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计算举例

增值税税率

目前有17%,13%,6%和0几种,具体那些属于各自的税率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增值税计算方法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举例说明如下:

B企业从A企业购进一批货物,货物价值为100元(不含税),则B企业应该支付给A企业117元(含税)(货物价值100元及增值税100X17%=17),此时A实得100元,另17元交给了税务局。

然后B企业经过加工后以200元(不含税)卖给C企业,此时C企业应付给B企业234元(含税)(货物价值200加上增值税200X17%=34)。此时套用上述公式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200X17%=34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34-17(A企业已交)=17(B企业在将货物卖给C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退税计算方法

继续套用上面的例子,假如C企业为国家规定实行先征后退原则的出口企业,他把这批货物加工后出口,出口FOB价为300(已折成人民币)(不含税),此时他要交纳的增值税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出口后可以获得退税额为(假设退税率为17%)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7%=51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所交增值税=234+17=251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51=351

利润=收入-成本=351-251=100

如果退税率为15%则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5%=45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所交增值税=234+17=251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45=345

利润=收入-成本=345-251=94 比上面少了6元的利润。这6元就叫做不可抵扣额,应用公式也可得出这个结果。

当期不可抵扣额=FOB价X外汇牌价X(增值税税率-退税率)=300X(17%-15%)=6

假设C为则根据国家规定,实行“免,抵,退”原则出口企业,加工后自己出口,出口FOB价300(已折成人民币)(不含税)。本来要向上述那样先交纳增值税如下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但根据“免,抵,退”中的“免”,出口企业的最后一道增值环节免征增值税,所以不用交纳

这17元增值税。

货物出口后,C企业依法向税务机关退税,根据“免,抵,退”中的“抵”,

假如退税税率为17%,C企业可以抵扣的税额为34(前面环节所交的增值税),而不是51,因为最后一道环节的17元没有交,根据“不交不退”原则,这17不给予退。这34元就是C企业实得的退税额,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234(此时没有交17元的增值税)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34=334

利润=收入-成本=334-234=100

假如退税税率为15%,此时要先算出不予抵扣额

当期不可抵扣额=FOB价X外汇牌价X(增值税税率-退税率)=300X(17%-15%)=6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234(此时没有交17元的增值税)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34=334

利润=收入-成本-不予抵扣额=334-234-6=94

大家可以看出,其实不予抵扣额就是当退税税率小于增值税税率时产生的差额。

根据MAX的提醒补充:

外贸公司退税使用这个公式:应退税额=购迸货物的进项金额×退税率,而不是前述的“先征后退”或“免,抵,退”那么复杂的公式。

出口工厂和外贸企业最终的退税额有可能不同,也有可能不同,举例说明如下

C是外贸公司,它购进是234,出口也是234(不加价),则套用这个公式的结果是 应退税额=购迸货物的进项金额×退税率=200X17%=34

使用“先征后退”公式计算如下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200X17%=34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34-34(B企业已交)=0(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出口后可以获得退税额为(假设退税率为17%)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200X17%=34(与上述方法结果相同)

但此时如果加价且退税率为15%的话,结果就不同,

C是外贸公司,它以234购进,以300出口,套用公式为

应退税额=购迸货物的进项金额×退税率=200X15%=30

使用先征后退公式计算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局的额)

出口后可以获得退税额为(假设退税率为15%)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5%=45

实际得到45-17=28(

所以无论实行“先征后退”还是“免,抵,退”,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先征后退”的缺点在于企业要先交纳增值税,而且要等到下一年度才能把所有的增值税退回,而“免,抵,退”则可以每个月从内销应缴税额中扣除,不存在退不回来和挤占流动资金的问题。

增值税是销项减进项税额计算缴纳的,所得税是根据你企业月(季、年)末的利润额计算缴纳的,你现在所说的数据只能计算增值税,计算不了所得税。

应缴纳的增值税=15000/1.17*17%-14000/1.17*17%=2179.45-2034.19=145.62元

假设:利用你提供的数据,反推利润额,同样可以计算企业所得税。

进货成本:14000/1.17=11965.81

销售收入:15000/1.17=12820.51

当期实现的利润额=12820.51-11965.81=854.70

应缴纳的所得税=854.70*25%=213.68

增值税税率

目前有17%,13%,6%和0几种,具体那些属于各自的税率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增值税计算方法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举例说明如下:

B企业从A企业购进一批货物,货物价值为100元(不含税),则B企业应该支付给A企业117元(含税)(货物价值100元及增值税100X17%=17),此时A实得100元,另17元交给了税务局。

然后B企业经过加工后以200元(不含税)卖给C企业,此时C企业应付给B企业234元(含税)(货物价值200加上增值税200X17%=34)。此时套用上述公式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200X17%=34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34-17(A企业已交)=17(B企业在将货物卖给C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退税计算方法

继续套用上面的例子,假如C企业为国家规定实行先征后退原则的出口企业,他把这批货物加工后出口,出口FOB价为300(已折成人民币)(不含税),此时他要交纳的增值税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出口后可以获得退税额为(假设退税率为17%)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7%=51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所交增值税=234+17=251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51=351

利润=收入-成本=351-251=100

如果退税率为15%则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5%=45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所交增值税=234+17=251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45=345

利润=收入-成本=345-251=94 比上面少了6元的利润。这6元就叫做不可抵扣额,应用公式也可得出这个结果。

当期不可抵扣额=FOB价X外汇牌价X(增值税税率-退税率)=300X(17%-15%)=6

假设C为则根据国家规定,实行“免,抵,退”原则出口企业,加工后自己出口,出口FOB价300(已折成人民币)(不含税)。本来要向上述那样先交纳增值税如下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但根据“免,抵,退”中的“免”,出口企业的最后一道增值环节免征增值税,所以不用交纳

