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对比

  [摘 要]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虽然都是一种文学的表现形态,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很多差异。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题材、主题、写作手法、人物形象塑造和本质特点等方面都有不同。

  [关键词]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差异对比

  【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88-1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但两者之间具有很多方面的差异。

  浪漫主义作为文学思潮,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它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对个人独立,极端自由的强调成为其核心思想,它摒弃了古典主义所信奉的理论依据,批判理性主义,崇尚浪漫情怀,注重表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抒发理想,崇尚自然,反抗现代文明和理性主义原则以及悲观神秘色彩,用浪漫主义手法抒发对自由平等人权和幸福的向往。

  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年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在法、英出现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它打着浪漫主义的旗号登上文坛,是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写实性客观性,因此又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作家一般从现实角度寻求改善人的生存环境的方法,摒弃浪漫主义主观想象和抒情性,旨在揭露社会黑暗倡导社会改良。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解释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具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出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和恩格斯所说的“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现实主义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意义基本相同。批判现实主义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现实的创新。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仿佛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特点的有机结合;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它能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从人与环境的多种关系中去描写人,特别是它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直接分析社会的经济关系,对现实作出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世界文学史上,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它的基调是:对新事物的期待、在新事物面前的惶惑、渴望认识新事物的那种烦躁不安的神经质的向往。”而现实主义则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这里的“现实主义”是指文学的一种表现形态或形态类型,是一个文学类型学的概念,其特点是以生活固有的样子来建筑艺术世界,把文学视为现实生活的再现,这是文学表现的基本形态之一。

  浪漫主义文学是通过作者的想象和夸张等手法,以神话、传奇等题材来表现生活,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往往在这理想的境界中表现他们憧憬的社会、人生和人性。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说过:“浪漫主义艺术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二十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所以在浪漫主义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所描写的生活往往带有幻想的特点,在虚构的特殊环境中,塑造描写一些具有奇特的超人品格、行为和能力的形象,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而现实主义则是再现社会现实生活,并且忠于现实生活,不回避矛盾,不粉饰生活,对人和人的生活环境做最真实的描写,通过典型人物的细节描写来表现更广泛的内容,揭示出隐藏在琐碎生活现象背后的某种本质性的东西。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基本特征和表现形态两方面。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形态: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观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注重抒发个人感受与体验,表现主观思想,注重内心世界的描写,轻客观模仿,重自我表现。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用淳朴宁静的大自然对比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浪漫派作家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往往偏重于对理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所追求的美好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形态:以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因此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录。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倾向性较为隐蔽,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来表现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作家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表现为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罪恶的本质根源。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写实性”,主要体现为“真实性”和“客观性”描写。所以,虽然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都是文学的表现形态,但两者却是那么的截然不同。

  参考文献:

  [1]宋占海,罗文敏.西方文论史纲[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蒋承勇.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修订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聂依丽(1992-),女,汉族,湖北咸宁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摘 要]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虽然都是一种文学的表现形态,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很多差异。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题材、主题、写作手法、人物形象塑造和本质特点等方面都有不同。

  [关键词]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差异对比

  【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88-1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但两者之间具有很多方面的差异。

  浪漫主义作为文学思潮,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它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对个人独立,极端自由的强调成为其核心思想,它摒弃了古典主义所信奉的理论依据,批判理性主义,崇尚浪漫情怀,注重表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抒发理想,崇尚自然,反抗现代文明和理性主义原则以及悲观神秘色彩,用浪漫主义手法抒发对自由平等人权和幸福的向往。

  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年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在法、英出现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它打着浪漫主义的旗号登上文坛,是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写实性客观性,因此又称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作家一般从现实角度寻求改善人的生存环境的方法,摒弃浪漫主义主观想象和抒情性,旨在揭露社会黑暗倡导社会改良。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解释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具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出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和恩格斯所说的“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现实主义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意义基本相同。批判现实主义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现实的创新。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仿佛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特点的有机结合;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它能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从人与环境的多种关系中去描写人,特别是它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直接分析社会的经济关系,对现实作出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世界文学史上,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它的基调是:对新事物的期待、在新事物面前的惶惑、渴望认识新事物的那种烦躁不安的神经质的向往。”而现实主义则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这里的“现实主义”是指文学的一种表现形态或形态类型,是一个文学类型学的概念,其特点是以生活固有的样子来建筑艺术世界,把文学视为现实生活的再现,这是文学表现的基本形态之一。

