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培养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 的最重要的目标,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品德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  一、教师的创新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师的创新观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和源泉,在学习中,一个学生能否提出创新问题,或者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关键是教师是否具有创新观念、贯彻创新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还像以前一样,从头到尾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枯燥无味地听,只要求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单纯地应付考试,而不从整体上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把基本知识内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那么贯彻新课程标准、落实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自身首先要树立创新观念。一旦教师树立了创新观念,具备了创新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会使教学任务在教师预设的创新情境中较好地完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转变。  (3)由维护“师道尊严”的观念向“平等、民主”的教学观念转变。  (4)由单一的教学目标向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转变。  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课试卷突出体现了知识性、综合性、时代性、灵活性等特点,它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还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迁移、灵活运用和创新能力。它克服了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拿到高分的倾向,代之以具体材料或情境为载体,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并且紧密联系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为了使学生适应新的考试形式,提高各方面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教师怎样“教”,还要研究学生怎样“学”。  1.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源泉。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作为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为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兴趣,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的学习经常处在积极主动、兴趣盎然的“创新”氛围之中,在探究中掌握知识,体验成功与快乐。这样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才能把学生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才能造就一批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2.通过提问,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从问题开始,提问包括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通过双向提问,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1)教师提问。教师道德的核心是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去赏识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都有成才的可能。教师要面向全体,贯彻分层教学,分层要求的教学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解读小康”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A、古代意义的小康是怎样的?B、现代意义的小康又是怎样的?C、20世纪末的小康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它是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中的第几步?D、21世纪头20年的小康又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对课本的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2)学生提问。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善问。例如,在学习“同在一片蓝天下”这一单元时,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就提出了如下问题:A、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那国家通过什么政策来维护这一关系呢?具体措施有那些?B、也有同学提出:既然各民族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那么为什么直到近年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对少数民族来讲好像是不平等的?C、少数民族的自治制度和香港澳门台湾的高度自治有什么区别吗?D、怎样理解“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看出,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提出的问题是有一定深度的,也说明他们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当然,由于知识和生活阅历的局限性,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后,掌握的知识还是较模糊,教师应作讲解和区别。  3.把时政与理论联系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将课本知识与国内外重大时政、学生思想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学习“政府维护公共利益”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A、在汶川、玉树地震中,中国政府组织各方力量抗震救灾的实质是什么?为谁服务?B、美国和西欧国家攻打伊拉克、空袭利比亚,是否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要求学生利用各种途径了解时政,并结合课本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生热情非常高涨。当然,有些看法还很幼稚,但在稍作引导后,学生对我国政府维护公共利益、西方国家借维护公共利益之名实现各自利益的实质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学习“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我先拿出一些小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也让他们学到了法律知识,增长了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然后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活学活用,既能关心国家大事,又能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在潜移默化  4.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图片、录音、录像、投影、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例如,在学习法律知识时,我建议学生看“法治在线”、“法治最前沿”等节目,把“法治”实况录像拿到课堂上,结合课本知识分析、探讨,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运用,再联系自己的实际行为,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示,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应该运用“创新”方法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给予学生创造的自由空间,发挥学生的优势,变潜在的创造力为现实的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初级中学)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培养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 的最重要的目标,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品德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  一、教师的创新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师的创新观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和源泉,在学习中,一个学生能否提出创新问题,或者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关键是教师是否具有创新观念、贯彻创新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还像以前一样,从头到尾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枯燥无味地听,只要求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单纯地应付考试,而不从整体上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把基本知识内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那么贯彻新课程标准、落实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自身首先要树立创新观念。一旦教师树立了创新观念,具备了创新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会使教学任务在教师预设的创新情境中较好地完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转变。  (3)由维护“师道尊严”的观念向“平等、民主”的教学观念转变。  (4)由单一的教学目标向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转变。  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课试卷突出体现了知识性、综合性、时代性、灵活性等特点,它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还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迁移、灵活运用和创新能力。它克服了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拿到高分的倾向,代之以具体材料或情境为载体,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并且紧密联系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为了使学生适应新的考试形式,提高各方面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教师怎样“教”,还要研究学生怎样“学”。  1.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源泉。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作为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为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兴趣,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的学习经常处在积极主动、兴趣盎然的“创新”氛围之中,在探究中掌握知识,体验成功与快乐。这样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才能把学生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才能造就一批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2.通过提问,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从问题开始,提问包括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通过双向提问,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1)教师提问。教师道德的核心是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去赏识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都有成才的可能。教师要面向全体,贯彻分层教学,分层要求的教学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解读小康”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A、古代意义的小康是怎样的?B、现代意义的小康又是怎样的?C、20世纪末的小康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它是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中的第几步?D、21世纪头20年的小康又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对课本的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2)学生提问。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善问。例如,在学习“同在一片蓝天下”这一单元时,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就提出了如下问题:A、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那国家通过什么政策来维护这一关系呢?具体措施有那些?B、也有同学提出:既然各民族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那么为什么直到近年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对少数民族来讲好像是不平等的?C、少数民族的自治制度和香港澳门台湾的高度自治有什么区别吗?D、怎样理解“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看出,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提出的问题是有一定深度的,也说明他们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当然,由于知识和生活阅历的局限性,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后,掌握的知识还是较模糊,教师应作讲解和区别。  3.把时政与理论联系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将课本知识与国内外重大时政、学生思想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学习“政府维护公共利益”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A、在汶川、玉树地震中,中国政府组织各方力量抗震救灾的实质是什么?为谁服务?B、美国和西欧国家攻打伊拉克、空袭利比亚,是否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要求学生利用各种途径了解时政,并结合课本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生热情非常高涨。当然,有些看法还很幼稚,但在稍作引导后,学生对我国政府维护公共利益、西方国家借维护公共利益之名实现各自利益的实质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学习“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我先拿出一些小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也让他们学到了法律知识,增长了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然后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活学活用,既能关心国家大事,又能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在潜移默化  4.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图片、录音、录像、投影、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例如,在学习法律知识时,我建议学生看“法治在线”、“法治最前沿”等节目,把“法治”实况录像拿到课堂上,结合课本知识分析、探讨,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运用,再联系自己的实际行为,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示,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应该运用“创新”方法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给予学生创造的自由空间,发挥学生的优势,变潜在的创造力为现实的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初级中学)


