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级起重机械与吊装复习题(1)
一、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变幅运动是起重机械最基本的运动。 (√)
2、起重机的总工作循环数是无限的,但其有效寿命时间是一定的。 (×)
3、起重机空载荷试车的目的是考核各部件强度及检验制动效果和稳定状况等安全保护装置。 (×)
4、通过测定起升钢丝绳的速度可以得到设备吊装时的起升(下降)速度。 (√)
5、起重力矩一定时,汽车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是指最小幅度时的最大起重量。(√)
6、起重机的防风装置也称防滑装置,是防止起重机被大风吹走、翻倒的装置。(√)
7、起重机的零件和金属结构应按工作状态下的最大载荷进行强度计算。 (√)
8、格构式桅杆的组合截面抗弯系数可用各主肢的截面系数采用移轴公式求得。(×)
9、选用导向轮时必须考虑导向角并正确计算或选取导向角度系数。(√)
10、滑轮组的选用:按吊装受力计算载荷选择其吨位,按牵引装置的条件选择其门数和穿绕方式。 (√)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起重机械是各种工程建设( A )的重要施工设备。
A 、广泛应用 B 、很少应用 C 、几乎不用
2、门式桅杆、人字桅杆最显著的优点是( A )
A 、侧向稳定性好 B 、抗风性优良 C 、起重量小
3、对于旋转臂架式起重机,( B )是指起重机回转中心线至取物装置中心铅垂线之间的距离。
A 、起升高度 B 、幅度 C 、跨度
4、( B )是工作性变幅机构最显著的特征。
A 、不带载变幅 B 、带载变幅 C 、效率低
5、钢丝绳用于吊索且有弯曲时,合理的安全系数应为( B )
A 、k=5~6 B 、k ≥7 C 、不小于8
6、保留了顺穿单抽头的优点,克服了其受力不均衡的缺点,但要多一套牵引装置,这样的滑轮组穿绳方式为( A )
A 、顺穿双抽头 B 、顺穿单抽头 C 、花穿
7、当滑轮组的门数大于( A )时,滑轮组的穿绳方式不宜采用单头顺穿。
A 、5 B 、3 C 、2
8、由于钢丝绳具有刚性,在绕入和绕出滑轮时,钢丝绳不能立即与滑轮密合而产生一定的偏移,导致滑轮钢丝绳拉出端的拉力大于进入端的拉力,其阻力是( C )。
A 、摩擦阻力 B 、重力阻力 C 、刚性阻力
9、使用卷扬机时,其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得用完,至少应余留( C )。
A 、1圈 B 、2圈 C 、3圈
10、主要限制吊钩上升的极限位置(即防止冲顶)的安全装置是( B )
A 、起重量限制器 B 、限位器 C 、超载力矩限制器
三、多选题(每题1.5分,共15分)
1、提高“三化”程度是起重机械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三化”的含义是(ABC )。
A 、产品标准化 B 、参数尺寸系列化 C 、零部件通用化 D 、机械化
2、以下属“土法”(非机械化)吊装工艺的是:( ABC )
A 、双桅杆滑移吊装工艺 B 、倾斜单桅杆吊装工艺
C 、无锚点吊装工艺 D 、多机抬吊工艺
3、选用液压式起重机时,起重机性能表中反映的基本参数是( BCD )。
A 、起重力矩 B 、作业半径 C 、额定起重量 D 、臂长
4、S n (跑绳出端拉力)的计算值用于( ABD )
A 、选择跑绳钢丝绳的规格 B 、选择牵引装置的规格
C 、选择起重的高度值 D 、计算导向轮的规格
5、在起重机结构设计计算中,涉及最重要的材料结构力学特性值有(ABC )。
A 、惯性矩J B 、截面系数W
C 、惯性半径i D 、材料强度
6、以下属于起重机超负荷试车的是:( A B )
A 、静负荷实验 B 、动负荷实验
C 、额定负荷试车 D 、空负荷试车
7、起重机械中,根据机构的工作性质,其主要机构有( ABCD )
A 、起升机构 B 、运行机构 C 、旋转机构 D 、变幅机构
8、选择吊装方案应根据的主要具体情况有:( ABCD )
A 、被吊设备的条件和要求 B 、现场场地、安装位置、道路条件
C 、现有(当地)吊装机索具的装备条件 D 、安全因素及吊装施工技术力量
9 、双桅杆吊装是一种传统的常用吊装工艺,有( ABC )等具体吊装工艺之分。
A 、等高双桅杆 B 、不等高双桅杆 C 、双桅杆滑移法 D 、推举法
10、平衡梁的作用是( ABCD )
A 、承受由于倾斜吊装产生的水平分力 B 、改善设备吊耳的受力
C 、可以降低吊装高度 D 、减小设备起吊时承受的压力
四、问答题(共30分)
1、简述起重机有哪些安全措施?并写出防风装置作用?
