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简析

  [摘要]20世纪初,鲁迅构想的救国方略,以“立人”为中心、“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为基本内涵,标志着鲁迅启蒙主义文化思想的初步形成。其中的思想命题,对于今日正面临着诸多现代化困境的中国社会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鲁迅;“立人”思想;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0-0058-03   1902~1909年,鲁迅到日本留学,这段漫长的留学生涯,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鲁迅完成了由传统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根本性转变。尽管鲁迅在南京求学的三年间,已通过《天演论》等西学书刊开始了他的近代理性启蒙,但其思想的真正成熟则是从日本留学开始的。鲁迅留日期间的文化著述以“幻灯事件”引发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转向为界限,主要集中于两个时期:一是1902~1903年间的《浙江潮》时期,其主要创作有《斯巴达之魂》、《说鈤》、《中国地质略论》等,这些作品多为科学文章,发表于当时东京浙江同乡会出版的《浙江潮》月刊。二是1907~1908年间的《河南》时期,主要创作文化、文学论文,包括《人间之历史》(1926年编入文章《坟》时改题为《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及《破恶声论》(未完)等。《浙江潮》时期的鲁迅还是一个受严复、梁启超影响的激进爱国青年。这期间的文章更多的还是秉承着维新时期救亡与维新的遗绪,内容大都是以科学启蒙激发起国人的救亡图存之心,还没有鲜明的个人思想特点。而到了《河南》时期,鲁迅的文学救国思想已基本成熟。这种思想以救亡图存、民族独立为根本目的,以“立人”为中心,以“尊个性而张精神”①为基本内涵,表现出了青年鲁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思想风采和爱国热情。可以说,20世纪初,鲁迅在留日期间构想救国方略,是他思想逻辑发展的起点,标志着鲁迅启蒙主义文化思想的初步形成。其中的许多思想命题,对于今日正面临着诸多现代化困境的中国社会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针对晚清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破败现状,受“西学东渐”引起的国人对于西方科技的崇拜热潮的影响,鲁迅在早期的论文写作中,通过对人的历史、科学的历史和文明的历史回溯,探究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对中国国内盛行的物质崇拜和技术崇拜,提出了批判,“惟若眩至显之实利,摹至肤之方术”②,则 “必当反本心而获恶果”。③鲁迅以为,提倡西学的留学生,往往“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以所尘芥,罗列人前”,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为拯救中国社会开出了药方,提出了“立人”的思想。鲁迅的“立人”思想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有比较系统而集中的表达:   诚若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来,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⑤   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⑥   鲁迅强调“首在立人”,即把具有独立精神的个体作为民族独立和发展的前提。“立人”是纲,纲举目张,因为“人立而凡事举”。所谓“立人”,就是通过“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方式张扬人的精神。鲁迅认为,“立人”的首要手段是“尊个性而张精神”。“尊个性”就意味着对个人尊严的维护。   从《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人之历史》中都可以窥见鲁迅对于人的“灵明”的推崇,无论是挽救法国于危亡之际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是求真知的“非科学的理想之感动”,⑦以至于摩罗诗人的“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⑧的反抗破坏精神,都显示了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巨大精神能量。因此,鲁迅《浙江潮》和《河南》两时期的论文尽管都在言说科学、文化、哲学、文学,但通观各篇,其落脚点则无外乎“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精神。无论是“掊物质”还是“排众数”,其核心都是通过对个体尊严和权利的充分尊重,从而实现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立”,而科学、文化、国家莫不因“人立”而“凡举”。按照鲁迅早期论文中的思想逻辑,只有中国出现“不为顺世和乐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后世人心,绵延至于无已”⑨的摩罗诗人,才能唤醒沉睡中的大众,而精神萌发的大众,才能要求“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这才能真正“立人”,“人立”而后科学兴盛、文明兴盛,而国家民族也自然能独立,与世界强国相抗衡。   