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概述

 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责任与使命

在改善区域环境、减少资源消耗,节约资金成本、提高建筑品质、创造健康舒适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利润增加,创建企业文化,是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与执行可持续发展策略大背景下,我们通过开发绿色建筑,提升企业技术储备,实现企业可持续、跨越式的发展。  目标:国家、用户、企业三得益

住宅作为目前最昂贵的商品,消费者在穷其半生积蓄购买时不可能不考虑它的性能,同时住宅也是目前消耗国家资源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因此我们对于该项目开发的定位在于节约资源材料、节约用水和能源、改善场地环境、提升土地价值,建设宜人的室内外居住生活空间。我们通过全过程管理、分阶段优化建筑规划设计,建造高品质,高性能的绿色住宅项目,并且节约成本,从而实现国家、住户与企业的三得益。

 总体思路:源于生态、基于标准、提供可支付的适宜技术

“源于生态”是在开发73号项目中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广泛调研当前国内外最新的绿色建筑标准和绿色建筑的理念,为该项目量身定做生态技术策略。其中主要参考的绿色建筑标准包括:

 美国绿色建筑标准LEED

TM

标准V2.1

 英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BREEAM及其住宅版本。 (a)BREEAM98评估框架 (b)BREEAM98权重体系  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产品认证《生态住宅(住区)技术标准》(送审稿)  北京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DBJ/T01-101-2005)

中该项目将达到的标准与有关标准相比如下表所示: 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定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目数要求(住宅建筑)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目数要求(公共建筑)

然而,仅仅道法标准,为标准所约束并非我们对此项目开发的理解。紧扣项目特点,跳出标准框束,把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内涵真正贯测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我们对此该项目的理性开发。

通过对73号项目的分析,我们把“场地环境改善”“节能65%”“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节水与雨水利用”作为项目生态规划设计中的技术中的重点,把资金用于刀刃以追求最大的环境效益,以实现国家、住户与企业的三得益。

这是我们对此项目开发的务实目标,也好似源于生态、高于标准、提供可支付技术的体现。

未来将用于该项目的生态技术支撑体系如上表所示,在项目开发建设中,我们根据分期建设情况结合上表中的生态结束体系加以优化实施。

1.节地与室外生态环境改善

1.1基本原则与目标

小区生态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促使项目区域生态走向良好循环,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相关标准,控制、减少热岛效应,改善小区微气候环境以及噪声、光环境、提高小区绿化景观系统的生态效益。 1.2技术措施

1.2.1改造小区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廊道

未来开发中将结合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力的社会要求,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基底”原理,建立起由“核心植被板块-植被板块-植被廊道”构成的自然生态网络。

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将“在三块主要地块建立核心植被板块形成生态改善核心,各核心相联系构成一个生态网络”作为设计理念。 1.2.2节地规划及土地资源生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提高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建筑用地,户外活动场地和绿化用地等各项用地平衡,该开发过程中将遵循控制性详细规划所规定的容积率和绿化率,合理确定户外活动场地和空地率。同时还会为组织施工提供便利条件,避免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永久性破坏,将根据地形状况合理规划,减少土方量,尽可能地土方量就地平衡。

施工的道路未来将作为小区的道路使用。我们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努力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态价值。 1.2.3小区交通的可持续规划

小区道路规划,公共空间以及社区组团划分将实现与所在区域的城市结构,路网结构

以及已有社区的规划特点的对接,利用地形高差,实现机动交通与步行道路在竖向空间的分离, 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设计,小区周边设置环形路网,组团入口林荫大道将组团之间的环形网连接。

居住区内部地面道路采用4米的宽度,平时为人行路,特殊时期提供消防、搬家之用。采取集中式地下停车以及集中地面绿化停车两种形式。整体交通系

统的设计在创造社区和谐安全交通环境的同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其中地下车库的设计考虑自然采光井的使用,如此可在运行阶段通过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节约能耗。

