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考试对象及内容要求:
考试对象为三、四、五年级共六个班学生。参照小学音乐学段目标,采取听乐赏析、节奏拍击、歌曲演唱、表演律动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演唱习惯、科学发声、音乐兴趣、掌握节奏、运用音乐知识等方面的水平。内容为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八个单元内的歌唱、欣赏、音乐知识;四年级下八个单元内的歌唱、欣赏、音乐知识:五年级下八个单元内的歌唱、欣赏、音乐知识。
二、考试成绩:
各班成绩列表如下:
、歌
首歌曲)——《快乐的哆来咪》、《留给我》、《小小足球赛》、《红星歌》
三年级学段目标要求在歌曲教学中学生要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包括学习自然的吸气,不出声,不耸肩,以不紧张的声音一口气唱一个不长的乐句。能背唱四——六首以上歌曲,不喊唱等。
在考试中三(1)班学生对和谐动听的声音有准确的认识,高位轻唱,注意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习惯好。三(2)班学生相对就稍差一些,今后要多加强练习。
三年级学生一般都能背唱4首以上的歌曲,参加集体表演和个人表演活动,其中三(1)班(宋洪涛、黄文宇、吴敏杰、徐韦嘉、孟星宇等)学生表演更投入,并乐于创新,享受音乐的快乐。
2、节奏与音乐知识:
(书上所学过的知识)——每首歌曲的歌谱、附点、切分、前后十六分、延音线、休止符、2/4、3/4派的强弱规律等。
三年级下半年的学生要能够感受2∕4、3/4的强弱变化,已熟悉并掌握do re mi fa sol la si 音阶的唱名和音名,认识四分音符(“X ”)八分音符(“ X ”),学会拍击由此组成的2~4小节的节奏谱等
考试中三(1)班得A 或A-的 90%以上学生掌握以上目标,为以后的学习与运用打下扎实的基础。三(2)班的学生对唱名的认识差距大,学生认读时吃力,个别学生甚至没有唱名概念,不识节奏谱,体现出学生缺乏对音乐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3、音乐赏析:
三年级教材1~8单元的欣赏内容非常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为孩子们喜闻乐见。考试中发现只要老师在课堂中能根据学段目标要求让学生仔细听辨、捕捉形象、参与表现过的,学生的音乐记忆都非常好,听到主题音乐能说出曲名,对乐段变化敏感,对形象体验生动,而且喜欢聆听音乐,习惯好,思维活跃。 音乐欣赏中共同的问题是:学生一般都只能用语言描述音乐,表达手段比较单一。
四、四年级考试分析
1、感受与鉴赏
能随着熟悉的乐曲哼唱并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做简单描述;能够区分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2、歌唱与表现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与呼吸方法;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对他人和自己的演唱作简单评价,每学期能背唱4——6首歌曲。
3、音乐与相关文化
四年级教材中的欣赏内容非常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为孩子们喜闻乐见。考试中发现只要老师在课堂中能根据学段目标要求让学生仔细听辨、捕捉形象、参与表现过的,学生的音乐记忆都非常好,听到主题音乐能说出曲名,对乐段变化敏感,对形象体验生动,而且喜欢聆听音乐,习惯好,思维活跃。
4. 、学生对音乐课的态度:
从他们的回答中发现,学生喜欢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
五.措施与建议:
1、在歌曲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以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不喊唱,通过教师正确的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明确声音的概念,并开始培养学生“高位轻声”解决唱不上高音的问题。另外,教师要思考“学会歌曲”与“学会演唱”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歌曲教学中注重学生听辨音准、模仿演唱、节拍节奏概念的一贯培养,为以后的合唱教学打基础。
2. 、音乐欣赏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调动其身体各部分感受体验音乐,在记住名称和主题的基础上
关注学生的音乐表达,即用各种形式(语言描述、肢体律动、旋律线等)表达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在综合性的表达中更好地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 、节奏学习要形象生动,如一般老师都在运用的以“走”、“跑”的叫法学习四分音符(“X ”)、八分音符(“ X ”),结合日常歌曲学唱经常复习巩固。同时建议引入2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打拍时值概念,让学生在节奏练习时明确四分音符(“X ”)、八分音符(“ X ”)的意义,并培养有稳定的节拍感,避免越打越快或忽快忽慢的现象。
另外要结合“唱名”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尝试用唱名唱歌谱,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七个唱名、练习节奏同时慢慢形成音高概念。
4、教师要多了解新课程音乐教学的理念,加强自身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的学习提高,加强音乐欣赏教学,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讲解要讲清、讲透,不要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四年级音乐教学质量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四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根据新课标要求,我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
