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放大?缩小!实像?虚像!

来源网络,若侵删

从声音,物态变化,到光的直线传播与折射,八上物理给同学们的第一感觉就是简单易懂,但难点内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终于来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例1 凸透镜焦距f等于15cm,当把物体放在主光轴上距光心31cm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

A.缩小倒立的实像

B.放大倒立的虚像

C.缩小正立的实像

D.放大正立的虚像

分析:这是直接套用知识点的题型,物距31cm,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为A

例2 如图所示:B为AC的中点,蜡烛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右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    )

A.应该放在BC之间某处

B.应该放在AB之间某处

C.应该放在B点

D.可能分在蜡烛的左侧某处

分析: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那肯定是实像。根据前面得到的知识点④可知凸透镜应在AC之间。成缩小的像,说明物距大于2倍焦距,结合知识点⑤,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应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也就是说A到凸透镜距离应该比光屏到凸透镜距离远,所以应在BC之间地,答案为A。

例3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当蜡烛距透镜18cm时,所成的像(    )

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C.可能成缩小的实像

D.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分析:物距是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说明15cm是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我们把它写成f

例4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4)如果把烛焰从a移动到b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分析:这道题考察的主要是知识点⑧,成实像时,像大像距大物距小,像小像距小物距大。所以a点像最小,d点像最大,e在焦点以内成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从a移动到b时,物距变小,像要变大,像距也会变大。

例5 在做“凸透镜成像”时,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cm的地方,在距透镜30cm的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分析:在这里我们知道了物距和像距,根据总结出的知识点⑤,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像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物体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像在2倍焦距以外。15cm小于30cm,15cm应该是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30cm应该在2倍焦距以外,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种类型的题目在考试中还比较多,但都是可以用我们总结归纳出的知识来解决。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我们发明了很多诸如照相机之类的光学元件。

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特点,那么被拍照的景物就应该在照相机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

幻灯机、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特点,这时幻灯片,胶片就要放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又因为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就要倒放在幻灯架上。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的特点,这时被观测的物体必须放在焦距以内。

结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对这些光学元件的考察在中考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例6 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

A.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B.放大的正立的实像

C.缩小的正立的实像

D.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分析:这种题相对简单,照相机就是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答案选D

例7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分析: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10cm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些透镜的焦距为10cm。用它来观察较小的物体,就是说把它当成放大镜使用,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是,物体在凸透镜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答案是B。

对于这种直接套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对这些元件考察的,我们不再举例分析,还有一些稍微复杂的,需要我们结合我们所归纳出的知识来推理。

例8 班里组织春游,一位同学拿着相机为另一位同学拍照时,由于疏忽,镜头盖恰好遮挡了相机镜头的一半,那么这张照片洗出来后(    )

A.照片上没有景物

B.照片上的景物只有一半

C.照片上的景物半明半暗

D.照片的全部景物都比正常拍摄的暗些

分析:根据知识点⑥,我们知道,挡住进入镜头的部分光后,会使像变暗一些,因此答案为D。

还有更复杂的一些题型,如:

例9 放映幻灯片的时候,银幕上的像太小,想让像变大些,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将幻灯机移近银幕,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

B.将幻灯机远离银幕,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

C.将幻灯机移近银幕,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

D.将幻灯机远离银幕,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

分析:做这道题时首先要明确:银幕到幻灯机镜头的距离是像距,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当像有些小而想使像变大一些,根据我们推出的知识点⑧:像大像距大,物距小,可知,要使像变大一点,要减小物距而增大像距。幻灯片靠近镜头而幻灯机远离银幕,答案选D。

在这里对知识点⑧一定要很熟练,如果知识点都不熟练,就谈不上去分析了。我们再举一例来对这一知识点加以理解吧。

例10 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拍照,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全身像,若要改拍半身像,则应该(    )

A.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分析:先拍的是全身像,又拍了半身像,同样大的底片上,半身像相对于全身像来说,像是变大了,根据知识点⑧:像变大时像距变大,镜头向前调节,远离底片。物距变小,照相机靠近该同学。所以答案应是A

像这类如何调节物距,像距的题型,在考试中可以说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这个方面都觉得无所适从,通过我们的分析,不知道你是否有些理解了呢?

用两组凸透镜组合能够制成放大倍数更高的显微镜。显微镜中先用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成一个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放大,远远提高了放大的倍数,使我们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体。望远镜中物镜先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再把这个像放大,从而看清远处的物体。

人的眼睛中,眼球也好像一个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近视眼产生的原因就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某点的光在视网膜前就会聚,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模糊光斑了,这时配戴凹透镜(近视镜)就能矫正这个问题。而远视眼则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来自近处的一点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达到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也形成了一个光斑,这时配戴凸透镜(老花镜)就能矫正。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考察在中考也很多,比如:

例11 如图甲是远处物体在某人眼睛成像的示意图,请在图乙的虚线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分析:根据图可以看出光还没有到达视网膜时就已经会聚,这是近视眼的特征,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经过这些分析,你觉得你对凸透镜成像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巩固一下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吧!