住宅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宅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米。 1.2.4环境整体通风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室外空气流动情况对小区内的微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地方(尤其是高层)风速太大可能对人们的生活、行动造成不便,同时会在冬季使得冷风渗透变硬,导致采暖负荷增加。

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将以下述指标为目标,尽可能地完善小区风环境和微气候、降低热岛效应。   

在建筑物周围行人区1.5米处风速小于5 m/s 冬季保证建筑物前后压差不大于5pa

夏季保证75%以上的板式建筑前后保持1.5pa左右的压差,保证室内

有效的自然通风。

我们对不同绿化注重的防风效果和布局方式进行了总结,将用于未来的该项目规划设计之中。

常见防风树种汇总

1.2.5住宅日照、采光模拟优化设计

住宅日照、采光是绿色住宅开发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我们在建筑设计中适当采用计算机,使用模拟软件,对住宅布置方案进行模拟,全面保证住宅日照小时数满足或高于规范要求。 1.2.6降噪与环境改善措施

居住区域合理设计防噪系统是我们未来开发中需考虑的委托。即如何通过优化建筑群布置以及设置树木,微地形等防噪措施,防止主要交通干线的噪音传过来。

对于临街居室噪声难以避免超标的情况,将考虑设计错开双层中空玻璃窗或高性能隔声降噪外窗的方式加以解决。部分底部商业用房使用绿化体系进行降噪处理,改善内部声环境。 1.2.7基于生态原则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对于本项目的绿化,将通过提高小区绿化绿量的思路来提高小区绿化的生态效益(绿量:植物单叶片总面积,叶面积指数,单位绿地面积上的绿量,平均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绿地率,即单位建设用地上的绿量)。 绿量可有效地控制该项目建设区域的生态效益,根据开发区域生态分级控制,对小区内的绿化编制不同绿化方式的平均叶面积指数分级图,为小区绿化和景观的生态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植被布局和配制,提高该地块的绿量和植被的生态功能,同时构建局部植被网络或小型植被斑块,并与周边区域的自然生态网络连通。

此外,植物的选择主要以提高其生态效益为主,包括除尘、降噪、固定二氧化碳、清新空气、滞尘等。我们对适宜于北京气候特点、耐寒且生态效益高的植物类型和绿化方式进行了调研,初步形成了有关生态绿化的植物数据库。

初步考虑整体绿地率将达到30%以上,采用高绿量的植物配置,同时栽植各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提高场地植被的生态功能,植被屋面有利于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局部考虑立体绿化。 1.2.8合理规划步行林荫道

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同时沿街商业布置林荫步行道,形成城市开放空间,改善小区及周围的购物环境及生态效应。

2.节能设计

2.1基本原则与目标

结合郑州的气候特点,按照节能65%的目标,在兼顾冬夏、整体优化的原则上,通过模拟计算辅助设计的方法,采用各种有效节能途径(包括选择适宜型系数,合理布置室内空间,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控制不同朝向窗墙比,设计有效的夏季遮阳装置,改善自然通风等)从整体上降低空调采暖能耗。 通过对采暖、空调系统冷热源的优化选择,提高能量转换效率,节省输配系统能耗,采暖系统的效率提高30%,同时实现末端用户温度可调和简单易行的用能计量,通过优化照明控制,提高照明质量,减少照明能耗。

结合项目的开发周期,分批采用太阳能,水源热泵或地源热泵技术进行公共场所照明、空调采暖或提供生活热水,综合被动式和主动式利用手段,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提高到总能源比例的5%左右。 2.2节能设计的技术措施

2.2.1基于模拟优化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我们将在住宅围护结构(窗、外墙、屋顶)节能设计中,除了要求满足新的北京居住节能65%的标准基本要求外,还将通过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整体节能的设计策略、在兼顾冬季夏、整体优化的原则上,通过模拟计算辅助设计的方法,采取各种有效节能途径(包括选择适宜体形系数,合理布置室内空间,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控制不同朝向窗墙比、设计有效的夏季遮阳装置,改善自然通风等)从整体上降低项目的空调采暖能耗,并最终达到65%的节能目标。

