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

宣汉县第二中学 徐霞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中位线》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第三章《证明三》的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一个学时完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完了三角形、四边形内容之后,作为三角形和四边形知识的应用和深化所引出的一个重要性质定理,它揭示了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线段与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对进一步学习非常有用,尤其是在证明两直线平行和论证线段倍分关系时常常要用到.由于在本章最后要探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为了知识的连贯性和探索的完整性我将本节中探索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的形状调整到探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一起完成。

二、学情分析

本章从内容上讲是《证明一》和《证明二》的继续,初三的学生对于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基本步骤和方法已经初步掌握。对于本节课三角形中位线定义的理解及完成大部分练习也不是难事,但在本节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如何证明线段的倍分问题;二是应用中位线性质定理时怎样添加辅助线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会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能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相关的问题;

2.进一步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发展探究能力、推理论证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在命题的证明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定理的证明和应用过程中体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证明及应用

难点: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来推证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了解证明线段倍分关系问题的基本要领.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右图,观察思考:

(1)图中的所有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2)这个图是怎样画出来的? 2.教师给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3.引入课题:为什么作三角形的中位线就能画出这样美丽的 图案?三角形的中位线有什么性质?本节课探索 ——三角形的中位线(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操作:作△ABC,并作△ABC的中位线 问题1: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 2.探究活动一:探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1)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注意从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两个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猜想,开拓思维)

(2)交流猜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方法) ①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②你是怎样猜想出这一结论的?

归纳猜想方法:①直观感觉 ②度量 ③推理 ④多画几个图观察 ⑤借助几何画板拖动原三角形的顶点观察(感受猜想策略的多样性)

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

①拖动点A,随着△ABC形状的改变,DE还是△ABC的中位线吗?线段BC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DE和BC的关系还成立吗?

②拖动点B,随着△ABC形状的改变,DE还是△ABC的中位线吗?线段BC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DE和BC的关系还成立吗?

得出结论: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板书) (3)小组合作证明这一命题(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证明方法

1)学生交流解题思路后,将证明过程用实物投影展示(引导学生找出证明过程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规范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若无实物投影,在了解学生的一些证明思路后

A

B

C

E A

抽学生上黑板板演,与学生证明同步进行)

方法一:(由已知想可知)证△ADE∽△ABC

B

E C

方法二:“加倍法”①延长DE至F,使EF=DE,连接FC.

②过点C作AB的平行线交DE的延长线于点F.(如图1)先证△ADE≌△CFE,再证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③延长DE至F,使EF=DE,连接FC.、DC、AF.(如图2) 先证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A

D

A

D F

E

A

G

D

E

E A

G

E

F

D

B

C

B

图2

C B

图3

F

C

B

图1

F

C

图4

方法三:“折半法”①取BC的中点F,连接EF并延长至G,使EG=FG,连接AG(学

生课后完成证明)

②取BC的中点F,连接EF,过点A作AG∥BC交FE的延长线于点G(如图3) ③取BC的中点F,连接EF并延长至G,使EG=FG,连接AG、GC、AF(如图4) 2)归纳总结解题思路:

①证明线段平行:可以由角相等或互补得平行,由平行四边形得出平行

②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一条线段的一半,当根据条件和图形直接证明困难时可添加辅助线,通常采用“加倍法”(将较短线段延长一倍)或“折半法”(将较长线段折半)构造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证明

(5)得出定理

把这一真命题作为一个定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 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定理 ∵DE是△ABC的中位线

(或AD=BD,AE=CE或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

1

∴DE∥BC, DE=BC

2

(三)练习巩固,深化拓展

1.如图,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

B

B

A

E C

E C A

(1)若∠B=50°,则∠ADE= , ∠BDE= ;为什么? (2)若BC=12cm,则DE= cm,为什么?

