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点专题
油 气 田环 境 保 护
第1卷. 期 7 6 第1 . .
我国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相关法律问题
董文兵 郝 红梅
(. i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华侨大学法学院 ) .
摘
要 目前, 我国对石油工业领域环境保护立法, 采取 的是特殊行业规制与一般规制相结合的模式。 总
体上看,我国石油工业环境保护领域 已建立起初步的法制框架, 但仍须进一步完善立法、执法、 制订应急预案
和建立信息公开机制等。
关键词 石 油工业 环境保护 法律 法制
0 引 言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 以生存和发展 的基础。 伴随着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环境问题也 日益突出,引起了全 世界的普遍关注。众所周知, 石油是工业 的血液,石 油( 本文所指的石油包括天然气) 工业 已成为能源工
水 中石 油类排 放 量 11 ,C D排 放量 3 2 ,悬 浮物 4 O t 08 t
排放量 16 2 7 。该公司的服务公司固体废物产生量达 t
1 6 3万吨 。 9.
◆石油工业环境污染环节多 在石油工业的产业链 条上,工艺复杂、施工类型多,工序差别大。在生产 过程中多种工序流水作业 , 同作业的工艺又有各 自 不 的排污特 点,造成 了发生污染可能性的环节多。石油 工业整体上大致可分为勘探、 开发 、 油气集输、 炼化、
业的主力军,在 国民经济 中发挥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然而石油工业在为我 国经济发展做 出重大贡献的同 时,也对环境造成 了很大压力,所以石油工业领域的 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 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石油工业作为一个庞 大的行业体系, 其环境保护问题既有一般工业行业 的
销售等五大工艺流程 。 其中, 勘探包括物探和测井两
个流程,开发则包括钻井、采油、井下作业等作业工 序 。因为加 工方 式 和操作 目的 不 同,以及 石 油及其 产 品本身的特性 , 在这些繁复工序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 的污染, 造成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损害。 尤其是在不少
作 业环 节 中经 常会 出现 非常 规 性污 染 , 类污 染具 有 此
共性, 又有其特殊性 , 必然使其法律的运行也有特殊
属性 。为更好 地解 决石 油工业 环 境保护 问题 ,针对 相
关法律领域做一初步探讨。
较大的临时性、随机性和突发性 ,加大 了防范难度。 ◆石油工业环境污染类型 复杂 工艺阶段的不同, 由此产生的污染物类型也比较复杂。例如,在测井作
业
中需 要使用 到 放射 性物 质 ,可 能造 成放射 性 污 染 ;
1 我 国石油工业环境 污染的现状 及特 点
石油工业体系庞大, 生产环节多, 生产工艺复杂 ,
为 了得到 原油和 石油 制成 品 , 生产 过程 中会 产生大 在
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和有毒有害的流体混合物质 。 总体上看石油工业环境污染呈现 出几大特 点:
◆石 油工 业环 境 污染 总量 大 据 19 年 的统 计数 93
在试油或修井作业 时会排出压井 卤水 、 固相压升液 无 等废水; 在采油过程中, 则会产生原油和油泥砂等 固
态 、非 固态 的流 体物 质对 土地 、地 下水 的污 染 。在 油
据 ,我 国 陆上 石 油 工 业 企 业 的废 水 排 放 总 量 为 3 07/ ,占同期国内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13 . 1 ta . %。 陆上石 油工业 企业 的废 气排 放 总量 为 2 09 Om, .6 ×l”a 占国内同年工业废气排放量的 22 %。仅 以中国石 .l 油天 然气 集 团公 司 2 0 0 1年 为 例 ,该 公 司非上 市企业 废气排放总量达到 783 5.9亿标立方米,废气 中二氧
化硫 排放 总量 54 万 吨 , 尘排 放 总量 为 3 1 万吨 。 .5 烟 .l
该 公司非 上市 企业废 水排 放 总量达 到 3 9 0 7万 吨 ,废
气集输过程中则有可能产生大量的含烃废气, 导致大 气污染。 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地处海洋之 中,产生 的
各种废 物会 造成 海 洋污 染 。此 外 ,在 不少 作业 阶段 由
于旌工 、 机器、爆炸等原因还会造成大量的噪音 ,造
成 噪 声污染 ,影 响 周 围的居 民 。
◆ 石 油工 业环 境 污 染影 响严 重 我 国油 气 资源 分布
广,使得油田开发企业的油气井分布分散,并且石油
石 化企 业遍 布各 地 , 成 了我 国石 油工 业排 污范 围相 造
董文 兵 ,中 国石油 大学 ( 东 )人 文社 会科 学学 院硕 士研 究 生。通 讯地 址 山东东 营 ,276 华 50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8 0 年3 ・2 6 月 0
油 气 田 环 境 保 护
热点专题
当大。目 前我 国不少油气田处于环境恶劣的沙漠 、荒 滩等地区,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 ,自净能力差,
一
设备 , 改善管理 、 综合利用等措施 , 从源头削减污染 ,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 、 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
旦发生污染,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另外,
部分石油工业企业的污染源位于农 田、 浅海滩涂、河 流、 养殖区等环境敏感地区附近 , 如不慎发生污染造 成的损失则相当大。 不仅如此, 石油工业生产
流程 的 复杂性 , 决定 了石油工业生产特别容易发生因安全生 产事故引起 的事故性环境污染 。如 20 03年发生重庆 井喷事故和 20 05年发生的吉化污染事件 ,都是安全 生产原因导致的恶性环境污染事件
产生和排放 的生产方式 。法律 明确规定清洁生产制 度,同时赋予当事人相应的权利,委以当事人相应 的
义务和责任 石油 工业企业享有通过生产盈利 的权 利,也负有清洁生产、保护环境 的义务,如果违反了 法定义务, 石油生产企业及负责人会承担法律所规定
的相应的责任。 法律责任的方式是多样的, 民事责 有 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 , 都 有趋 利避害 的本能, 因此法律所实现外部控制的效果