答:
2、简述起重机试验的四个过程?(12分)
答:(1)试验前的检查 根据说明书对各机构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金属结构有无变形,各连接件螺栓有无松动和不满扣现象,各机构和装置是否灵活、可靠,润滑是否良好,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电气是否正常,起升、变幅滑轮组串绕是否正确,各钢丝绳端是否牢固。
(2)空负荷试车 在无负荷下,对起重机做起升、停止,下降、停止,旋转试车,检查各机构的动作及电气系统、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
(3)额定负荷试车 起重机装上额定负荷,做起升、停止、下降、停止,左右旋转,前后运行等动作各3次。
(4)超负荷试车 先进行静负荷试验,静负荷试验其试验荷重为额定载荷的1.25倍,提升重物离地100mm ,停载10min 后卸载(不做其他动作),如一切正常则进行动负荷试验。动负荷试验其试验荷重为额定载荷的1.1倍。试验操作按额定载荷试验的动作进行。(P34)
3、简述起重机的三大主要参数?(10分)
答:
额定起重量Q 起重机在正常工作时允许起吊的物品重量和可以从起重机上取下的取物装置重量之和称为额定起重量。
起升高度H 它是指从地面或起重机运行轨道面到取物装置最高起升位置的铅垂距离。
幅度R 对于旋转臂架式起重机,幅度就是起重机回转中心线至取物装置中心铅垂线之间的距离。对于非旋转臂架式起重机常用有效幅度表示。它是指臂架所在平面内的起重机内侧轮廓线与取物装置铅垂线之间的距离。(P3)
五、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08级起重机械与吊装复习题(2)
一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起升速度是指取物装置的上升速度或下降速度。 (√)
2、起重机在有效寿命期间有一定的总工作循环数。 (√)
4、起重机静载荷试验其试验荷重为额定载荷的1.25倍;动负荷试验其试验荷重为额定载荷的1.1。 (√)
6、起重机自重包括机械、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等组成部分的重量。 (√)
8、根据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可分为省力滑轮组与增速滑轮组。 (×)
9、选用导向轮或滑轮组时必须注意其轮槽要与所确定的钢丝绳直径相匹配。(√)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2、旋转式人字桅杆的优点是( A )
A 、侧向稳定性好 B 、抗风性优良 C 、起重量大
4、( B )表征机构及其零部件受载的轻重程度,以及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损伤效应的大小。
A 、起重机构的利用等级 B 、起重机构的载荷状态 C 、起重机构的工作级别
5、若钢丝绳用于吊索且无弯曲时,其安全系数应为( A )
A 、k=6~7 B 、k=7~8 C 、k ≥8
7、从卷扬机卷筒引出的钢丝绳到最近导向轮的距离应不小于卷扬机卷筒长度(C )倍。
A 、10 B 、15 C 、20~25
9、卷扬机设置的途中导向轮不应超过(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三、多选题(每题1.5分,共15分)
1、提高“三化”程度是起重机械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三化”的含义是(BCD )。
A 、现代化 B 、产品标准化 C 、参数尺寸规格化 D 、零部件通用化
2、以下属传统吊装工艺的是:( AB )
A 、A 字桅杆吊装工艺 B 、倾斜单桅杆吊装工艺
C 、无锚点吊装工艺 D 、集群千斤顶计算机控制吊装工艺
3、在确定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时,应考虑两个因素( BD )
A 、工作类型 B 、利用等级 C 、运行速度 D 、载荷状态
5、在起重机设计计算方法中,对于起重机的零部件或结构进行以下(ACD )三类计算。
A 、疲劳、磨损或发热的计算 B 、工作速度的计算