二   鲁迅“立人”思想中的“个人”思想来源于“神思宗之至新者”⑩的启发。鲁迅针对“个人”一词在中国“号称识时之士,多引以为大诟,苟被其谥,与民贼同”?輥?輯?訛的悲惨境遇,提出要区分“个人”与“利己主义”的不同,为“个人”正名。在鲁迅看来,“个人”的主要内涵有两面:一是“极端之自我”,即“凡一个人,其思想行为,必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即立我性为绝对之自由者也”。?輥?輰?訛这是鲁迅采纳德国斯蒂纳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见解。同时提出,对个人的束缚无论是来自个人或者来自众数,都是专制的表现。二是强调个体的主观意志,即精神力量,主张打破物质的藩篱,发挥人的精神光华,以“张大个人之人格”为“人生第一义”。?輥?輱?訛这里鲁迅明显受到了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等的影响。   在人作为“个”与“类”的对立中,鲁迅主张“任个人而排众数”。“众数”的社会政治形态是“众治”。“众治”是近代维新人士和革命党人的政治理想,但鲁迅却对于众数有巨大的排斥。鲁迅以为“众治”所谓的人人平等、“荡无高卑”仅仅是一种美丽的政治理想,这里面包含着巨大的陷阱。一方面,“众治”忽视了个人的特殊性,忽视了“明哲”与“凡庸”的区别,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一个社会中,明哲的数量必然远远小于凡庸,因此如果用“众治”的原则,那么,结果只能是“伧俗横行,浩不可御,风潮剥蚀,全体以沦为凡庸”。?輥?輲?訛另一方面,“众治”来源于平等自由的观念,是对于专制主义不承认他人尊严的纠正,但“众治”理想却又很容易沦为另一种形式的专制,即“国家谓吾当与国民合其意志”的集体主义专制。专制本质没有变,变化的只是专制的来源,即“出于寡人或出于众数”?輥?輳?訛的区别。而这种以“众治”为原则的专制,往往“压制尤烈于暴君”。?輥?輴?訛   许多人往往据此得出鲁迅反对民主政体的结论。但事实上,鲁迅对“众治”的批判主要不是政治学意义而是集中在人学——生命哲学层面上的。政治学原则与人学或者生命哲学的原则恰恰相反。前者是多数原则,后者是少数原则。鲁迅提出对“众治”的批判,客观地看,是对于“众治”可能带来的社会和个人悲剧的警示,这恰恰是对“众治”缺陷的补充。也就是说,“众治”得以健康的实行,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将社会中大部分的“庸众”提升到“明哲”的层次,从而避免“卓尔不群之士,乃反穷于草莽,辱于泥涂,个性之尊严,人类之价值,将咸归于无”?輥?輵?訛的状况;第二,“众治”必须以个人自由的保障作为前提,避免形成多数人的暴政。鲁迅“任个人而排众数”的思想价值正在于此。   三   鲁迅“立人”思想主张“张精神”。“张精神”实际上是对个体精神的推崇。鲁迅以为,作为一个灵肉兼存的独立个体,本应该是灵肉合一、灵肉并重,不使偏于一方,“盖缘人在两间,必有时自觉以勤劬,有时丧我而惝恍,时必致力于善生,时必并忘其善生之事而入于醇乐,时或活动于现实之区,时或神驰于理想之域;苟致力于其偏,是谓之不具足”。?輥?輶?訛但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的张扬腐蚀了人的精神,“递夫十九世纪后叶,而其弊果益昭,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益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輥?輷?訛物质主义的盛行日益腐蚀人的精神,个体精神的失落将导致个体的庸俗化,这种人的堕落最终将使得整个民族消亡。   因此,鲁迅力主“掊物质而张灵明”。所谓“掊物质”并不是针对个体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或者反对物质与科技进步,而是指与“性灵”相对的物欲主义、科技崇拜以及与“灵明”、“神思”相对的实利主义或实用主义。“张精神”就是崇尚“主观与意力主义”。鲁迅强调,不但“真理准则,独在主观”,而且“至凡道德行为,亦可弗问客观之结果若何,而一任主观之善恶为判断焉”。?輦?輮?訛鲁迅“掊物质而张灵明”的主张是基于其对人类文明发展史考查的结果,也是他对中国社会深刻思索所得的答案。许寿裳回忆说,鲁迅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期间,常与许讨论三个相关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他们认为,“我们民族中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换句话说:便是深中了诈伪无耻和猜疑相贼的毛病,其病根主要是两次奴于异族”。?輦?輯?訛鲁迅“张灵明”的主张固然是对于现代文明物质主义和技术崇拜的反对,而更重要的是针对中国现实社会中道德诈伪和社会憔悴、停滞的现状。因此,他的“张灵明”主张带有非常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鲁迅试图通过对个性的张扬和个体内在精神的强调来重塑国人的内在人格和道德良心,再通过独立健康的新国民来求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这不但与技术救国策略相反,而且同“缘救国是图,不惜以个人为供献”?輦?輰?訛的民族主义思想也有本质的差异。   鲁迅对于个体精神的推崇,即对主观意识的彰显和礼赞,以及将个性解放视为民族解放、国家兴盛之先决条件的思想,既带有西方尼采、叔本华等人强力意志思想的色彩,又源于清末维新思想家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对主观意识推崇的启蒙思潮。