是明显的, 它能够促使石油工业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 产,这也有利于改善企业同社会公众的关系, 提升其 社会形象。 通过法律的规范与调整, 能够保证政府环保职能 部 门依法行政和及时解决环保纠纷。法律通过权力、
2 我 国石油工业环境保护法律规范 的意义
法律作为一种基本和重要的社会控制机制, 主要 是通过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发挥其功能, 保证和维持一 定的社会秩序。 以, 所 特定类型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存 在是法律有效发挥作用 的前提条件, 而且也只有形成
一
权利和义务的设定,明确政府 的职责和企业的责任 ,
保证政府环保职 能部 门依法有效开展环保监督管理 工作 。法律不仅是实体规范,也是程序性规范,它为 当事人提供了一个矛盾解决的平台。 若有石油工业企 业环境事故的发生, 受害人可以通过法律提供的利益 补偿机制来实现 自己的赔偿请求权。 这种实现的途径
定的社会关系,才会产生对法律调整的现实需求。 石油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带来
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给周边居民造成身体健康 的损 害和 财 产 的损失 , 是就 会在 石 油工业 企 业和 周边 居 于 民之间产生纠纷 。 这些纠纷不是普通的私人纠纷,往
往牵涉的主体较多, 害较大,社会反映强烈,在传 损
统道德和 习惯 的框架内不易解决 。 因此 , 石油工业环 境污染所形成 的特定社会关系, 需要在法律制度 的框 架内予以规范和调整;另一方面, 伴随着石油工业企 业排污和环境污染 , 在石油工业企业和政府环保职能 部 门, 又形成了环境管理的行政关系,这一行政关系
同样 需要 法律 来 引导 。
既可 以同石油工业企业协商解决, 也可以通过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 门协调解决,
还可 以通过人民法院诉讼
解决 。 多渠道 的利益诉诸机制能够全方位保护污染受 害人 的利益, 使纠纷及时得到解决,从而维护石油工
业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3 我 国石油工业环境保护 的法制现状
目前, 国对石油工业领域环境保护立法 ,采取 我 的是特殊行业特殊规制与一般规制相结合的模式。 对 于石油工业领域 中勘探开发过程 中的环境保护 问题 , 采取的是特殊立法规范。即 18 93年国务院针对海洋 石油勘探开发制定 了行政法规 《 海洋石油勘探 开发环 境保护条例》 ,油气资源丰富的省份 ( 包括 自治区) 也颁布了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而石油工业其他领域 的环境保护 问题 则是适用一般 立法来规范。就我 国 目 前的法律体系而言, 石油工业 企业所涉及环境立法有如下几类: ◆ 我 国 的环 境保 护基本 立 法 《 环境 保护 法》 该法 于 18 99年 1 月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 2 过。 这部法律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持和保障
工具 。
通过法律的规范与调整能够有效保护我 国的生 态环境。 我们每一位公 民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生态 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与公民的身体健康息息相 关。 只有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够提高人们的生 活质量, 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石油工业企业在 目前 我国的工业体系中依然是排污大户。 法律将可持续发 展纳入其价值体系, 确认公民的环境权,它以国家强 制力为后盾 , 严禁各种污染环境的行为, 达到有效 的 控制包括石油工业企业在 内的工业企业污染环境行 为的 目的,从而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维持整 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法律的规 范与调整 能够明确引导石油工业
企业 从事 清 洁 生 产 。清 洁生 产 是 指 不 断采 取 改进 设 计 ,使 用清 洁 的能源 和 原料 ,采用先 进 的工 艺技 术 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点专题
油 气 田 环 境 保 护
第1卷. 期 . . 6 第1 9
◆ 污染防治方面的单行法律、 法规 主要包括: 大气 《 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 海洋
环境保护法》 《 、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 环境噪声 防治法》 《 、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 理条例》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等。 、《 ◆环境保护基本制度 的专 门法律、法规 这类法律 法规有 《 环境影响评价法》 清洁生产促进法》 建 、《 、《 设项 目 环境保
护管理条例》 《 、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
例 》 。
“ 三同时” 制度,以及负责监督石油建设项 目设计与 施工 中的环保措施 的落实和竣工验收后环 境保护设 施的正常运转 。 ◆ 国土资源部 门和水利部 门 石油工业企业造成的
土地 、地 下水 以及河 流 的污 染会 涉及 到这 些 部 门。
4 我 国石油工业环境 保护法制完善
4 . 1制定统一的陆上石油勘探开发 环境保 护法律或 法规
石 油勘探 开发 是 一项 工 艺 复杂 , 术含 量 高的生 技
《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了清洁生产制度:《 建设项
目 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确立了 “ 三同时 ”制度,《 排 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了排污缴费制度 。 ◆地方性法规 这类法规较多,例如与石油勘探开 发环境保护相关的有 《 山东省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 保护条例》 《 、 黑龙江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 例》 《 、 河北省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 辽宁省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 新疆维 吾尔 自治区石油勘探开发环境管理办法》 。