  浪漫主义文学是通过作者的想象和夸张等手法,以神话、传奇等题材来表现生活,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往往在这理想的境界中表现他们憧憬的社会、人生和人性。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说过:“浪漫主义艺术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二十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所以在浪漫主义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所描写的生活往往带有幻想的特点,在虚构的特殊环境中,塑造描写一些具有奇特的超人品格、行为和能力的形象,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而现实主义则是再现社会现实生活,并且忠于现实生活,不回避矛盾,不粉饰生活,对人和人的生活环境做最真实的描写,通过典型人物的细节描写来表现更广泛的内容,揭示出隐藏在琐碎生活现象背后的某种本质性的东西。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基本特征和表现形态两方面。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形态: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观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注重抒发个人感受与体验,表现主观思想,注重内心世界的描写,轻客观模仿,重自我表现。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用淳朴宁静的大自然对比衬托现实世界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浪漫派作家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往往偏重于对理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所追求的美好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形态:以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因此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录。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倾向性较为隐蔽,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来表现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作家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表现为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罪恶的本质根源。在表现方式上具有“写实性”,主要体现为“真实性”和“客观性”描写。所以,虽然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都是文学的表现形态,但两者却是那么的截然不同。

  参考文献:

  [1]宋占海,罗文敏.西方文论史纲[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蒋承勇.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修订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聂依丽(1992-),女,汉族,湖北咸宁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相关内容

  • 浪漫主义~~文学~~
  • :(1)浪漫主义文学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具有主观性.重理想重感情的本质特征. (2)浪漫主义文学将大自然和资本主义文明对立,着力于歌颂大自然.受卢梭的"返回自然"和泛神论的影响. (3) 浪漫主义作家重视民间文学. (4)浪漫主义作家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 ...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15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8年04月20日 08:17:10 作者: xixibaobei_cici 一,现代汉语 1,论熟语词 2,论某类词的修辞作用(如代词,量词等) 3,各种语法图解的比较研究 4,书评(评论某一语言学著作或某一语言学家的系列论著) 5,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 ...

  • 1.语文---古诗文鉴赏
  • 古诗文鉴赏 易混淆概念辨析 一.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区别: (一).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 1.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 ...

  • 举例论述文学作品的类型
  • 举例论述文学作品的类型 内容摘要:举例分析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三种文学类型,对三种类型进行了区别. 文学作品类型的含义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形式,和文学体裁有本质的区别. 文学作品的约定文类有三种: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这是一般的文学作品的类型分类.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如 ...

  • 试论对比手法在_格列佛游记_中的运用
  • 2006年第2期第15卷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No2.2006vol115 试论对比手法在<格列佛游记>中的运用 龚茂莉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云南 潞西,678400) [摘 要]江奈生・斯威夫特是十八世纪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其写作特点以讽刺手法的大量熟练 运用而闻名.但 ...

  • 论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科学化努力
  • 作者:刘万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6年10期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1(2006)01 -0092-05 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历程中,俄国形式主义之所以被视为第一个有代表性并且影响深远的流派,很大程度上是它对现代文论形成的科学化研究趋势做出了开创性 ...

  • 最新俄国形式主义批评
  • 最新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 本节起开始评述形式主义的批评方法.西方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中期兴起于俄国的俄国形式主义:第二个阶段是20.30年代形成于英美的新批评派,50年代后一度称雄美国批评界,并产生广泛的世界性影响:第三个阶段是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的兴起直到8 ...

  •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田园诗歌对比赏析
  •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田园诗歌对比赏析 摘要:陶渊明和华兹华斯-两位中西田园诗巨匠,共同用自然清新,不事雕琢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闲雅的田园生活,在中西诗歌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绝唱.两人跨越了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但却有着相似的诗歌风格,本文将对比赏析两大诗人的田园诗作的异同之处以及造成这种异同之处的文 ...

  • 康拉德_黑暗之心_近十年的研究述评_陶窕英
  • 青年文学家・外国文学 康拉德<黑暗之心>近十年的研究述评 陶窕英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校研究生) 广西 桂林 541006 摘 要: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之心>面世已有120余年.通过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对比研究三个方面归纳和总结此作近十年的的前人研究发现:1. 受各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