鲁迅对于个体精神的张扬以及对“个”与“群”的价值判断,也可以从梁启超、章太炎诸人早期著述中窥见一二。   四   综上所述,鲁迅“尊个性而张精神”的“立人”思想是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勾画设想的救国方略。鲁迅以一个文学青年的视角来切入“立人”的思想命题,“尊个性而张精神”本身也是文学及文学家所具备的内在特质。但也应该看到,鲁迅的文化批判和思想启蒙是逻辑意义上的而非历史意义上的。其“立人”思想只是一种理论的假设或假说,其中诸多概念,如“个性”、“立人”、“人国”等,都还比较抽象,尤其针对挽救民族危亡来说,缺乏现实操作性。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主要还在于其思想史层面的价值,而非政治学意义的救国方略。思想家的作用通常在思而不在行,在乎其思想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揭示和概括,以及对人的启悟作用。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革,其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变革,即鲁迅所说的“立人”。但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同时又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马克思认为,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輦?輱?訛而实践则是人类利用体力、智力作用于自然社会对象的活动。鲁迅的“立人”思想主要在于强化人类对于社会和人自身的影响力,尤其是防止历史惰性形成的有碍于社会改革的负面影响。这对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改革进程有着十分巨大的积极作用。   鲁迅“尊个性而张精神”的“立人”思想内涵,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有其深刻地预见性和启悟力。20世纪的中国先后经历了以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为主的社会变迁,但这种发展是以巨大的历史失落作为代价的。政治革命强调“众数”而导致了人们对个人价值和意义的忽视。经济改革对物欲的追求和实利的倾向出现了精神失落和价值迷惘。这些都被20世纪初的鲁迅不幸言中。因此,鲁迅“立人”思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如果“立人”思想在现代化过程中被忽视,对个体尊严、个性精神缺乏足够的尊重和保护,那么中国式的现代化将必然走入困境。   [注 释]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②③⑦鲁迅:《坟·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⑧⑨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回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9~60页。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摘要]20世纪初,鲁迅构想的救国方略,以“立人”为中心、“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为基本内涵,标志着鲁迅启蒙主义文化思想的初步形成。其中的思想命题,对于今日正面临着诸多现代化困境的中国社会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鲁迅;“立人”思想;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0-0058-03   1902~1909年,鲁迅到日本留学,这段漫长的留学生涯,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鲁迅完成了由传统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根本性转变。尽管鲁迅在南京求学的三年间,已通过《天演论》等西学书刊开始了他的近代理性启蒙,但其思想的真正成熟则是从日本留学开始的。鲁迅留日期间的文化著述以“幻灯事件”引发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转向为界限,主要集中于两个时期:一是1902~1903年间的《浙江潮》时期,其主要创作有《斯巴达之魂》、《说鈤》、《中国地质略论》等,这些作品多为科学文章,发表于当时东京浙江同乡会出版的《浙江潮》月刊。二是1907~1908年间的《河南》时期,主要创作文化、文学论文,包括《人间之历史》(1926年编入文章《坟》时改题为《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及《破恶声论》(未完)等。《浙江潮》时期的鲁迅还是一个受严复、梁启超影响的激进爱国青年。这期间的文章更多的还是秉承着维新时期救亡与维新的遗绪,内容大都是以科学启蒙激发起国人的救亡图存之心,还没有鲜明的个人思想特点。而到了《河南》时期,鲁迅的文学救国思想已基本成熟。这种思想以救亡图存、民族独立为根本目的,以“立人”为中心,以“尊个性而张精神”①为基本内涵,表现出了青年鲁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思想风采和爱国热情。可以说,20世纪初,鲁迅在留日期间构想救国方略,是他思想逻辑发展的起点,标志着鲁迅启蒙主义文化思想的初步形成。