产作业,其 中包括物探、测井 、 采油、井下作业等一 系列的作业过程, 这些复杂 的作业程序 中,由于工艺 目的、操作规程的不 同都会产生大量 的不同的污染 物。 我国已经有专门针对海洋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的法
规, 部分 省 区也颁 布 了陆 上石 油勘 探 开发 的地 方性法
规,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执行法律的权威性,有效引导 石油勘探开发企业从 事石 油生产过程 的环境保护工
作 ,国家 可在 现 有立 法 成 熟条 件 下, 定一 部全 国性 制
的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 因为随着我 国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加大,石油勘探
开发 企业 的生 产量 也在 不 断 提高 , 环 境 的影 响也在 对
◆部 门规章
涉及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有 《 环
境标准管理办法》 《 、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海洋 、《 行政 处 罚实施办 法 》等 。 就法律执行来看 , 石油工业企业通常是作为执法 对象,而执法主体则因不同的污染类型而不同。一般
会涉及 到如 下部 门:
加剧。而且,我 国石油勘探开发地点分散 ,要集中统
一
管 理 ,就需要 一 部统 一 的立法 支 持 。这样 既便 于石
油工业 企 业按 法律 规定 进 行 内部管 理 , 有 利于环 境 又
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统一执法。
◆ 国家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 门 即国家环保总局及 地方各级环境保
护局。 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监督 管理部 门和具体环境保护制度的实施部门。 依据法律 规定, 国家环境保护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确立 国 家环境保护标准和行业环境标准, 具体监督环境影响 评价、 三同时” 排污许可、 “ 、 排污收费等制度的实施 , 负责环境监测 , 实施限期治理等行政强制措旌和行政
处罚。
4 . 2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 关系 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和监管质量
石油工业领域中的环境污染事件 中, 通常遭受污 染 的客体种类多 ( 如大气、水 、土地 、植被等 ) ,因 此涉及到的环境保护执法部 门也较多, 在同一个污染 事件 中依据法律规定 的行政职责会有不 同的部门介
入 。如果 是安 全生 产事 故 引起 的污 染 事件 ,常 常还有
◆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 门 即国家海洋局及其派出
机 构。 上石 油勘 探 开发所 引起 的环 境污染 由该部 门 海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的参与。 举例来说 , 地处陆上
的某 一近 海石 油 生产 企业 , 安全 生产事 故污染 了附 因
进行监督管理。 ◆ 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 门 即国家渔政局及其派出机 构 石油勘探开发、 石油炼制、 管道运输等引起的渔业 污染、渔港污染等事故,该部门参与负责监督管理。 ◆卫生、公安部 门 石油勘探 中会使用到放射性物 质,放射性物质使用的管理 由卫生、公安部门负责 。
近的土地和渔场。在该事件 的处理过程 中,环境保护 部门、 海洋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 门、 渔政主管部 门、
安全 生产 管理 部 门都会 介 入 ,多个部 门的介入 有利 于 全面对 污 染事件 进 行处 理 ,但 也会 加大执 法 成本 ,造
成多头执法的局面 , 降低行政执法的效率。 要改变这
一
现状 ,需要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关系,可组成专 门
◆ 建设行政部 门 该部 门主要是协助 监督和 落实
的联合执法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牵头 ( 单纯的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1 ・20年3 0 0 6 月
油 气 田环 境 保 护
一
热点专题
洋污染可 由海洋行政主管部 门牵头 ) 会 同相关部门, , 共同参与联合执法 , 互相协助, 明确分工, 统一执法 。 由联合执法组对事件予 以最终处理, 这样既保证 了程 序公正性 , 又提 高了执法效率。事实上,全 国性 的重 大环境污染事件 的处理 , 通常是 由国务院派出相关部 门组成 的工作组来处理, 国务院工作组实质上就是联
部分不仅要接受企业集 团的业务领导, 也要主动接
受地方环境行政主管部
门的业务监督和管理 。 另一方
面, 地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执法水平 , 在执法
过程中可引进专家团制度,并出具技术评价意见,避 免行业技术的障碍 , 使执法更科学和客观 。 对于违反 法律的相关规定和不执行整改措施的, 各级环境行政 主管部门应破除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公正执法
合执法机构 。地方处理类似事件有必要借鉴这一模
式。当然不仅要重视事故后的调查处理 , 更应重视 日 常的监督管理工作,预防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特别是环境保护管理部 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要把工作落实到平时, 重在监督检查环境保护、 污染 治理、安全生产等制度和措施,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 理中的贯彻和执行情况。 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要组织专 家逐一排查, 逐步将 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化、制 度化, 达到既不影响石油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 , 又能 防患于未然,有效控制灾害发生的 目的。
44制订石油工业领域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 .
