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特点

作者:李蓉

世界农业 1999年10期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实现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或方法,即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如果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增长方式就是以粗放为主;反之就是以集约为主。国外通常以生产要素消费弹性系数和投入产出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按此指标计算,美国在本世纪50年代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50年代美国的GDP 年平均增长3.3%,其中由生产要素投入增加获得的占47%, 由要素生产率提高获得的占53%,表明其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转入以集约型为主。农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整个经济的增长方式的转变基本上同步进行。

  转变的过程和途径

  美国农业增长方式的演变从历史上看,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过程:第一次是从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商品农业向持续农业的转变。国外没有增长方式的粗放和集约的划分,从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的特征与传统农业、商品农业的持续农业的比较,可以认为传统农业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商品农业和持续农业均属于集约型增长方式。

  从人类开始农业生产一直到19世纪初都属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经营时期,其基本特征是:农民以传统的直接耕作经验为基础,使用简单的工具、畜力进行生产。技术发展极其缓慢,农业生产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这一时期,农产品的增加主要依靠投入的土地、资本和劳动数量的增长,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农产品增加的作用很低,因此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从19世纪初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商品农业的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采用近代科学技术和近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管理方法,实行集约经营,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程度显著提高。农业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特别是战后农业部门的生产率提高幅度超过了制造业部门。从七八十年代至今,持续农业开始兴起并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其基本特征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产品和就业,保持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在农业的商品化阶段,要素生产率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开始上升,增长方式由以粗放为主转向以集约为主。在农业的持续化发展时期,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大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属于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转变的特点

  1.农业生产中的科技、知识含量不断提高 随着技术进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大规模应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系统化不断深入,农业的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科技含量和知识水平都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产业革命为农机制造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为各种农机具和农业机械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并随之带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从18世纪末陆续发明、改良了许多重要的农机具。

  第二次技术革命又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生产工具和能源。石油、电力等工业的发展使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中开始了以内燃机(拖拉机、汽车)和电力代替畜力,以电动的大型农业机器代替改良农机具的过程,使主要田间作业实现了机械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物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大量地在农业部门应用,基因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遗传工程、资源持续再生等等技术的推广使农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持续发展阶段。战后到70年代,农业机械的生产更广泛地采用高新技术,不仅产量增加、性能提高,还设计、制造出了一系列适应细致农活需要的多种农业机器,如插秧机、摘棉机、玉米收获机、番茄收获机、挤奶器、煎毛机等等。从70年代开始,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成为美国农业技术的主攻方向,目的是用知识代替资源,大幅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并与环境、生态的保护相协调。目前美国已经有10%以上的农场全面接受持续农业的原则以及相应的技术体系,50%以上的农场部分采用持续农业技术。以几所州立大学为挂靠单位,按照农业区划构成的持续农业研究的全国型网络已经形成。

  2.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日益完善 工业部门中股份制公司以及合伙制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使许多农业经营者开始仿效,出现了大批的农业公司。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工业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影响,使得农业部门的分工越来越细化。首先是农场本身采取企业管理的形式和方法。农场主成为管理者,不再亲自参加生产劳动,而是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场。他不仅要组织生产、管理各种农业服务公司提供的各种农业服务,还要完成大量的合同、财务及其他经营管理工作。

  其次出现了许多单独为农业服务的公司和企业,它们分布在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原来由一个农场完成的各种农活,现在则由许多专业服务公司分别承担,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大农业。

  第三,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农业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更多地采取了农业合作社的形式。农业合作社主要由农民或农场主组织,负责向社员提供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项服务,如种子、饲料、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物资,收集、处理和销售农产品等。由于这些服务面向社员,以非盈利为目的,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了发达的网络。合作社在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开发农村的服务系统、公共事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述特点决定了农业必然越来越依赖市场。首先是生产资料的购买要依赖农用物资市场。农业生产工具和机器设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只能通过工业和高技术产业部门来生产,农民就只能到市场上购买。播种时的选种、种子杂交及饲料、化肥、农药等等也都由专门的企业或合作社提供。其次,形成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公共农业服务体系,集体农业服务体系和私人农业服务体系。其中公共农业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部门构成,主体是农业部、州立大学农学院、县推广站等机构,该体系提供的各种涉农服务是免费的,从业人员有20多万人。集体农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农场主合作社和合作农业信贷体系。前者由各种非盈利性农业经济组织组成,后者则负责向农场主和合作社提供廉价的农业信贷服务。私人农业服务体系主要由从事农用物资生产、供应和农产品运销加工的私营企业组成。这些企业完全按市场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