1.增强音乐学习兴趣,能主动快乐的学习音乐知识。
2.抓好课堂常规教学,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即安静聆听音乐,轻声高位歌唱、复习歌曲的习惯。) 本学期学生学习现状,考试情况以及不足和措施: 通过这个学期几个月的学习,孩子们养成了上音乐课的习惯,也逐渐适应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她们快乐轻松学习是我的宗旨,偶尔遇上孩子调皮时我给予更多的是提醒和改正的机会。这学期我在每一节课学新歌之前都让孩子们对上节课歌曲进行复习,让他们习惯每次都背歌词演唱,有时也用编动作加表演形式帮助孩子记歌词。音乐考试时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得背唱每一首歌。但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 大多数学生在演唱歌曲方面情绪不够饱满,没有把歌曲本身的情绪表现出来,只是机械的在演唱,使整个的演唱过程显得非常沉闷,缺乏美感。
2. 缺乏胆量,这些问题存在于极个别学生,一旦站到讲台上,就会很紧张,从而不能很好的发挥出平时的演唱水平,说明老师平常对学生的锻炼太少。
3. 个别学生的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好。识谱能力太差,节奏掌握也不是很好,不能很好的区分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以及附点音符和其所对应的时值。
4. 歌曲、乐曲数量偏多,每首歌曲必须在计划的课时内完成,造成了学生背唱得难度。如有的学生把歌曲的几段歌词唱混了,其他学生就唱不下去了。 今后的改善措施为:
1. 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
2. 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
3. 加强识谱能力、理解音乐能力和表强器乐教学,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学生表现音乐的手段。
4. 在教唱一首新歌,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利用钢琴教唱歌谱,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
词,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
5.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通过课堂之外的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是至关重要的。
综合上述方面,在下学年还要提高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做的更好!
音乐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考试对象及内容要求:
考试对象为三、四、五年级共六个班学生。参照小学音乐学段目标,采取听乐赏析、节奏拍击、歌曲演唱、表演律动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演唱习惯、科学发声、音乐兴趣、掌握节奏、运用音乐知识等方面的水平。内容为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八个单元内的歌唱、欣赏、音乐知识;四年级下八个单元内的歌唱、欣赏、音乐知识:五年级下八个单元内的歌唱、欣赏、音乐知识。
二、考试成绩:
各班成绩列表如下:
、歌
首歌曲)——《快乐的哆来咪》、《留给我》、《小小足球赛》、《红星歌》
三年级学段目标要求在歌曲教学中学生要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包括学习自然的吸气,不出声,不耸肩,以不紧张的声音一口气唱一个不长的乐句。能背唱四——六首以上歌曲,不喊唱等。
在考试中三(1)班学生对和谐动听的声音有准确的认识,高位轻唱,注意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习惯好。三(2)班学生相对就稍差一些,今后要多加强练习。
三年级学生一般都能背唱4首以上的歌曲,参加集体表演和个人表演活动,其中三(1)班(宋洪涛、黄文宇、吴敏杰、徐韦嘉、孟星宇等)学生表演更投入,并乐于创新,享受音乐的快乐。
2、节奏与音乐知识:
(书上所学过的知识)——每首歌曲的歌谱、附点、切分、前后十六分、延音线、休止符、2/4、3/4派的强弱规律等。
三年级下半年的学生要能够感受2∕4、3/4的强弱变化,已熟悉并掌握do re mi fa sol la si 音阶的唱名和音名,认识四分音符(“X ”)八分音符(“ X ”),学会拍击由此组成的2~4小节的节奏谱等
考试中三(1)班得A 或A-的 90%以上学生掌握以上目标,为以后的学习与运用打下扎实的基础。三(2)班的学生对唱名的认识差距大,学生认读时吃力,个别学生甚至没有唱名概念,不识节奏谱,体现出学生缺乏对音乐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3、音乐赏析:
三年级教材1~8单元的欣赏内容非常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为孩子们喜闻乐见。考试中发现只要老师在课堂中能根据学段目标要求让学生仔细听辨、捕捉形象、参与表现过的,学生的音乐记忆都非常好,听到主题音乐能说出曲名,对乐段变化敏感,对形象体验生动,而且喜欢聆听音乐,习惯好,思维活跃。 音乐欣赏中共同的问题是:学生一般都只能用语言描述音乐,表达手段比较单一。
四、四年级考试分析
1、感受与鉴赏
能随着熟悉的乐曲哼唱并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做简单描述;能够区分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2、歌唱与表现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与呼吸方法;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对他人和自己的演唱作简单评价,每学期能背唱4——6首歌曲。
