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文学成就与价值发微

DANG'ANJIEDU

韩愈的文学成就与价值发微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许社丽

摘要韩愈(768—824),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素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文学理论和

文学创作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体现了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韩愈文学成就

韩愈(768—824),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素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体现了独特的价值。

一、继承创新的知名达人

自唐朝大历(766—780)时期起,由于受安史之乱的后续影响,衰顿、冷淡的内心世界逐渐取代替了盛唐士人豪迈、狂放的进取意志,独善其身、远离尘世、洁身自好、颐养天年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唐人当出现了“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或者“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的文学创作趋势。在扭转这种颓废落寞文学意境表达的过程中,韩愈功不可没。韩愈一贯敬重李白、杜甫等盛唐时期文人在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和业绩,力图恢复盛唐时期的恢宏气象,在诗歌创作上善于创造革新和独树一帜,主导推动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代以来古文全新的发展道路。韩愈主张继承创新,他巧妙揭示了文学领域中的“道”与“文”的相互关系,认为“道”体现的是所要表达的目的和内容,“文”则是所要表达的手段和方法,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韩愈积极提倡借鉴先秦、两汉古文的精髓要旨,力求博采众长和广纳百家,强调从庄子、屈原、司马迁等诸家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在主张人们借鉴学古之时,韩愈特别提醒人们一定要善于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始终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等观念[1]38。

在文学艺术表达上,韩愈追求气势而非颓废,追求新奇而非保守,他以文为诗,缜密思考如何将古文中的优秀语言、表现章法和陈述技巧赋予文学作品的表达之中,以扩大和增强文学作品的功能表达和描写领域。在语言利用方面,韩愈善于扬弃古人语言,主张“文从字顺”,通过对当时民间市井流传的日常口语的采集整理,丰富了文学表达的形式,构成了独具魅力的特色。比如他在《送穷文》中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在《进学解》中说“子云,相的词句,这些词句中“蝇营狗苟”“、同工异曲”和“俱收并蓄”等新颖词语都是韩愈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创造出来的一种书面散文语言,其充分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显示出了我国文字语言所蕴涵的独特魅力。由于倡导全新的文学风格,韩愈在文学艺术的追求上也以追求奇特雄浑、光怪陆离、境界雄奇为主线,比如他在《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中说:“三光弛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在《孟东野失子》中说:“鸱枭啄母脑,母死子始翻。蝮蛇生子时,坼裂肠与肝。”内容怪怪奇奇,但寓意入木三分,并且在追求奇特中虽然刻意在诗词中填充了一些生字僻语,而试图表达的却是一种朴素无华和本色自然的根本含义。

在文学创作上,韩愈一直关心普通百姓的日常疾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的文学作品当中不但有大量反映人民苦难、揭露政治腐

败的优秀篇章,而且也有不少指摘藩镇割据弊端、强力维护国家统一的优秀佳作,还有大量抨击当权者压制人才、抒发有志者志存高远、心贵平常的经典代表之作。因此,在文学创作中,秉持“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坚定信念,韩愈在弘扬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承传国学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伟大贡献。

二、学富五车的文学大师

韩愈是一位文学创作大师,他的作品数量繁多、体裁多样、构思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大体而言,韩愈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论说文、叙事文、散文、诗歌等几种形式。

韩愈的论说文在其文学作品创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代表作如《原道》、《师说》等,其内容上倡导尊儒反佛、尊师重教,形式上注重层次分明、格局严整。比如《师说》就是韩愈于唐贞元十八年(802)担任四门博士时创作的一篇优秀论说文。为了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普遍流行的“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尊师重教”“、寸草春晖”的良好风气,韩愈通过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从多个方面论述和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从师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性,提倡人们不应因为身份的高低贵贱或者年龄的明显差别而缺乏虚心学习的态度,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将别人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师说》一文表明了韩愈特有的非凡勇气和斗争精神,显示了其锋芒毕露、独抒己见的个性特征。

韩愈的叙事文在其文学创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代表作如《画记》、《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等,其篇幅宏伟、描写淋漓,通常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状态。比如《柳子厚墓志铭》就是韩愈于唐元和十五年(820)担任袁州刺史时所创作的一篇优秀叙事文。韩愈与柳宗元均是唐代古文运动中同音共律、遥相呼应的莫逆之交,私人感情深邃笃厚,但柳宗元不幸于元和十四年纪念性的碑文。在这篇文章中,韩愈对于柳宗元长期以来所遭受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表达了感同身受之情,对于柳宗元在文学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充满赞赏和钦佩之意,全文语言简练、新颖生动、顿挫盘郁、曲折自如,创造性地将《左传》、《史记》等传记手法融会贯通于碑志的文体当中,使碑志这种以往枯燥乏味、干瘪晦涩的旧式文体徒增光辉,熠熠生彩,达到了“随事赋形,各肖其人”的境界,成为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经典之作[2]43。

