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采暖、空调、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并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概括地讲,就是“四节”,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根据新建节能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方式和特点,我们将建筑节能技术分为六大系统,遵循建筑整体能量平衡系统的设计原则,采用能耗模拟软件系统对建筑的室内外热工环境、能量平衡进行模拟计算,为下一步更专业的深化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提供依据。

一、能源利用系统

1.1 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是一个巨大、久远、无尽的能源。太阳

能以其自身的优势在新能源开发中独树一

帜:

1. 太阳能储量极为丰富;

2. 太阳能具有普遍性;

3. 太阳能是一种环境友好能源;

4. 在人类时间尺度上,太阳能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

就目前太阳能利用技术状况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二是太阳能光伏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是依靠集热器对太阳能进行采集,通过加热水或空气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太阳能光伏技术是以光电效应作为基本原理,依靠光伏装置把光直接转换成电能。

1.2 地源/水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 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 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或者是人工再生水源(工业废水、

地热尾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水源热泵技术利用热泵机组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将水体和地层蓄能分别在冬、夏季作为供暖的热源和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水体和地层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和地层中去。

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以前叫法很乱,已经出台的地源

热泵相关规范,其中对叫法范围作了明确说明:

地源热泵指所有使用大地作为冷热源的热泵全部称

为地源热泵,包括土壤热泵(即地耦合热泵),地下

水热泵,地表水热泵(包括江河湖海的水)等,这是

为区别水环热泵而说的。

水源热泵则是总称,包括所有以水作为冷热源的热

泵,当然也包括土壤热泵和水环热泵了,这是为区别空气源热泵(风冷热泵)而说的。 所以以大分类来说,水源热泵包括地源热泵和水环热泵还有一些特殊的利用低位热水能量的热泵(比如利用工业废水或发电厂冷却循环水梯级利用等)。

总之,简单的说地源热泵是泛指土壤源热泵、地表水、地下水、海水、污水源热泵。但现在人们习惯上把土壤源热泵叫地源热泵,把地表水、地下水、海水、污水源热泵叫水源热泵。

二、资源回收系统

2.1 雨水回收技术

雨水的回收利用工程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雨水的处理和雨水的供应。一般模式是将屋顶雨水通过雨漏管收集,通过分散或集中过滤除去径流中颗粒物质,然后将水引入蓄水池贮蓄,再通过水泵输送至用水单元。一般用于冲洗厕所或灌溉绿地

等。

2.2 中水循环技术

“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

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

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中水利用也称作

污水回用。“中水”回用,一方面为城镇供水

开辟了第二水源,可大幅度降低“上水”(自来水)的消耗量;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水”(污水)对水源的污染问题,从而起到保护水源、水量的作

用。在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厕所冲洗、园林

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

备补充用水等,都大量的使用中水。

三、热环境系统

4.1 外墙保温隔热技术

目前对建筑外墙保温技术主要包括外墙外保温、外

墙内保温、夹芯保温和自保温,其中外墙外保温

技术以其相对于其它保温技术具有许多不可替代

的优势,被相关部门作为推广技术。我国目前已

经形成了以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膨胀

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和喷涂硬泡聚氨酯

外墙外保温系统为代表的多达数十种外墙外保温体系构造作法,但是由于标准制定之初,系统的构造设计和材料性能指标的设定,缺乏理论分析和数据支撑,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

4.2 屋面保温及绿色屋面技术

节能建筑对屋面保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

新的技术来支持现在对节能减排的要求。倒置式

保温屋面特点是保温层做在防水层之上,对防水

层起到一个屏蔽和保护作用,使之不受阳光和气

候变化的影响而温度变形较小,也不易受到来自

外界的机械损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保温屋面。

绿色屋面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如今,经过在德国近20年的开发,绿色屋面一下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先进的模块技术使绿色屋面的应用前景格外广阔. 屋顶被称为城市建筑的“第五面”,屋顶绿化是在有限的城市空间提高绿地率最有效

