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申请书

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申请书(省级)

xx 省扶贫办:

xx镇xx 村位于xx 市东部,距xx 市区16公里。属丘陵地带,村里地貌七沟八梁,以盛产酥梨闻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好地,赖地,远地, 近地,园地,白地,水地,旱地相互搭配以人为单位的分配方式,把xx 亩本来靠天吃饭零散破碎的耕地,切割成无数块难以规模经营的小块地。大部分青壮年农民看着收入微薄零散的土地无可奈何,发出深深的叹息。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只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变成了离土离乡的职业农民工,他们在城市住的最差,干的最苦,赚的最少,但是相比在家种地还是要强的多。致使大部分青壮年走上了外出务工的路,由于土地的零散误工误时,在加上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零散的土地就是白给人也不愿意经营,走不开的青壮年宁愿在农闲时出外务工也不愿意去耕种别人的撂荒地,土地收入逐年下降,土地流转在山区农村成了很难破解的难题,长期这样下去,土地撂荒会越来越严重,目前xx 村百分之三十的土地出现严重撂荒,每年直接经济损失约16万元。

xx 村现有人口xx 人,18岁以下的未成年xx 人,18-65岁的青壮年xx 人,65-69岁xx 人,70-79岁48人,80-89岁xx 人,xx 岁老人x 人,半丧失劳动力和完全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共计xx 人。其中外出打工的青壮年2xx 人。

外出经商打工的人员,真正有所成就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在城市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自己的住房,他们面临着租房寻找工作,

上养老人下育孩子的双层压力,一天的劳碌也就是刚刚解决一家人的温饱,一旦娶妻购房都会债台高筑。年轻人普遍出现一种思潮,宁愿在外混饭吃,不愿回家种田粮,偶然有人回家,很少有替父母下地干活的人,长期这样下去,农民断代土地荒芜很快会摆在我们面前。

留守老人xx 人少部分靠农村低保为生,大部分靠自食其力来养活自己,靠儿女接济过活的微乎其微,低保成了留守老人追逐的梦想。更令人担心的是出现了有钱有权的人和留守老人争夺低保的怪现象。民心散了,土地荒了,埋怨政府的人越来越多了。

留守儿童xx 人全靠父母打工养活,很多未成年因为父母收入低,过早的辍学步入打工行列。

留守农民男女劳动力现有xx 人。拥有土地xx 亩,其中退耕还林xx 亩。现有耕地xx 亩。

目前留守农民收入状况,退耕还林xx 亩,每亩过去国家补助xx 元,现在每亩补助xx 元,就按xx 元计算总共xx 元,《其中一部分退耕还林款由外出打工人员领取》。xx 亩耕地除去撂荒的三分之一,每亩按纯收入500元,共计318333元,两项共计468413元。留守农民每个劳动力人均年收入1959元,另有7个养殖户,由于资金的短缺每户平均养羊50只,每户平均年收入在40000元以上,共计280000元,加养殖户收入劳动力年均收入仅有3131元。仍然处在贫困线以下。加未成年,老人342人,人均收入xx8元。外出务工人员基本解决温饱,家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农民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以下,长期这样下去贫穷不仅不会改变,而且会继续延伸。

按国家规定家庭农场xx 亩起步,全村xx 亩土地,仅够xx 户建立家庭农场,xx 户农场主每户按两个劳动力计算共计xx 人,留守农民xx 人就会有xx 个留守农民成为雇农。在人多地少的贫困山区家庭农场很不现实,用建立家庭农场的方法流转土地,将会使族群分化,激化村民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农村三要素(资金、劳力、土地)快速流向城市和工业部门,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三留守现象,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日趋明显。“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已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面对贫困的山区农民,面对收入低微零散的土地,如何解民怨,如何让留守人员的收入增加,如何寻找一条山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摆在了我们各级政府的面前,为此xx 村村委会特提出如下申请;希望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

一;以村为单位成立合作总社,总社制定全社的发展规划及发展目标,为分社统一购买化肥,农药,籽种,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组织农副产品的统一购销,让一家一户的农副产品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走进市场。为农民增收奠定有力基础。

下设五个分社。每个分 社社长兼职合作总社付社长,在外出经商务工人员中间筛选五位销售社长,分社根据工作流程,制定按劳取酬的分配方案。

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土地由合作社代耕,留

守农民以地入股。进行土地连片整理。

三;18岁以下的未成年和65岁以上的老人由民政局给以低保补助。只有老人孩子放弃土地,土地才会进行合理流转。

四;合作社人员由18岁以上的和65岁以下的人员组成。

五;外出务工人员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的土地,由其所在的合作社代耕,在自己打工返乡期间,可以向所在合作社提出参加劳动申请,逐步培养年轻人种田的意识,劳动报酬由合作社统一制定。在彻底放弃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合作社在下一年度无条件接受成为社员。

