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作文的积极心态

培养学生作文的积极心态

奉化居敬小学 陈佩珍

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有小部分学生不喜欢、害怕作文,甚至有个别的畏惧、厌恶作文。为了应付老师,奉命“榨文”。而这些作文内容又很多是摘字作文精选,写出来的作文感情淡然,辞不言情,或笔是心非,失真失诚。如在学习了第五册第六单元后,写《风景优美的地方》,为了接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为了让孩子们有话可写,我就让他们写写我们奉化的一些公园,结果发现一半以上学生不写自己的真实所见,而是从其他作文精选的内容中东摘西抄,拼凑了《茗山广场》、《春晖公园》,而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不是茗山广场、春晖公园的实景。这对于养成良好的文风和人格,都是极为不利的,长次以往会使学生养成怠情,依赖心理。这些消极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激发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作文积极心态培养,那么如何开展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培养学生作文的积极心态。

一、养成学生积极观察、思维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认真真的观察事物,有利于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如有意识留给同学们一些观察的话题:1、老师这几天有什么变化?为什么?2、谁最愿意帮助同学?

3、我班涌现了哪些好现象?这样可以使同学们有目的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平时,让学生收看富有儿童化情趣的电视剧,以及“地球故事”、

“世界各地”、“东方儿童”栏目,留点时间让他们一起互叙内容谈感受,效果较好。记得四月份播放的儿童电视剧《快乐的六〈1〉班》,剧中的差班六〈1〉班,在通过班主任白老师的教育引导后,有了很大起色。同学们看了后觉得所讲述的内容与自己班特别相似,聚在一块儿谈得兴趣盎然、热情高涨,我契机对同学们说:“看来这部电视剧对同学们的感触很深,不如我们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写下来,一起交流怎样?”同学们欣然同意,快速完成了作文,而且写得特棒,道出自己的真实心声。如杨勇同学(较差)在文中写道:我不能任人“踩在脚底下,要努力,要奋发向上,要扭转乾坤„„

二、养成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

新课程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并加以量化:“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读两三部名著。”所谓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章源于积累,这是作文教学遵循的基本规律,学生广辟途径厚积累过程中,重点应要求学生踏踏实实地完成语言积累。平时要加大阅读量,在阅读中要会独立思考,了解阅读材料在写什么、怎样写的,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些语句等。同时指导学生做好好词佳句的摘抄积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同学们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写作文时就不会有“源泉枯竭”的现象了。

三、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

有时遇到学生征文比赛,老师比学生还忙,找材料、找范文,甚至亲自代笔而作。有时在批改作文时,明知以这个学生的水平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但为了其文章内容新颖的表达形式,几句“高超”的语言,就给予

高分,给予表扬,甚至诵读。孰不知这样养成了学生依赖心理。教师在无意识中给了学生一种误导,虚伪的行为得到纵容。我觉得对于这样的文章,教师不应给他分数,可作以下批语:„„如果有朝一日能出自你本人之手,那该多好啊!更不可作为范文。而对于那些搜索枯肠写真人真事经理真感情的作文,在表达形式上自然没有经过老师或编者润饰过的范文“好”,但应把它作为范文给予嘉奖,肯定他们的优点——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有真情实感,然后一起对其表达上的某些缺陷加以修改,这样必然会对学生产生真善美的影响。如周瑾同学的《做客的烦恼》一文,把他在妈妈同事家做客时想喝水又怕难为情,想看儿童剧却又不好意思开口,想上厕所却又不敢打断他们的谈话,那种尴尬的、烦恼的心情写得很逼真,通过同学们的一起帮助修改,发表在宁波晚报上。

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在作文指导课中,为了使学生能写的有条理,词句通顺优美的文章,往往在作文前用范文示例,使学生形成了对范文的盲目崇拜。没有了范文就不敢写,或难以下笔,就好象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没有父母的辅助就不敢大胆往前走。有了范文,学生写作时就往范文上套、靠,好象范文上的事最有意义,范文上的语言最规范,而把自己的写作思路、所见、所闻、所感给扼杀了。

我觉得上作文指导课中,教师要少用范文,鼓励学生“我笔写我口,我笔诉我心”,给他们绝对的“自由”。如果要出示范文,那么请放在同学们的创作之后,给他们修改时以帮助。这样效果可能会好些。如我在教《我最熟悉的人》习作训练时,我就是这样做的。1、选定最熟悉的人:妈妈。

2、设计了几个问题:(1)你妈妈几岁了,长得怎样?(2)你妈妈最喜欢做什么事?最不喜欢做什么事?(3)你对你的妈妈有什么看法?(4)你与你妈妈之间闹过别扭吗?什么原因?3、请选一件你对妈妈印象最深的一件具体事例来写一写。4、抽学生的一篇文章和范文进行比较。谈体会感受。5、同学们修改文章。这样做效果不错。同学们都实事求是、鲜明地写出了妈妈特点。