  3.政府的法律和农业政策的支持始终如一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首先是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这些法律的内容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政府对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

  在法律的支持下,政府对农业的发展从科研、生产、贸易等领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干预。其中以科研最为明显和制度化。1862年通过的《宅地法》使近200万户美国公民获得了免费土地,总面积达到11.53万hm[2],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通过的《莫里尔赠地学院法》,资助各州建立农学院,开展农业和机械技术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农业机械学科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获得了法定地位。1887年国会又通过了《哈奇法》,资助各州赠地学院建立农业试验站。1914 年的《斯密·利弗法》资助建立全国范围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从而形成了农业的教育—科研—推广的完整体系。1925年《帕尔内法》明确规定,各州农业试验站应该进行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和家政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使农业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农业科研以外,政府还在生产、流通、国际贸易等方面直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如政府为农场主提供的各种补贴最为有名。美国政府的农业发展计划非常具体,参加计划的农场主可以得到各种补贴,包括停耕补贴、最低保护价格补贴、灾害补贴等等。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农场主家庭管理局”和“农产品信贷公司”,为农场主提供农业贷款。此外,政府的食品券计划、联邦儿童营养计划、食物分配计划、食物援外计划等在进行社会救济的同时也有效地缓解了农业生产的供求矛盾。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直接支持,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和农村的稳定发展。

  启示

  1.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知识含量 政府要在农业科研的投资、教育和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很低(35%左右,国外已达到80%),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每年约有六七千项,推广率却低于30%。农业科技推广资金虽然每年增加,但与农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国外学者对农业研究推广体系与生产率的关系的研究表明,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社会效益显著。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体系。

  2.政府应实行农业保护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我国的农业保护率1994年为-10.89%,美国为42%,日本达到75%。 所以必须要调整工农业关系,逐步减缓农业资源转移的速度,从财政、信贷等角度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农业走向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3.大力发展农产品运销加工体系,健全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我国农村目前约有剩余劳动力2 亿人,这些人的就业应该考虑将其转入农业的关联产业部门,使农民通过这些部门有组织地进入市场,而不是提倡农民直接销售他们生产的农副产品。发展农产品的运销加工工业,可以创造和开发新的农产品生产和市场,大幅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实现转移。

  4.充分认识农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真正意义的合作社的建立 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可以使单个家庭的经营连接起来,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也是技术推广和新设备使用的重要渠道;农业合作社可以向农民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减少农民在市场上遇到的各种风险,有利于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合作社可以在建立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介绍:李蓉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作者:李蓉

世界农业 1999年10期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实现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或方法,即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如果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增长方式就是以粗放为主;反之就是以集约为主。国外通常以生产要素消费弹性系数和投入产出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按此指标计算,美国在本世纪50年代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50年代美国的GDP 年平均增长3.3%,其中由生产要素投入增加获得的占47%, 由要素生产率提高获得的占53%,表明其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转入以集约型为主。农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整个经济的增长方式的转变基本上同步进行。

  转变的过程和途径

  美国农业增长方式的演变从历史上看,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过程:第一次是从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商品农业向持续农业的转变。国外没有增长方式的粗放和集约的划分,从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的特征与传统农业、商品农业的持续农业的比较,可以认为传统农业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商品农业和持续农业均属于集约型增长方式。