其中的许多思想命题,对于今日正面临着诸多现代化困境的中国社会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针对晚清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破败现状,受“西学东渐”引起的国人对于西方科技的崇拜热潮的影响,鲁迅在早期的论文写作中,通过对人的历史、科学的历史和文明的历史回溯,探究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对中国国内盛行的物质崇拜和技术崇拜,提出了批判,“惟若眩至显之实利,摹至肤之方术”②,则 “必当反本心而获恶果”。③鲁迅以为,提倡西学的留学生,往往“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以所尘芥,罗列人前”,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为拯救中国社会开出了药方,提出了“立人”的思想。鲁迅的“立人”思想在《文化偏至论》一文中有比较系统而集中的表达:   诚若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来,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⑤   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⑥   鲁迅强调“首在立人”,即把具有独立精神的个体作为民族独立和发展的前提。“立人”是纲,纲举目张,因为“人立而凡事举”。所谓“立人”,就是通过“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方式张扬人的精神。鲁迅认为,“立人”的首要手段是“尊个性而张精神”。“尊个性”就意味着对个人尊严的维护。   从《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人之历史》中都可以窥见鲁迅对于人的“灵明”的推崇,无论是挽救法国于危亡之际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是求真知的“非科学的理想之感动”,⑦以至于摩罗诗人的“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⑧的反抗破坏精神,都显示了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巨大精神能量。因此,鲁迅《浙江潮》和《河南》两时期的论文尽管都在言说科学、文化、哲学、文学,但通观各篇,其落脚点则无外乎“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精神。无论是“掊物质”还是“排众数”,其核心都是通过对个体尊严和权利的充分尊重,从而实现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立”,而科学、文化、国家莫不因“人立”而“凡举”。按照鲁迅早期论文中的思想逻辑,只有中国出现“不为顺世和乐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后世人心,绵延至于无已”⑨的摩罗诗人,才能唤醒沉睡中的大众,而精神萌发的大众,才能要求“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这才能真正“立人”,“人立”而后科学兴盛、文明兴盛,而国家民族也自然能独立,与世界强国相抗衡。   二   鲁迅“立人”思想中的“个人”思想来源于“神思宗之至新者”⑩的启发。鲁迅针对“个人”一词在中国“号称识时之士,多引以为大诟,苟被其谥,与民贼同”?輥?輯?訛的悲惨境遇,提出要区分“个人”与“利己主义”的不同,为“个人”正名。在鲁迅看来,“个人”的主要内涵有两面:一是“极端之自我”,即“凡一个人,其思想行为,必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即立我性为绝对之自由者也”。?輥?輰?訛这是鲁迅采纳德国斯蒂纳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见解。同时提出,对个人的束缚无论是来自个人或者来自众数,都是专制的表现。二是强调个体的主观意志,即精神力量,主张打破物质的藩篱,发挥人的精神光华,以“张大个人之人格”为“人生第一义”。?輥?輱?訛这里鲁迅明显受到了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等的影响。   在人作为“个”与“类”的对立中,鲁迅主张“任个人而排众数”。“众数”的社会政治形态是“众治”。“众治”是近代维新人士和革命党人的政治理想,但鲁迅却对于众数有巨大的排斥。鲁迅以为“众治”所谓的人人平等、“荡无高卑”仅仅是一种美丽的政治理想,这里面包含着巨大的陷阱。一方面,“众治”忽视了个人的特殊性,忽视了“明哲”与“凡庸”的区别,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一个社会中,明哲的数量必然远远小于凡庸,因此如果用“众治”的原则,那么,结果只能是“伧俗横行,浩不可御,风潮剥蚀,全体以沦为凡庸”。?輥?輲?訛另一方面,“众治”来源于平等自由的观念,是对于专制主义不承认他人尊严的纠正,但“众治”理想却又很容易沦为另一种形式的专制,即“国家谓吾当与国民合其意志”的集体主义专制。专制本质没有变,变化的只是专制的来源,即“出于寡人或出于众数”?輥?輳?訛的区别。而这种以“众治”为原则的专制,往往“压制尤烈于暴君”。?輥?輴?訛   许多人往往据此得出鲁迅反对民主政体的结论。但事实上,鲁迅对“众治”的批判主要不是政治学意义而是集中在人学——生命哲学层面上的。政治学原则与人学或者生命哲学的原则恰恰相反。前者是多数原则,后者是少数原则。鲁迅提出对“众治”的批判,客观地看,是对于“众治”可能带来的社会和个人悲剧的警示,这恰恰是对“众治”缺陷的补充。也就是说,“众治”得以健康的实行,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将社会中大部分的“庸众”提升到“明哲”的层次,从而避免“卓尔不群之士,乃反穷于草莽,辱于泥涂,个性之尊严,人类之价值,将咸归于无”?