五、给学生一点实践的空间。

赞科夫曾经说过:“只有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开花结果的条件。”而实践又是孩子们作文的源泉。新课程也提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关心生活,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这无疑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指明了方向。作为教师要组织学生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广阔的空间里充实作文素材,积累语言精华,加固文化底蕴。如搞一次野炊活动,或带领同学们去参观大桥菜场,并每人用三元钱买二道菜,中午回家自己做,要求色香味俱全。或当着同学的面尝尝话梅、辣椒、苦瓜等。活动结束后让学生选择影响最深刻的写下来。结果学生的习作普遍写得很好。不但内容充实,语句活泼,感受深刻,更重要的写作的情绪高涨、积极。这都是因为每一次活动都是同学们亲身经历的并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当然,要培养学生作文的积极心态,远不止做到这几条。总而言之,我们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要打破常规,努力寻求一条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激活思维,激励学生作文创新的佳径,树立他们对于作文的积极心态。

培养学生作文的积极心态

奉化居敬小学 陈佩珍

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有小部分学生不喜欢、害怕作文,甚至有个别的畏惧、厌恶作文。为了应付老师,奉命“榨文”。而这些作文内容又很多是摘字作文精选,写出来的作文感情淡然,辞不言情,或笔是心非,失真失诚。如在学习了第五册第六单元后,写《风景优美的地方》,为了接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为了让孩子们有话可写,我就让他们写写我们奉化的一些公园,结果发现一半以上学生不写自己的真实所见,而是从其他作文精选的内容中东摘西抄,拼凑了《茗山广场》、《春晖公园》,而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不是茗山广场、春晖公园的实景。这对于养成良好的文风和人格,都是极为不利的,长次以往会使学生养成怠情,依赖心理。这些消极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激发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作文积极心态培养,那么如何开展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培养学生作文的积极心态。

一、养成学生积极观察、思维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认真真的观察事物,有利于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如有意识留给同学们一些观察的话题:1、老师这几天有什么变化?为什么?2、谁最愿意帮助同学?

3、我班涌现了哪些好现象?这样可以使同学们有目的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平时,让学生收看富有儿童化情趣的电视剧,以及“地球故事”、

“世界各地”、“东方儿童”栏目,留点时间让他们一起互叙内容谈感受,效果较好。记得四月份播放的儿童电视剧《快乐的六〈1〉班》,剧中的差班六〈1〉班,在通过班主任白老师的教育引导后,有了很大起色。同学们看了后觉得所讲述的内容与自己班特别相似,聚在一块儿谈得兴趣盎然、热情高涨,我契机对同学们说:“看来这部电视剧对同学们的感触很深,不如我们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写下来,一起交流怎样?”同学们欣然同意,快速完成了作文,而且写得特棒,道出自己的真实心声。如杨勇同学(较差)在文中写道:我不能任人“踩在脚底下,要努力,要奋发向上,要扭转乾坤„„

二、养成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

新课程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并加以量化:“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读两三部名著。”所谓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章源于积累,这是作文教学遵循的基本规律,学生广辟途径厚积累过程中,重点应要求学生踏踏实实地完成语言积累。平时要加大阅读量,在阅读中要会独立思考,了解阅读材料在写什么、怎样写的,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些语句等。同时指导学生做好好词佳句的摘抄积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同学们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写作文时就不会有“源泉枯竭”的现象了。

三、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

有时遇到学生征文比赛,老师比学生还忙,找材料、找范文,甚至亲自代笔而作。有时在批改作文时,明知以这个学生的水平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但为了其文章内容新颖的表达形式,几句“高超”的语言,就给予

高分,给予表扬,甚至诵读。孰不知这样养成了学生依赖心理。教师在无意识中给了学生一种误导,虚伪的行为得到纵容。我觉得对于这样的文章,教师不应给他分数,可作以下批语:„„如果有朝一日能出自你本人之手,那该多好啊!更不可作为范文。而对于那些搜索枯肠写真人真事经理真感情的作文,在表达形式上自然没有经过老师或编者润饰过的范文“好”,但应把它作为范文给予嘉奖,肯定他们的优点——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有真情实感,然后一起对其表达上的某些缺陷加以修改,这样必然会对学生产生真善美的影响。如周瑾同学的《做客的烦恼》一文,把他在妈妈同事家做客时想喝水又怕难为情,想看儿童剧却又不好意思开口,想上厕所却又不敢打断他们的谈话,那种尴尬的、烦恼的心情写得很逼真,通过同学们的一起帮助修改,发表在宁波晚报上。