C 、强度计算 D 、强度验算
7、起重机主要安全与指示装置有( ABCD )
A 、缓冲器 B 、防风装置 C 、起重量与力矩限制器 D 、偏移指示器
8、选择吊装方案应根据的主要具体情况有:( ABCD )
A 、设备的条件和要求 B 、设备安装的部位及周围环境
C 、吊装机索具的条件 D 、吊装施工技术力量和技术水平
9 、双桅杆吊装是一种传统的常用吊装工艺,有( ABC )等具体吊装工艺之分。
A 、等高双桅杆 B 、不等高双桅杆 C 、双桅杆滑移法 D 、推吊法
四、问答题(共30分)
1、在吊装运输载荷计算中如何考虑综合计算载荷?(8分)
答:在设备起吊、运输或牵引过程中,可能同时承受冲击振动影响与不均衡载荷影响的各起重吊索具,在选择和验算强度时,应将设备起重运输和吊装时以静力平衡原理算出的各起重吊索具的受力,连乘以动载系数k 1和不均衡系数k 2,作为吊索具或设备所承受的综合计算载荷。即Q 计= k1 .k2. (Q+q)
要求综合计算的载荷等于或小于该设备或该起重吊索具的最大使用应力或安全承载力。(P38)
2、简述起重吊装施工方案的主要组成内容。
答:(1)起重施工方案的编制说明。(2)施工平面布置图的绘制。(3)吊装受力分析及核算。(4)编制起重施工所需的机索具计划。(5)主要机索具配置施工详图。(6)地锚施工图。(7)吊装指挥信号及传递程序。(8)起重施工的劳动组织及岗位责任制(9)实施方案的总结。(P366)
3、简述滑轮组的常用穿绕方式及主要优缺点(举三种)。
答:(1)顺穿。即走绳的弯曲方向随穿绕方式是一致的。特点:简单、方便,不易出错,但轮轴受力状况不平衡。
(2)顺穿双抽头。特点:保留了顺穿单抽头的优点,克服了其受力不平衡的缺点,但要多一套牵引装置,费用成本较高。
(3)大花穿(二)。特点:综合了顺穿单双抽头的优点,受力均衡、实用,缺点是实际操作难度大,容易出错,动滑轮与定滑轮间应有较大的距离保证。
4简述选用液压汽车吊的主要基本步骤?
五、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起重机额定起重量为150KN ,若吊钩及夹套为200kg ,系物体扎具质量为50kg ,起重电磁铁为2000kg ,抓斗质量为4500kg ,问这台起重机最多能起吊成件物品的质量Q 1为多少?磁性物品Q 2的质量为多少?普通颗粒物料Q 3的质量为多少?
解:Q 额=100KN=15000kg q 0=200kg q 1=50kg q 2=2000kg q 3=4500kg(2分) 由 Q 额=Q+ q0+q得:(3分)
Q 1=Q额-( q0+ q1)=14750kg(3分)
Q 2=Q额-( q0+ q2)=12800kg(3分)
Q 3=Q额-( q0+ q3)=10300kg (3分)
答:这台起重机最多能起吊成件物品的质量为14750kg ,磁性物品的质量为12800kg ,普通颗粒物料的质量为10300kg 。(1分)
2、已知吊装计算载荷Q 计=165KN,现场有一台牵引力为5t 的卷扬机,考虑用一套滑轮组吊装,途中两个导向轮,导向角α为90°-120°(导向角系数K=1.4),滑轮组跑头从定滑轮拉出。试选择滑轮组和导向轮的规格及跑绳穿绕方式(画出穿绕简图)。
n k n 提示:滑轮组载荷系数α可按公式α=E. E (E-1)/(E-1) 计算。
式中:E — 滑轮与轮槽的综合摩擦系数,取E=1.04
n—工作绳数;k —导向轮个数;
解:由题可知:Q 计=165KN (1分)
因此可选择滑轮组吨位为20t ,初选H20×3D 滑轮 (2分)
根据初选H20×3D 滑轮组,选择滑轮组钢丝绳穿绕方式为顺穿单抽头。跑头从定滑轮拉出。工作绳数为:n=6,跑头拉力Sn=α×Q 计,试中: (3分)
n k n 626α=E. E (E-1)/(E-1)=1.04×1.04×(1.04-1)/(1.04-1)=0.206
Sn=0.206×165=34.0KN (3分)
选用牵引力为50KN(5t)的电动卷扬机符合现场设备条件要求。其导向轮的规格为:
S=K.Sn=1.4×34.0=47.6KN (导向角α为90°-120°,K=1.4) (2分)
选导向轮为H5×1KG (1分)
答:选滑轮组的规格为H20×3D, 滑轮组跑绳采用单抽头顺穿方式。选导向轮为H5×1KG, 穿绕方式为顺穿单抽头。(1分)
穿绕方式简图: (2分)
08级起重机械与吊装复习题(1)
一、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变幅运动是起重机械最基本的运动。 (√)
