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分析

第6卷第2期2008年4月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NanchangCPCCommittee

Vol.6,No.2Apr.,2008

【自然・社会・人生】

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分析

邵开封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102208)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孤寡老人生存状况堪忧,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存在严重问题,其支持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手段都存在许多不足。构建和完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必须明确

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主体及其具体责任,完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内容,改革和创新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手段,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45(2008)04-0061-04

当时他们(1976)、Cobb(1976)在精神病学领域提出,

认为社会支持有助于人们应对危机事件、生活变迁和不利的环境。Cobb还认为社会支持能够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态和社会功能。多数学者认为社会支持与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相关关系。社会学和医学用定量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研究。[2]

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由于各自的理论视角不同,对社会支持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在后期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发现,并不是只要有关系存在就能提供支持,必须考虑关系的亲密度和性质,并且进一步指出,不同性质的关系能够提供不同的支持,于是一些学者便对社会支持进行分类。例如,考伯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分为为情感性支持、网络支持、满足自尊感的支持、物质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抚育性支持。韦尔曼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分为感情支持、小宗服务、大宗服务、经济支持、陪伴支持。[3]库恩等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分为归属性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

[4]

支持和赞成性支持。从国外学者对社会支持的分类可以看出,国外学者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更加全面、深人、具体,这有利于更好的分析和研究问题。

国内学者对社会支持的定义同样存在分歧。例

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社会经济地位逐步下降甚至丧失,与主流社会联系逐渐减少甚至中断,自身生理的老化也给其正常的生活带来不便。特别是现代化的发展,给老年人带来了严重挑战。对此,李德滨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给老年人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化导致生活节奏加快与老年人生活节奏相矛盾,与青年人代沟不断加深,核心家庭的增多使老年人家务劳动量增多,现代化使老年人的地位和权威下降。现代化将向老年人提出新的问题,老年人在现代化

[1]

面前面临着挑战。”

孤寡老人则是那些无子女、无配偶的老人。缺少最亲密的伴侣,无子女的抚养和关照,使其生活更加艰难,可以说孤寡老人是老年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而生活在农村的孤寡老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绝大多数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活状况堪忧,与城市的孤寡老人相比,他们更处于弱势地位。

一、相关研究回顾

(一)社会支持的涵义

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作为科学的专业术语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Caplan(1974)、Cassel

[收稿日期]2008-02-20

[作者简介]邵开封(,山东诸城人,硕士,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农”问题、公务员1981—)管理与培训研究。

如,李强认为,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5]陈成文认为,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6]欧阳丹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以个体(被支持者)为核心,由个体和他人(支持者)通过支持性行为所构成的人际交往系统。[7]分析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对社会支持进行定义,即社会支持是指社会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提供的对其物质上或精神上具有积极作用的行为。

(二)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

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社会支持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手段等四个要素。四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社会支持其实就是其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将支持的内容提供给客体的过程,因此,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法,它是联系社会支持主体与客体的纽带和桥梁,这从上面的图示中也可以看出。

(三)国内学者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情况在时间上,国内学者运用社会支持进行有关研究要大大晚于国外,国外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对社会支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在内容上,其研究集中在运用社会支持的理论对弱势群体进行相关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有:病患者、老年人、妇女、儿童、下岗失业者、青少年、吸毒人员等。有的是对这些群体的社会支持现状进行基本的描述,有的探讨了社会支持与其身心健康的关系,有的研究进一步提出通过社会支持以解决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等。

通过相关的文献可以看出,虽然有学者研究了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问题,但专门对农村孤寡老人的社会支持的研究则很少。因此,本研究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是具有学术价值的。

二、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主体存在的问题提供社会支持是要具有一定的财力、物力的,因此,社会支持的主体必须具有足够的能力,才能够为客体提供社会支持。支持的主体是否有能力或能力的大小关系到整个社会支持系统能否正常运转,一个没有能力或能力不足的社会支持主体注定社会支持系统是要失败的。

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农村孤寡老人绝大多数应纳入五保户,乡镇村级行政组织应开办敬老院等福利事业,保障其生活,对此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对其实施主体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三条规定,“五保供养是农村的集体福利事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提供五保供养所需的经费和实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8]

五保供养工作的实施。”《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第2、“敬老院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4条规定,位。”“敬老院所需经费实行乡镇统筹,并通过发展院办经济和社会捐赠逐步改善供养人员的生活条件。村办敬老院所需经费由村公益金解决。”