在 生产 和 加工 石油 的过程 中 ,因操 作不 当或发 生
自然灾害,常常会引起恶性的环境污染事故。此类事 件 已在我国发生多起 , 除前文所述 的两例外, 18 在 99
年 发 生 过 黄 岛油 库 特 大火 灾 引起 的胶 州 湾 严 重海 洋
污染事故;19 年华北油 田赵 4 91 8井井喷 , 致硫化氢
外泄造成多人中毒事故。 这些事故在给公众的生命健
康 和财产造成 了严重损害的同时, 也给社会造成 了不 稳定 ,影响到了社会的有效运转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4 . 3协调法律的外部控制 与石 油工 业企 业 内部管理
我 国石油工业主体 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 团公 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 这三大石油集团所组成 。 随着近几年的改革, 三大石 油集团的内部管理 日趋完善和成熟。 体现在环境保护 管理方面 ,三大石 油集 团都按照国际通行 的行业做 法,全面实施健康安全环境 ( S )管理体系,同时 HE
推行 I04 0 S 10 1企 业认 证 。石 油 工业 企业 的内部环 境
从而使得制订石 油工业突发环保事件 的应 急处理预
案成为必然。 通过制订石油工业领域突发环保事件紧
急预案,明确规定企业 、 政府相关职能部 门及其他社
会组织 ( 如医院、居民委员会、村 民委员会等 )的责 任, 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和职能的联 动机制 , 切实保证在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救助受灾群 众, 最大限度的降低灾难后果。石油工业企业应针对
企业 自身的生产特征和产品特性制定相应的预案, 报 当地政府审核 ,同时报石油企业集团总部备案 。 油气 生产和加工密集的地方政府 , 应将所制定的石油工业 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 , 纳入到地方突发公共事件应
急处 理 预案 中。
管理规范详细、具体、针对性强 ,便于操作,能够 引
导旗下 所属 的子 公司 、分公 司从 事清 洁 生产和 环境 管
理。 基于此 , 石油工业企业内部环境管理 , 应该与 国 家的法律法规相衔接, 企业内部的环境标准要严格执 行国家的标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从长远来看
石 油工 业企业 , 推行 清洁 生产 和进 行环 境 管理有 利 于
4 . 5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推动公众参与
现今 , 重和 保护 公 民的环 境 权 已成 为世 界 的潮 尊
流,并被纳入人权体系之 中。环境权的实现,信息公 开是前提 ,公众参与则是核心。具体到石油工业环境 保护领域 , 信息公开机制涉及三方主体,即石油工业 企业、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如图 l 。
企业盈利 。 但是 由于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需要投入大 量的财力、 人力和物力 , 石油工业集 团旗下的基层企 业会囿于眼前利益而不愿意投入, 因而绝不能忽视法 律的外部控制和监督。 我国三大石油企业集团脱胎 于
政 府 部 门,具有较 强 的行 政管 理色 彩 ,特 别是 受长 期
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 所属公司仍习惯于企业 内部的 管理 。 使负有环境保护主管职责机关的外部管理面临 着石油行业 的门槛 ,特别是地方 的环境保护管理部 门, 这种门槛会更明显 。 解决这一棘手问题要求石油
工业 企业 能够 转变 自身 的角 色定 位 ,作为 中央 企业 的
图 1 信 息公开 机制涉及三方主体 ( 箭头表 示环境 信息的流 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点专题
油 气 田环 境 保 护 - ●
第1卷 第 1 6 期
.
- 1. l
在三方主体 中, 首先是石油工业企业的环境信息 公开 。 石油工业企业在石油石化项 目立项 中, 应该将
环境管理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 但是这其中还 有许多尚待完善之处, 要真正实现 “ 奉献能源,创造 和谐”的 目标,必须从完善立法,健全执法 ,协调内 部管理和尊重公众参与权、 建立信息公开几个方面去 推动 我 国石 油工业 环境 保护 的法 治化 。
参 考 文 献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如实地提供给政府职能部门和利
益相关 的公众。 此外石油工业企业还应公布其 日常的 环境影响评价数据 ,以各政府和公众及时知
悉。其次 是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 门的信息公开, 环境行政主管
部 门应将其掌握的事关公众利益的环境信息, 以便利
的途径告知相关利益人, 在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 目 立项许可中可主办听证会,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化 出版 社, 0 1 2 0
[]曲爱国, 1 郝宗平. 石油勘探开发安全知 识 []北 京 : M. 中国石 [] 蔡守秋. 2 环境资源法学 [ J北 京 : 民法 院出版 社, M. 人 中国社 会科学 出版社, 0 3 2 0 [] 中 国 石 油 天 然 气 集 团 环 境 公 报 (2 0 年 ) 3 01
[L . V . n c c r c / h e hjh f h g . t ,2 0 O ] WC c p . o . nq s / - —l J b h m 0 1 W n h d
以信息公开为前提, 推动公众参与 , 能够有效地避免 政府的短视行为和权力寻租行为, 真正维护社会的整
体利益。 在实践中要完全做到这一点目前由于多种原 因还 有很 大难度 。 但是 石油 工业 企业 作 为我 国现 代企 业的旗舰之一, 理应承担起这项重大的社会责任,为 其他 行业和 企业 开先锋 、树 表率 ,引领我 国工业 领域
[]吴芳云, 4 周爱国. 环境保护 和石油工业 [] 北京 : M. 石油工业 出版社, 9 9 1 9
[]詹鲲, 5 薛万东. 田企业环境 保护 [j 北京 : 油工业 出版 油 M. 石
社。04 20
的环境保护事业走 向深入 。
5 结
语
( 稿 日期 2 0 - 2 1 ) 收 0 5 1- 9
综上所述 , 我国石油工业环境保护 已建立起初步 的法制框架, 在法律 的规制下 , 石油工业企业 内部的
( 编辑
李 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点专题
油 气 田环 境 保 护
第1卷. 期 7 6 第1 . .