2、起重机的总工作循环数是无限的,但其有效寿命时间是一定的。 (×)
3、起重机空载荷试车的目的是考核各部件强度及检验制动效果和稳定状况等安全保护装置。 (×)
4、通过测定起升钢丝绳的速度可以得到设备吊装时的起升(下降)速度。 (√)
5、起重力矩一定时,汽车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是指最小幅度时的最大起重量。(√)
6、起重机的防风装置也称防滑装置,是防止起重机被大风吹走、翻倒的装置。(√)
7、起重机的零件和金属结构应按工作状态下的最大载荷进行强度计算。 (√)
8、格构式桅杆的组合截面抗弯系数可用各主肢的截面系数采用移轴公式求得。(×)
9、选用导向轮时必须考虑导向角并正确计算或选取导向角度系数。(√)
10、滑轮组的选用:按吊装受力计算载荷选择其吨位,按牵引装置的条件选择其门数和穿绕方式。 (√)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起重机械是各种工程建设( A )的重要施工设备。
A 、广泛应用 B 、很少应用 C 、几乎不用
2、门式桅杆、人字桅杆最显著的优点是( A )
A 、侧向稳定性好 B 、抗风性优良 C 、起重量小
3、对于旋转臂架式起重机,( B )是指起重机回转中心线至取物装置中心铅垂线之间的距离。
A 、起升高度 B 、幅度 C 、跨度
4、( B )是工作性变幅机构最显著的特征。
A 、不带载变幅 B 、带载变幅 C 、效率低
5、钢丝绳用于吊索且有弯曲时,合理的安全系数应为( B )
A 、k=5~6 B 、k ≥7 C 、不小于8
6、保留了顺穿单抽头的优点,克服了其受力不均衡的缺点,但要多一套牵引装置,这样的滑轮组穿绳方式为( A )
A 、顺穿双抽头 B 、顺穿单抽头 C 、花穿
7、当滑轮组的门数大于( A )时,滑轮组的穿绳方式不宜采用单头顺穿。
A 、5 B 、3 C 、2
8、由于钢丝绳具有刚性,在绕入和绕出滑轮时,钢丝绳不能立即与滑轮密合而产生一定的偏移,导致滑轮钢丝绳拉出端的拉力大于进入端的拉力,其阻力是( C )。
A 、摩擦阻力 B 、重力阻力 C 、刚性阻力
9、使用卷扬机时,其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得用完,至少应余留( C )。
A 、1圈 B 、2圈 C 、3圈
10、主要限制吊钩上升的极限位置(即防止冲顶)的安全装置是( B )
A 、起重量限制器 B 、限位器 C 、超载力矩限制器
三、多选题(每题1.5分,共15分)
1、提高“三化”程度是起重机械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三化”的含义是(ABC )。
A 、产品标准化 B 、参数尺寸系列化 C 、零部件通用化 D 、机械化
2、以下属“土法”(非机械化)吊装工艺的是:( ABC )
A 、双桅杆滑移吊装工艺 B 、倾斜单桅杆吊装工艺
C 、无锚点吊装工艺 D 、多机抬吊工艺
3、选用液压式起重机时,起重机性能表中反映的基本参数是( BCD )。
A 、起重力矩 B 、作业半径 C 、额定起重量 D 、臂长
4、S n (跑绳出端拉力)的计算值用于( ABD )
A 、选择跑绳钢丝绳的规格 B 、选择牵引装置的规格
C 、选择起重的高度值 D 、计算导向轮的规格
5、在起重机结构设计计算中,涉及最重要的材料结构力学特性值有(ABC )。
A 、惯性矩J B 、截面系数W
C 、惯性半径i D 、材料强度
6、以下属于起重机超负荷试车的是:( A B )
A 、静负荷实验 B 、动负荷实验
C 、额定负荷试车 D 、空负荷试车
7、起重机械中,根据机构的工作性质,其主要机构有( ABCD )
A 、起升机构 B 、运行机构 C 、旋转机构 D 、变幅机构
8、选择吊装方案应根据的主要具体情况有:( ABCD )
A 、被吊设备的条件和要求 B 、现场场地、安装位置、道路条件
C 、现有(当地)吊装机索具的装备条件 D 、安全因素及吊装施工技术力量
9 、双桅杆吊装是一种传统的常用吊装工艺,有( ABC )等具体吊装工艺之分。
A 、等高双桅杆 B 、不等高双桅杆 C 、双桅杆滑移法 D 、推举法
10、平衡梁的作用是( ABCD )
A 、承受由于倾斜吊装产生的水平分力 B 、改善设备吊耳的受力
C 、可以降低吊装高度 D 、减小设备起吊时承受的压力
四、问答题(共30分)
1、简述起重机有哪些安全措施?并写出防风装置作用?