从以上的法律规定中可以看出,应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社会支持的主体是村集体和乡镇级政府,但现实情况是,这一社会支持的主体为农村孤寡老

社会支持系统图

社会支持的主体即社会支持的提供者和实施

者。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在李强看来,社会支持的主体是社会联系;在陈成文看来,社会支持的主体是社会网络;而在欧阳丹看来,社会支持的主体是与以个体为核心的个体或他人。

社会支持的客体是指社会支持的接受者。对于社会支持的客体,学术界目前存在着争议,主要分歧表现在客体是选择性的还是普遍性的。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支持的客体是具有选择性的,即专指对社会弱者的支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社会支持的客体应该是普遍性的,所有的成员都需要社会支持。而从国内多数学者的研究来看,赞同后者的居多数,本文认为社会支持主要是指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支持。

社会支持的内容是指提供什么样的支持,从有关学者对社会支持的分类中可以看出,内容主要包括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物质性支持等。而社会支持的手段是指给社会支持的客体提供支持的方式、方

人提供社会支持的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表现的更加明显。

(二)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内容存在的问题在支持的内容上,由于提供支持主体的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对农村孤寡老人的物质性支持严重不足,精神性支持几乎空白。一些农村孤寡老人并未纳入五保,即使纳入五保,五保的性质已经发生极大变化,许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五保变成了一保(即保吃),住、穿、医则无法保障。许多地方没有农村敬老院,或者数量极少,即使有,许多敬老院设施简陋,服务不到位,由于缺少资金,对农村孤寡老人提供的社会支持水平是非常低的,至于精神性支持,更是无从谈起,住在敬老院的老人只能与其他的老人聊聊天,以获得精神上之宽慰和解脱。而独自居住的农村孤寡老人,则生活更加寂寞和孤独。

(三)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手段存在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手段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整个支持系统的一系列问题。这种支持的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对农村孤寡老人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对其造成了极大冲击,导致五保制度不能有效运行,农村敬老院资金严重不足。由于五保制度在设计初就规定了其主要由村集体负责,而在税费改革前经费来源于“乡统筹”和“村提留”,其本来就存在着资金不足,而税费改革后,五保经费则从“两附加”中支取,不足则由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现实情况是,两附加根本无法承担五保经费,而法律上责任规范的不到位和政策的模糊性,导致上级转移支付严重不足,致使五保经费根本无法真正落实到位。对此,张秀兰和徐月宾认

[10]

为其原因在于制度建设的滞后。国家取消2006年,农业税,使得农村五保制度面临更加严重挑战。所以,原有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最主要手段即五保制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已无法对农村孤寡老人有效提供社会支持。

农村的敬老院存在的问题同样突出。在管理上由乡镇级政府和村集体共同负责,资金不足,管理混乱,服务严重不到位,敬老院设施严重不足,许多孤寡老人在敬老院生活苦不堪言,农村敬老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威胁。

农村孤寡老人属于特殊的群体,为其提供社会支持属于全国性公共产品,主要应由中央政府承担。并且,根据目前的现实情况,多数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镇级政府不具备能力,村集体更是无从谈起(从全国总体看)。所以,中央政府必须负主要责任,必须把用于农村孤寡老人的经费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并且其财政负担比例不少于70%,根据各地方的情况可以上调,对于特别贫困的地方,中央应负责财政的中央政府主要由民政部负责随时对资金使用100%。

情况进行监督,防止被挪用。

省级政府负责补足中央财政的不足部分,所有资金由民政厅直接下发到农村孤寡老人手中,直接计划对资金的使用。市县乡镇级政府只负责配合上级落实,原则上不负担财政支出。村集体负责完成本村农村孤寡老人的上报、核实等工作,配合上级工作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和社区照料,开展社区敬老活动,让农村孤寡老人安度晚年。这样,通过合理确定农村孤寡老人的社会支持主体,使其能够有效对农村孤寡老人提供社会支持,并且明确各级政府的具体责任,使其能够有效落实。

(二)完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内容只有解决了支持主体的能力问题,完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内容才成为可能。完善其内容应做到两点,即充足物质性支持,大力加强为孤寡老人提供精神性支持。落实好孤寡老人的专用资金,保证其基本的吃、穿、用、医等需求;为孤寡老人购买电视并安装有线电视;大力开展农村社区活动设施建设,为孤寡老人活动创造便利;开展敬老活动,让孤寡老人快乐生活;建立党员定期与孤寡老人谈心的机制,及时沟通,并解决相关问题。