我国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相关法律问题
董文兵 郝 红梅
(. i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华侨大学法学院 ) .
摘
要 目前, 我国对石油工业领域环境保护立法, 采取 的是特殊行业规制与一般规制相结合的模式。 总
体上看,我国石油工业环境保护领域 已建立起初步的法制框架, 但仍须进一步完善立法、执法、 制订应急预案
和建立信息公开机制等。
关键词 石 油工业 环境保护 法律 法制
0 引 言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 以生存和发展 的基础。 伴随着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环境问题也 日益突出,引起了全 世界的普遍关注。众所周知, 石油是工业 的血液,石 油( 本文所指的石油包括天然气) 工业 已成为能源工
水 中石 油类排 放 量 11 ,C D排 放量 3 2 ,悬 浮物 4 O t 08 t
排放量 16 2 7 。该公司的服务公司固体废物产生量达 t
1 6 3万吨 。 9.
◆石油工业环境污染环节多 在石油工业的产业链 条上,工艺复杂、施工类型多,工序差别大。在生产 过程中多种工序流水作业 , 同作业的工艺又有各 自 不 的排污特 点,造成 了发生污染可能性的环节多。石油 工业整体上大致可分为勘探、 开发 、 油气集输、 炼化、
业的主力军,在 国民经济 中发挥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然而石油工业在为我 国经济发展做 出重大贡献的同 时,也对环境造成 了很大压力,所以石油工业领域的 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 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石油工业作为一个庞 大的行业体系, 其环境保护问题既有一般工业行业 的
销售等五大工艺流程 。 其中, 勘探包括物探和测井两
个流程,开发则包括钻井、采油、井下作业等作业工 序 。因为加 工方 式 和操作 目的 不 同,以及 石 油及其 产 品本身的特性 , 在这些繁复工序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 的污染, 造成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损害。 尤其是在不少
作 业环 节 中经 常会 出现 非常 规 性污 染 , 类污 染具 有 此
共性, 又有其特殊性 , 必然使其法律的运行也有特殊
属性 。为更好 地解 决石 油工业 环 境保护 问题 ,针对 相
关法律领域做一初步探讨。
较大的临时性、随机性和突发性 ,加大 了防范难度。 ◆石油工业环境污染类型 复杂 工艺阶段的不同, 由此产生的污染物类型也比较复杂。例如,在测井作
业
中需 要使用 到 放射 性物 质 ,可 能造 成放射 性 污 染 ;
1 我 国石油工业环境 污染的现状 及特 点
石油工业体系庞大, 生产环节多, 生产工艺复杂 ,
为 了得到 原油和 石油 制成 品 , 生产 过程 中会 产生大 在
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和有毒有害的流体混合物质 。 总体上看石油工业环境污染呈现 出几大特 点:
◆石 油工 业环 境 污染 总量 大 据 19 年 的统 计数 93
在试油或修井作业 时会排出压井 卤水 、 固相压升液 无 等废水; 在采油过程中, 则会产生原油和油泥砂等 固
态 、非 固态 的流 体物 质对 土地 、地 下水 的污 染 。在 油
据 ,我 国 陆上 石 油 工 业 企 业 的废 水 排 放 总 量 为 3 07/ ,占同期国内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13 . 1 ta . %。 陆上石 油工业 企业 的废 气排 放 总量 为 2 09 Om, .6 ×l”a 占国内同年工业废气排放量的 22 %。仅 以中国石 .l 油天 然气 集 团公 司 2 0 0 1年 为 例 ,该 公 司非上 市企业 废气排放总量达到 783 5.9亿标立方米,废气 中二氧
化硫 排放 总量 54 万 吨 , 尘排 放 总量 为 3 1 万吨 。 .5 烟 .l
该 公司非 上市 企业废 水排 放 总量达 到 3 9 0 7万 吨 ,废
气集输过程中则有可能产生大量的含烃废气, 导致大 气污染。 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地处海洋之 中,产生 的
各种废 物会 造成 海 洋污 染 。此 外 ,在 不少 作业 阶段 由
于旌工 、 机器、爆炸等原因还会造成大量的噪音 ,造
成 噪 声污染 ,影 响 周 围的居 民 。
◆ 石 油工 业环 境 污 染影 响严 重 我 国油 气 资源 分布
广,使得油田开发企业的油气井分布分散,并且石油
石 化企 业遍 布各 地 , 成 了我 国石 油工 业排 污范 围相 造
董文 兵 ,中 国石油 大学 ( 东 )人 文社 会科 学学 院硕 士研 究 生。通 讯地 址 山东东 营 ,276 华 50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8 0 年3 ・2 6 月 0
油 气 田 环 境 保 护
热点专题
当大。目 前我 国不少油气田处于环境恶劣的沙漠 、荒 滩等地区,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 ,自净能力差,
一
设备 , 改善管理 、 综合利用等措施 , 从源头削减污染 ,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 、 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
旦发生污染,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另外,
部分石油工业企业的污染源位于农 田、 浅海滩涂、河 流、 养殖区等环境敏感地区附近 , 如不慎发生污染造 成的损失则相当大。 不仅如此, 石油工业生产
流程 的 复杂性 , 决定 了石油工业生产特别容易发生因安全生 产事故引起 的事故性环境污染 。如 20 03年发生重庆 井喷事故和 20 05年发生的吉化污染事件 ,都是安全 生产原因导致的恶性环境污染事件
产生和排放 的生产方式 。法律 明确规定清洁生产制 度,同时赋予当事人相应的权利,委以当事人相应 的
义务和责任 石油 工业企业享有通过生产盈利 的权 利,也负有清洁生产、保护环境 的义务,如果违反了 法定义务, 石油生产企业及负责人会承担法律所规定
的相应的责任。 法律责任的方式是多样的, 民事责 有 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 , 都 有趋 利避害 的本能, 因此法律所实现外部控制的效果
是明显的, 它能够促使石油工业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 产,这也有利于改善企业同社会公众的关系, 提升其 社会形象。 通过法律的规范与调整, 能够保证政府环保职能 部 门依法行政和及时解决环保纠纷。法律通过权力、