的方式,有利于改变空中景观,体现现代大城市风采;有利于保护生

态、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遮荫覆盖、降低室温、噪声和城市热岛效

应、节水节能、保护屋顶结构和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环保效益巨

大,并且其经济效益同样不容忽视。

4.3 高效门窗构造技术

节能玻璃作为重要的建筑节能材料,节能玻璃的主要品种有中空玻璃、

镀膜玻璃、Low-E 玻璃、真空玻璃,技术要点都要把玻璃是否能有效

控制太阳能和能隔热保温

即节省能源放在重要位置

来考虑。要使玻璃在使用中

能尽量减少能量损失,在选

择使用节能玻璃时,应根据

玻璃所在位置确定玻璃品

种:日照时间长且处于向阳

面的玻璃应尽量控制太阳能进入室内以减少空调负荷,最好选择热反射玻璃或吸热玻璃及由热反射玻璃或吸热玻璃组成的中空玻璃;严寒地区或背阳面的玻璃应以控制热传导为主,尽量选择中空玻璃或低辐射玻璃组成的中空玻璃。只有因地制宜选择玻璃才能使节能玻璃更充分地发挥节能特性。

4.4 辐射采暖制冷技术

由于外墙、屋面和外窗保温隔热的周密系统设计,为高舒适度的天棚低温辐射采暖和制冷系统的应用创造

了有利的条件。天棚低温辐射供暖和制冷系统的供水系统是将PB 管预埋在混凝土楼板里,冬季以28℃的低温循环水供暖。夏季以20℃的循环水制冷。

地板辐射采暖称为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主要是以不高于60℃的低温热水为热煤将加热管埋设在地板中,以整个地面为散热面。地板在通过对流换热加热周围空气的同时,还与四周的围护结构进行辐射换热,从而使四周的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升高,其辐射换热量占总换热量的50%。地板辐射采暖是一种极为理想的节能采暖方式。

四、光环境系统

5.1 灯具节能技术

节能灯的正式名称是稀土三基色紧凑型荧光灯,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这种光源在达到同样光能输出的前提下,只需耗费普通白炽灯用电量的1/5至1/4,从而可以节约大量的照明电能和费用,因此被称为节能灯。

目前节能灯品种主要有: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自镇流荧光灯、双端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和LED 灯,另外荧光灯根据管径又有了T8、T6、T5等之分,理论上,越细的灯管效率越高,也就是说相同瓦数发光越多。

5.2 高性能遮阳技术

在夏热地区,遮阳对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居住舒适性有显著的效果。建筑遮阳的种类有:窗口遮阳、屋面遮阳、墙面遮阳、绿化遮阳等形式。在这几组遮阳措施中,窗口是无疑是最重要的。

5.3 玻璃贴膜技术

玻璃窗贴膜所具有的先进隔热技术可以在夏日以及

温暖气候环境中有效阻隔热量通过窗户传到室内,以

减少空调系统的压力并减少能量消耗。并阻隔热量及

紫外线进入建筑,同时允许自然光线通过,创造良好

的室内光环境。

五、空气环境系统

5.1 空调节能技术

建筑带来建筑能源的消耗,建筑的空调普及率有关,目前建筑能耗中,采暖空调占65%,空调的发展方向有几个方面,一方面提高设备的效率,产品出来后是节能产品,第二就是提高系统的设备,采取新的技术和环保制冷剂。比如VRV 变制冷剂流量技术,全热回收技术等。考虑用户用冷的计量问题,

