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道德的格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李百药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种树者必养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先进于礼乐者,野人也;后进于礼乐者,君子也。”(《论语?先进第十一》)

2.“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第十二》)

4.“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第十九》)

5.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6.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第六》)

7.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第十三》)

8.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李百药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种树者必养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先进于礼乐者,野人也;后进于礼乐者,君子也。”(《论语?先进第十一》)

2.“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第十二》)

4.“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第十九》)

5.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6.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第六》)

7.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第十三》)

8.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相关内容

  • 描写尊严的格言警句
  •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为人粗鲁意味着忘却了自己的尊严。 - 席勒: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勇于不惜一切地去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这个国家就一钱不值。 - 亚里士多德: 一个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而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 名人名言---尊严篇 - 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 ...

  • 有关描写母爱的格言
  •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荫? ----冰心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描写母爱的格言 1 冈察尔的名言: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这说明母爱是非常伟大的,是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的。 2 ...

  • 描写母爱的格言俗语
  •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英国 母爱是世间最真挚的爱. --董宝平 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 --乔治•赫伯特 母亲对于孩子是第一所学校 --穆尼尔•纳索夫 成功的时

  • 描写成功的格言
  • 42、每种首创事业的成功,最要紧的还是所有当事人的基本训练。——马明·西比利亚克 43、憨厚朴实有碍事业的成功。——约翰·克拉克 44、事业的成功没有止境,它是一场无终点的追求。 45、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46、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 ...

  • 描写母爱的格言
  •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荫? ----冰心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描写母爱的格言 1 冈察尔的名言: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这说明母爱是非常伟大的,是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的。 2 ...

  • 关于描写母爱的格言
  • 母爱不仅仅是指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包含孩子对母亲的爱。 ——穆尼尔纳素夫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 ...

  • 描写母亲的格言俗语
  • 描写母爱的格言 1 冈察尔的名言: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这说明母爱是非常伟大的,是永远伴随在我们身边的。 2 老舍说的: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我觉得这句话说明慈母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想根对花一样重要。 3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4 ...

  •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
  •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 <_____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 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这本无字的书,从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出发,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 2.选择生活中的一个角度,注意写清事情的经过,写明从中获得的启示. 3.在习作指导中,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小事中挖掘意义 ...

  • 第四单元习作启示
  • 第四单元习作--生活中的启示 一.导入谈话 作者并没有跳出来高声呐喊那些道理,仅仅在文首.文中.文末用简洁平实的话交代了一下.所有打动读者的都是这些事例,用事实说话,才更有分量.同时,五年级上的你们也只能选择用事实讲话,若强行用大篇幅议论,试图完成夹叙夹议的文章则会让道理架空,变得油水两张皮.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