三、爱才惜才的慧眼伯乐

韩愈不但是一位学富五车的文学大师,而且是一名爱才惜才的慧眼伯乐,特别是对于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更是备爱有加,总是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提携,或者与他们结交为文学知己。比如他对李贺的举荐支持和对贾岛的精妙点评都成为流传千古的文坛佳话。

兰台世界2012·4月下旬

文笔精湛,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朵鲜艳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时软弱冷漠和哀怨低沉的精神状态,平庸诗风甚嚣尘上,大行其道,奇特、

)病逝,为此韩愈悲痛万分,以饱满的思念之情专门写就了该篇如,同工异曲”以及“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819

43

DANG'ANJIEDU

韩愈的文学成就与价值发微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许社丽

摘要韩愈(768—824),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素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文学理论和

文学创作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体现了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韩愈文学成就

韩愈(768—824),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素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体现了独特的价值。

一、继承创新的知名达人

自唐朝大历(766—780)时期起,由于受安史之乱的后续影响,衰顿、冷淡的内心世界逐渐取代替了盛唐士人豪迈、狂放的进取意志,独善其身、远离尘世、洁身自好、颐养天年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唐人当出现了“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或者“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的文学创作趋势。在扭转这种颓废落寞文学意境表达的过程中,韩愈功不可没。韩愈一贯敬重李白、杜甫等盛唐时期文人在诗歌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和业绩,力图恢复盛唐时期的恢宏气象,在诗歌创作上善于创造革新和独树一帜,主导推动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代以来古文全新的发展道路。韩愈主张继承创新,他巧妙揭示了文学领域中的“道”与“文”的相互关系,认为“道”体现的是所要表达的目的和内容,“文”则是所要表达的手段和方法,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韩愈积极提倡借鉴先秦、两汉古文的精髓要旨,力求博采众长和广纳百家,强调从庄子、屈原、司马迁等诸家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在主张人们借鉴学古之时,韩愈特别提醒人们一定要善于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始终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等观念[1]38。

在文学艺术表达上,韩愈追求气势而非颓废,追求新奇而非保守,他以文为诗,缜密思考如何将古文中的优秀语言、表现章法和陈述技巧赋予文学作品的表达之中,以扩大和增强文学作品的功能表达和描写领域。在语言利用方面,韩愈善于扬弃古人语言,主张“文从字顺”,通过对当时民间市井流传的日常口语的采集整理,丰富了文学表达的形式,构成了独具魅力的特色。比如他在《送穷文》中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在《进学解》中说“子云,相的词句,这些词句中“蝇营狗苟”“、同工异曲”和“俱收并蓄”等新颖词语都是韩愈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创造出来的一种书面散文语言,其充分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显示出了我国文字语言所蕴涵的独特魅力。由于倡导全新的文学风格,韩愈在文学艺术的追求上也以追求奇特雄浑、光怪陆离、境界雄奇为主线,比如他在《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中说:“三光弛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在《孟东野失子》中说:“鸱枭啄母脑,母死子始翻。蝮蛇生子时,坼裂肠与肝。”内容怪怪奇奇,但寓意入木三分,并且在追求奇特中虽然刻意在诗词中填充了一些生字僻语,而试图表达的却是一种朴素无华和本色自然的根本含义。

在文学创作上,韩愈一直关心普通百姓的日常疾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的文学作品当中不但有大量反映人民苦难、揭露政治腐

败的优秀篇章,而且也有不少指摘藩镇割据弊端、强力维护国家统一的优秀佳作,还有大量抨击当权者压制人才、抒发有志者志存高远、心贵平常的经典代表之作。因此,在文学创作中,秉持“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坚定信念,韩愈在弘扬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承传国学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伟大贡献。

二、学富五车的文学大师

韩愈是一位文学创作大师,他的作品数量繁多、体裁多样、构思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大体而言,韩愈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论说文、叙事文、散文、诗歌等几种形式。

