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计算机文化通识课程建设
作者:朱晨铭 吴亚馨 严颖敏 王 萍
来源:《计算机教育》2015年第09期
摘要:通过对“上海大学计算机文化通识课程建设问卷调查——网络舆论”的部分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以及对网络技术应用伦理的认知程度,为增进网络舆论部分文化通识课程的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网络舆论;通识课;高校;计算机文化教育;改革
1 调查背景
以“生存”为导向的计算机文化教育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实践问题,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所构建生存环境中的实践问题。计算机文化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问题,而且旨在提高学学在信息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后者是计算机文化教育的重点,也是区别于其他教学理念的特点。
信息社会对于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诸多影响,人们的观念在网络大潮的冲击下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改变。各种网络现象层出不穷,挑战我们已有的价值观,网络舆论日益显出其影响力,而网络舆论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舆论有着明显的差异。计算机文化教育中增加网络舆论内容,正足为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提供向导。由此,从2014年9月10日-12月10日,笔者对上海大学2014年本科招收的新生进行了关于网络舆论的抽样调查。上海大学2014年实际招收各大类新乍总数为4983人,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70份,占新生总人数的11.4%。21项调查问题包括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学生获取信息及交流的渠道和方式、对网络舆论的认知和评价、参与网络舆论的态度以及对于计算机文化课程的兴趣
2 数据统计
2.1 学生的基本信息
这次调查问卷发放对象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选课学生,其中,由于教学安排关系,经管类学生选课较少;未分类学生是强化班的学生,尚未确定专业;人文类学生较多,因此女生占比较高。学生基本情况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沟通方式主要依赖移动设备和互联网,超过一半学生选择的沟通方式依次是QQ 、短信、电话、微信、面谈,见表2。
2.2 微媒体的使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计算机文化通识课程建设
作者:朱晨铭 吴亚馨 严颖敏 王 萍
来源:《计算机教育》2015年第09期
摘要:通过对“上海大学计算机文化通识课程建设问卷调查——网络舆论”的部分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以及对网络技术应用伦理的认知程度,为增进网络舆论部分文化通识课程的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网络舆论;通识课;高校;计算机文化教育;改革
1 调查背景
以“生存”为导向的计算机文化教育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实践问题,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所构建生存环境中的实践问题。计算机文化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问题,而且旨在提高学学在信息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后者是计算机文化教育的重点,也是区别于其他教学理念的特点。
信息社会对于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诸多影响,人们的观念在网络大潮的冲击下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改变。各种网络现象层出不穷,挑战我们已有的价值观,网络舆论日益显出其影响力,而网络舆论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舆论有着明显的差异。计算机文化教育中增加网络舆论内容,正足为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提供向导。由此,从2014年9月10日-12月10日,笔者对上海大学2014年本科招收的新生进行了关于网络舆论的抽样调查。上海大学2014年实际招收各大类新乍总数为4983人,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70份,占新生总人数的11.4%。21项调查问题包括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学生获取信息及交流的渠道和方式、对网络舆论的认知和评价、参与网络舆论的态度以及对于计算机文化课程的兴趣
2 数据统计
2.1 学生的基本信息
这次调查问卷发放对象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选课学生,其中,由于教学安排关系,经管类学生选课较少;未分类学生是强化班的学生,尚未确定专业;人文类学生较多,因此女生占比较高。学生基本情况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沟通方式主要依赖移动设备和互联网,超过一半学生选择的沟通方式依次是QQ 、短信、电话、微信、面谈,见表2。
2.2 微媒体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