2 我 国石油工业环境保护法律规范 的意义
法律作为一种基本和重要的社会控制机制, 主要 是通过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发挥其功能, 保证和维持一 定的社会秩序。 以, 所 特定类型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存 在是法律有效发挥作用 的前提条件, 而且也只有形成
一
权利和义务的设定,明确政府 的职责和企业的责任 ,
保证政府环保职 能部 门依法有效开展环保监督管理 工作 。法律不仅是实体规范,也是程序性规范,它为 当事人提供了一个矛盾解决的平台。 若有石油工业企 业环境事故的发生, 受害人可以通过法律提供的利益 补偿机制来实现 自己的赔偿请求权。 这种实现的途径
定的社会关系,才会产生对法律调整的现实需求。 石油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带来
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 给周边居民造成身体健康 的损 害和 财 产 的损失 , 是就 会在 石 油工业 企 业和 周边 居 于 民之间产生纠纷 。 这些纠纷不是普通的私人纠纷,往
往牵涉的主体较多, 害较大,社会反映强烈,在传 损
统道德和 习惯 的框架内不易解决 。 因此 , 石油工业环 境污染所形成 的特定社会关系, 需要在法律制度 的框 架内予以规范和调整;另一方面, 伴随着石油工业企 业排污和环境污染 , 在石油工业企业和政府环保职能 部 门, 又形成了环境管理的行政关系,这一行政关系
同样 需要 法律 来 引导 。
既可 以同石油工业企业协商解决, 也可以通过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 门协调解决,
还可 以通过人民法院诉讼
解决 。 多渠道 的利益诉诸机制能够全方位保护污染受 害人 的利益, 使纠纷及时得到解决,从而维护石油工
业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3 我 国石油工业环境保护 的法制现状
目前, 国对石油工业领域环境保护立法 ,采取 我 的是特殊行业特殊规制与一般规制相结合的模式。 对 于石油工业领域 中勘探开发过程 中的环境保护 问题 , 采取的是特殊立法规范。即 18 93年国务院针对海洋 石油勘探开发制定 了行政法规 《 海洋石油勘探 开发环 境保护条例》 ,油气资源丰富的省份 ( 包括 自治区) 也颁布了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而石油工业其他领域 的环境保护 问题 则是适用一般 立法来规范。就我 国 目 前的法律体系而言, 石油工业 企业所涉及环境立法有如下几类: ◆ 我 国 的环 境保 护基本 立 法 《 环境 保护 法》 该法 于 18 99年 1 月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 2 过。 这部法律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持和保障
工具 。
通过法律的规范与调整能够有效保护我 国的生 态环境。 我们每一位公 民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生态 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与公民的身体健康息息相 关。 只有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够提高人们的生 活质量, 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石油工业企业在 目前 我国的工业体系中依然是排污大户。 法律将可持续发 展纳入其价值体系, 确认公民的环境权,它以国家强 制力为后盾 , 严禁各种污染环境的行为, 达到有效 的 控制包括石油工业企业在 内的工业企业污染环境行 为的 目的,从而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维持整 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法律的规 范与调整 能够明确引导石油工业
企业 从事 清 洁 生 产 。清 洁生 产 是 指 不 断采 取 改进 设 计 ,使 用清 洁 的能源 和 原料 ,采用先 进 的工 艺技 术 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点专题
油 气 田 环 境 保 护
第1卷. 期 . . 6 第1 9
◆ 污染防治方面的单行法律、 法规 主要包括: 大气 《 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 海洋
环境保护法》 《 、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 环境噪声 防治法》 《 、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 理条例》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等。 、《 ◆环境保护基本制度 的专 门法律、法规 这类法律 法规有 《 环境影响评价法》 清洁生产促进法》 建 、《 、《 设项 目 环境保
护管理条例》 《 、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
例 》 。
“ 三同时” 制度,以及负责监督石油建设项 目设计与 施工 中的环保措施 的落实和竣工验收后环 境保护设 施的正常运转 。 ◆ 国土资源部 门和水利部 门 石油工业企业造成的
土地 、地 下水 以及河 流 的污 染会 涉及 到这 些 部 门。
4 我 国石油工业环境 保护法制完善
4 . 1制定统一的陆上石油勘探开发 环境保 护法律或 法规
石 油勘探 开发 是 一项 工 艺 复杂 , 术含 量 高的生 技
《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了清洁生产制度:《 建设项
目 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确立了 “ 三同时 ”制度,《 排 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了排污缴费制度 。 ◆地方性法规 这类法规较多,例如与石油勘探开 发环境保护相关的有 《 山东省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 保护条例》 《 、 黑龙江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 例》 《 、 河北省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 辽宁省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 新疆维 吾尔 自治区石油勘探开发环境管理办法》 。