项目开发中,我们强调以下几种技术策略,以提高节能效果,改善居住者室内热环境,包括:

A.重视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均匀性原则

均匀性原则即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在处理影响建筑环境的各项因素之间协调时,使其影响效果尽量均匀,趋向一致,例如在选择外墙,外窗和遮阳

设施上时,应在一定的投资下使各个方面的效果尽量均匀一致,而不应该选择保温性能良好的外窗却不做外墙保温设计。 B.热桥的隔断处理

对于住宅而言,热桥的存在可能会对围护结构传热带来0~15%的影响,导致建筑散热增加,还有可能导致结露等问题的处理,即便是对于新式的通风外墙,如何有效地隔断热桥也是实现节能的关键问题,结合设计模拟和施工工程监测可有效避免热桥问题。

C.不同供暖空调方式下的外墙的热工性能选择

在考虑外墙的保温中,墙体热工参数的选择以及不定常的非线性墙体材料的应用,可在不同的情况下改善建筑物的传热和畜热特性,特别是对于不同的供暖方式或者空调方式,它们对墙体围护结构的热工特征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从保温和畜热两方面对墙体围护结构加以系统的分析。以供暖系统为例,传统的连接供热系统只要求墙体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即较大的热阻即可;而以削峰填谷为目的的夜间电热膜供暖方式还要求前提具有较好的畜热特性,即有较大的容量,相反,对于间歇供暖方式,例如燃气炉供暖方式或水系统分户调节形式,则要求较小的热容以达到目的。

传统的设计过程中,对住宅在冬季供暖方式下的热环境进行静态的分析,因此而只强调墙体保温的重要性。随着供暖方式的多样化,围护结构的热工动态特性对供暖系统节能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在夏季,由于室内外环境平均温度的差别不如冬季明显,因此对墙体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的要求相对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影响建筑热环境的量的动态变化、空调系统的间歇运行,利用昼夜电价差削峰填谷的畜冷空调方式,或者是采用夜间通风降温方式等,多对墙体围护结构的畜热性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因此需要从能源、环境、经济等多方面与冬季统筹考虑,具体分析,以期达到最优的效果。 D.有选择地采用高效、低成本的外墙、屋顶、遮阳等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这是对公建及住宅均适用的节能设计策略。

在夏季将在建筑的东,南和西立面根据不同的光线特点,确立合理的 遮阳方式和遮阳形式,避免过多的阳光对内部空间的影响。在冬季,太阳 高度角转低时,要注意将光线合理的引入室内深处减少人工照明 的使用。 2.2.2立体绿化设计

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的立体绿化可在形成一个生态绿化体系的同时,提

高建筑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与此同时,绿色植物对季节的生物适应性可动态的调节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成为复合围护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1组团绿化与建筑绿化的结合

注重建筑组团绿化和建筑物中绿化的空间联系,视觉联系和生态联系,

形成一个立体的生态体系,塑造一个宜人的整体居住环境。

2.2.2.2建筑屋顶绿化

进行屋顶绿化的可行性分析,引入新技术,进行屋顶绿化的创新设计,

使其产生景观和生态效益, 提高屋顶的热性能。 2.2.2.3建筑与住户绿化的结合

在设计中努力将整个绿化体系沿

伸,伸入到住户内的绿色空间设计,形成立体的绿化空间。

A.东西向墙体绿化与建筑遮阳的结合

利用植物的自然属性和建筑获得阳光的需求进行东西墙面的绿化设计,希

望夏季能够遮阳,冬季不影响建筑获得阳光来利用光能。 B.南向绿化平台与室内空间的结合

在设计中引入住户绿化平台的设计,与建筑景观,遮阳,通风相结合进行设计,注重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提高建筑内部的环境质量。 C.室内绿化与绿化平台(庭院)的结合