相关内容

  • 昭通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指导意见
  • 昭通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指导意见 (试行修订稿) 为加强对全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进一步 明确规范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和考试.考查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昭 通市教育局关于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昭市教„2009‟72号) ...

  • 思想品德课上创新教学浅析
  • 思想品德课上创新教学浅析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对其学习得好与否,将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深入探析,并提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以期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 ...

  • 探索小学德育目标
  • "探索小学德育目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课 题结题报告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08-10 10:16:13 一.课题的提出 为了更好发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近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首,把育人工作放在一切工 ...

  • 思品教学反思
  • 篇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初中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九年来,不管是在以前的浞水中学,还是在现在的县庆中学,我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 育教学工作,想想过去,虽无什么成就,但深有体会.因为思想品德科目的特殊地位,所以, 要成为一位受学生关注和欢迎的政治老师,并不那么容易.思想政治课包含了对学生的心理 ...

  • 初中思想品德小论文写作指导浅谈
  • 初中思想品德小论文写作指导浅谈 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小论文,是伴随着近年思想政治课改革而出现的一个新事物,是政治教师和广大中学生.教研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教学活动,它有利于全面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和党的方针,冲破应试教育陈旧的教学模式,深 ...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 作者:杨建昌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4期 摘 要:随着中考.高考制度的改革,近几年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分值也低,导致现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不重视思想品德课,学校对思想品德课也不够重视,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反正是开卷考试,学生成绩不会太低,再加上思想品德 ...

  • 毕业论文提纲
  • 蒙老师,您好!很感谢您帮我修改论文,现在我 根据你的要求进行了修改,麻烦您再看一下,谢 谢!!!!!!!!! 毕业论文提纲 题目:浅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为人师表 自主学习 一:序论 1中心议题:浅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实施 2写作意图:素质教 ...

  •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探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贺威强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64-01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 ...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心灵减负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心灵减负 姓名:马增寿 Email:[email protected] 邮编:650250 手机:[1**********] 工作单位:澄江县第九中学 通讯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右所镇右所街123号 作者简介:1965年12月15日出生,男,回族,88年7月云南广播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