(三)改革和创新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手段事实证明,五保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且其本身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应当在合适的时候废除五保制度,建立完善的敬老院制度。国家应制定统一的敬老院管理办法,规定全国敬老院统一归国家民政部管理,各级民政部门负责管理本地区的农村敬老院,所有工作人员须专业化,持证上岗,提高其待遇,国家对敬老院的设施进行统一建设,统一配备,资金均由中央财政负责。在建立完善的敬老院制度后,国家民政部可以为各个敬老院设立一个银行账户,所有资金均通过银行直接打入账户,减少中间环节,防止资金被挪用,所有农村孤寡老人原则上必须住入敬老院,敬老院将直接负责农村孤寡老人的一切开支,包括医疗费用等,为孤寡老人提供更加三、关于构建和完善农村孤寡老人

社会支持系统的思考

(一)明确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主体及其具体责任

便利的服务。本人认为,建立完善的敬老院制度有以下优点:一是根本上保证敬老院的经费;二是使敬老院得到统一管理,专业化加强,提高敬老院的服务水平;三是大大提高孤寡老人集中养老的比例,为其交流和沟通创造良好条件;四是保证国家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五是有利于孤寡老人的健康生活。这样能够彻底改变当前农村敬老院资金不足、设施极差、管理混乱的状况,使敬老院成为农村孤寡老人真正的“快乐之家”。

(四)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其本质是科学的助人活动。[11](P13)社会工作具有助人、救

[参考文献]

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可难、解困和发展等4大功能,

以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服务。而目前社会工作在国内处于发展的初期,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特别是要注重培养能够从事实际操作的人才,可以在中专、大专培养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则以培养社会工作理论教育人才为主。在全国各个农村社区配一名社会工作者,以从事社区工作为主,各个敬老院配两名社会工作者,分别以从事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为主,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全面介入,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更加科学的、人性化的服务和帮助。

人民出版社,[1]李德滨.老年社会学[M].北京:1988.4-5.

[2]HouseJS.LandisKR.Umberson:SocialRelationandHealthScience,1998:241:640-545.

[3]Wellma,B.&Wortley,S.,1990,Differentsstrokesfromdifferentfolks,communitiesandsocialsupport,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96.(2001,1).[4]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5]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6]陈成文.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2003,3).[7]欧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年研究,[8]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EB/OL].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

1997年3月18日民政部令第1号发布)[EB/OL].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9]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

徐月宾.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化的框架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10]张秀兰、2004,3).高等教育出版社,[1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2002.

[责任编辑:钟晟]

AnAnalysisontheSystemofSocialSupporttotheSolitaryEldersinRuralAreas

SHAOKai-feng

(AdministrativeInstituteofAgriculturalMinistry,Beijing102208,China)

Abstract:Atpresent,thesolitaryeldersinruralareasinChinahaveadifferentlife,andthesystemofsocialsupporttothesolitaryeldersisquitebad.Themainbody,object,contentsandwaysarenotA-OK.Tobuildupandimprovethesystemofsocialsupporttothesolitaryeldersinruralareas,wemustmakethemainbodyandtheconcretedutiesclear,andconsummatethecontents,andin-novatetheways,andadvancethedevelopmentofsocialwork.KeyWords:solitaryeldersinruralareas;thesystemofsocialsupport

第6卷第2期2008年4月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NanchangCPCCommittee

Vol.6,No.2Apr.,2008

【自然・社会・人生】

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分析

邵开封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102208)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孤寡老人生存状况堪忧,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存在严重问题,其支持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手段都存在许多不足。构建和完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必须明确

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主体及其具体责任,完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内容,改革和创新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手段,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45(2008)04-0061-04

当时他们(1976)、Cobb(1976)在精神病学领域提出,

认为社会支持有助于人们应对危机事件、生活变迁和不利的环境。Cobb还认为社会支持能够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态和社会功能。多数学者认为社会支持与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相关关系。社会学和医学用定量评定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研究。[2]

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由于各自的理论视角不同,对社会支持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在后期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发现,并不是只要有关系存在就能提供支持,必须考虑关系的亲密度和性质,并且进一步指出,不同性质的关系能够提供不同的支持,于是一些学者便对社会支持进行分类。例如,考伯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分为为情感性支持、网络支持、满足自尊感的支持、物质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抚育性支持。韦尔曼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分为感情支持、小宗服务、大宗服务、经济支持、陪伴支持。[3]库恩等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分为归属性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

[4]