这17元增值税。

货物出口后,C企业依法向税务机关退税,根据“免,抵,退”中的“抵”,

假如退税税率为17%,C企业可以抵扣的税额为34(前面环节所交的增值税),而不是51,因为最后一道环节的17元没有交,根据“不交不退”原则,这17不给予退。这34元就是C企业实得的退税额,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234(此时没有交17元的增值税)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34=334

利润=收入-成本=334-234=100

假如退税税率为15%,此时要先算出不予抵扣额

当期不可抵扣额=FOB价X外汇牌价X(增值税税率-退税率)=300X(17%-15%)=6 此时C的成本和收入和利润为

成本=进价=234(此时没有交17元的增值税)

收入=卖价+所退增值税=300+34=334

利润=收入-成本-不予抵扣额=334-234-6=94

大家可以看出,其实不予抵扣额就是当退税税率小于增值税税率时产生的差额。

根据MAX的提醒补充:

外贸公司退税使用这个公式:应退税额=购迸货物的进项金额×退税率,而不是前述的“先征后退”或“免,抵,退”那么复杂的公式。

出口工厂和外贸企业最终的退税额有可能不同,也有可能不同,举例说明如下

C是外贸公司,它购进是234,出口也是234(不加价),则套用这个公式的结果是 应退税额=购迸货物的进项金额×退税率=200X17%=34

使用“先征后退”公式计算如下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200X17%=34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34-34(B企业已交)=0(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出口后可以获得退税额为(假设退税率为17%)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200X17%=34(与上述方法结果相同)

但此时如果加价且退税率为15%的话,结果就不同,

C是外贸公司,它以234购进,以300出口,套用公式为

应退税额=购迸货物的进项金额×退税率=200X15%=30

使用先征后退公式计算为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300X17%=51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51-34(B企业已交)=17(C企业在将货物出口后应交给税局的额)

出口后可以获得退税额为(假设退税率为15%)

应退税额=FOB价X退税率=300X15%=45

实际得到45-17=28(

所以无论实行“先征后退”还是“免,抵,退”,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先征后退”的缺点在于企业要先交纳增值税,而且要等到下一年度才能把所有的增值税退回,而“免,抵,退”则可以每个月从内销应缴税额中扣除,不存在退不回来和挤占流动资金的问题。

增值税是销项减进项税额计算缴纳的,所得税是根据你企业月(季、年)末的利润额计算缴纳的,你现在所说的数据只能计算增值税,计算不了所得税。

应缴纳的增值税=15000/1.17*17%-14000/1.17*17%=2179.45-2034.19=145.62元

假设:利用你提供的数据,反推利润额,同样可以计算企业所得税。

进货成本:14000/1.17=11965.81

销售收入:15000/1.17=12820.51

当期实现的利润额=12820.51-11965.81=854.70

应缴纳的所得税=854.70*25%=213.68


相关内容

  • 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 (四)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企业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1. 设置的科目 (1)一般纳税人设置的科目 应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 ①进项税额 (借方) ②进项税额转出 ③销项税额④已交税金 ⑤转出未交增值税 ⑥转出多交增值税 (贷方)(2)小规模纳税人设置的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注:没有三级 ...

  • 6.第六章 制造业企业主要会计交易或事项的核算 教案
  • 第六章 制造业企业主要会计交易或事项的核算 一.本章教学时间安排 二.本章学习目标 本章作为会计交易或事项分类记录的直接依据,结合第二章制造业企业会计交易或事项的载体--原始凭证,进一步理解企业活动各环节交易或事项的具体内容:理解并掌握各环节各类交易或事项应设置的账户,重点掌握各账户的结构及其账户体 ...

  • 期货各品种进口成本价计算方法
  • 期货各品种进口成本价计算方法 一.LME 铜进口成本价计算 LME 铜进口成本价=LME铜的交易手续费 +(LME 三月铜价 + CIF 升水 + 利息)* 汇率 *(1 + 关税税率)*(1 + 增值税率/(1 + 增值税率))*(1 + 开证费率 + 商检费率)+ 港杂费 + 短驳费 + 入库费 ...

  • 进料加工财务核算举例
  • 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 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是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合同保税料件实行的一种管理手段. 具体操作:企业进口料件时,先在指定银行账户中存放等值进口料件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税款的保证金,海关根据企业加工产品出口或内销的情况进行核销并确定保证金返回及扣除.保证金退还: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加工出口并 ...

  • 现金流量表举例
  • 现金流量表举例 某公司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简表及其他账户资料如下: (一)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简表 资产负债表简表 编制单位:某公司 2007年12月31日 单位:元 (二)2007年利润表简表 利 润 表 简 表 编制单位:某公司 2007年 单位:元 (三) 其他 ...

  • 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流程及实务操作举例
  • 生产企业备案说明 出口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属于退(免)增值税或消费税的货物,最迟应在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后15天内,将下列出口货物单证在企业财务部门备案,以备税务机关核查. (一)外贸企业购货合同.生产企业收购非自产货物出口的购货合同. (二)出口货物明细单: (三)出口货物装货单: (四)出 ...

  • 增值税税务筹划
  • (一) 联营兼营要分账,优惠政策能享到 国务院令第134号<中华人民共和增值税暂行条例>明确指出,"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应当单独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 ...

  • 外贸成本核算(举例).
  • 外贸成本核算(举例) (2008-12-04 11:23:24) 转载 标签: 分类: 服装外贸相关知识 杂谈 在国际货物运输中,经常使用的是20英尺和40英尺集装箱,20英尺集装箱的有效容积为25立方米,40英尺集装箱的有效容积为55立方米.出口商在做报价核算时,建议按照集装箱可容纳的最大包装数量 ...

  • 12.增值税计算方式
  •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售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因此,我国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