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视 | 从浮世绘到写真,日本视觉文明的开化

艺术是时代的缩影,从幕末到明治,绘画从浮世绘到西洋照片油画的变化历程,映射了当时日本对西欧文明的憧憬。但东方文明也在思考,在顺应潮流的同时如何回归传统?

本期推荐的《从浮世绘到摄影:日本的视觉文化觉醒》展览,回顾了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后期到明治时期(1868-1912年)的艺术作品,不难发现当时人们对摄影和图像的强烈兴趣,且这些作品越过了固有观念的束缚,开启了艺术永无止境的好奇心,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

相关展览从浮世绘到摄影:日本的视觉文化觉醒地点:日本东京都江户东京博物馆时间:2015年10月10日—12月26日门票:成人1,350日元 学生1,080日元

“从浮世绘到照片——视觉的文明开化”展览现场,音乐来自:東京楽所《春鶯囀(しゅんのうでん)》

正在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举行的“从浮世绘到照片——视觉的文明开化”(浮世絵から写真へ視覚の文明開化)特展中以浮世绘绘画和幕末(德川幕府统治末期)作为舶来品的照片为载体,介绍了幕末到明治时期多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和日本文化近代化的变革。

展览海报

在江户这一新兴都市建立初期,绘有隅田川或寺庙风景的大幅屏风画是主流。然而,随着市民文化的发展,描绘了风景或人物的画作,随即就被以版画或木板印刷图书的形式大量生产出来。“浮世绘”就此诞生。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不断增加的江户名胜,描绘建筑、人文场所的名胜画和描绘美人、歌舞伎、浪人、侠士的人物画和成为了浮世绘的主题,这两大主题同样在幕末时期的照片中占了很大比例。

歌川国芳《東都名所 浅草今戸》锦绘,1832~1833年(天保3~4年),江户博物馆藏

绘画和照片的相遇

1848年,长崎商人上野俊之丞带回达盖尔式相机,日本摄影史自此开始。

内田九一《小川泰堂居士夫妻肖像》写真,1872年(明治5年),池上本门寺藏

但是,日文中“写真”一词却早在江户时期的1799年司马江汉所著《西方画谈》中出现:“东方画作为鉴赏玩物无实之用,且西画画法所至,浓淡改以阴阳、凹凸、远近、深浅,以模实仿真。……所谓绘画,若无法写真则不足称妙,亦不足称画也。”可见江户时期的绘画理念中在“真实”的追求上与摄影是异曲同工的。

昇斎一景《東京名所四十八景 柳原写真所三階よりお茶の水遠景》 锦绘,1871年(明治4年),江户博物馆藏

这张浮世绘表现了明治初期照相馆的样子。当时曝光时间很长,画中女子的身边放着叫“压头”的东西,用来固定头部和身体。图中窗子开得很大也是因为当时的摄影需要充足的光线。

歌川芳藤《開化旧弊興廃くらべ》锦绘,1882年(明治15年),江户博物馆藏

虽然将江户时代浮世绘上的名胜与美人,与明治时代的照片一起展出并不少见,但此次展览更注重探究浮世绘和摄影的接触点。

仔细观看明治初期的黑白风景照,观众会发现照片中的风景同江户时期创作的色彩艳丽的浮世绘和当时刊行的木板图书插图的非常相似。

歌川国贞《東都両国川開之図》锦绘,1856年,江户博物馆藏

野泽贞吉《東京両国通運会社川蒸気往復盛栄真景之図》锦绘,19世纪末(明治前期),江户博物馆藏

《東京名所写真帖》写真,19世纪末(明治前期),江户博物馆藏

这三幅作品都是从两国桥西岸描绘或拍摄的两国桥。从前两张浮世绘中,岸边由江户时期的游船转化为明治时期成了蒸汽船的通运丸号,以此看出工业化进程在日本的发生。

两国桥是江户时期的名胜,在明治前期的照片中,观者不难比较出浮世绘名胜画中典型的构图方式,超越了时代和技术的变化被继承了下来。

歌川国贞、歌川国久《江戸名所百人美女両国はし》锦绘1857年(左)(安政4年),《江戸名所百人美女の内 よし町》锦绘1858年(右)(安政5年),江户博物馆藏

此次展览另一个浮世绘和照片交相辉映的看点是“百美图”,此次展览展出了江户时代的浮世绘作品《江户名胜百人美女》和明治时期的《凌云阁一百美人》照片,通过比较观者同样能发现她们的相似点。