輥?輵?訛的状况;第二,“众治”必须以个人自由的保障作为前提,避免形成多数人的暴政。鲁迅“任个人而排众数”的思想价值正在于此。   三   鲁迅“立人”思想主张“张精神”。“张精神”实际上是对个体精神的推崇。鲁迅以为,作为一个灵肉兼存的独立个体,本应该是灵肉合一、灵肉并重,不使偏于一方,“盖缘人在两间,必有时自觉以勤劬,有时丧我而惝恍,时必致力于善生,时必并忘其善生之事而入于醇乐,时或活动于现实之区,时或神驰于理想之域;苟致力于其偏,是谓之不具足”。?輥?輶?訛但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的张扬腐蚀了人的精神,“递夫十九世纪后叶,而其弊果益昭,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益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輥?輷?訛物质主义的盛行日益腐蚀人的精神,个体精神的失落将导致个体的庸俗化,这种人的堕落最终将使得整个民族消亡。   因此,鲁迅力主“掊物质而张灵明”。所谓“掊物质”并不是针对个体生存所必须的物质资料,或者反对物质与科技进步,而是指与“性灵”相对的物欲主义、科技崇拜以及与“灵明”、“神思”相对的实利主义或实用主义。“张精神”就是崇尚“主观与意力主义”。鲁迅强调,不但“真理准则,独在主观”,而且“至凡道德行为,亦可弗问客观之结果若何,而一任主观之善恶为判断焉”。?輦?輮?訛鲁迅“掊物质而张灵明”的主张是基于其对人类文明发展史考查的结果,也是他对中国社会深刻思索所得的答案。许寿裳回忆说,鲁迅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期间,常与许讨论三个相关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他们认为,“我们民族中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换句话说:便是深中了诈伪无耻和猜疑相贼的毛病,其病根主要是两次奴于异族”。?輦?輯?訛鲁迅“张灵明”的主张固然是对于现代文明物质主义和技术崇拜的反对,而更重要的是针对中国现实社会中道德诈伪和社会憔悴、停滞的现状。因此,他的“张灵明”主张带有非常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鲁迅试图通过对个性的张扬和个体内在精神的强调来重塑国人的内在人格和道德良心,再通过独立健康的新国民来求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这不但与技术救国策略相反,而且同“缘救国是图,不惜以个人为供献”?輦?輰?訛的民族主义思想也有本质的差异。   鲁迅对于个体精神的推崇,即对主观意识的彰显和礼赞,以及将个性解放视为民族解放、国家兴盛之先决条件的思想,既带有西方尼采、叔本华等人强力意志思想的色彩,又源于清末维新思想家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人对主观意识推崇的启蒙思潮。鲁迅对于个体精神的张扬以及对“个”与“群”的价值判断,也可以从梁启超、章太炎诸人早期著述中窥见一二。   四   综上所述,鲁迅“尊个性而张精神”的“立人”思想是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勾画设想的救国方略。鲁迅以一个文学青年的视角来切入“立人”的思想命题,“尊个性而张精神”本身也是文学及文学家所具备的内在特质。但也应该看到,鲁迅的文化批判和思想启蒙是逻辑意义上的而非历史意义上的。其“立人”思想只是一种理论的假设或假说,其中诸多概念,如“个性”、“立人”、“人国”等,都还比较抽象,尤其针对挽救民族危亡来说,缺乏现实操作性。鲁迅“立人”思想的意义主要还在于其思想史层面的价值,而非政治学意义的救国方略。思想家的作用通常在思而不在行,在乎其思想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揭示和概括,以及对人的启悟作用。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革,其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变革,即鲁迅所说的“立人”。但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同时又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马克思认为,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輦?輱?訛而实践则是人类利用体力、智力作用于自然社会对象的活动。鲁迅的“立人”思想主要在于强化人类对于社会和人自身的影响力,尤其是防止历史惰性形成的有碍于社会改革的负面影响。这对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改革进程有着十分巨大的积极作用。   鲁迅“尊个性而张精神”的“立人”思想内涵,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有其深刻地预见性和启悟力。20世纪的中国先后经历了以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为主的社会变迁,但这种发展是以巨大的历史失落作为代价的。政治革命强调“众数”而导致了人们对个人价值和意义的忽视。经济改革对物欲的追求和实利的倾向出现了精神失落和价值迷惘。这些都被20世纪初的鲁迅不幸言中。因此,鲁迅“立人”思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如果“立人”思想在现代化过程中被忽视,对个体尊严、个性精神缺乏足够的尊重和保护,那么中国式的现代化将必然走入困境。   [注 释]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②③⑦鲁迅:《坟·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⑧⑨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回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9~60页。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相关内容