推广带电机变

频装置的风机和水泵,配合VAV 和VWV 空调系统使用。

5.2全新风技术

建筑良好的通风量是保证人居健康的前提,目前住宅的通风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通风,另一类是机械通风,如加新风系统或加强排风等。目前常见的有置换式全新风系统和依附于户式中央空调的新风系统。这两种新风系统与通常的空调系统不同。置换式全新风系统主要提供人体健康所需要的新鲜空气,不参与调节室内温度,送入室内的空气温度比室温略低,沉在房间的下方,与房间内温度较高的污浊空气完全分离,全部送风均来自室外的新鲜空气,室内的回风则由统一的排凤管集中排放到室外。依附于户式中央空调的新风系统在高档住宅中应用较多,它不仅能解决冷暖问题,还具有过滤空气和杀死病菌的功能。

六、智能化控制系统

从公共建筑应用楼宇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情况来看,采用了BA 技术且运行管理较好的公共建筑可节能10%左右。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冻机房的节能控制、空调的新风和排风机与节能的控制以及风机盘管的节能控制、照明的节能控制等方面是智能化控制需要关注的重点。

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采暖、空调、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并与可再生能源利用、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概括地讲,就是“四节”,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根据新建节能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方式和特点,我们将建筑节能技术分为六大系统,遵循建筑整体能量平衡系统的设计原则,采用能耗模拟软件系统对建筑的室内外热工环境、能量平衡进行模拟计算,为下一步更专业的深化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提供依据。

一、能源利用系统

1.1 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是一个巨大、久远、无尽的能源。太阳

能以其自身的优势在新能源开发中独树一

帜:

1. 太阳能储量极为丰富;

2. 太阳能具有普遍性;

3. 太阳能是一种环境友好能源;

4. 在人类时间尺度上,太阳能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

就目前太阳能利用技术状况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二是太阳能光伏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是依靠集热器对太阳能进行采集,通过加热水或空气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太阳能光伏技术是以光电效应作为基本原理,依靠光伏装置把光直接转换成电能。

1.2 地源/水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 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 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或者是人工再生水源(工业废水、

地热尾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水源热泵技术利用热泵机组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将水体和地层蓄能分别在冬、夏季作为供暖的热源和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水体和地层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和地层中去。

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以前叫法很乱,已经出台的地源

热泵相关规范,其中对叫法范围作了明确说明:

地源热泵指所有使用大地作为冷热源的热泵全部称

为地源热泵,包括土壤热泵(即地耦合热泵),地下

水热泵,地表水热泵(包括江河湖海的水)等,这是

为区别水环热泵而说的。

水源热泵则是总称,包括所有以水作为冷热源的热

泵,当然也包括土壤热泵和水环热泵了,这是为区别空气源热泵(风冷热泵)而说的。 所以以大分类来说,水源热泵包括地源热泵和水环热泵还有一些特殊的利用低位热水能量的热泵(比如利用工业废水或发电厂冷却循环水梯级利用等)。

总之,简单的说地源热泵是泛指土壤源热泵、地表水、地下水、海水、污水源热泵。但现在人们习惯上把土壤源热泵叫地源热泵,把地表水、地下水、海水、污水源热泵叫水源热泵。

二、资源回收系统

2.1 雨水回收技术

雨水的回收利用工程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雨水的处理和雨水的供应。一般模式是将屋顶雨水通过雨漏管收集,通过分散或集中过滤除去径流中颗粒物质,然后将水引入蓄水池贮蓄,再通过水泵输送至用水单元。一般用于冲洗厕所或灌溉绿地

等。

2.2 中水循环技术

“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

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

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中水利用也称作

污水回用。“中水”回用,一方面为城镇供水

开辟了第二水源,可大幅度降低“上水”(自来水)的消耗量;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水”(污水)对水源的污染问题,从而起到保护水源、水量的作

用。在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厕所冲洗、园林

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

备补充用水等,都大量的使用中水。

三、热环境系统

4.1 外墙保温隔热技术

目前对建筑外墙保温技术主要包括外墙外保温、外

墙内保温、夹芯保温和自保温,其中外墙外保温

技术以其相对于其它保温技术具有许多不可替代

的优势,被相关部门作为推广技术。我国目前已

经形成了以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膨胀

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和喷涂硬泡聚氨酯

外墙外保温系统为代表的多达数十种外墙外保温体系构造作法,但是由于标准制定之初,系统的构造设计和材料性能指标的设定,缺乏理论分析和数据支撑,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