产作业,其 中包括物探、测井 、 采油、井下作业等一 系列的作业过程, 这些复杂 的作业程序 中,由于工艺 目的、操作规程的不 同都会产生大量 的不同的污染 物。 我国已经有专门针对海洋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的法
规, 部分 省 区也颁 布 了陆 上石 油勘 探 开发 的地 方性法
规,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执行法律的权威性,有效引导 石油勘探开发企业从 事石 油生产过程 的环境保护工
作 ,国家 可在 现 有立 法 成 熟条 件 下, 定一 部全 国性 制
的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 因为随着我 国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加大,石油勘探
开发 企业 的生 产量 也在 不 断 提高 , 环 境 的影 响也在 对
◆部 门规章
涉及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有 《 环
境标准管理办法》 《 、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海洋 、《 行政 处 罚实施办 法 》等 。 就法律执行来看 , 石油工业企业通常是作为执法 对象,而执法主体则因不同的污染类型而不同。一般
会涉及 到如 下部 门:
加剧。而且,我 国石油勘探开发地点分散 ,要集中统
一
管 理 ,就需要 一 部统 一 的立法 支 持 。这样 既便 于石
油工业 企 业按 法律 规定 进 行 内部管 理 , 有 利于环 境 又
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开展统一执法。
◆ 国家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 门 即国家环保总局及 地方各级环境保
护局。 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监督 管理部 门和具体环境保护制度的实施部门。 依据法律 规定, 国家环境保护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和确立 国 家环境保护标准和行业环境标准, 具体监督环境影响 评价、 三同时” 排污许可、 “ 、 排污收费等制度的实施 , 负责环境监测 , 实施限期治理等行政强制措旌和行政
处罚。
4 . 2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 关系 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和监管质量
石油工业领域中的环境污染事件 中, 通常遭受污 染 的客体种类多 ( 如大气、水 、土地 、植被等 ) ,因 此涉及到的环境保护执法部 门也较多, 在同一个污染 事件 中依据法律规定 的行政职责会有不 同的部门介
入 。如果 是安 全生 产事 故 引起 的污 染 事件 ,常 常还有
◆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 门 即国家海洋局及其派出
机 构。 上石 油勘 探 开发所 引起 的环 境污染 由该部 门 海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的参与。 举例来说 , 地处陆上
的某 一近 海石 油 生产 企业 , 安全 生产事 故污染 了附 因
进行监督管理。 ◆ 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 门 即国家渔政局及其派出机 构 石油勘探开发、 石油炼制、 管道运输等引起的渔业 污染、渔港污染等事故,该部门参与负责监督管理。 ◆卫生、公安部 门 石油勘探 中会使用到放射性物 质,放射性物质使用的管理 由卫生、公安部门负责 。
近的土地和渔场。在该事件 的处理过程 中,环境保护 部门、 海洋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 门、 渔政主管部 门、
安全 生产 管理 部 门都会 介 入 ,多个部 门的介入 有利 于 全面对 污 染事件 进 行处 理 ,但 也会 加大执 法 成本 ,造
成多头执法的局面 , 降低行政执法的效率。 要改变这
一
现状 ,需要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关系,可组成专 门
◆ 建设行政部 门 该部 门主要是协助 监督和 落实
的联合执法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牵头 ( 单纯的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1 ・20年3 0 0 6 月
油 气 田环 境 保 护
一
热点专题
洋污染可 由海洋行政主管部 门牵头 ) 会 同相关部门, , 共同参与联合执法 , 互相协助, 明确分工, 统一执法 。 由联合执法组对事件予 以最终处理, 这样既保证 了程 序公正性 , 又提 高了执法效率。事实上,全 国性 的重 大环境污染事件 的处理 , 通常是 由国务院派出相关部 门组成 的工作组来处理, 国务院工作组实质上就是联
部分不仅要接受企业集 团的业务领导, 也要主动接
受地方环境行政主管部
门的业务监督和管理 。 另一方
面, 地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执法水平 , 在执法
过程中可引进专家团制度,并出具技术评价意见,避 免行业技术的障碍 , 使执法更科学和客观 。 对于违反 法律的相关规定和不执行整改措施的, 各级环境行政 主管部门应破除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公正执法
合执法机构 。地方处理类似事件有必要借鉴这一模
式。当然不仅要重视事故后的调查处理 , 更应重视 日 常的监督管理工作,预防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特别是环境保护管理部 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要把工作落实到平时, 重在监督检查环境保护、 污染 治理、安全生产等制度和措施,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 理中的贯彻和执行情况。 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要组织专 家逐一排查, 逐步将 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化、制 度化, 达到既不影响石油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 , 又能 防患于未然,有效控制灾害发生的 目的。
44制订石油工业领域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 .