支持和赞成性支持。从国外学者对社会支持的分类可以看出,国外学者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更加全面、深人、具体,这有利于更好的分析和研究问题。

国内学者对社会支持的定义同样存在分歧。例

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社会经济地位逐步下降甚至丧失,与主流社会联系逐渐减少甚至中断,自身生理的老化也给其正常的生活带来不便。特别是现代化的发展,给老年人带来了严重挑战。对此,李德滨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给老年人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化导致生活节奏加快与老年人生活节奏相矛盾,与青年人代沟不断加深,核心家庭的增多使老年人家务劳动量增多,现代化使老年人的地位和权威下降。现代化将向老年人提出新的问题,老年人在现代化

[1]

面前面临着挑战。”

孤寡老人则是那些无子女、无配偶的老人。缺少最亲密的伴侣,无子女的抚养和关照,使其生活更加艰难,可以说孤寡老人是老年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而生活在农村的孤寡老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绝大多数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活状况堪忧,与城市的孤寡老人相比,他们更处于弱势地位。

一、相关研究回顾

(一)社会支持的涵义

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作为科学的专业术语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Caplan(1974)、Cassel

[收稿日期]2008-02-20

[作者简介]邵开封(,山东诸城人,硕士,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农”问题、公务员1981—)管理与培训研究。

如,李强认为,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5]陈成文认为,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6]欧阳丹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以个体(被支持者)为核心,由个体和他人(支持者)通过支持性行为所构成的人际交往系统。[7]分析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对社会支持进行定义,即社会支持是指社会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提供的对其物质上或精神上具有积极作用的行为。

(二)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

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社会支持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手段等四个要素。四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社会支持其实就是其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将支持的内容提供给客体的过程,因此,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法,它是联系社会支持主体与客体的纽带和桥梁,这从上面的图示中也可以看出。

(三)国内学者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情况在时间上,国内学者运用社会支持进行有关研究要大大晚于国外,国外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对社会支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在内容上,其研究集中在运用社会支持的理论对弱势群体进行相关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有:病患者、老年人、妇女、儿童、下岗失业者、青少年、吸毒人员等。有的是对这些群体的社会支持现状进行基本的描述,有的探讨了社会支持与其身心健康的关系,有的研究进一步提出通过社会支持以解决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等。

通过相关的文献可以看出,虽然有学者研究了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问题,但专门对农村孤寡老人的社会支持的研究则很少。因此,本研究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是具有学术价值的。

二、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主体存在的问题提供社会支持是要具有一定的财力、物力的,因此,社会支持的主体必须具有足够的能力,才能够为客体提供社会支持。支持的主体是否有能力或能力的大小关系到整个社会支持系统能否正常运转,一个没有能力或能力不足的社会支持主体注定社会支持系统是要失败的。

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农村孤寡老人绝大多数应纳入五保户,乡镇村级行政组织应开办敬老院等福利事业,保障其生活,对此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对其实施主体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三条规定,“五保供养是农村的集体福利事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提供五保供养所需的经费和实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8]

五保供养工作的实施。”《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第2、“敬老院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单4条规定,位。”“敬老院所需经费实行乡镇统筹,并通过发展院办经济和社会捐赠逐步改善供养人员的生活条件。村办敬老院所需经费由村公益金解决。”

从以上的法律规定中可以看出,应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社会支持的主体是村集体和乡镇级政府,但现实情况是,这一社会支持的主体为农村孤寡老

社会支持系统图

社会支持的主体即社会支持的提供者和实施

者。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在李强看来,社会支持的主体是社会联系;在陈成文看来,社会支持的主体是社会网络;而在欧阳丹看来,社会支持的主体是与以个体为核心的个体或他人。

社会支持的客体是指社会支持的接受者。对于社会支持的客体,学术界目前存在着争议,主要分歧表现在客体是选择性的还是普遍性的。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支持的客体是具有选择性的,即专指对社会弱者的支持;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社会支持的客体应该是普遍性的,所有的成员都需要社会支持。而从国内多数学者的研究来看,赞同后者的居多数,本文认为社会支持主要是指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支持。

社会支持的内容是指提供什么样的支持,从有关学者对社会支持的分类中可以看出,内容主要包括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物质性支持等。而社会支持的手段是指给社会支持的客体提供支持的方式、方