建筑内部设计考虑内部绿化空处沿伸,注重与外部绿化空间的融合。

2.2.2.4绿化中庭

在公共建筑中设计了内部绿化平台。在办公楼的南边设计了一个从上向下迭落的空中绿化平台,既能起到遮阳、景观效果又能改善内部的空气质量。

在会展中心及文化娱乐中心设计了四季花园和步行街,改善了建筑内

部的生态环境。

2.2.3浅层地源泵在部分区域的利用可行性分析

由热泵、地下水井(抽水井和回灌井)闭式水循环回路辅助设备组成,从30~200米深地下取水,冬季经换热器降温后,再回灌到另一口深井中,换热器得到的热量经热泵提升温度后成为采暖热源。夏季则将地下水从深井取出经换热器升温后再灌回到另一口深井中,换热器另一侧则为空调冷却水,由于取水和回水工程中仅通过冷凝器或中间换热器,属全封闭方式,因此不使用任何水资源也不会污染地下水源。由于地下水温常年稳定,采用这种方式整个冬季气候条件都可实现一度电产生3.5度以上的热量,运行成本低于燃煤锅炉房供热,夏季还可使空调效率提高,降低30~40%的制冷电耗。同时此方式冬季可产生45摄氏度热水,仍可使用目前的采暖散热器。

采用浅层地源热泵方式,将地下水抽出,直接送至使用空间,经各户的热泵机组提取热量降温后,再返回经回灌井灌回地下,这样的方式产生每GJ热量热泵耗电量为70度,即27.3元/GJ。此外再加上抽水与排水水泵功耗约5 度,计2元,因此热量运行成本约为30元/GJ,将低于天然气采暖费用(45元/GJ)。

地源热泵末端为一户一机,直接根据电度表向用户收费,而水泵运行费用可按面积收取,当仅用于采暖季时,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水泵电耗为1.5KW/H,约0.6元/㎡季,加上管理与维护费,可按每采暖季每平方米建筑面积2元/㎡,每空调季每平方米建筑面积2元/㎡收费。实际每平方米冬季总消耗量不会超过0.35GJ/㎡,这样用户采暖费为27.3元×0.35+2元=11.56元/㎡,低于目前集中供热费20元/㎡,也低于户式天然气采暖炉。

本项目将在主要公共建筑和部分住宅建筑中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初步经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浅层地源热泵方式,包括打井费、设备费户外及户内管道费总投资折合单位面积25元/m2,安装在户内的热泵机组折合初投资为60元/m2二者之和为85元/m2,比户式燃气采暖炉的50元/m2,高出35

元/m2。

当末端与户式燃气炉一样采用地板采暖时,此部分初投资相同,但系统与设备费高出35元/m2,运行费节约4.5元/m2年。但可同时实现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若分体式空调初装费为105-110元/m2,则与户式燃气炉分体式空调比,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反而节省初投资10-15元/m2,同时冬季采暖和夏季

空调运行费比户式燃气炉采暖加分体式空调低30%。 2.2.4地板采暖技术

在末端控制上,将实现室内温度、湿度可控,同时末端将优先考虑采用地板采暖的方式。

 地板辐射采暖的优点

地板辐射采暖是将加热盘管管理置于混凝土埋管层中,让低温热水在管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面,使表面温度升高,然后通过辐射和部分对流方式向室内散热的一种供暖方式。

1)降低室内设计温度,节能效果明显。人体的舒适度取决于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当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时,由于室内围护结构表面温度的提高,所以其平均辐射温度也要加大,一般室内平均辐射温度比室温高1~3℃。室内设计温度每降低1℃可节约燃料10%。因此,地板辐射采暖不仅给人们以舒适的环境,同时,其节能效果也十分可观。

2)采暖舒适。由于地板辐射采暖的管道敷设于整个房间地面,热量由下向上传递,加上辐射热度和分层温度的双层效应,室内地面温度均匀,梯度合理,形成符合人体要求的脚热头凉的热环境。