4.2 屋面保温及绿色屋面技术

节能建筑对屋面保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

新的技术来支持现在对节能减排的要求。倒置式

保温屋面特点是保温层做在防水层之上,对防水

层起到一个屏蔽和保护作用,使之不受阳光和气

候变化的影响而温度变形较小,也不易受到来自

外界的机械损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保温屋面。

绿色屋面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如今,经过在德国近20年的开发,绿色屋面一下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先进的模块技术使绿色屋面的应用前景格外广阔. 屋顶被称为城市建筑的“第五面”,屋顶绿化是在有限的城市空间提高绿地率最有效

的方式,有利于改变空中景观,体现现代大城市风采;有利于保护生

态、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遮荫覆盖、降低室温、噪声和城市热岛效

应、节水节能、保护屋顶结构和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环保效益巨

大,并且其经济效益同样不容忽视。

4.3 高效门窗构造技术

节能玻璃作为重要的建筑节能材料,节能玻璃的主要品种有中空玻璃、

镀膜玻璃、Low-E 玻璃、真空玻璃,技术要点都要把玻璃是否能有效

控制太阳能和能隔热保温

即节省能源放在重要位置

来考虑。要使玻璃在使用中

能尽量减少能量损失,在选

择使用节能玻璃时,应根据

玻璃所在位置确定玻璃品

种:日照时间长且处于向阳

面的玻璃应尽量控制太阳能进入室内以减少空调负荷,最好选择热反射玻璃或吸热玻璃及由热反射玻璃或吸热玻璃组成的中空玻璃;严寒地区或背阳面的玻璃应以控制热传导为主,尽量选择中空玻璃或低辐射玻璃组成的中空玻璃。只有因地制宜选择玻璃才能使节能玻璃更充分地发挥节能特性。

4.4 辐射采暖制冷技术

由于外墙、屋面和外窗保温隔热的周密系统设计,为高舒适度的天棚低温辐射采暖和制冷系统的应用创造

了有利的条件。天棚低温辐射供暖和制冷系统的供水系统是将PB 管预埋在混凝土楼板里,冬季以28℃的低温循环水供暖。夏季以20℃的循环水制冷。

地板辐射采暖称为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主要是以不高于60℃的低温热水为热煤将加热管埋设在地板中,以整个地面为散热面。地板在通过对流换热加热周围空气的同时,还与四周的围护结构进行辐射换热,从而使四周的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升高,其辐射换热量占总换热量的50%。地板辐射采暖是一种极为理想的节能采暖方式。

四、光环境系统

5.1 灯具节能技术

节能灯的正式名称是稀土三基色紧凑型荧光灯,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这种光源在达到同样光能输出的前提下,只需耗费普通白炽灯用电量的1/5至1/4,从而可以节约大量的照明电能和费用,因此被称为节能灯。

目前节能灯品种主要有: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自镇流荧光灯、双端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和LED 灯,另外荧光灯根据管径又有了T8、T6、T5等之分,理论上,越细的灯管效率越高,也就是说相同瓦数发光越多。

5.2 高性能遮阳技术

在夏热地区,遮阳对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居住舒适性有显著的效果。建筑遮阳的种类有:窗口遮阳、屋面遮阳、墙面遮阳、绿化遮阳等形式。在这几组遮阳措施中,窗口是无疑是最重要的。