六;在合作社的组建上,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农民进行合理搭配,以免造成人员搭配不均衡的现象,让每一个合作社互利合作公平竞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七;根据当地情况农民以种地很难跨越温饱线,只有因地制宜,走种养加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合作总社调配土地,统一提供养殖场地,政府提供圈舍水电的投资约需xx 万元,按现行国家对养殖扶持资金每头在xx 到xx 元之间,全村可争取xx 万元。农民自己筹集一部分,银行贷款解决一部分,每个合作分社分别成立一个xx 头到xx 头的中型种羊繁殖基地。把养殖头数控制在秸秆合理利用的范围,以免盲目发展造成饲料紧缺,按目前情况每年每只羊收入xx 到xx 计算,仅此一项每年每个合作分社就可盈利xx 到xx 万。全村盈利xx 万至xx 万元之间。

八;养殖基地建成发展不仅促进了本村经济的整体提升,而且产生的大量有机肥,为无公害有机食品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有机

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申请书(省级)

xx 省扶贫办:

xx镇xx 村位于xx 市东部,距xx 市区16公里。属丘陵地带,村里地貌七沟八梁,以盛产酥梨闻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好地,赖地,远地, 近地,园地,白地,水地,旱地相互搭配以人为单位的分配方式,把xx 亩本来靠天吃饭零散破碎的耕地,切割成无数块难以规模经营的小块地。大部分青壮年农民看着收入微薄零散的土地无可奈何,发出深深的叹息。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只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变成了离土离乡的职业农民工,他们在城市住的最差,干的最苦,赚的最少,但是相比在家种地还是要强的多。致使大部分青壮年走上了外出务工的路,由于土地的零散误工误时,在加上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零散的土地就是白给人也不愿意经营,走不开的青壮年宁愿在农闲时出外务工也不愿意去耕种别人的撂荒地,土地收入逐年下降,土地流转在山区农村成了很难破解的难题,长期这样下去,土地撂荒会越来越严重,目前xx 村百分之三十的土地出现严重撂荒,每年直接经济损失约16万元。

xx 村现有人口xx 人,18岁以下的未成年xx 人,18-65岁的青壮年xx 人,65-69岁xx 人,70-79岁48人,80-89岁xx 人,xx 岁老人x 人,半丧失劳动力和完全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共计xx 人。其中外出打工的青壮年2xx 人。

外出经商打工的人员,真正有所成就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在城市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自己的住房,他们面临着租房寻找工作,

上养老人下育孩子的双层压力,一天的劳碌也就是刚刚解决一家人的温饱,一旦娶妻购房都会债台高筑。年轻人普遍出现一种思潮,宁愿在外混饭吃,不愿回家种田粮,偶然有人回家,很少有替父母下地干活的人,长期这样下去,农民断代土地荒芜很快会摆在我们面前。

留守老人xx 人少部分靠农村低保为生,大部分靠自食其力来养活自己,靠儿女接济过活的微乎其微,低保成了留守老人追逐的梦想。更令人担心的是出现了有钱有权的人和留守老人争夺低保的怪现象。民心散了,土地荒了,埋怨政府的人越来越多了。

留守儿童xx 人全靠父母打工养活,很多未成年因为父母收入低,过早的辍学步入打工行列。

留守农民男女劳动力现有xx 人。拥有土地xx 亩,其中退耕还林xx 亩。现有耕地xx 亩。

目前留守农民收入状况,退耕还林xx 亩,每亩过去国家补助xx 元,现在每亩补助xx 元,就按xx 元计算总共xx 元,《其中一部分退耕还林款由外出打工人员领取》。xx 亩耕地除去撂荒的三分之一,每亩按纯收入500元,共计318333元,两项共计468413元。留守农民每个劳动力人均年收入1959元,另有7个养殖户,由于资金的短缺每户平均养羊50只,每户平均年收入在40000元以上,共计280000元,加养殖户收入劳动力年均收入仅有3131元。仍然处在贫困线以下。加未成年,老人342人,人均收入xx8元。外出务工人员基本解决温饱,家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农民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以下,长期这样下去贫穷不仅不会改变,而且会继续延伸。