3)增加室内有效面积。

4)热容量大,热稳定性好,地暖系统和散热器系统相比,房间内的温度波动明显小。

5)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不易渗漏。

6)供暖系统容易调节和控制,能更方便地实现国家节能标准提供的“按户计量,分室调温”的要求。

地板辐射采暖选用的管材将镀锌钢管、普通塑料管、UPVC管、铝塑复合管和交联聚乙烯管(PEX管)在性能、价格等方面做了比较,详见表1.从表中看出使用PEX管可以实现地板辐射采暖的目的。

各种地板采暖材料性能比较

2.2.5通风

住宅通风十分必要,它是决定人们健康和舒适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

项目开发中贯彻“走进自然”理念的重点之一。

1) 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及细部设计,改善住宅通风

包括要求建筑师采用住宅开口优化设计,构造导风以及优化室内设计

布置等手段,提高住宅自动进行自然通风的能量。

2)

3) 采用基于热回收的专门设备的机械通风换气方案 无源湿感道风系统

自然通风主要利用热压和风压进行,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无源湿感通风系统则属于机械通风系统,湿度传感器通过测量室内湿度来确定空气的流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然通风动力部分不稳定的问题。无源湿感通风系统可自动地根据需要24小时进行通风,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可过滤室外脏空气。无源湿感通风系统通过居室、客厅的外窗上湿感进气口进风,厨房、卫生间集中排风,这样把新鲜空气引入需要的房间。湿感进气口附带消声、过滤装置。

2.2.6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2.2.6.1太阳能直接利用

A.建筑采光设计

良好被动的太阳能设计不但能有效控制建筑热輻射量,改善室内的环境质量及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并且能减少能源消耗。

充分应用日光照明是节省建筑能源消耗的主要方式之一。与创新建筑设计之融合(如天窗和其它日照控制系统),建筑结构及选材等,将能有效控制内部光线强度,提供舒适有效的照明,达到理想效果。

◇夏季遮阳设计

夏季的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是室内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良好的遮阳设计可以对夏季的室内温度产生直接的影响,能够直接减少用于房间制冷的能源消耗,是直接有效而且投入较低的节能方式。夏季的遮阳主要考虑南向,东南,西南和西向遮阳。我们在方案设计时,综合考虑建筑自身遮阳,遮阳构件和绿化等多种这样方式,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遮阳体系。

◇冬季利用温室效应利用

冬季建筑的东面,南面和西面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有效地提高室内温度,减少用于室内采暖的能源消耗。

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反应是涉及阳光间及对受光方向洞口进行大小和形状等方面的合理设计。

建筑设计可引入反光板设计,使阳光更深的进入室内空

间深处,同时营造一个明亮而均匀的室内光环境。

2.2.6.2太阳能间接利用

A.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

本设计考虑利用太阳能加热生活热水,外加地热或辅助电加热。利用太阳能,不占用电、燃气等紧缺能源,是一种既经济又文明的消费,卫生健康,真正安全可靠。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传统的原料更为环保。

太阳能热水系统普遍易于安装,系统主要可使用低温、中温及高温集热。透过使用高温真空集热管,集热效率更高,保温性能良好。用来加热生活热水。该集热技术在国内外均已发展成熟。目前太阳能集热技术有闷晒式、真空管集热式、热管式,型式有整体式、分体式。从技术经济及以后维修方面,建议采用真空管集热分体式,结合地热或辅助电加热(备用)集中供应生活热水。

每户设计热水表计量收费。太阳能集热可在建筑中较高楼层使用。其与建筑的结合方式可在屋顶结合,与立面墙体结合,与立面阳台结合等各种方式。 我们通过对太阳能热水器与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经济性对比,对此技术的技术经济特点已经有充分了解。

不同热水器经济比较

考虑太阳能热水器相对于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投资回收期,相同120L 的容量下,三者初投资为2100元,1000元和1000元,三者的年运行费分别非70,690元和420元,太阳能热水器相对于后两者多付出的初投资为1100元,但年节约运费为620元和350元,所以投资回收期为不到3年,对用户来说经济效益很明显。