  从人类开始农业生产一直到19世纪初都属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经营时期,其基本特征是:农民以传统的直接耕作经验为基础,使用简单的工具、畜力进行生产。技术发展极其缓慢,农业生产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这一时期,农产品的增加主要依靠投入的土地、资本和劳动数量的增长,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农产品增加的作用很低,因此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从19世纪初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商品农业的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采用近代科学技术和近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管理方法,实行集约经营,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程度显著提高。农业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特别是战后农业部门的生产率提高幅度超过了制造业部门。从七八十年代至今,持续农业开始兴起并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其基本特征是:持续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产品和就业,保持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在农业的商品化阶段,要素生产率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开始上升,增长方式由以粗放为主转向以集约为主。在农业的持续化发展时期,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大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属于集约型的增长方式。

  转变的特点

  1.农业生产中的科技、知识含量不断提高 随着技术进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大规模应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系统化不断深入,农业的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科技含量和知识水平都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产业革命为农机制造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为各种农机具和农业机械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并随之带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从18世纪末陆续发明、改良了许多重要的农机具。

  第二次技术革命又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生产工具和能源。石油、电力等工业的发展使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中开始了以内燃机(拖拉机、汽车)和电力代替畜力,以电动的大型农业机器代替改良农机具的过程,使主要田间作业实现了机械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物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大量地在农业部门应用,基因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遗传工程、资源持续再生等等技术的推广使农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持续发展阶段。战后到70年代,农业机械的生产更广泛地采用高新技术,不仅产量增加、性能提高,还设计、制造出了一系列适应细致农活需要的多种农业机器,如插秧机、摘棉机、玉米收获机、番茄收获机、挤奶器、煎毛机等等。从70年代开始,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成为美国农业技术的主攻方向,目的是用知识代替资源,大幅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并与环境、生态的保护相协调。目前美国已经有10%以上的农场全面接受持续农业的原则以及相应的技术体系,50%以上的农场部分采用持续农业技术。以几所州立大学为挂靠单位,按照农业区划构成的持续农业研究的全国型网络已经形成。

  2.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日益完善 工业部门中股份制公司以及合伙制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使许多农业经营者开始仿效,出现了大批的农业公司。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工业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影响,使得农业部门的分工越来越细化。首先是农场本身采取企业管理的形式和方法。农场主成为管理者,不再亲自参加生产劳动,而是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场。他不仅要组织生产、管理各种农业服务公司提供的各种农业服务,还要完成大量的合同、财务及其他经营管理工作。

  其次出现了许多单独为农业服务的公司和企业,它们分布在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原来由一个农场完成的各种农活,现在则由许多专业服务公司分别承担,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大农业。

  第三,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农业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更多地采取了农业合作社的形式。农业合作社主要由农民或农场主组织,负责向社员提供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项服务,如种子、饲料、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物资,收集、处理和销售农产品等。由于这些服务面向社员,以非盈利为目的,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了发达的网络。合作社在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开发农村的服务系统、公共事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述特点决定了农业必然越来越依赖市场。首先是生产资料的购买要依赖农用物资市场。农业生产工具和机器设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只能通过工业和高技术产业部门来生产,农民就只能到市场上购买。播种时的选种、种子杂交及饲料、化肥、农药等等也都由专门的企业或合作社提供。其次,形成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公共农业服务体系,集体农业服务体系和私人农业服务体系。其中公共农业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部门构成,主体是农业部、州立大学农学院、县推广站等机构,该体系提供的各种涉农服务是免费的,从业人员有20多万人。集体农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农场主合作社和合作农业信贷体系。前者由各种非盈利性农业经济组织组成,后者则负责向农场主和合作社提供廉价的农业信贷服务。私人农业服务体系主要由从事农用物资生产、供应和农产品运销加工的私营企业组成。这些企业完全按市场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

  3.政府的法律和农业政策的支持始终如一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首先是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这些法律的内容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政府对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