答:
2、简述起重机试验的四个过程?(12分)
答:(1)试验前的检查 根据说明书对各机构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金属结构有无变形,各连接件螺栓有无松动和不满扣现象,各机构和装置是否灵活、可靠,润滑是否良好,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电气是否正常,起升、变幅滑轮组串绕是否正确,各钢丝绳端是否牢固。
(2)空负荷试车 在无负荷下,对起重机做起升、停止,下降、停止,旋转试车,检查各机构的动作及电气系统、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
(3)额定负荷试车 起重机装上额定负荷,做起升、停止、下降、停止,左右旋转,前后运行等动作各3次。
(4)超负荷试车 先进行静负荷试验,静负荷试验其试验荷重为额定载荷的1.25倍,提升重物离地100mm ,停载10min 后卸载(不做其他动作),如一切正常则进行动负荷试验。动负荷试验其试验荷重为额定载荷的1.1倍。试验操作按额定载荷试验的动作进行。(P34)
3、简述起重机的三大主要参数?(10分)
答:
额定起重量Q 起重机在正常工作时允许起吊的物品重量和可以从起重机上取下的取物装置重量之和称为额定起重量。
起升高度H 它是指从地面或起重机运行轨道面到取物装置最高起升位置的铅垂距离。
幅度R 对于旋转臂架式起重机,幅度就是起重机回转中心线至取物装置中心铅垂线之间的距离。对于非旋转臂架式起重机常用有效幅度表示。它是指臂架所在平面内的起重机内侧轮廓线与取物装置铅垂线之间的距离。(P3)
五、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08级起重机械与吊装复习题(2)
一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起升速度是指取物装置的上升速度或下降速度。 (√)
2、起重机在有效寿命期间有一定的总工作循环数。 (√)
4、起重机静载荷试验其试验荷重为额定载荷的1.25倍;动负荷试验其试验荷重为额定载荷的1.1。 (√)
6、起重机自重包括机械、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等组成部分的重量。 (√)
8、根据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可分为省力滑轮组与增速滑轮组。 (×)
9、选用导向轮或滑轮组时必须注意其轮槽要与所确定的钢丝绳直径相匹配。(√)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2、旋转式人字桅杆的优点是( A )
A 、侧向稳定性好 B 、抗风性优良 C 、起重量大
4、( B )表征机构及其零部件受载的轻重程度,以及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损伤效应的大小。
A 、起重机构的利用等级 B 、起重机构的载荷状态 C 、起重机构的工作级别
5、若钢丝绳用于吊索且无弯曲时,其安全系数应为( A )
A 、k=6~7 B 、k=7~8 C 、k ≥8
7、从卷扬机卷筒引出的钢丝绳到最近导向轮的距离应不小于卷扬机卷筒长度(C )倍。
A 、10 B 、15 C 、20~25
9、卷扬机设置的途中导向轮不应超过(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三、多选题(每题1.5分,共15分)
1、提高“三化”程度是起重机械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三化”的含义是(BCD )。
A 、现代化 B 、产品标准化 C 、参数尺寸规格化 D 、零部件通用化
2、以下属传统吊装工艺的是:( AB )
A 、A 字桅杆吊装工艺 B 、倾斜单桅杆吊装工艺
C 、无锚点吊装工艺 D 、集群千斤顶计算机控制吊装工艺
3、在确定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时,应考虑两个因素( BD )
A 、工作类型 B 、利用等级 C 、运行速度 D 、载荷状态
5、在起重机设计计算方法中,对于起重机的零部件或结构进行以下(ACD )三类计算。