◇ 太阳能发电

利用太阳能光电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直接供应电器设备。

太阳能发电供应公共空间设施,包括会所,楼梯照明,庭院照明等空间的用电设备。

太阳能光电板颜色多,可透明,能够与建筑立面相结合,太阳能光电板半

透明,可在公共建筑的中庭顶部使用,在发电的同时,还能透光,改善内部光环境。

在公共建筑中如酒店与公寓可进行光电板与立面结合设计,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电能给其它室内空间或公共部分使用。在办公楼部分可使用太阳能发电,使其在采暖与制冷中成为辅助能源,以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2.3已有成果及拟深化研究的技术专题

我们已对围护结构节能65%以及结合采暖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综合节能65%的及时有了较为成熟的积累,对于进一步通过模拟优化技术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多方案研究对技术实施有信心。

对于北京,天津等地太阳能住宅一体化热水利用示范技术进行了调研,对项目所在地地下水和土壤状况有了初步的技术资料,为下一步开展水源、地源热泵利用的深入论证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需深化开展的技术专题包括:

(1)三种采暖方式的论证和优化,以及初投资、运行节能效果、污染物排放比较;

(2)浅层地热源泵可利用性的技术论证和具体方案研究;

(3)具体的太阳能住宅一体化设计方案研究;

(4)成本控制和不同区域不同方案的优选。

3、建筑材料的节约利用

节材的关键在于新建筑的设计和对材料的选择。对此,我们认为项目开发中的重点在于:

3.1建筑造型与节材

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但为了片面追求美观而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不符合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因此我们尽可能控制造型要素中没有功能作用的装饰构件的大量应用。包括:

A.避免设计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等作用的飘板、格栅和构架等。

B.避免单纯为追求标志性效果在屋顶等处设立的塔、球、曲面等异形构件。

C.女儿墙高低于规范要求二倍以上。

D.不符合郑州气候条件,不利于节能的外墙面积不超过外墙总建筑面积的20%

3.2绿色材料的合理使用

保证所有住宅采用无污染建筑材料,隔墙局部采用石膏砌块,此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毫无污染。户内其它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均为无污染建材。

保证所有精装修住宅内装修采用无污染建筑胶、建筑涂料、油漆、木材。 内装修墙体面砖、地砖、花岗石板采用无辐射或辐射性能低于国家规定。

3.3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及管理

为减少材料运输以及环境的影响,我们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会考虑增加当地(指距施工现场500公里范围内)生产的建筑材料和制品的比例。

对于精装修销售的户型,要求装饰装修材料使用环保型、可再生性材料量大于50%。

不使用《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后产品的通知》(建住房[1999]295号)所列的淘汰产品。

制定专门的施工废弃物管理计划书和实施措施。从施工废弃物中分类回收可再生利用的材料。

除了精装修住宅,还通过样板房展示、引导用户采用环境友好型装饰装修材料,包括

●涂料

●水性纳米外墙涂料

●水性钢结构氟碳涂料

●水性乳液防水涂料

●健康型内墙涂料

●水性木器漆

●环氧自流平地坪

●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JS复合防水涂料

●地板

●强化复合地板

●PVC塑料地板

●消声管材管件

●布艺沙发及金属坐椅

●科技木

●青石板等

4.水资源利用

我们在本项目中将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利用,雨水的回收利用以及人工湿地的营造作为研究重点。

4.1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利用

室内生活污水收集并经厌氧消化处理后,由水泵提升至生态绿地,生态绿地有如下内涵:

A.一定的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生态模块,

B.由土壤、填料、滤料、生物分解混合床组成,并在床体表面种植根系发达且美观的水生植物或种植根系发达的鲜花

C.将自然界中动植物与微生物的生态习性、生态功能与污水净化处理过程有机结合,实现

D.投资小、运行费用低、系统维护简便,无二次污染

E.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降温增湿,美化环境

F.经过生态绿地处理后的水可回用为生活杂用水或景观池补水。

生态绿地可种植耐湿、根系发达的植物,其面积、形状及防堵技术将在后继设计阶段进行设计。

4.2生活废水的回用

来自淋浴、盥洗、旅馆泳池等处的排水与空调冷凝水作为中水水源,经收集后汇集到储水池中,其中雨水做为中水的补充水源。

4.3雨水的处理与利用

对于本项目排水系统的设计,我们的设计概念以协调与改善周围环境的生态为主题,

使水资源和营养物质在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中以闭合循环的方式运行,且安全、经济、可靠的方法完成这一闭合循环,以达到提高用水效率,保护和节约有限水资源。 A.屋面雨水

屋面雨水的水质较好,通过去除初期径流,并经过滤处理后,储存在设置在地下的雨水蓄水池中,直接作为景观和绿化浇灌用水使用。

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的组成

同时在保证管线和蓄水池埋深合理的前提下,应在规划中尽量减少雨水蓄水池的数量,以降低土建工程和处理、提升设备的投资

B.绿地雨水

绿地内的雨水直接利用土壤入渗进行利用,在当地土壤的入渗性能不良时,可考虑在绿地内增设渗沟,提高入渗速度。在绿地内设少量的排水设施,排除降雨量较大时的积水。

C.非车行道路、广场雨水

非车行道路和广场一般采用透水铺装,直接入渗雨水。在不采用透水铺装的区域,雨水可排入绿地入渗利用,也可收集进入屋面雨水利用系统。

D.车行道路雨水

这部分雨水的水质较差,不考虑回收利用,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4.4节水措施

为了促进水的节约,减少对市政水的需求和水的费用,可以采用下面一系列的节水技术

A.节水卫生间设备

B.对整个用水系统进行测量和统计,以减少总体水的使用

C.所有的热水系统应尽量靠近出水口

D.对热水管进行保温处理以节约水和能量的消耗

E.安装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将水引如地下储水池中以再利用

5、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

5.1住宅室内热环境改善、营造夏凉冬暖的室内空间

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以及热惰性、营造夏凉冬暖的室内空间。同时保证所有住宅的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在室内温度、湿度设计条件下无结露现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

保证所有设采暖和(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

保证所有住宅设计均可防止因外墙、外窗、屋顶等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过高或过低,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等引起的不舒适。

5.2宁静的室内声环境设计

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db(A),夜间不大于35db(A)。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窗外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沿街时不于35dB(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规定高5dB,隔声效果更好)。

其中,窗户隔声和楼板撞击声的隔绝是创造宁静声环境的重点。前者主要通过提高外窗的实现。

对楼板撞击声的隔绝措施,我们将尝试楼板的计权标准话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65dB,主要对3种方案进行比较:

A.在楼板上铺设弹性垫层,如木地板、地毯等。这种措施主要由住户在房屋装修时自行决定,却无法改善本户住宅楼板的隔声性能。

B.做隔声吊顶。但施工比较复杂,而且对住宅而言,往往缺乏适合的材料和安装配件,再加上目前住宅的层高也比较低,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这一方式;

C.浮筑式楼板隔声是最有效解决楼板撞击声干扰的有效途径,即在楼板面层和承重结构之间铺设弹性垫层。该做法隔声效果好,造价增加少(总造价增加0.1%-0.5%),非常适用于现代住宅中。

浮筑式楼面做法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承重楼板+弹性垫层+30mm厚配筋

细石混凝土面层,经测试这种浮筑式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为62dB。其中,弹性垫层可采用:

1) 韩国的“世光消声剂”。它是利用废弃橡胶轮胎为原料,经清理,破

碎、松散并添加剂,加强剂、防老化剂等制成类似于肉松一样的袋装消音剂。将它铺装于楼层结构层上,在其上面盖一层塑料薄膜,再浇灌30mm厚的细石混凝土,构成浮筑式隔振结构。此材料在日本、美国、韩国等已广泛用于高层办公室和高层公寓,无毒无害,具有耐久性,施工十分便捷。