2. 已知:如图,A,B两地被池塘隔开,在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小明通过学习,估测

A

出了A,B两地之间的距离:先在AB外选一点C,然后步测出AC、

的中点M,N,并测出MN的长,由此他就知道了A,B间的距离. (1)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2)若M、

N之间有阻隔,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C

N

B

(注意:当有两边的中点时,可添加辅助线构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基本图形解决问题)

3.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

(1)若AC=4cm,BC=6cm,AB=8cm, 则△DEF(2)若△ABC的周长为24,则△DEF的周长=______(3)三角形三条中位线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与原 三角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4)图中有哪几个平行四边形?请证明。

(5)图中的四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你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应怎样分?)

C

(6)三角形三条中位线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与原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探究活动二:探索梯形的中位线与梯形两底的关系(小组合作,若时间不够,课后探究)

(1)梯形中位线的定义: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2)探索:梯形的中位线与两底的关系. (四)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学会了哪些方法?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教师强调: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它揭示了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利用中位线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行或倍分,两个结论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2.证明线段倍分:可采用加倍法或折半法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证明; 3.若图中有两个中点,可设法构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基本图形,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课本习题3.3第2——5题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DE是△ABC的中位线 A 练习区: (或AD=BD,AE=CE)

(或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

∴DE∥BC,

DE=

1

BC 2

B

E C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学设计

宣汉县第二中学 徐霞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中位线》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第三章《证明三》的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一个学时完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完了三角形、四边形内容之后,作为三角形和四边形知识的应用和深化所引出的一个重要性质定理,它揭示了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线段与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对进一步学习非常有用,尤其是在证明两直线平行和论证线段倍分关系时常常要用到.由于在本章最后要探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为了知识的连贯性和探索的完整性我将本节中探索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的形状调整到探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一起完成。

二、学情分析

本章从内容上讲是《证明一》和《证明二》的继续,初三的学生对于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基本步骤和方法已经初步掌握。对于本节课三角形中位线定义的理解及完成大部分练习也不是难事,但在本节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如何证明线段的倍分问题;二是应用中位线性质定理时怎样添加辅助线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会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能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相关的问题;

2.进一步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发展探究能力、推理论证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在命题的证明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定理的证明和应用过程中体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证明及应用

难点: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来推证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了解证明线段倍分关系问题的基本要领.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右图,观察思考:

(1)图中的所有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2)这个图是怎样画出来的? 2.教师给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3.引入课题:为什么作三角形的中位线就能画出这样美丽的 图案?三角形的中位线有什么性质?本节课探索 ——三角形的中位线(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操作:作△ABC,并作△ABC的中位线 问题1: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 2.探究活动一:探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1)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注意从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两个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猜想,开拓思维)

(2)交流猜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方法) ①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②你是怎样猜想出这一结论的?

归纳猜想方法:①直观感觉 ②度量 ③推理 ④多画几个图观察 ⑤借助几何画板拖动原三角形的顶点观察(感受猜想策略的多样性)

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

①拖动点A,随着△ABC形状的改变,DE还是△ABC的中位线吗?线段BC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DE和BC的关系还成立吗?

②拖动点B,随着△ABC形状的改变,DE还是△ABC的中位线吗?线段BC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DE和BC的关系还成立吗?

得出结论: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板书) (3)小组合作证明这一命题(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证明方法

1)学生交流解题思路后,将证明过程用实物投影展示(引导学生找出证明过程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规范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若无实物投影,在了解学生的一些证明思路后

A

B

C

E A

抽学生上黑板板演,与学生证明同步进行)

方法一:(由已知想可知)证△ADE∽△ABC

B

E C

方法二:“加倍法”①延长DE至F,使EF=DE,连接FC.