韩愈的论说文在其文学作品创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代表作如《原道》、《师说》等,其内容上倡导尊儒反佛、尊师重教,形式上注重层次分明、格局严整。比如《师说》就是韩愈于唐贞元十八年(802)担任四门博士时创作的一篇优秀论说文。为了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普遍流行的“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尊师重教”“、寸草春晖”的良好风气,韩愈通过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从多个方面论述和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从师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性,提倡人们不应因为身份的高低贵贱或者年龄的明显差别而缺乏虚心学习的态度,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将别人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师说》一文表明了韩愈特有的非凡勇气和斗争精神,显示了其锋芒毕露、独抒己见的个性特征。

韩愈的叙事文在其文学创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代表作如《画记》、《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等,其篇幅宏伟、描写淋漓,通常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状态。比如《柳子厚墓志铭》就是韩愈于唐元和十五年(820)担任袁州刺史时所创作的一篇优秀叙事文。韩愈与柳宗元均是唐代古文运动中同音共律、遥相呼应的莫逆之交,私人感情深邃笃厚,但柳宗元不幸于元和十四年纪念性的碑文。在这篇文章中,韩愈对于柳宗元长期以来所遭受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表达了感同身受之情,对于柳宗元在文学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充满赞赏和钦佩之意,全文语言简练、新颖生动、顿挫盘郁、曲折自如,创造性地将《左传》、《史记》等传记手法融会贯通于碑志的文体当中,使碑志这种以往枯燥乏味、干瘪晦涩的旧式文体徒增光辉,熠熠生彩,达到了“随事赋形,各肖其人”的境界,成为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经典之作[2]43。

三、爱才惜才的慧眼伯乐

韩愈不但是一位学富五车的文学大师,而且是一名爱才惜才的慧眼伯乐,特别是对于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更是备爱有加,总是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提携,或者与他们结交为文学知己。比如他对李贺的举荐支持和对贾岛的精妙点评都成为流传千古的文坛佳话。

兰台世界2012·4月下旬

文笔精湛,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朵鲜艳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时软弱冷漠和哀怨低沉的精神状态,平庸诗风甚嚣尘上,大行其道,奇特、

)病逝,为此韩愈悲痛万分,以饱满的思念之情专门写就了该篇如,同工异曲”以及“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819

43


相关内容

  • 韩愈诗歌创作研究
  • 韩愈诗歌创作研究 本世纪的韩诗研究成果远远不及韩文研究成果多,成绩也稍逊一筹,不过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则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取得了较明显的的进步.所以下文将以七十年代末为界,将本世纪的韩愈诗歌研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进行介绍. 八十年代以前 从本世纪初开始,学界就已经对韩愈诗歌作了较具现代学术意义的研究. ...

  • 学术论文的创新性与现代意识
  • 文学教育 2008.05 硕士论坛 吴秀芳 学术论文的创新性与现代意识 学术论文是表现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规范是科学工作者.研究生.大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术论文写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 ...

  • 唐代文学习题及答案
  • 唐诗繁荣的原因 1) 社会因素 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之乐.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诗歌的酬唱流传, 蔚成一时的风气.至於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以 ...

  • 唐宋时期散文的特点和对唐宋之前散文的发展和继承
  • 201203考试批次 <唐宋古文研究>大作业 学生姓名 王丽 鹏 学号 [1**********]2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本 学习中心 邢台柏乡奥 年级层次 专升 唐宋时期散文的特点和对唐宋之前散文的 发展和继承 论文摘要:到了唐宋,中国古代散文才真正辉煌.此时文风大变,各体齐备,名家辈 ...

  • 唐宋八大家简介
  •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公元618年-907年)宋(960年-1279年)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 ...

  • 大学毕业论文古代文学篇
  • 六 古代文学篇 1 2 3 4 论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 论<诗经>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 论屈原的人格美及其诗歌的艺术美 论<左传>战争描写艺术 5 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6 论<庄子>的想象艺术 7 论"汉赋"的铺叙艺术 8 论 ...

  • 唐宋八大家简介--欧阳修(主要成就)
  • 思想贡献 欧阳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主张除积弊.行宽简.务农节用,与范仲淹等共谋革新.晚年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渐趋保守,对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讥评;但比较实事求是,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欧阳修在中国文学 ...

  • 李白和杜甫到底谁的成就更高?
  • 文学艺术不同于现代的科学研究,没有理性量化的客观标准,纯粹只能依靠受众的主观感受,所以比较文学家的文学成就从来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因为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口难调! 具体到李白杜甫这两位堪称千年一遇的超级大文豪,古典诗词领域的两座绝顶高峰,尤其难以作出评判. ...

  • [师说]教案设计
  • 课题 <师说>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