小练习:

1.某同学将一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8cm  C.6cm  D.4cm

2.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以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前10cm处,则可得到的像为(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3.某同学在郊游时,用照相机拍照时,一只苍蝇刚好落到镜头上,所拍出的照片(  )

A.不能成像

B.成苍蝇的像

C.成一半像

D.成所拍的景物像,不过像会变暗一些

4.用一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们拍集体照,发现两边有部分同学未能进入镜头,若想使每位同学都能进入镜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远离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5.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凸透镜中一侧离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6.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a、b、c、d各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则:(其中F为焦点,P为二倍焦距处)

(1)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2)当屏上出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3)当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4)当屏上观察不到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5)当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凸透镜不可能成像。

(6)若把蜡烛入在C点上,能成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把屏和蜡烛的位置颠倒一下,则成___________的、倒立的实像。

7.当物体从较远处逐渐向凸透镜靠近时,光屏上的像逐渐变________,像到凸透镜的距离逐渐变________。

8.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80mm,则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________80m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为缩小________、______像。

9.当凸透镜焦距为20cm时,要在光屏上成一缩小的像,蜡烛可在距凸透镜___________移动,要使像变大些但仍是缩小的,蜡烛应________(填“远离”或“靠拢”)凸透镜,同时光屏离凸透镜应___________(填“近”或“远”)些。

10.根据图示来回答:

(1)表示近视眼成像图的是哪一个?应配戴什么眼镜(镜片类型)进行矫正?

(2)为了保护视力,我们应注意哪些?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B

6.(1)c;(2)b;(3)a;(4)d;(5)焦;(6)放大,缩小

7.大,大

8.大于,倒立,实

9.40cm外,靠拢,远

10.(1)第一个,凹透镜;(2)不要长时间的看书写字,看电视等。

来源网络,若侵删

从声音,物态变化,到光的直线传播与折射,八上物理给同学们的第一感觉就是简单易懂,但难点内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终于来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例1 凸透镜焦距f等于15cm,当把物体放在主光轴上距光心31cm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

A.缩小倒立的实像

B.放大倒立的虚像

C.缩小正立的实像

D.放大正立的虚像

分析:这是直接套用知识点的题型,物距31cm,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为A

例2 如图所示:B为AC的中点,蜡烛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右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    )

A.应该放在BC之间某处

B.应该放在AB之间某处

C.应该放在B点

D.可能分在蜡烛的左侧某处

分析: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那肯定是实像。根据前面得到的知识点④可知凸透镜应在AC之间。成缩小的像,说明物距大于2倍焦距,结合知识点⑤,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应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也就是说A到凸透镜距离应该比光屏到凸透镜距离远,所以应在BC之间地,答案为A。

例3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当蜡烛距透镜18cm时,所成的像(    )

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C.可能成缩小的实像

D.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分析:物距是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说明15cm是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我们把它写成f

例4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4)如果把烛焰从a移动到b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分析:这道题考察的主要是知识点⑧,成实像时,像大像距大物距小,像小像距小物距大。所以a点像最小,d点像最大,e在焦点以内成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从a移动到b时,物距变小,像要变大,像距也会变大。

例5 在做“凸透镜成像”时,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cm的地方,在距透镜30cm的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分析:在这里我们知道了物距和像距,根据总结出的知识点⑤,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像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物体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像在2倍焦距以外。15cm小于30cm,15cm应该是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30cm应该在2倍焦距以外,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种类型的题目在考试中还比较多,但都是可以用我们总结归纳出的知识来解决。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我们发明了很多诸如照相机之类的光学元件。

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特点,那么被拍照的景物就应该在照相机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

幻灯机、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特点,这时幻灯片,胶片就要放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又因为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就要倒放在幻灯架上。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的特点,这时被观测的物体必须放在焦距以内。

结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对这些光学元件的考察在中考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例6 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

A.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B.放大的正立的实像

C.缩小的正立的实像

D.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分析:这种题相对简单,照相机就是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答案选D

例7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分析: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10cm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些透镜的焦距为10cm。用它来观察较小的物体,就是说把它当成放大镜使用,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是,物体在凸透镜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答案是B。

对于这种直接套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对这些元件考察的,我们不再举例分析,还有一些稍微复杂的,需要我们结合我们所归纳出的知识来推理。

例8 班里组织春游,一位同学拿着相机为另一位同学拍照时,由于疏忽,镜头盖恰好遮挡了相机镜头的一半,那么这张照片洗出来后(    )

A.照片上没有景物

B.照片上的景物只有一半

C.照片上的景物半明半暗

D.照片的全部景物都比正常拍摄的暗些

分析:根据知识点⑥,我们知道,挡住进入镜头的部分光后,会使像变暗一些,因此答案为D。

还有更复杂的一些题型,如:

例9 放映幻灯片的时候,银幕上的像太小,想让像变大些,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将幻灯机移近银幕,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