A 、疲劳、磨损或发热的计算 B 、工作速度的计算
C 、强度计算 D 、强度验算
7、起重机主要安全与指示装置有( ABCD )
A 、缓冲器 B 、防风装置 C 、起重量与力矩限制器 D 、偏移指示器
8、选择吊装方案应根据的主要具体情况有:( ABCD )
A 、设备的条件和要求 B 、设备安装的部位及周围环境
C 、吊装机索具的条件 D 、吊装施工技术力量和技术水平
9 、双桅杆吊装是一种传统的常用吊装工艺,有( ABC )等具体吊装工艺之分。
A 、等高双桅杆 B 、不等高双桅杆 C 、双桅杆滑移法 D 、推吊法
四、问答题(共30分)
1、在吊装运输载荷计算中如何考虑综合计算载荷?(8分)
答:在设备起吊、运输或牵引过程中,可能同时承受冲击振动影响与不均衡载荷影响的各起重吊索具,在选择和验算强度时,应将设备起重运输和吊装时以静力平衡原理算出的各起重吊索具的受力,连乘以动载系数k 1和不均衡系数k 2,作为吊索具或设备所承受的综合计算载荷。即Q 计= k1 .k2. (Q+q)
要求综合计算的载荷等于或小于该设备或该起重吊索具的最大使用应力或安全承载力。(P38)
2、简述起重吊装施工方案的主要组成内容。
答:(1)起重施工方案的编制说明。(2)施工平面布置图的绘制。(3)吊装受力分析及核算。(4)编制起重施工所需的机索具计划。(5)主要机索具配置施工详图。(6)地锚施工图。(7)吊装指挥信号及传递程序。(8)起重施工的劳动组织及岗位责任制(9)实施方案的总结。(P366)
3、简述滑轮组的常用穿绕方式及主要优缺点(举三种)。
答:(1)顺穿。即走绳的弯曲方向随穿绕方式是一致的。特点:简单、方便,不易出错,但轮轴受力状况不平衡。
(2)顺穿双抽头。特点:保留了顺穿单抽头的优点,克服了其受力不平衡的缺点,但要多一套牵引装置,费用成本较高。
(3)大花穿(二)。特点:综合了顺穿单双抽头的优点,受力均衡、实用,缺点是实际操作难度大,容易出错,动滑轮与定滑轮间应有较大的距离保证。
4简述选用液压汽车吊的主要基本步骤?
五、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起重机额定起重量为150KN ,若吊钩及夹套为200kg ,系物体扎具质量为50kg ,起重电磁铁为2000kg ,抓斗质量为4500kg ,问这台起重机最多能起吊成件物品的质量Q 1为多少?磁性物品Q 2的质量为多少?普通颗粒物料Q 3的质量为多少?
解:Q 额=100KN=15000kg q 0=200kg q 1=50kg q 2=2000kg q 3=4500kg(2分) 由 Q 额=Q+ q0+q得:(3分)
Q 1=Q额-( q0+ q1)=14750kg(3分)
Q 2=Q额-( q0+ q2)=12800kg(3分)
Q 3=Q额-( q0+ q3)=10300kg (3分)
答:这台起重机最多能起吊成件物品的质量为14750kg ,磁性物品的质量为12800kg ,普通颗粒物料的质量为10300kg 。(1分)
2、已知吊装计算载荷Q 计=165KN,现场有一台牵引力为5t 的卷扬机,考虑用一套滑轮组吊装,途中两个导向轮,导向角α为90°-120°(导向角系数K=1.4),滑轮组跑头从定滑轮拉出。试选择滑轮组和导向轮的规格及跑绳穿绕方式(画出穿绕简图)。
n k n 提示:滑轮组载荷系数α可按公式α=E. E (E-1)/(E-1) 计算。
式中:E — 滑轮与轮槽的综合摩擦系数,取E=1.04
n—工作绳数;k —导向轮个数;
解:由题可知:Q 计=165KN (1分)
因此可选择滑轮组吨位为20t ,初选H20×3D 滑轮 (2分)
根据初选H20×3D 滑轮组,选择滑轮组钢丝绳穿绕方式为顺穿单抽头。跑头从定滑轮拉出。工作绳数为:n=6,跑头拉力Sn=α×Q 计,试中: (3分)
n k n 626α=E. E (E-1)/(E-1)=1.04×1.04×(1.04-1)/(1.04-1)=0.206
Sn=0.206×165=34.0KN (3分)
选用牵引力为50KN(5t)的电动卷扬机符合现场设备条件要求。其导向轮的规格为:
S=K.Sn=1.4×34.0=47.6KN (导向角α为90°-120°,K=1.4) (2分)
选导向轮为H5×1KG (1分)
答:选滑轮组的规格为H20×3D, 滑轮组跑绳采用单抽头顺穿方式。选导向轮为H5×1KG, 穿绕方式为顺穿单抽头。(1分)
穿绕方式简图: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