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部分 知识提要与学习任务
设计或设计艺术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词语之一。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兼具前沿性、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包括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关内容。导论从设计艺术学科概念的确立、研究对象与范围,以及设计艺术学研究的现状、方法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解读这门学科的基本情况。
关于设计艺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性质等相关问题,大家应该熟悉和掌握,历年考题中经常涉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题型。同时,大家也要熟知人类设计艺术活动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设计艺术学从无到有、从依附其他到最终走向独立的发展历程。其中会涉及“设计艺术学独立”,“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设计艺术学研究现状中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绿色设计”等特定概念的阐释,历年考题中多次以名词解释、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请大家特别注意。另外,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渊源、演变这类知识点,考题中多以填空题、名词解释等题型出现,同样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第二部分 相关知识点、考点及侧重点分析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一、“设计”的概念
设计(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新华辞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实用英汉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含义;作“Design”一词的根
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意大利语的“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
其定义是: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明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有所构
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形,并可借助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
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786年初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
《牛津大辞典》:一是心理计划的意思,指思维中形成意图并准备实现的计划乃至设计;二是意味着艺术中的计划,尤其指绘画制作准备中的草图之类。
作为动词的“Design”:一是意味着指示;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三是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作为名词的“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方案。若对此作进一步的限定,则专指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计划与设计。
20世纪初,“Design”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与汉语原有词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与汉语中的策划、策画、意匠、图案等词意相近。
阿尔切:设计是围绕图表的求解活动。“设计”作为动词是指人们规划构想研究的活动和过程;作为名词,指人们对事物设想规划、研究的结果或成果。
赫伯特-西蒙:凡是以现成情形改变成向往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是在搞设
计。
计、构思、推敲;建筑、园林的设计与构造。
(1)蔡元培最先提出。1920年《美术的起源》。
(2)柳林在《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中指出:“工艺美术即日常生活
用品而经美术设计制造之技术”。张德容在《美术生活》上指出:“所谓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于日常生活器具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
设计者,即得谓之工艺美术”。
(3)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即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美术设计制造的技术,与寻常的简易粗笨的工艺品相对。
(4)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
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二、设计的意义
1、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2、设计就是做事之前的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
的创造性活动。它是社会行为、经济行为、审美行为的综合,它的终极目的是改善环境、工具及人自身。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则是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灵魂。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设计艺术是一个战略整体或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整体的战略或系统中,设计艺术与其他要素一样,既是独立的能动因素,
也是与整体达于和谐的环节。
“设计”作为动词,指人类规划、构想、研究的活动和过程。
“设计”作为名词,指人类对事物构想、研究的结果或成果,是设计的“物化”。
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构思的形成;第二阶段,将计划、构思、
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传达方式表现出来,如图纸、制作效果图、模型等。第三阶段,将设计的方案实施完成。
1、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有遇见的行为;
2、设计是自觉的、合规律的活动,设计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智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3、设计对实践具有指向性和指导性;
4、设计就是生产力。
(2)设计的范畴不仅扩展到物质生产领域,也包括文学、艺术等的精神生产领域,甚至包括经济规划,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国家大政方针上等诸多方面的决策和方案等,只要功能,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功效和用途。与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应,客体既具有使用功能,也具有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等。
2、造型 造型是功能的载体,功能必须依附于造型而存在。
3、技术与材料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4、人因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在艺术设计中,人的因素是核心要素,因此必须要探讨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物之间的各种关系。
☆工业设计: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一次年会上将工业设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
英国工业设计委员会顾问彼得。汤姆逊提出现代设计的五个基本原则:
1) 完整性:设计的全面完整性、系统性
2)变化原则:产品不断变化,适应人的需要,欲望的改变
3)设计的资源:应用物质资源。设计师作为资源应量力而行
4)综合原则:充分考虑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工业技术等
5)服务原则;满足需求原则
第二节 设计的范畴
一、分类
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大类: 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
设计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还可以分为许多细目,如建筑与环境设计方面有都市规划设计、社区规划设计、住宅规划设计、商业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产品设计有汽车设计、家用电器设计、家具设计、文具设计、工具设计等等;平面设计有装潢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整体设计等。
第一章 导论
第一部分 知识提要与学习任务