5.3 玻璃贴膜技术

玻璃窗贴膜所具有的先进隔热技术可以在夏日以及

温暖气候环境中有效阻隔热量通过窗户传到室内,以

减少空调系统的压力并减少能量消耗。并阻隔热量及

紫外线进入建筑,同时允许自然光线通过,创造良好

的室内光环境。

五、空气环境系统

5.1 空调节能技术

建筑带来建筑能源的消耗,建筑的空调普及率有关,目前建筑能耗中,采暖空调占65%,空调的发展方向有几个方面,一方面提高设备的效率,产品出来后是节能产品,第二就是提高系统的设备,采取新的技术和环保制冷剂。比如VRV 变制冷剂流量技术,全热回收技术等。考虑用户用冷的计量问题,

推广带电机变

频装置的风机和水泵,配合VAV 和VWV 空调系统使用。

5.2全新风技术

建筑良好的通风量是保证人居健康的前提,目前住宅的通风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通风,另一类是机械通风,如加新风系统或加强排风等。目前常见的有置换式全新风系统和依附于户式中央空调的新风系统。这两种新风系统与通常的空调系统不同。置换式全新风系统主要提供人体健康所需要的新鲜空气,不参与调节室内温度,送入室内的空气温度比室温略低,沉在房间的下方,与房间内温度较高的污浊空气完全分离,全部送风均来自室外的新鲜空气,室内的回风则由统一的排凤管集中排放到室外。依附于户式中央空调的新风系统在高档住宅中应用较多,它不仅能解决冷暖问题,还具有过滤空气和杀死病菌的功能。

六、智能化控制系统

从公共建筑应用楼宇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情况来看,采用了BA 技术且运行管理较好的公共建筑可节能10%左右。中央空调系统的冷冻机房的节能控制、空调的新风和排风机与节能的控制以及风机盘管的节能控制、照明的节能控制等方面是智能化控制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关内容

  • 广州市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
  • 广州市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广州市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穗建节组[2011]1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广州市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经市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同意,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贯彻实施. 广州市建筑节能领导小 ...

  • 建筑节能减排的国际实践经验与启示
  • 建 筑技术 第43 卷第3 期2012 年3 月 建筑节能减排的国际实践经验与启示 ( 1.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710061, 西安;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710055, 西安) 余侃华1袁张中华2 摘要: 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 中国提出到2020年碳排放目标将比2005 ...

  • 建筑节能减排难点分析
  • 建筑节能减排难点分析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能源也就变得十分有限,人均占有率相当低,加之中国依旧属于发展中国家,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能源利用率也较低.长此以往,我国将面临能源危机.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推行节能减排理念 ...

  •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
  •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7年2月 目录 一.规划编制背景.............................................................. 4 (一)工作基础...................... ...

  • [天津市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备案管理办法]
  • 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天津市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建村[2007]834号) 各区县建委,各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及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市政府令第107号)的规定,加强我市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管理,提高建筑节能工程质量 ...

  •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研究
  • 摘要:建筑节能主要体现在地面保温.墙体保温.屋面保温.节能门窗等方面.本文主要论述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以及几种节能建筑新技术及其应用,提出了既要开发建筑节能新材料,又要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新技术.使之尽早.尽快的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去.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号 ...

  • 赴德国考察报告(正式稿)
  • 调研报告 德国建筑节能新理念给我们的启示 文/厉益芳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承载了人类追求生态.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理想.发展绿色建筑.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引领着世界城市建设和开发的方向,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亟需破解的一道难题.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近年来我国的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

  •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标准
  •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着重培养建筑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的建筑节能设计.节能构造设计和节能工程的施工实现技能,课程主要讲授建筑节能基本知识.建筑节能工程材料.建筑节能设计.墙体节能工程施工技术.屋面节能工程施工技术.门窗及幕墙工程节能技术.楼 ...

  • 农村建筑节能的文献综述
  • 背景意义: 农村建筑节能是指节约农村地区的民用建筑能耗,也就是农村地区民用住宅采暖.炊事.照明.生活热水.电器以及其他安装在住宅中的设备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江亿,2011).目前农村人口为6.3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6.27%,农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农村地区共有房 ...

  • 建筑节能产品市场分析报告
  • 建筑节能产品市场分析报告 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