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李百药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种树者必养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先进于礼乐者,野人也;后进于礼乐者,君子也。”(《论语?先进第十一》)
2.“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第十二》)
4.“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第十九》)
5.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6.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第六》)
7.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第十三》)
8.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李百药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种树者必养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先进于礼乐者,野人也;后进于礼乐者,君子也。”(《论语?先进第十一》)
2.“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第十二》)
4.“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第十九》)
5.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6.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第六》)
7.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第十三》)
8.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