小川一真《凌雲閣百美人》写真,1891年(明治24年),江户博物馆藏

这是小川一真浅草凌云阁一百美人写真集中的一张,此幅黑白照片仅用绘画方式填色,但构图方式起源来自歌川派的《江户名胜百人美女》。

尽管在幕末时期的浮世绘中收集大量的人和物来进行创作的构想很常见,但目前为止,集齐并收藏“百美”的只有江户博物馆。

《和装西洋男女図》绢本彩色(肉笔画),19世纪末(明治前期),江户博物馆藏

失传的梦幻写真油画

除了照片,日本幕末感兴趣的西洋表现艺术就是油画了。

江户时期人们开始对以油画为代表的舶来画有了意识,从江户到明治时期,除浮世绘外相继诞生出粗糙绘画(以搀白垩粉的廉价油画颜料为工具、追求油画风格笔触的肉笔画)、玻璃画(从玻璃反面反复多次上色)等。

《富士山風景図》玻璃画,19世纪末~20世纪初(明治),个人收藏

这张玻璃画的背景使用的是普通玻璃画的制作手法,名胜与人物的组合却大胆而新奇。屋顶和栏杆使用了贝壳制作。

横山松三郎《丁髷の男と外国人》写真油画,1882年(明治15年),个人收藏

比一般玻璃画更进一步,横山松三郎独自研究并学习了石版、油彩画等西方传来的当时最先端的各种技艺,从而发明了照片油画。这幅出自横山松三郎之手的照片油画,中间是一幅武士的照片,周围的西洋人和绘画工具为油画,这幅画也暗示着江户到明治的时代变更。

小豆泽亮一《初代東京府知事 烏丸光徳》写真油絵,1888年(明治21年,东京都公文书馆藏

这是当代人无法看到的写真油画技巧,是由横山松三郎在1880年左右(明治13年)设计开创并传授给弟子小豆泽亮一。并与1885年(明治18年)申请了照片油画的专利。

小豆泽亮一变很快的取得了特许,以“专卖特许”鼓励写真油画的制作,而精细的画作相当费力,不久变得了近视。鲜明的色彩艳丽的画面无与伦比,小豆泽亮一的写真油画得到了天皇观赏的荣誉,1890年(明治23年)小豆泽亮一去世,写真油画也因他的去世成为梦幻般遗失的技巧。

尽管,“梦幻油画”技艺已经失传,但到2013年为止,颁给相扑选手的匾额依旧使用黑白照片上油画颜色。

平成二十二年横綱白鵬関的相扑优胜匾额。

这如同日本文化新旧融合的映射:相扑选手的形象沿袭江户时期的相扑锦绘不变,而描画技术用的是明治时期量产的着色技术的现代版。

艺术是时代的缩影,从幕末到明治,绘画从浮世绘到西洋照片油画的变化历程,也恰恰映射了当时日本对西欧文明的憧憬。但东方文明也在思考,在顺应潮流的同时如何回归传统?

作者:黄松 赵施柳

艺术是时代的缩影,从幕末到明治,绘画从浮世绘到西洋照片油画的变化历程,映射了当时日本对西欧文明的憧憬。但东方文明也在思考,在顺应潮流的同时如何回归传统?

本期推荐的《从浮世绘到摄影:日本的视觉文化觉醒》展览,回顾了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后期到明治时期(1868-1912年)的艺术作品,不难发现当时人们对摄影和图像的强烈兴趣,且这些作品越过了固有观念的束缚,开启了艺术永无止境的好奇心,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

相关展览从浮世绘到摄影:日本的视觉文化觉醒地点:日本东京都江户东京博物馆时间:2015年10月10日—12月26日门票:成人1,350日元 学生1,080日元

“从浮世绘到照片——视觉的文明开化”展览现场,音乐来自:東京楽所《春鶯囀(しゅんのうでん)》

正在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举行的“从浮世绘到照片——视觉的文明开化”(浮世絵から写真へ視覚の文明開化)特展中以浮世绘绘画和幕末(德川幕府统治末期)作为舶来品的照片为载体,介绍了幕末到明治时期多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和日本文化近代化的变革。

