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佚名撰 格言联

【鉴赏】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它高度概括了知识海洋的无边无际和只有在知识的海洋作艰苦的航行,才能有所获的深刻道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深切地认识到这一道理,并以诗、词、文各种文学形式留下脍炙人口的警句、格言,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代人在学海中苦苦探索。“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劝勉人们要广泛地学习,懂得学海无涯的道理,其精神宗旨就是“贵学”。三国时著名政治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汉代的王充在《论衡·实知》中也说:“以今论之,故夫可知之事,思虑所能见也;不可知之事,不学不问不能知也。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都是告诫人们懂得学的重要性,学是一切之源,“学”然后才有“才”,有“才”然后才能齐家治国。然而“学”并非简单就能做到,“学须静也”,即只有一心一意、心平气和、心无二物,才能称得上是“学”;“学”后,才能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才不会陷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而是随心所欲,游刃有余。

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宋代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周立说:“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也是此理。宋代的朱熹和清代的王夫之更把“知”“行”关系说得明白。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云:“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且夫知也者,因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均是说“知”“行”的关系,“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本联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将“知”“行”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本联在艺术上的特色是用词平淡,不事雕琢,雅俗共赏,语言自然却韵味无穷,深得孟浩然《春晓》的艺术真谛。本联对仗也工整自然,意义相对,尤其深刻、贴切,故千百年来成为劝勉联中的精品。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佚名撰 格言联

【鉴赏】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它高度概括了知识海洋的无边无际和只有在知识的海洋作艰苦的航行,才能有所获的深刻道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深切地认识到这一道理,并以诗、词、文各种文学形式留下脍炙人口的警句、格言,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代人在学海中苦苦探索。“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劝勉人们要广泛地学习,懂得学海无涯的道理,其精神宗旨就是“贵学”。三国时著名政治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汉代的王充在《论衡·实知》中也说:“以今论之,故夫可知之事,思虑所能见也;不可知之事,不学不问不能知也。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都是告诫人们懂得学的重要性,学是一切之源,“学”然后才有“才”,有“才”然后才能齐家治国。然而“学”并非简单就能做到,“学须静也”,即只有一心一意、心平气和、心无二物,才能称得上是“学”;“学”后,才能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才不会陷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而是随心所欲,游刃有余。

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宋代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周立说:“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也是此理。宋代的朱熹和清代的王夫之更把“知”“行”关系说得明白。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夫之在《尚书引义》中云:“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且夫知也者,因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均是说“知”“行”的关系,“知”是手段,“行”是目的,不“行”,无以奏“知”之效,也无以知“事”之艰难,免不了落个“纸上谈兵”的下场。

本联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将“知”“行”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本联在艺术上的特色是用词平淡,不事雕琢,雅俗共赏,语言自然却韵味无穷,深得孟浩然《春晓》的艺术真谛。本联对仗也工整自然,意义相对,尤其深刻、贴切,故千百年来成为劝勉联中的精品。


相关内容

  • 关于读书名人名言
  •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 ...

  • 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

  • 小学校园名言警句大全
  • 使人幸福的不是体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正义和才能.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只在一个点上.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事实上,成功仅代表了你工作的1%,成功是99%失败的结果.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

  • 小学名言名句大全
  • 小学名言名句大全 1.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他情同手足,他对你就会亲如兄弟.--卢梭 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 ...

  • 刻苦学习的格言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少而好学,如曰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曰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 引自《盐铁论 ...

  • 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

  • [优秀作文]书到用时方恨少
  • 曾经,十年寒窗仅为一朝功名,<四书><五经>孜孜不倦地研读,唐诗宋词夜以继日地吟诵,发榜之时,喜获升迁,一顶乌纱帽算是读书生涯的完结,心中还未免窃叹,此生足矣! 殊不知,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多数古人那种功利性的读书方式,吾实不敢苟同!读书若仅为功名,仅为升迁岂不令天下的读书人 ...

  • 小学生名人名言
  • 学生小学生名人名言 小学生名人名言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 ...

  • 20条俗语发音.解释.出处及运用
  • 20条俗语发音.解释.出处及运用 1.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发音]:b ǎi chǐ gān tïu ,g âng jìn yī bù [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