教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

  •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教材分析
  •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西师版. 三上) 教 材 分 析 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新课标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西师版. 三上) : 一是对全册教材的总体解读:二是对全册教材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一.全册教材的总体解读: 全册共103页:9个单元 :50道例题:22组课堂活动(45个小活动):22个 ...

  • 分数除法应用题课后反思
  • "分数(百分数) 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生活化": ...

  • 分数除法教学反思
  • 分数除法教学反思 课前思考: 例题1结合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书上介绍了两种方法,其中第一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分子必须是整数的倍数,而第二种方法具有普遍意义. 我准备这样处理:复习导入部分的第一.二两个环节同潘老师处理方法,第三个环节改为例题1的准备题:(1)饮料瓶中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