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在作文指导课中,为了使学生能写的有条理,词句通顺优美的文章,往往在作文前用范文示例,使学生形成了对范文的盲目崇拜。没有了范文就不敢写,或难以下笔,就好象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没有父母的辅助就不敢大胆往前走。有了范文,学生写作时就往范文上套、靠,好象范文上的事最有意义,范文上的语言最规范,而把自己的写作思路、所见、所闻、所感给扼杀了。

我觉得上作文指导课中,教师要少用范文,鼓励学生“我笔写我口,我笔诉我心”,给他们绝对的“自由”。如果要出示范文,那么请放在同学们的创作之后,给他们修改时以帮助。这样效果可能会好些。如我在教《我最熟悉的人》习作训练时,我就是这样做的。1、选定最熟悉的人:妈妈。

2、设计了几个问题:(1)你妈妈几岁了,长得怎样?(2)你妈妈最喜欢做什么事?最不喜欢做什么事?(3)你对你的妈妈有什么看法?(4)你与你妈妈之间闹过别扭吗?什么原因?3、请选一件你对妈妈印象最深的一件具体事例来写一写。4、抽学生的一篇文章和范文进行比较。谈体会感受。5、同学们修改文章。这样做效果不错。同学们都实事求是、鲜明地写出了妈妈特点。

五、给学生一点实践的空间。

赞科夫曾经说过:“只有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开花结果的条件。”而实践又是孩子们作文的源泉。新课程也提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关心生活,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这无疑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指明了方向。作为教师要组织学生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广阔的空间里充实作文素材,积累语言精华,加固文化底蕴。如搞一次野炊活动,或带领同学们去参观大桥菜场,并每人用三元钱买二道菜,中午回家自己做,要求色香味俱全。或当着同学的面尝尝话梅、辣椒、苦瓜等。活动结束后让学生选择影响最深刻的写下来。结果学生的习作普遍写得很好。不但内容充实,语句活泼,感受深刻,更重要的写作的情绪高涨、积极。这都是因为每一次活动都是同学们亲身经历的并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当然,要培养学生作文的积极心态,远不止做到这几条。总而言之,我们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要打破常规,努力寻求一条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激活思维,激励学生作文创新的佳径,树立他们对于作文的积极心态。


相关内容

  • 浅谈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 [摘要]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是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对促进班级管理.学生成长.改变学生现状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它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生:积极心态:培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 ...

  • 积极心态的培养成就教师的幸福感
  • [摘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必须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塑造积极向上.知足.达观.感恩的阳光心态,也就是要让我们教师建立积极的价值观,获得健康的人生,获得强劲的影响力.只有良好的心态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教师.教师要把工作当作一种享受,充分体验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积极心态 教师积极心态的自我培养 ...

  • 心态即心理态度
  • 心态即心理态度 心态即心理态度,是由当前事物和过去经验引起个体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在短时间内的综合表现.积极心态是一种正向.乐观.进取的心态.实践证明在当代大学生中具有积极的心态的人,能更好的处理学习.生活和情感的问题.如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大学生面 ...

  • 第2课积极的生活态度
  • 第2课 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意识地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责任意识.自主意识: 2.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 3.明确树立正确的目标对人生的意义,提高目标意识. [知识与能力] 1.懂得生活自理能力是自身能够生存.竞争与发展的基础,认识到自己的 ...

  • 继教培训心得体会
  • 培训一次 成长一步 -2012年盘县教育局XX镇教师县级集中培训心得体会 XX镇XX小学 XXX 2012年8月18日至8月21日,XX镇中心校按照教育局的相关要求,组织了XX镇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3天的培训.8月19日这天,聘请了市教局教研室XX主任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成长培训-"教师的快速成 ...

  • 浅谈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 [摘要]我们经常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主要指他对待学习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就是要有我要学的心态.反之,说一个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则指他对待学习持消极.被动甚至厌恶的情绪,也就是别人要我学而我不想学,甚至偏不要学的心态.那么如何将学生从"要我学"的消极的心态变成&qu ...

  • 成功的心理内涵与成功教育
  • 成功的心理内涵与成功教育 黄津成(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发表于<浙江教育科学>1996.3 上海闸北八中通过成功教育获得教育上的成功,其经验已被许多学校引人.但是,一些学校运用成功教育的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在于移植了成功教育的具体措施,却没有真正把握成功教育思想的内涵和本质,导致 ...

  • 八大心态演讲稿
  • 八大心态演讲稿(一) 让我们从最低级走向巅峰的心态! 一个积极的心态是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一个消极的心态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大门! 心态决定命运可以扩散开来:小心你的心态,它会变成你的思想: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为:小心你的行为,它会变成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 ...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感恩教育教案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幸,了解当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疾患及其形成的原因,并认识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培养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兴趣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报道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