展览海报

在江户这一新兴都市建立初期,绘有隅田川或寺庙风景的大幅屏风画是主流。然而,随着市民文化的发展,描绘了风景或人物的画作,随即就被以版画或木板印刷图书的形式大量生产出来。“浮世绘”就此诞生。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不断增加的江户名胜,描绘建筑、人文场所的名胜画和描绘美人、歌舞伎、浪人、侠士的人物画和成为了浮世绘的主题,这两大主题同样在幕末时期的照片中占了很大比例。

歌川国芳《東都名所 浅草今戸》锦绘,1832~1833年(天保3~4年),江户博物馆藏

绘画和照片的相遇

1848年,长崎商人上野俊之丞带回达盖尔式相机,日本摄影史自此开始。

内田九一《小川泰堂居士夫妻肖像》写真,1872年(明治5年),池上本门寺藏

但是,日文中“写真”一词却早在江户时期的1799年司马江汉所著《西方画谈》中出现:“东方画作为鉴赏玩物无实之用,且西画画法所至,浓淡改以阴阳、凹凸、远近、深浅,以模实仿真。……所谓绘画,若无法写真则不足称妙,亦不足称画也。”可见江户时期的绘画理念中在“真实”的追求上与摄影是异曲同工的。

昇斎一景《東京名所四十八景 柳原写真所三階よりお茶の水遠景》 锦绘,1871年(明治4年),江户博物馆藏

这张浮世绘表现了明治初期照相馆的样子。当时曝光时间很长,画中女子的身边放着叫“压头”的东西,用来固定头部和身体。图中窗子开得很大也是因为当时的摄影需要充足的光线。

歌川芳藤《開化旧弊興廃くらべ》锦绘,1882年(明治15年),江户博物馆藏

虽然将江户时代浮世绘上的名胜与美人,与明治时代的照片一起展出并不少见,但此次展览更注重探究浮世绘和摄影的接触点。

仔细观看明治初期的黑白风景照,观众会发现照片中的风景同江户时期创作的色彩艳丽的浮世绘和当时刊行的木板图书插图的非常相似。

歌川国贞《東都両国川開之図》锦绘,1856年,江户博物馆藏

野泽贞吉《東京両国通運会社川蒸気往復盛栄真景之図》锦绘,19世纪末(明治前期),江户博物馆藏

《東京名所写真帖》写真,19世纪末(明治前期),江户博物馆藏

这三幅作品都是从两国桥西岸描绘或拍摄的两国桥。从前两张浮世绘中,岸边由江户时期的游船转化为明治时期成了蒸汽船的通运丸号,以此看出工业化进程在日本的发生。

两国桥是江户时期的名胜,在明治前期的照片中,观者不难比较出浮世绘名胜画中典型的构图方式,超越了时代和技术的变化被继承了下来。

歌川国贞、歌川国久《江戸名所百人美女両国はし》锦绘1857年(左)(安政4年),《江戸名所百人美女の内 よし町》锦绘1858年(右)(安政5年),江户博物馆藏

此次展览另一个浮世绘和照片交相辉映的看点是“百美图”,此次展览展出了江户时代的浮世绘作品《江户名胜百人美女》和明治时期的《凌云阁一百美人》照片,通过比较观者同样能发现她们的相似点。

小川一真《凌雲閣百美人》写真,1891年(明治24年),江户博物馆藏

这是小川一真浅草凌云阁一百美人写真集中的一张,此幅黑白照片仅用绘画方式填色,但构图方式起源来自歌川派的《江户名胜百人美女》。

尽管在幕末时期的浮世绘中收集大量的人和物来进行创作的构想很常见,但目前为止,集齐并收藏“百美”的只有江户博物馆。

《和装西洋男女図》绢本彩色(肉笔画),19世纪末(明治前期),江户博物馆藏

失传的梦幻写真油画

除了照片,日本幕末感兴趣的西洋表现艺术就是油画了。

江户时期人们开始对以油画为代表的舶来画有了意识,从江户到明治时期,除浮世绘外相继诞生出粗糙绘画(以搀白垩粉的廉价油画颜料为工具、追求油画风格笔触的肉笔画)、玻璃画(从玻璃反面反复多次上色)等。

《富士山風景図》玻璃画,19世纪末~20世纪初(明治),个人收藏

这张玻璃画的背景使用的是普通玻璃画的制作手法,名胜与人物的组合却大胆而新奇。屋顶和栏杆使用了贝壳制作。

横山松三郎《丁髷の男と外国人》写真油画,1882年(明治15年),个人收藏

比一般玻璃画更进一步,横山松三郎独自研究并学习了石版、油彩画等西方传来的当时最先端的各种技艺,从而发明了照片油画。这幅出自横山松三郎之手的照片油画,中间是一幅武士的照片,周围的西洋人和绘画工具为油画,这幅画也暗示着江户到明治的时代变更。

