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失衡的诊疗原则
1必须系统监测
2必须综合分析
3 治本为主,治标为本
4急病急治,慢病慢治
5 呼吸问题靠呼吸解决,代谢问题靠代谢解决
6治一步,看一看
7与其偏碱,不如偏酸
代谢性酸中毒
NaHCO3 1.25%等渗 2.5%高渗 5%高渗
乳酸钠 1.9%(M/6) 11.2%(1M)
THAM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1) pH 7.2-7.3时,补[HCO3-],2mEq/kg体重。
(2) 补充碱=(正常CO2CPmmol/L-测定CO2CPmmol/L) ×体重×0.2
(0.2为细胞外液比例)
=(正常SBmmol/L-测定SBmmol/L) ×体重×0.2
1gNaHCO3=12mmol
1M(11.2%)乳酸钠1ml=1mmol
(3) 缺氧引起乳酸升高应纠正缺氧
5%NaHCO3(毫升)=(HCO3正常值—实测值)×体重(公斤)×0.2×1.66
《外科学》第五版
HCO3(mmol )=[HCO3正常值(mmol/L)—实测值(mmol/L)]×体重(kg )×0.4
一般将计算量的一半在2~4小时内输入,临床上根据酸中毒的严重程度,补给5%的NaHCO3溶液首次剂量是100~250ml不等。在用后2-4小时复查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电解质浓度,根据测定结果在决定是否继续输给及输给量。 《内科学》第五版
所需补碱量(mmol/L)=裕达目标的CO2结合力-实测CO2结合力(mmol/L)×体重×0.3
说明:欲达目标的CO2结合力一般认为达到20(mmol/L)即可;0.3即20%的细胞外液加上10%的细胞内液,因部分Na 要进入细胞内。
参考:
小儿纠酸补碱公式
默认分类 2009-07-31 23:01:32 阅读47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⒈已知实际血浆HCO3-浓度
公式
HCO3- 缺失量(mmol )=(24 -实际血浆HCO3-浓度)×0.6×体重(Kg )
⒉已知二氧化碳结合力
公式(一)
一般要求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到40容积%,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用量:(40-X )×0.3×体重(公斤)=需补11.2%乳酸钠溶液毫升数;(40-X )×0.5×体重(公斤)=需补5%碳酸氢钠溶液毫升数。
公式(二)
碳酸氢钠(g )=(55-测得的CO2CP )×0.026×kg 体重
公式(三)
补充碳酸氢钠量(mmol/L)=(正常CO2-CPml/dl一检验CO2-CPml/dI)÷2.24×(体重kg×O.6)临床上常用的5%碳酸氢钠溶液,每毫升含0.6mmol 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每毫升含1mmo1碳酸氢钠。
⒊已知血清碳酸氢盐
公式
NaHCO2的需要量(mmol )=0.3×体重(kg )×〔12一血清碳酸氢盐(mmol/L)〕。
⒋已知BE
公式
5%碳酸氢钠毫升数=[正常BE (mmol/1)一测定BE (mmol/l)]×体重(1kg )×0.4
NaHCO3(mmol )=体重(kg )×剩余碱(mmol )×0.2
酸碱失衡的诊疗原则
1必须系统监测
2必须综合分析
3 治本为主,治标为本
4急病急治,慢病慢治
5 呼吸问题靠呼吸解决,代谢问题靠代谢解决
6治一步,看一看
7与其偏碱,不如偏酸
代谢性酸中毒
NaHCO3 1.25%等渗 2.5%高渗 5%高渗
乳酸钠 1.9%(M/6) 11.2%(1M)
THAM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1) pH 7.2-7.3时,补[HCO3-],2mEq/kg体重。
(2) 补充碱=(正常CO2CPmmol/L-测定CO2CPmmol/L) ×体重×0.2
(0.2为细胞外液比例)
=(正常SBmmol/L-测定SBmmol/L) ×体重×0.2
1gNaHCO3=12mmol
1M(11.2%)乳酸钠1ml=1mmol
(3) 缺氧引起乳酸升高应纠正缺氧
5%NaHCO3(毫升)=(HCO3正常值—实测值)×体重(公斤)×0.2×1.66
《外科学》第五版
HCO3(mmol )=[HCO3正常值(mmol/L)—实测值(mmol/L)]×体重(kg )×0.4
一般将计算量的一半在2~4小时内输入,临床上根据酸中毒的严重程度,补给5%的NaHCO3溶液首次剂量是100~250ml不等。在用后2-4小时复查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电解质浓度,根据测定结果在决定是否继续输给及输给量。 《内科学》第五版
所需补碱量(mmol/L)=裕达目标的CO2结合力-实测CO2结合力(mmol/L)×体重×0.3
说明:欲达目标的CO2结合力一般认为达到20(mmol/L)即可;0.3即20%的细胞外液加上10%的细胞内液,因部分Na 要进入细胞内。
参考:
小儿纠酸补碱公式
默认分类 2009-07-31 23:01:32 阅读47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⒈已知实际血浆HCO3-浓度
公式
HCO3- 缺失量(mmol )=(24 -实际血浆HCO3-浓度)×0.6×体重(Kg )
⒉已知二氧化碳结合力
公式(一)
一般要求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到40容积%,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用量:(40-X )×0.3×体重(公斤)=需补11.2%乳酸钠溶液毫升数;(40-X )×0.5×体重(公斤)=需补5%碳酸氢钠溶液毫升数。
公式(二)
碳酸氢钠(g )=(55-测得的CO2CP )×0.026×kg 体重
公式(三)
补充碳酸氢钠量(mmol/L)=(正常CO2-CPml/dl一检验CO2-CPml/dI)÷2.24×(体重kg×O.6)临床上常用的5%碳酸氢钠溶液,每毫升含0.6mmol 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每毫升含1mmo1碳酸氢钠。
⒊已知血清碳酸氢盐
公式
NaHCO2的需要量(mmol )=0.3×体重(kg )×〔12一血清碳酸氢盐(mmol/L)〕。
⒋已知BE
公式
5%碳酸氢钠毫升数=[正常BE (mmol/1)一测定BE (mmol/l)]×体重(1kg )×0.4
NaHCO3(mmol )=体重(kg )×剩余碱(mmol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