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诺贝尔奖的故事

中国作家莫言成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头号热门人选,他的对手是来自日本的村上春树。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将于10月出炉。在此之前,延续多年来的传统,国外博彩公司陆续开出盘口,据报道,中国作家莫言被看好,认为他最有希望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位57岁的作家以《红高粱》而闻名西方。让我们一起祝福这位伟大的作家。

总得来说,中国有不少可以冲击诺贝尔奖的机会,但从没获过奖(就只加入中国国籍的中国人而言),最接近的几次也只是被提名。我觉得这和中国国内研究学术的氛围不太好,人才的大量流失,以及国家还不够强大都有关系。西方国家不愿意承认中国的科技成就。

中国在1965年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晶体,是世界上首次完全由人工化学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这项成果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一种说法是:当时的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不高,很多国家都很排斥中国,也不承认中国的科学成就,再加上国内局势的影响,这件事就渐渐

被埋没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国际上的规定是上报的得奖人数不得超过3人,可是中国当时的社会一定要搞团结集体主义,还有上级领导的压力,最后报了四个人(因为不让谁上都不好),还想象着可以给个面子破例一次,但评委会一怒之下就不给奖了,因为中国人无视人家定的规则,所以我们自主研发的成果就这样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后来有PCR技术获得诺贝尔奖,其专利权也是备受争议,因为PCR技术的关键——耐高温DNA聚合酶是由中国人发现的。

我想如果牛胰岛素晶体要是美国人合成的,获奖几率就会大很多吧(值得我们深思)。

到目前为止,有9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按获奖时间顺序为: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

崔 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

达 赖:1935年生于西藏,中国国籍(不承认他是中国人),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时年54岁;

高行健:1948年生于江西,获奖的同年加入法国籍,2000年诺贝尔获文学奖,时年52岁。

钱永健:1952年生于纽约,美籍华人,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7岁;

很可惜,9个人中,有中国国籍的只有一个败类,那就是达赖。其余7个是美籍华人,1个是加入2000年法国籍的高行健. 依我看来,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加上现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不久的将来,中国人一定会获得各方面的诺贝尔奖。但是这必须建立在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基础上。至于那个什么“和平奖”,不要也罢。

原文来自大学生交流网,期待你的加入,www.dxstalk.com„„

中国作家莫言成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头号热门人选,他的对手是来自日本的村上春树。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将于10月出炉。在此之前,延续多年来的传统,国外博彩公司陆续开出盘口,据报道,中国作家莫言被看好,认为他最有希望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位57岁的作家以《红高粱》而闻名西方。让我们一起祝福这位伟大的作家。

总得来说,中国有不少可以冲击诺贝尔奖的机会,但从没获过奖(就只加入中国国籍的中国人而言),最接近的几次也只是被提名。我觉得这和中国国内研究学术的氛围不太好,人才的大量流失,以及国家还不够强大都有关系。西方国家不愿意承认中国的科技成就。

中国在1965年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晶体,是世界上首次完全由人工化学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这项成果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一种说法是:当时的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不高,很多国家都很排斥中国,也不承认中国的科学成就,再加上国内局势的影响,这件事就渐渐

被埋没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国际上的规定是上报的得奖人数不得超过3人,可是中国当时的社会一定要搞团结集体主义,还有上级领导的压力,最后报了四个人(因为不让谁上都不好),还想象着可以给个面子破例一次,但评委会一怒之下就不给奖了,因为中国人无视人家定的规则,所以我们自主研发的成果就这样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后来有PCR技术获得诺贝尔奖,其专利权也是备受争议,因为PCR技术的关键——耐高温DNA聚合酶是由中国人发现的。

我想如果牛胰岛素晶体要是美国人合成的,获奖几率就会大很多吧(值得我们深思)。

到目前为止,有9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按获奖时间顺序为: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

崔 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

达 赖:1935年生于西藏,中国国籍(不承认他是中国人),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时年54岁;

高行健:1948年生于江西,获奖的同年加入法国籍,2000年诺贝尔获文学奖,时年52岁。

钱永健:1952年生于纽约,美籍华人,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7岁;

很可惜,9个人中,有中国国籍的只有一个败类,那就是达赖。其余7个是美籍华人,1个是加入2000年法国籍的高行健. 依我看来,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加上现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不久的将来,中国人一定会获得各方面的诺贝尔奖。但是这必须建立在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基础上。至于那个什么“和平奖”,不要也罢。

原文来自大学生交流网,期待你的加入,www.dxstalk.com„„


相关内容

  • 诺贝尔奖评委:批评社会不公无人可比莫言
  • 2012年10月22日02:39 新京报 马悦然 是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的弟子,是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诺贝尔奖评委 马悦然 是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的弟子,是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诺贝尔奖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精通汉语的人,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学在瑞典的被接受.马悦然曾 ...

  • 如果丁肇中在中国,他得不了诺贝尔奖
  • 最近科学网上在热议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的事,对这件事我没有发表过任何的观点和看法,这是因为我是学物理的,与医学和药学专业扯不上边,自己之前也压根没听说过屠呦呦这个名字,所以属于纯粹的小白,也就不好掺和了. 但是今天注意到网络上流传着对屠呦呦得奖的这样一种观点:屠呦呦的奖并不应当属于她个人,而应当是集体 ...

  • 2015诺贝尔奖
  • [了解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 ...

  •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六)]1974年文学奖得主
  • 文学奖 瑞典作家约翰松因小说<克里隆三部曲>.瑞典作家马丁松因"其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了整个世界"而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埃温特·约翰逊(1900-1976)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乌洛夫的故事>等.1974年作品<乌洛夫的故事>获诺贝尔文 ...

  • 小故事:诺贝尔的故事:我成功了!
  • 诺贝尔,瑞典杰出的化学家.发明家.慈善家.他把一生献给了炸药的研制和发明.他发明的安全炸药,是瓦特发明蒸汽机后的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他临终前设立的"诺贝尔奖",是对给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最高奖赏的表征,为人类的美好事业起了巨大的 ...

  •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香港<苹果日报>记者译文学奖授奖词全文 尊敬的国王和皇后陛下,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女士们先生们: 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从无名人海中突出.莫言用荒诞和讥讽攻击历史的谬误.贫乏及政治的虚伪.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最黑暗的一面, ...

  • 科学家的故事和有关科学的故事
  • 科学家的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 5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很被别人瞧不起的国家,它没有伟大的科学成就,科 技也得不到发展.然而,一些留学知识分子的回国,使中国的命运得到了根本的 转折,正是他们,挺直了中国的脊梁. 邓稼先就是这些留学生之一,当时他听说中国的科技状况,放弃了博士学位, 决心回国为祖国贡献 ...

  • 屠呦呦获奖感言含义
  • 屠呦呦和莫言的获奖感言大异其趣 刘崇顺 刚刚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昨晚在家里接受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科协等相关方面负责人的祝贺,也向外界表达了她的获奖感言. 屠呦呦的获奖感言是:"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 ...

  • zz 丁肇中的故事
  • 丁肇中的故事 2006-10-06 18:14 1974年,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美国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所,进行了一项大胆的.复杂得令人眼花缭乱的实验,他发现了一种人们以前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粒子--J粒子. 当时,新闻界有一个误会:以为J粒子就是"丁粒子",是丁肇中以姓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