按国家规定家庭农场xx 亩起步,全村xx 亩土地,仅够xx 户建立家庭农场,xx 户农场主每户按两个劳动力计算共计xx 人,留守农民xx 人就会有xx 个留守农民成为雇农。在人多地少的贫困山区家庭农场很不现实,用建立家庭农场的方法流转土地,将会使族群分化,激化村民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农村三要素(资金、劳力、土地)快速流向城市和工业部门,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三留守现象,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日趋明显。“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已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面对贫困的山区农民,面对收入低微零散的土地,如何解民怨,如何让留守人员的收入增加,如何寻找一条山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摆在了我们各级政府的面前,为此xx 村村委会特提出如下申请;希望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

一;以村为单位成立合作总社,总社制定全社的发展规划及发展目标,为分社统一购买化肥,农药,籽种,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组织农副产品的统一购销,让一家一户的农副产品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走进市场。为农民增收奠定有力基础。

下设五个分社。每个分 社社长兼职合作总社付社长,在外出经商务工人员中间筛选五位销售社长,分社根据工作流程,制定按劳取酬的分配方案。

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土地由合作社代耕,留

守农民以地入股。进行土地连片整理。

三;18岁以下的未成年和65岁以上的老人由民政局给以低保补助。只有老人孩子放弃土地,土地才会进行合理流转。

四;合作社人员由18岁以上的和65岁以下的人员组成。

五;外出务工人员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的土地,由其所在的合作社代耕,在自己打工返乡期间,可以向所在合作社提出参加劳动申请,逐步培养年轻人种田的意识,劳动报酬由合作社统一制定。在彻底放弃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合作社在下一年度无条件接受成为社员。

六;在合作社的组建上,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农民进行合理搭配,以免造成人员搭配不均衡的现象,让每一个合作社互利合作公平竞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七;根据当地情况农民以种地很难跨越温饱线,只有因地制宜,走种养加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合作总社调配土地,统一提供养殖场地,政府提供圈舍水电的投资约需xx 万元,按现行国家对养殖扶持资金每头在xx 到xx 元之间,全村可争取xx 万元。农民自己筹集一部分,银行贷款解决一部分,每个合作分社分别成立一个xx 头到xx 头的中型种羊繁殖基地。把养殖头数控制在秸秆合理利用的范围,以免盲目发展造成饲料紧缺,按目前情况每年每只羊收入xx 到xx 计算,仅此一项每年每个合作分社就可盈利xx 到xx 万。全村盈利xx 万至xx 万元之间。

八;养殖基地建成发展不仅促进了本村经济的整体提升,而且产生的大量有机肥,为无公害有机食品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有机


相关内容

  • 山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
  • 附件: 山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合同示范文本 山 东 省 农 业 厅 制定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监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填写说明 1. 本合同文本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实施 民共和国农村土地 ...

  • 县2009年上半年农经工作总结
  • 綦江县二○○六年上半年农经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县农经工作在局党组的领导和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市农经工作会议要求,及时研究制定了《綦江县xx年农经工作要点》和《綦江县xx年农经工作考核办法》,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 ...

  • 广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
  • 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县(市.区)_____________镇_____________村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 广东省农业厅 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甲方(原承包方):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 ...

  • 农村法律知识讲座讲稿1
  • 农村法律知识讲座讲稿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鉴于此,我准备了一篇关于农村法 ...

  • 关于松原市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调查报告
  • 关于松原市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调查报告 作者:王涛等 来源:<农村财政与财务>2014年第02期 吉林省松原市现有人口290万,其中农业人口209万,耕地125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598公顷.在耕地有限的条件下,要持续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在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上做文章,在发展现 ...

  • 农村承包地流转合同范本
  • 农村土地经营权转包(出租)合同 合同编号: 甲方(转包方.出租方): 身份证号: 住址: 联系电话: 乙方(接包方.承租方): 身份证号: 住址: 联系电话: 为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效益,甲方同意将其承包 村 组的土地转包(出租)给乙方经营,经双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土地情况及转包(出租) ...

  • 县经管站2009年农经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 在县农业局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站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紧紧围绕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陆良农业乃至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这一主题,全站职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扎实工作,认真贯彻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有效促进了全县农经工作的全新发 ...

  • 四川农村土地流转合同书(范文)-2012-8-21
  • 四川农村土地流转合同书[4]--土地股份合作 2012-08-21 为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维护农村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为加 ...

  • [法律法规]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
  • [阅读全文] 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 (2003年12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3年12月1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21号公布)第一条 为了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