  •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
  • 论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 摘 要:"立人"思想是鲁迅早期为拯救中国危亡而提出的观点,它成为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其基点在于中国传统的"立心"思想和西方尼采等人以个体为本位的现代主义思想.重点在于个体内心的建设和人格精神的构建,即通过"立人"达到& ...

  • 近现代文学史题
  •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题库 许祖华 第一部分:题目 1. 请概述鲁迅思想的分期 2. "鲁迅的方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 你如何理解鲁迅的"孤独"? 4. 为什么说对"人"的关注是鲁迅思想的核心? 5. 如何理解鲁迅思想中庞杂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题库
  •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填空题 1.1915年9月 陈独秀 主编的 <新青年>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文学革命开始于 1917 年,以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 <文学改良刍议> 一文为标志. 3.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 &qu ...

  • 中国现代文学(上)作业答案
  • <中国现代文学>(上)作业答案 第一章 二十年代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一.填空题: 1.<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2.文学改良 3.鸳鸯蝴蝶派 4.<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 5.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6.<人的文 ...

  • 鲁迅与周作人新诗创作比较
  • 摘 要: 鲁迅与周作人的新诗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在白话诗的草创阶段却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新诗尝试和探索的初期,周氏兄弟的新诗都打上了时代精神的印痕,表现出许多相似之处:然而鲁迅和周作人的性格和思想各异,他们的新诗创作在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上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关键词: 鲁迅 周作人 新诗 比较 ...

  • 鲁迅纪念馆讲解稿
  • 上海鲁迅纪念馆陈列展厅讲稿(志愿者) 各位观众,欢迎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我们所纪念的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馆名由周恩来总理题写.大家现在见到的庭院楼房,白墙,黑瓦,绿树,就是依照江浙一带的居民所建的.这里还有一条&qu ...

  • 周海婴上海书展上的讲演:鲁迅究竟是谁?
  • http://view.QQ.com 2006年10月18日13:20 文汇报 一.我想触摸活着的鲁迅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写一篇名为<我想触摸活着的鲁迅>的文章,目的就是希望鲁迅能够真实地活在21世纪青年人的心中,让他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义,更能促进中国社会朝向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

  • [灯下漫笔]教案
  • <灯下漫笔>教案 一. 教学目的 1. 领会文章的深刻思想 2. 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 3. 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 二.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忧愤深广的杂文.鲁迅以深邃的目光,穿透几千年中国的历史风云,凝结成一个痛苦的 结论:中国人的历史不过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和&quo ...

  • 鲁迅小说大纲
  • 鲁迅(1881.4.25-1936.10.10) • 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