B.将幻灯机远离银幕,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

C.将幻灯机移近银幕,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

D.将幻灯机远离银幕,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

分析:做这道题时首先要明确:银幕到幻灯机镜头的距离是像距,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当像有些小而想使像变大一些,根据我们推出的知识点⑧:像大像距大,物距小,可知,要使像变大一点,要减小物距而增大像距。幻灯片靠近镜头而幻灯机远离银幕,答案选D。

在这里对知识点⑧一定要很熟练,如果知识点都不熟练,就谈不上去分析了。我们再举一例来对这一知识点加以理解吧。

例10 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拍照,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全身像,若要改拍半身像,则应该(    )

A.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分析:先拍的是全身像,又拍了半身像,同样大的底片上,半身像相对于全身像来说,像是变大了,根据知识点⑧:像变大时像距变大,镜头向前调节,远离底片。物距变小,照相机靠近该同学。所以答案应是A

像这类如何调节物距,像距的题型,在考试中可以说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这个方面都觉得无所适从,通过我们的分析,不知道你是否有些理解了呢?

用两组凸透镜组合能够制成放大倍数更高的显微镜。显微镜中先用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成一个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放大,远远提高了放大的倍数,使我们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体。望远镜中物镜先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再把这个像放大,从而看清远处的物体。

人的眼睛中,眼球也好像一个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近视眼产生的原因就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某点的光在视网膜前就会聚,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模糊光斑了,这时配戴凹透镜(近视镜)就能矫正这个问题。而远视眼则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来自近处的一点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达到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也形成了一个光斑,这时配戴凸透镜(老花镜)就能矫正。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考察在中考也很多,比如:

例11 如图甲是远处物体在某人眼睛成像的示意图,请在图乙的虚线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分析:根据图可以看出光还没有到达视网膜时就已经会聚,这是近视眼的特征,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经过这些分析,你觉得你对凸透镜成像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巩固一下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吧!

小练习:

1.某同学将一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8cm  C.6cm  D.4cm

2.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以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前10cm处,则可得到的像为(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3.某同学在郊游时,用照相机拍照时,一只苍蝇刚好落到镜头上,所拍出的照片(  )

A.不能成像

B.成苍蝇的像

C.成一半像

D.成所拍的景物像,不过像会变暗一些

4.用一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们拍集体照,发现两边有部分同学未能进入镜头,若想使每位同学都能进入镜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远离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5.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凸透镜中一侧离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6.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a、b、c、d各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则:(其中F为焦点,P为二倍焦距处)

(1)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2)当屏上出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3)当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4)当屏上观察不到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5)当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凸透镜不可能成像。

(6)若把蜡烛入在C点上,能成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把屏和蜡烛的位置颠倒一下,则成___________的、倒立的实像。

7.当物体从较远处逐渐向凸透镜靠近时,光屏上的像逐渐变________,像到凸透镜的距离逐渐变________。

8.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80mm,则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________80m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为缩小________、______像。

9.当凸透镜焦距为20cm时,要在光屏上成一缩小的像,蜡烛可在距凸透镜___________移动,要使像变大些但仍是缩小的,蜡烛应________(填“远离”或“靠拢”)凸透镜,同时光屏离凸透镜应___________(填“近”或“远”)些。

10.根据图示来回答:

(1)表示近视眼成像图的是哪一个?应配戴什么眼镜(镜片类型)进行矫正?

(2)为了保护视力,我们应注意哪些?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B

6.(1)c;(2)b;(3)a;(4)d;(5)焦;(6)放大,缩小

7.大,大

8.大于,倒立,实

9.40cm外,靠拢,远

10.(1)第一个,凹透镜;(2)不要长时间的看书写字,看电视等。


相关内容

  • 生活中的透镜练习题及答案
  • 生活中的透镜 一.选择题 1.(12南京)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 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B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3.(12淮安)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 ...

  • 初中物理组卷凸透镜
  • 2017年08月02初中物理组卷凸透镜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此时的物距大于20c ...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一.填空题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________:(2)当f 2.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 ...

  • 教科版--凸透镜成像特点基础练习题
  • 凸透镜成像特点基础练习题 1.透镜可分为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透镜. 的距离叫焦距. 2.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3.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 ...

  • 凸透镜成像特点基础练习题
  • 凸透镜成像特点基础练习题 1.透镜可分为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透镜. 的距离叫焦距.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3.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放大 ...

  • 凸透镜成像规律
  •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 ...

  • 三透镜及其应用
  • 复习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课型:复习课 课时:2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知道照相机.眼睛.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 ...

  •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
  •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当物距为25cm 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那么,当蜡烛移至离凸透镜lOcm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 ) A.正立.放大.虚像 B.倒立.放大.实像 C.正立.放大.实像 ...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班级 :小组成员 : 实验时间 : 指导老师 : [实验目的]: 1.通过自主探究,得出不同物距情况下,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2.通过实验,加深对于虚像和实像的理解: 3.增强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 [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光屏,凸透镜,火柴. [实验表格] [实验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