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试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面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信念
B:兴趣
C:动机
D:气质
2.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公正阶段是在。
A:2—5岁
B:6—7岁
C:8—10岁
D:11、12岁以后
3.分半信度又称为。
A:再测信度
B:受试者信度
C:评分者信度
D:内部一致性信度
4.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5. 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6. 下面对心智技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B: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
C: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
D: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而形成
7. 一般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是。 A:8—9岁
B:9—10岁
C:10一11岁
D:11—12岁
8. 儿童对亲身经历的直接的具体经验进行抽象所获得的概念称为。
A:科学概念
B:日常概念
C:一级概念
D:二级概念
9. 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为。
A:学习困难综合征
B: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C:儿童多动综合征
D:儿童厌学症
10.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加涅
B:布鲁纳
C:桑代克
D:皮亚杰
11. 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这种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12. 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自然实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
13. 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14.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和安全
B:社交与自尊
C:求知与审美
D:自我实现
15. 能自我控制”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A:抑郁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16. 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
B:恐惧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17. 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是。
A:概括
B:抽象
C:概念
D:规则
18. 想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问题“你喜欢数学吗”印在纸上,进行调查了解,这种方法属于。
A:访谈法
B:开放式问卷
C:封闭式问卷
D:实验法
19.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环境
20. 从同化论的角度说,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A:派生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相关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1. 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22. 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是。
A:高尔顿
B:加涅
C:华生
D:桑代克
23. 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现,以加深理解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4. 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
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C:贾德
D:桑代克
25. 能自我控制”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A:抑郁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26.给学生分配座位,最值得教师关注的是。
A:减少课堂的混乱
B:照顾优秀学生
C: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D:照顾后进学生
2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28.掌握知识,系统地论述并解决问题而激发的学习需要,按照奥苏伯尔的说法属于。 A:附属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归属内驱力
29.研究表明,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的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分析判断的转折在。 A:5~6岁
B:6~7岁
C:7~8岁
D:8~9岁
30. 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A:社会风气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识水平
31.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为。
A:0.25~2秒
B:0.2~0.5秒
C:2秒~1分钟
D:5秒~2分钟
32.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格最原始的部分是。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理想我
33. 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
34. 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5. 独创性和。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36.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是。
A:1879年
B:1905年
C:1907年
D:1903年
37.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38.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过程实现的。
A:顺应
B:反思
C:同化
D:观察
39. “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40. 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41. 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42. 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是。
A:能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努力
43. 情感具有。
A:不稳定性
B:可控性
C:深刻性
D:社会性
44. “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学习叫做。 A:派生归属学习
B:相关归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45. 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46. 罗森塔尔效应是指。
A:教师的表达能力影响学生
B:教师的外表影响学生
C:教师期望的效应
D:教师的人格效应
47. 教育心理学形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的时期为。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后
48. 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
A:间接性
B:接受性
C:方向性
D:连续性
49. 皮亚杰道德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判断晤谈法
C:正直测验
D:现场观察法
50.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湖北省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试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面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信念
B:兴趣
C:动机
D:气质
2.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公正阶段是在。
A:2—5岁
B:6—7岁
C:8—10岁
D:11、12岁以后
3.分半信度又称为。
A:再测信度
B:受试者信度
C:评分者信度
D:内部一致性信度
4.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5. 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6. 下面对心智技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B: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
C: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
D: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而形成
7. 一般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形式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年龄是。 A:8—9岁
B:9—10岁
C:10一11岁
D:11—12岁
8. 儿童对亲身经历的直接的具体经验进行抽象所获得的概念称为。
A:科学概念
B:日常概念
C:一级概念
D:二级概念
9. 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为。
A:学习困难综合征
B: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C:儿童多动综合征
D:儿童厌学症
10.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加涅
B:布鲁纳
C:桑代克
D:皮亚杰
11. 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这种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12. 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自然实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
13. 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14.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和安全
B:社交与自尊
C:求知与审美
D:自我实现
15. 能自我控制”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A:抑郁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16. 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
B:恐惧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17. 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是。
A:概括
B:抽象
C:概念
D:规则
18. 想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问题“你喜欢数学吗”印在纸上,进行调查了解,这种方法属于。
A:访谈法
B:开放式问卷
C:封闭式问卷
D:实验法
19.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环境
20. 从同化论的角度说,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A:派生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相关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1. 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22. 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是。
A:高尔顿
B:加涅
C:华生
D:桑代克
23. 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现,以加深理解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4. 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
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C:贾德
D:桑代克
25. 能自我控制”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A:抑郁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26.给学生分配座位,最值得教师关注的是。
A:减少课堂的混乱
B:照顾优秀学生
C: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D:照顾后进学生
2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28.掌握知识,系统地论述并解决问题而激发的学习需要,按照奥苏伯尔的说法属于。 A:附属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归属内驱力
29.研究表明,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的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分析判断的转折在。 A:5~6岁
B:6~7岁
C:7~8岁
D:8~9岁
30. 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A:社会风气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识水平
31.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为。
A:0.25~2秒
B:0.2~0.5秒
C:2秒~1分钟
D:5秒~2分钟
32.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格最原始的部分是。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D:理想我
33. 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
34. 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5. 独创性和。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36.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是。
A:1879年
B:1905年
C:1907年
D:1903年
37.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38.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过程实现的。
A:顺应
B:反思
C:同化
D:观察
39. “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40. 关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按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41. 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42. 韦纳归因理论中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是。
A:能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努力
43. 情感具有。
A:不稳定性
B:可控性
C:深刻性
D:社会性
44. “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学习叫做。 A:派生归属学习
B:相关归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45. 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46. 罗森塔尔效应是指。
A:教师的表达能力影响学生
B:教师的外表影响学生
C:教师期望的效应
D:教师的人格效应
47. 教育心理学形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的时期为。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后
48. 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
A:间接性
B:接受性
C:方向性
D:连续性
49. 皮亚杰道德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判断晤谈法
C:正直测验
D:现场观察法
50.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