人提供社会支持的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表现的更加明显。

(二)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内容存在的问题在支持的内容上,由于提供支持主体的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对农村孤寡老人的物质性支持严重不足,精神性支持几乎空白。一些农村孤寡老人并未纳入五保,即使纳入五保,五保的性质已经发生极大变化,许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五保变成了一保(即保吃),住、穿、医则无法保障。许多地方没有农村敬老院,或者数量极少,即使有,许多敬老院设施简陋,服务不到位,由于缺少资金,对农村孤寡老人提供的社会支持水平是非常低的,至于精神性支持,更是无从谈起,住在敬老院的老人只能与其他的老人聊聊天,以获得精神上之宽慰和解脱。而独自居住的农村孤寡老人,则生活更加寂寞和孤独。

(三)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手段存在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手段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整个支持系统的一系列问题。这种支持的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对农村孤寡老人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对其造成了极大冲击,导致五保制度不能有效运行,农村敬老院资金严重不足。由于五保制度在设计初就规定了其主要由村集体负责,而在税费改革前经费来源于“乡统筹”和“村提留”,其本来就存在着资金不足,而税费改革后,五保经费则从“两附加”中支取,不足则由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现实情况是,两附加根本无法承担五保经费,而法律上责任规范的不到位和政策的模糊性,导致上级转移支付严重不足,致使五保经费根本无法真正落实到位。对此,张秀兰和徐月宾认

[10]

为其原因在于制度建设的滞后。国家取消2006年,农业税,使得农村五保制度面临更加严重挑战。所以,原有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最主要手段即五保制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已无法对农村孤寡老人有效提供社会支持。

农村的敬老院存在的问题同样突出。在管理上由乡镇级政府和村集体共同负责,资金不足,管理混乱,服务严重不到位,敬老院设施严重不足,许多孤寡老人在敬老院生活苦不堪言,农村敬老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威胁。

农村孤寡老人属于特殊的群体,为其提供社会支持属于全国性公共产品,主要应由中央政府承担。并且,根据目前的现实情况,多数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镇级政府不具备能力,村集体更是无从谈起(从全国总体看)。所以,中央政府必须负主要责任,必须把用于农村孤寡老人的经费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并且其财政负担比例不少于70%,根据各地方的情况可以上调,对于特别贫困的地方,中央应负责财政的中央政府主要由民政部负责随时对资金使用100%。

情况进行监督,防止被挪用。

省级政府负责补足中央财政的不足部分,所有资金由民政厅直接下发到农村孤寡老人手中,直接计划对资金的使用。市县乡镇级政府只负责配合上级落实,原则上不负担财政支出。村集体负责完成本村农村孤寡老人的上报、核实等工作,配合上级工作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和社区照料,开展社区敬老活动,让农村孤寡老人安度晚年。这样,通过合理确定农村孤寡老人的社会支持主体,使其能够有效对农村孤寡老人提供社会支持,并且明确各级政府的具体责任,使其能够有效落实。

(二)完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内容只有解决了支持主体的能力问题,完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内容才成为可能。完善其内容应做到两点,即充足物质性支持,大力加强为孤寡老人提供精神性支持。落实好孤寡老人的专用资金,保证其基本的吃、穿、用、医等需求;为孤寡老人购买电视并安装有线电视;大力开展农村社区活动设施建设,为孤寡老人活动创造便利;开展敬老活动,让孤寡老人快乐生活;建立党员定期与孤寡老人谈心的机制,及时沟通,并解决相关问题。

(三)改革和创新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手段事实证明,五保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且其本身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应当在合适的时候废除五保制度,建立完善的敬老院制度。国家应制定统一的敬老院管理办法,规定全国敬老院统一归国家民政部管理,各级民政部门负责管理本地区的农村敬老院,所有工作人员须专业化,持证上岗,提高其待遇,国家对敬老院的设施进行统一建设,统一配备,资金均由中央财政负责。在建立完善的敬老院制度后,国家民政部可以为各个敬老院设立一个银行账户,所有资金均通过银行直接打入账户,减少中间环节,防止资金被挪用,所有农村孤寡老人原则上必须住入敬老院,敬老院将直接负责农村孤寡老人的一切开支,包括医疗费用等,为孤寡老人提供更加三、关于构建和完善农村孤寡老人

社会支持系统的思考

(一)明确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主体及其具体责任

便利的服务。本人认为,建立完善的敬老院制度有以下优点:一是根本上保证敬老院的经费;二是使敬老院得到统一管理,专业化加强,提高敬老院的服务水平;三是大大提高孤寡老人集中养老的比例,为其交流和沟通创造良好条件;四是保证国家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五是有利于孤寡老人的健康生活。这样能够彻底改变当前农村敬老院资金不足、设施极差、管理混乱的状况,使敬老院成为农村孤寡老人真正的“快乐之家”。