设计或设计艺术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词语之一。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兼具前沿性、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包括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关内容。导论从设计艺术学科概念的确立、研究对象与范围,以及设计艺术学研究的现状、方法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解读这门学科的基本情况。
关于设计艺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性质等相关问题,大家应该熟悉和掌握,历年考题中经常涉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题型。同时,大家也要熟知人类设计艺术活动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设计艺术学从无到有、从依附其他到最终走向独立的发展历程。其中会涉及“设计艺术学独立”,“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设计艺术学研究现状中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绿色设计”等特定概念的阐释,历年考题中多次以名词解释、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请大家特别注意。另外,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渊源、演变这类知识点,考题中多以填空题、名词解释等题型出现,同样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第二部分 相关知识点、考点及侧重点分析
第一节 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一、“设计”的概念
设计(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计划。《新华辞典》将设计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与英语“Design”对译的词,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实用英汉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计划的含义;作“Design”一词的根
本语义是“通过行为而达到某种状态、形成某种计划”,是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造过程。
意大利语的“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
其定义是: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明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有所构
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形,并可借助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
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786年初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
《牛津大辞典》:一是心理计划的意思,指思维中形成意图并准备实现的计划乃至设计;二是意味着艺术中的计划,尤其指绘画制作准备中的草图之类。
作为动词的“Design”:一是意味着指示;二是建立计划、进行构想、规划;三是画草图、制作效果图等。
作为名词的“Design”:最本质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方案。若对此作进一步的限定,则专指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计划与设计。
20世纪初,“Design”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被译为图案、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等词。与汉语原有词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与汉语中的策划、策画、意匠、图案等词意相近。
阿尔切:设计是围绕图表的求解活动。“设计”作为动词是指人们规划构想研究的活动和过程;作为名词,指人们对事物设想规划、研究的结果或成果。
赫伯特-西蒙:凡是以现成情形改变成向往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是在搞设
计。
计、构思、推敲;建筑、园林的设计与构造。
(1)蔡元培最先提出。1920年《美术的起源》。
(2)柳林在《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中指出:“工艺美术即日常生活
用品而经美术设计制造之技术”。张德容在《美术生活》上指出:“所谓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于日常生活器具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
设计者,即得谓之工艺美术”。
(3)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即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美术设计制造的技术,与寻常的简易粗笨的工艺品相对。
(4)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
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二、设计的意义
1、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2、设计就是做事之前的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
的创造性活动。它是社会行为、经济行为、审美行为的综合,它的终极目的是改善环境、工具及人自身。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则是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灵魂。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设计艺术是一个战略整体或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整体的战略或系统中,设计艺术与其他要素一样,既是独立的能动因素,
也是与整体达于和谐的环节。
“设计”作为动词,指人类规划、构想、研究的活动和过程。
“设计”作为名词,指人类对事物构想、研究的结果或成果,是设计的“物化”。
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构思的形成;第二阶段,将计划、构思、
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传达方式表现出来,如图纸、制作效果图、模型等。第三阶段,将设计的方案实施完成。
1、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有遇见的行为;
2、设计是自觉的、合规律的活动,设计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智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3、设计对实践具有指向性和指导性;
4、设计就是生产力。
(2)设计的范畴不仅扩展到物质生产领域,也包括文学、艺术等的精神生产领域,甚至包括经济规划,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国家大政方针上等诸多方面的决策和方案等,只要功能,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功效和用途。与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应,客体既具有使用功能,也具有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等。
2、造型 造型是功能的载体,功能必须依附于造型而存在。
3、技术与材料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4、人因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在艺术设计中,人的因素是核心要素,因此必须要探讨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物之间的各种关系。
☆工业设计: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一次年会上将工业设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
英国工业设计委员会顾问彼得。汤姆逊提出现代设计的五个基本原则:
1) 完整性:设计的全面完整性、系统性
2)变化原则:产品不断变化,适应人的需要,欲望的改变
3)设计的资源:应用物质资源。设计师作为资源应量力而行
4)综合原则:充分考虑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工业技术等
5)服务原则;满足需求原则
第二节 设计的范畴
一、分类
根据不同对象可分为五大类: 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
设计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还可以分为许多细目,如建筑与环境设计方面有都市规划设计、社区规划设计、住宅规划设计、商业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产品设计有汽车设计、家用电器设计、家具设计、文具设计、工具设计等等;平面设计有装潢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整体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