3、音乐与相关文化
四年级教材中的欣赏内容非常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为孩子们喜闻乐见。考试中发现只要老师在课堂中能根据学段目标要求让学生仔细听辨、捕捉形象、参与表现过的,学生的音乐记忆都非常好,听到主题音乐能说出曲名,对乐段变化敏感,对形象体验生动,而且喜欢聆听音乐,习惯好,思维活跃。
4. 、学生对音乐课的态度:
从他们的回答中发现,学生喜欢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
五.措施与建议:
1、在歌曲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以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不喊唱,通过教师正确的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明确声音的概念,并开始培养学生“高位轻声”解决唱不上高音的问题。另外,教师要思考“学会歌曲”与“学会演唱”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歌曲教学中注重学生听辨音准、模仿演唱、节拍节奏概念的一贯培养,为以后的合唱教学打基础。
2. 、音乐欣赏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调动其身体各部分感受体验音乐,在记住名称和主题的基础上
关注学生的音乐表达,即用各种形式(语言描述、肢体律动、旋律线等)表达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在综合性的表达中更好地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 、节奏学习要形象生动,如一般老师都在运用的以“走”、“跑”的叫法学习四分音符(“X ”)、八分音符(“ X ”),结合日常歌曲学唱经常复习巩固。同时建议引入2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打拍时值概念,让学生在节奏练习时明确四分音符(“X ”)、八分音符(“ X ”)的意义,并培养有稳定的节拍感,避免越打越快或忽快忽慢的现象。
另外要结合“唱名”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尝试用唱名唱歌谱,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七个唱名、练习节奏同时慢慢形成音高概念。
4、教师要多了解新课程音乐教学的理念,加强自身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的学习提高,加强音乐欣赏教学,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讲解要讲清、讲透,不要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四年级音乐教学质量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四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根据新课标要求,我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
1.增强音乐学习兴趣,能主动快乐的学习音乐知识。
2.抓好课堂常规教学,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即安静聆听音乐,轻声高位歌唱、复习歌曲的习惯。) 本学期学生学习现状,考试情况以及不足和措施: 通过这个学期几个月的学习,孩子们养成了上音乐课的习惯,也逐渐适应了老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她们快乐轻松学习是我的宗旨,偶尔遇上孩子调皮时我给予更多的是提醒和改正的机会。这学期我在每一节课学新歌之前都让孩子们对上节课歌曲进行复习,让他们习惯每次都背歌词演唱,有时也用编动作加表演形式帮助孩子记歌词。音乐考试时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得背唱每一首歌。但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 大多数学生在演唱歌曲方面情绪不够饱满,没有把歌曲本身的情绪表现出来,只是机械的在演唱,使整个的演唱过程显得非常沉闷,缺乏美感。
2. 缺乏胆量,这些问题存在于极个别学生,一旦站到讲台上,就会很紧张,从而不能很好的发挥出平时的演唱水平,说明老师平常对学生的锻炼太少。
3. 个别学生的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好。识谱能力太差,节奏掌握也不是很好,不能很好的区分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以及附点音符和其所对应的时值。
4. 歌曲、乐曲数量偏多,每首歌曲必须在计划的课时内完成,造成了学生背唱得难度。如有的学生把歌曲的几段歌词唱混了,其他学生就唱不下去了。 今后的改善措施为:
1. 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
2. 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
3. 加强识谱能力、理解音乐能力和表强器乐教学,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学生表现音乐的手段。
4. 在教唱一首新歌,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利用钢琴教唱歌谱,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
词,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
5.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通过课堂之外的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的舞台,是至关重要的。
综合上述方面,在下学年还要提高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