在 生产 和 加工 石油 的过程 中 ,因操 作不 当或发 生
自然灾害,常常会引起恶性的环境污染事故。此类事 件 已在我国发生多起 , 除前文所述 的两例外, 18 在 99
年 发 生 过 黄 岛油 库 特 大火 灾 引起 的胶 州 湾 严 重海 洋
污染事故;19 年华北油 田赵 4 91 8井井喷 , 致硫化氢
外泄造成多人中毒事故。 这些事故在给公众的生命健
康 和财产造成 了严重损害的同时, 也给社会造成 了不 稳定 ,影响到了社会的有效运转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4 . 3协调法律的外部控制 与石 油工 业企 业 内部管理
我 国石油工业主体 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 团公 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 这三大石油集团所组成 。 随着近几年的改革, 三大石 油集团的内部管理 日趋完善和成熟。 体现在环境保护 管理方面 ,三大石 油集 团都按照国际通行 的行业做 法,全面实施健康安全环境 ( S )管理体系,同时 HE
推行 I04 0 S 10 1企 业认 证 。石 油 工业 企业 的内部环 境
从而使得制订石 油工业突发环保事件 的应 急处理预
案成为必然。 通过制订石油工业领域突发环保事件紧
急预案,明确规定企业 、 政府相关职能部 门及其他社
会组织 ( 如医院、居民委员会、村 民委员会等 )的责 任, 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和职能的联 动机制 , 切实保证在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救助受灾群 众, 最大限度的降低灾难后果。石油工业企业应针对
企业 自身的生产特征和产品特性制定相应的预案, 报 当地政府审核 ,同时报石油企业集团总部备案 。 油气 生产和加工密集的地方政府 , 应将所制定的石油工业 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 , 纳入到地方突发公共事件应
急处 理 预案 中。
管理规范详细、具体、针对性强 ,便于操作,能够 引
导旗下 所属 的子 公司 、分公 司从 事清 洁 生产和 环境 管
理。 基于此 , 石油工业企业内部环境管理 , 应该与 国 家的法律法规相衔接, 企业内部的环境标准要严格执 行国家的标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从长远来看
石 油工 业企业 , 推行 清洁 生产 和进 行环 境 管理有 利 于
4 . 5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推动公众参与
现今 , 重和 保护 公 民的环 境 权 已成 为世 界 的潮 尊
流,并被纳入人权体系之 中。环境权的实现,信息公 开是前提 ,公众参与则是核心。具体到石油工业环境 保护领域 , 信息公开机制涉及三方主体,即石油工业 企业、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如图 l 。
企业盈利 。 但是 由于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需要投入大 量的财力、 人力和物力 , 石油工业集 团旗下的基层企 业会囿于眼前利益而不愿意投入, 因而绝不能忽视法 律的外部控制和监督。 我国三大石油企业集团脱胎 于
政 府 部 门,具有较 强 的行 政管 理色 彩 ,特 别是 受长 期
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 所属公司仍习惯于企业 内部的 管理 。 使负有环境保护主管职责机关的外部管理面临 着石油行业 的门槛 ,特别是地方 的环境保护管理部 门, 这种门槛会更明显 。 解决这一棘手问题要求石油
工业 企业 能够 转变 自身 的角 色定 位 ,作为 中央 企业 的
图 1 信 息公开 机制涉及三方主体 ( 箭头表 示环境 信息的流 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热点专题
油 气 田环 境 保 护 - ●
第1卷 第 1 6 期
.
- 1. l
在三方主体 中, 首先是石油工业企业的环境信息 公开 。 石油工业企业在石油石化项 目立项 中, 应该将
环境管理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 但是这其中还 有许多尚待完善之处, 要真正实现 “ 奉献能源,创造 和谐”的 目标,必须从完善立法,健全执法 ,协调内 部管理和尊重公众参与权、 建立信息公开几个方面去 推动 我 国石 油工业 环境 保护 的法 治化 。
参 考 文 献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如实地提供给政府职能部门和利
益相关 的公众。 此外石油工业企业还应公布其 日常的 环境影响评价数据 ,以各政府和公众及时知
悉。其次 是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 门的信息公开, 环境行政主管
部 门应将其掌握的事关公众利益的环境信息, 以便利
的途径告知相关利益人, 在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 目 立项许可中可主办听证会,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化 出版 社, 0 1 2 0
[]曲爱国, 1 郝宗平. 石油勘探开发安全知 识 []北 京 : M. 中国石 [] 蔡守秋. 2 环境资源法学 [ J北 京 : 民法 院出版 社, M. 人 中国社 会科学 出版社, 0 3 2 0 [] 中 国 石 油 天 然 气 集 团 环 境 公 报 (2 0 年 ) 3 01
[L . V . n c c r c / h e hjh f h g . t ,2 0 O ] WC c p . o . nq s / - —l J b h m 0 1 W n h d
以信息公开为前提, 推动公众参与 , 能够有效地避免 政府的短视行为和权力寻租行为, 真正维护社会的整
体利益。 在实践中要完全做到这一点目前由于多种原 因还 有很 大难度 。 但是 石油 工业 企业 作 为我 国现 代企 业的旗舰之一, 理应承担起这项重大的社会责任,为 其他 行业和 企业 开先锋 、树 表率 ,引领我 国工业 领域
[]吴芳云, 4 周爱国. 环境保护 和石油工业 [] 北京 : M. 石油工业 出版社, 9 9 1 9
[]詹鲲, 5 薛万东. 田企业环境 保护 [j 北京 : 油工业 出版 油 M. 石
社。04 20
的环境保护事业走 向深入 。
5 结
语
( 稿 日期 2 0 - 2 1 ) 收 0 5 1- 9
综上所述 , 我国石油工业环境保护 已建立起初步 的法制框架, 在法律 的规制下 , 石油工业企业 内部的
( 编辑
李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