  在法律的支持下,政府对农业的发展从科研、生产、贸易等领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干预。其中以科研最为明显和制度化。1862年通过的《宅地法》使近200万户美国公民获得了免费土地,总面积达到11.53万hm[2],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通过的《莫里尔赠地学院法》,资助各州建立农学院,开展农业和机械技术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农业机械学科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获得了法定地位。1887年国会又通过了《哈奇法》,资助各州赠地学院建立农业试验站。1914 年的《斯密·利弗法》资助建立全国范围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从而形成了农业的教育—科研—推广的完整体系。1925年《帕尔内法》明确规定,各州农业试验站应该进行农业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和家政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使农业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农业科研以外,政府还在生产、流通、国际贸易等方面直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如政府为农场主提供的各种补贴最为有名。美国政府的农业发展计划非常具体,参加计划的农场主可以得到各种补贴,包括停耕补贴、最低保护价格补贴、灾害补贴等等。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农场主家庭管理局”和“农产品信贷公司”,为农场主提供农业贷款。此外,政府的食品券计划、联邦儿童营养计划、食物分配计划、食物援外计划等在进行社会救济的同时也有效地缓解了农业生产的供求矛盾。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直接支持,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和农村的稳定发展。

  启示

  1.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知识含量 政府要在农业科研的投资、教育和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很低(35%左右,国外已达到80%),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每年约有六七千项,推广率却低于30%。农业科技推广资金虽然每年增加,但与农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国外学者对农业研究推广体系与生产率的关系的研究表明,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社会效益显著。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体系。

  2.政府应实行农业保护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我国的农业保护率1994年为-10.89%,美国为42%,日本达到75%。 所以必须要调整工农业关系,逐步减缓农业资源转移的速度,从财政、信贷等角度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农业走向商品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3.大力发展农产品运销加工体系,健全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我国农村目前约有剩余劳动力2 亿人,这些人的就业应该考虑将其转入农业的关联产业部门,使农民通过这些部门有组织地进入市场,而不是提倡农民直接销售他们生产的农副产品。发展农产品的运销加工工业,可以创造和开发新的农产品生产和市场,大幅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实现转移。

  4.充分认识农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真正意义的合作社的建立 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可以使单个家庭的经营连接起来,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也是技术推广和新设备使用的重要渠道;农业合作社可以向农民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减少农民在市场上遇到的各种风险,有利于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合作社可以在建立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介绍:李蓉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


相关内容

  •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新特点
  • 国研中心主任李伟: 2012年01月06日 中国经济网 提要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争取:一味求进,大局难稳:只稳不进,机遇错失.稳是为更好地进,进是为长远的稳: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 ...

  •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摘要]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本文论述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新形势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 [关键词]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内涵 途径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q ...

  •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讲解
  • [案例04-1]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及启示 工业化一般是指,由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工业化是人类社会通向现代文明的必经之路. 20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不仅彻底改变了国家和社会的面貌, ...

  • 法学经济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辽 宁 大 学哈尔滨师范大学 成 人 高 等 教 育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论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 2.犯罪的基本特征 3.单位犯罪研究 4.论醉酒者的刑事责任 5.过失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6.论犯罪故意的内部结构 7.试论结果加重犯 8.论刑法上的行为概念 9.危害结果若干问题研究 10.事实 ...

  • 人力资本理论与经济发展
  • 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009-06-05 10:47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223 摘 要: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有广泛的影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密切相关.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论述了教育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科技发展.促 ...

  • 经济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 摘要:第十二届全国政治经济学研讨会讨论了"经济危机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危机的成因研究.经济危机的影响研究.经济危机与宏观调控.经济危机的治理思路.应对危机的经验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等. 关键词:经济危机;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

  • 充分认识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意义
  • 作者:陈文玲 宏观经济研究 2008年03期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经济转型,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也是新形势下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服务贸易是将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服务品生产能力转变为可贸易的"无形商品"或"无形资产",转变为贸易的价值形态,以获得增殖 ...

  •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初论
  •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初论 冯晓青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 关键词: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内容提要: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产权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即在生产.经营 ...

  • 国际经济环境的演变趋势与我国经济转型
  • 第4期 2012年7月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ForumofWorldEconomics&PoliticsNo.4Jul.2012 国际经济环境的演变趋势与我国经济转型 全 摘要毅*"多哈回合"未来五至十年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多边贸易体制的 谈判陷入僵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