(四)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其本质是科学的助人活动。[11](P13)社会工作具有助人、救

[参考文献]

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可难、解困和发展等4大功能,

以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服务。而目前社会工作在国内处于发展的初期,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特别是要注重培养能够从事实际操作的人才,可以在中专、大专培养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则以培养社会工作理论教育人才为主。在全国各个农村社区配一名社会工作者,以从事社区工作为主,各个敬老院配两名社会工作者,分别以从事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为主,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全面介入,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更加科学的、人性化的服务和帮助。

人民出版社,[1]李德滨.老年社会学[M].北京:1988.4-5.

[2]HouseJS.LandisKR.Umberson:SocialRelationandHealthScience,1998:241:640-545.

[3]Wellma,B.&Wortley,S.,1990,Differentsstrokesfromdifferentfolks,communitiesandsocialsupport,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96.(2001,1).[4]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5]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6]陈成文.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2003,3).[7]欧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年研究,[8]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EB/OL].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

1997年3月18日民政部令第1号发布)[EB/OL].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9]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

徐月宾.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化的框架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10]张秀兰、2004,3).高等教育出版社,[1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2002.

[责任编辑:钟晟]

AnAnalysisontheSystemofSocialSupporttotheSolitaryEldersinRuralAreas

SHAOKai-feng

(AdministrativeInstituteofAgriculturalMinistry,Beijing102208,China)

Abstract:Atpresent,thesolitaryeldersinruralareasinChinahaveadifferentlife,andthesystemofsocialsupporttothesolitaryeldersisquitebad.Themainbody,object,contentsandwaysarenotA-OK.Tobuildupandimprovethesystemofsocialsupporttothesolitaryeldersinruralareas,wemustmakethemainbodyandtheconcretedutiesclear,andconsummatethecontents,andin-novatetheways,andadvancethedevelopmentofsocialwork.KeyWords:solitaryeldersinruralareas;thesystemofsocialsupport


相关内容

  •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研究综述_聂志平
  • 第11卷第4期2012年12月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JiangxiAgriculturalUniversity Vol.11,No.4Dec.,2012 文章编号:1671-6523(2012)04-0117-05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研究综述 聂志平,温忠文 (江西农业大学 ...

  • 发展话语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之痛
  • 发展话语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之痛 贺聪志 安苗 [摘要]追求现代性的发展话语正在中国复制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主义路径.中国在向现代化转型这一过程中,上亿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改变了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结构,削弱了家庭和社区的养老功能,恶化了留守老人的福利状况,留守老人及其家庭并不能完全通过能动应 ...

  • 社区照顾模式介入农村养老的意义与途径探索
  • 摘 要:本文在浅析社区照顾模式介入农村养老的意义的基础上,努力寻找社区照顾模式与农村养老的契合点,并努力探索社区照顾模式介入农村养老问题的途径,期望能缓解农村养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压力. 关键词:社区照顾模式:农村养老:介入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 ...

  • 乡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及对策
  •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再加上绝大多数农村孩子在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城市工作,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它所带来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高龄,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本人 ...

  • 空巢老人文献综述
  • 1.关于空巢老人研究的文献综述 (1)空巢老人的界定及分类 4"空巢"(empty nest)这一术语最早源于自然界,是指雏鸟逐渐长大展翅飞翔,并开始独立筑建自己的幼巢,母巢里只剩下年迈老鸟的现象.随着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理论的提出,空巢这一概念便逐 ...

  • 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 内容提要: 本文是在对xx乡xx村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我们常用的"swot"分析法,对xx村基本情况进行了系统的.逻辑的分析与梳理,最后提出了一些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在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的 ...

  •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引言: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有关老年人在养老.医疗.卫生等领域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加强,虽然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针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却相对起步较晚,但是依旧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本文旨在介绍有关对于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研究,从而对城市和农村 ...

  •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3000字
  •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3000字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路口镇实际调查走访,分析和概述了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拮据,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身体健康与医疗没有保证,情感孤独,缺乏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生活乏味,没有足够的娱乐活动,与 ...

  • 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分析
  •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 分析-以济南安家村为例 院 (部): 法政学院 专 业: 社会工作 班 级: 社工102 姓 名: 李四 学 号: 201999999 指导教师: 柯文广 完成日期: 2014年6月17日 目 录 目 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