小豆泽亮一《初代東京府知事 烏丸光徳》写真油絵,1888年(明治21年,东京都公文书馆藏

这是当代人无法看到的写真油画技巧,是由横山松三郎在1880年左右(明治13年)设计开创并传授给弟子小豆泽亮一。并与1885年(明治18年)申请了照片油画的专利。

小豆泽亮一变很快的取得了特许,以“专卖特许”鼓励写真油画的制作,而精细的画作相当费力,不久变得了近视。鲜明的色彩艳丽的画面无与伦比,小豆泽亮一的写真油画得到了天皇观赏的荣誉,1890年(明治23年)小豆泽亮一去世,写真油画也因他的去世成为梦幻般遗失的技巧。

尽管,“梦幻油画”技艺已经失传,但到2013年为止,颁给相扑选手的匾额依旧使用黑白照片上油画颜色。

平成二十二年横綱白鵬関的相扑优胜匾额。

这如同日本文化新旧融合的映射:相扑选手的形象沿袭江户时期的相扑锦绘不变,而描画技术用的是明治时期量产的着色技术的现代版。

艺术是时代的缩影,从幕末到明治,绘画从浮世绘到西洋照片油画的变化历程,也恰恰映射了当时日本对西欧文明的憧憬。但东方文明也在思考,在顺应潮流的同时如何回归传统?

作者:黄松 赵施柳


相关内容

  • 2013公开课 明治维新 教案
  •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第3课 明治维新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币制改革.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西化.改革军制等基础历史知识. (2)理解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 (3)运用: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本发展资 ...

  • 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传统性研究
  • 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传统性研究 刘 彬 内容摘要:日本设计在20世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学习西方文明的同时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形成了特有的设计上的双轨并行体制.本文着重从形态.色彩.构图.意韵.文字.性格等六个方面来分析日本平面设计中的传统性体现,使其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精神具体化.理性化,并 ...

  • 单元四 日本明治维新综合检测试题单元检测
  • 单元四 日本明治维新综合检测试题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 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②实行闭关锁国 ③鼓励派遣留学生 ④支持尊攘运动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下列是生活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一名武士,他可能从事的活动有 ①在京都杀死一名平民 ...

  • 吕敬人-谈书籍装帧设计
  • 吕敬人-谈书籍装帧设计 2011-02-21 11:14:57来自: 张艾米(做快乐勇敢坚定勤奋的小青年) 吕敬人书籍设计欣赏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4727303/ 吕敬人简介 书籍设计师.插图画家,视觉艺术家.师从神户艺术工科大学院杉浦康平教授,现 ...

  • 二战后平面设计的发展
  • 二战后世界平面设计的个性化发展 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平面设计发展的总体特点为文字简练,以图形突出思想内容,突出观念,观念和形象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被设计界称为"观念形象设计"大量借用现代艺术中的各种手法, 如立体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等等 图形更抽象 ...

  • 梵高.马奈.莫奈.德加等印象派画家为什么都受到浮世绘的影响?这影响是什么?
  • 6 条评论 分享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 14 个回答 819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知乎用户 ,安全行业 浮世绘 floating world 的精髓就是live in the moment 即 "活在当下",是被当时的市井小民奉为主体的主流思潮,反映市俗生活,注重感官刺激的 ...

  • 浅谈近现代日本文化
  • 浅谈近现代日本文化 前言 日本是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海岛国家,国土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亿,人口密度约是中国的3倍.受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制约,使得日本民族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进而造就了其"淡如菊花拔刀见血"的民族性格,纵观历史日本民族又是一个很善于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的民族 ...

  • _白_日本设计的美学观
  • 大 众 文 艺 "白":日本设计的美学观 邵 阳1 郁舒兰2 孙 琦3 (1.2.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7:3.艺术设计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7) 摘要:"白"不只是一种色彩,更是一种设计理念.文章通过追踪日本文化中" ...

  • 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
  • 大国的崛起-日本 日本,我们的邻居,经济比我们发达的一个小国.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的一个国土面积小的岛国,国内资源贫乏,能源和矿产资源等主要依赖国外进口.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接受<波茨坦宣言>,宣告投降,被迫打开国门,受到极大的屈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经济又受到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