②过点C作AB的平行线交DE的延长线于点F.(如图1)先证△ADE≌△CFE,再证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③延长DE至F,使EF=DE,连接FC.、DC、AF.(如图2) 先证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A

D

A

D F

E

A

G

D

E

E A

G

E

F

D

B

C

B

图2

C B

图3

F

C

B

图1

F

C

图4

方法三:“折半法”①取BC的中点F,连接EF并延长至G,使EG=FG,连接AG(学

生课后完成证明)

②取BC的中点F,连接EF,过点A作AG∥BC交FE的延长线于点G(如图3) ③取BC的中点F,连接EF并延长至G,使EG=FG,连接AG、GC、AF(如图4) 2)归纳总结解题思路:

①证明线段平行:可以由角相等或互补得平行,由平行四边形得出平行

②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一条线段的一半,当根据条件和图形直接证明困难时可添加辅助线,通常采用“加倍法”(将较短线段延长一倍)或“折半法”(将较长线段折半)构造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证明

(5)得出定理

把这一真命题作为一个定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 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定理 ∵DE是△ABC的中位线

(或AD=BD,AE=CE或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

1

∴DE∥BC, DE=BC

2

(三)练习巩固,深化拓展

1.如图,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

B

B

A

E C

E C A

(1)若∠B=50°,则∠ADE= , ∠BDE= ;为什么? (2)若BC=12cm,则DE= cm,为什么?

2. 已知:如图,A,B两地被池塘隔开,在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小明通过学习,估测

A

出了A,B两地之间的距离:先在AB外选一点C,然后步测出AC、

的中点M,N,并测出MN的长,由此他就知道了A,B间的距离. (1)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2)若M、

N之间有阻隔,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C

N

B

(注意:当有两边的中点时,可添加辅助线构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基本图形解决问题)

3.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

(1)若AC=4cm,BC=6cm,AB=8cm, 则△DEF(2)若△ABC的周长为24,则△DEF的周长=______(3)三角形三条中位线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与原 三角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4)图中有哪几个平行四边形?请证明。

(5)图中的四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你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应怎样分?)

C

(6)三角形三条中位线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与原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探究活动二:探索梯形的中位线与梯形两底的关系(小组合作,若时间不够,课后探究)

(1)梯形中位线的定义: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2)探索:梯形的中位线与两底的关系. (四)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学会了哪些方法?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教师强调: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它揭示了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利用中位线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行或倍分,两个结论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2.证明线段倍分:可采用加倍法或折半法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证明; 3.若图中有两个中点,可设法构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基本图形,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课本习题3.3第2——5题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DE是△ABC的中位线 A 练习区: (或AD=BD,AE=CE)

(或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

∴DE∥BC,

DE=

1

BC 2

B

E C


相关内容

  •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践而获得的.因此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三角形概念以及特性.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P60.61页例1.例2,练习十五1.2.3题. ...

  •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三角形 教案
  •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课教案 主备课人: 四.三角形 单元要点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认识三角形. 这部分内容通过观察.折.画等操作活动,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学会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认 ...

  • 三角形的分类
  • 角形的分类"是小学几何知识学习,尤其是三角形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切实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理解三角形的特征,并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三角形的分类"这个内容的编排上,教材分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

  • 三角形教学设计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80~82页的例1(不包括底和高).例2.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在观察.实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以及三角形 ...

  • [三角形面积]的教材分析及教学基本思路(附教学设计)
  • <三角形面积>的教材分析及教学基本思路 (附教学设计) 一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尾顺序相接而组成的封 闭图形.它们相互之间不仅在特征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三 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 ...

  • 三角形教学反思
  • 反思一:三角形教学反思 这个星期我教学了三角形的有关内容:三角形的特性,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分类. 这几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都是采用了自学辅导式的教学方式,第一步: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建立与书本知识的对接,具体做法学生自学六分钟的书,并把书中的重点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写出自己的发现和问题.第二步,质 ...

  • 三角形面积教案设计
  • 篇一: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沟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内在联系. 2.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3.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形状无关.与底和高有关,并会运用面积公式求三角形的面积. 课前准备 课件.学具(完全相等的锐角 ...

  •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案
  • 第五单元 三角形 第一课时 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 ...

  •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2-24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3题. [教材简析]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在四年级上册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这些都是 ...

  • 四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 四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四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新课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作为第二学段中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特性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不但重视体现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