2) 美国的Acoustic_Mat(尼龙丝网编织而成,厚6mm,需加特制的水

泥现浇浮筑面层25mm);

3) 高密度的玻璃棉板。厚度1cm左右,在其上面加设防水层,再在上

面打混凝土面层。

另外,通过调研如下表所示的许多小区的楼板做法,根据实测其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均能满足小于65dB的高要求。

楼板典型做法实例及实测结果

5.3提高室内日照有效时间,创造舒适光环境

保证所有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保证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

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规定。

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扰。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保证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5.4善室内空气品质

保证所有住宅户型的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8%。

保证精装修住宅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无染物浓度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6、高效优质的运营管理

6.1.运营中的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

A.优化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立良好的用户节能激励机制。

B.制定科学的运行计划和操作规程。

C.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节水、环保等技能和知识培训。

D.根据绿化景观需要实施节水浇灌计划;在水体富营养化易发期,提前预防以免补充水量增加。

E.制定绿化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管理措施。

F.保证栽种和移植的树木成活率>90%,植物生长状态良好。

6.2.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

A.实行分户(用户)计量收费,有具体有效的措施鼓励支持用户节约能源、

资源、计算或考核方法简单且易于实施。

B.对于住宅和可以实行分用户计量的商业建筑(如办公楼、商场等),水、电、天然气、热等实行分用户计量与收费。

C.区分用户超额使用、节约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档收费调控。

6.3.垃圾管理、处置与运输

A.合理设置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方案,设施布设人性化,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且不影响项目内外环境。

B.储运中按照分类的原则进行。

C.将分类收集的固体废弃物送到符合国家要求的场所消纳。

D.保证有机垃圾储运过程中没有遗洒,无恶臭产生。

E.生活垃圾回用比例>50%。

对于项目部分住宅,将考虑精装修厨房中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每天产生的食物垃圾通过厨房的洗池排水口下安装的食物垃圾处理器,排入化粪池。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概述

 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责任与使命

在改善区域环境、减少资源消耗,节约资金成本、提高建筑品质、创造健康舒适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利润增加,创建企业文化,是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与执行可持续发展策略大背景下,我们通过开发绿色建筑,提升企业技术储备,实现企业可持续、跨越式的发展。  目标:国家、用户、企业三得益

住宅作为目前最昂贵的商品,消费者在穷其半生积蓄购买时不可能不考虑它的性能,同时住宅也是目前消耗国家资源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因此我们对于该项目开发的定位在于节约资源材料、节约用水和能源、改善场地环境、提升土地价值,建设宜人的室内外居住生活空间。我们通过全过程管理、分阶段优化建筑规划设计,建造高品质,高性能的绿色住宅项目,并且节约成本,从而实现国家、住户与企业的三得益。

 总体思路:源于生态、基于标准、提供可支付的适宜技术

“源于生态”是在开发73号项目中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广泛调研当前国内外最新的绿色建筑标准和绿色建筑的理念,为该项目量身定做生态技术策略。其中主要参考的绿色建筑标准包括:

 美国绿色建筑标准LEED

TM

标准V2.1

 英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BREEAM及其住宅版本。 (a)BREEAM98评估框架 (b)BREEAM98权重体系  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产品认证《生态住宅(住区)技术标准》(送审稿)  北京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DBJ/T01-101-2005)

中该项目将达到的标准与有关标准相比如下表所示: 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定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目数要求(住宅建筑)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目数要求(公共建筑)

然而,仅仅道法标准,为标准所约束并非我们对此项目开发的理解。紧扣项目特点,跳出标准框束,把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内涵真正贯测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我们对此该项目的理性开发。

通过对73号项目的分析,我们把“场地环境改善”“节能65%”“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节水与雨水利用”作为项目生态规划设计中的技术中的重点,把资金用于刀刃以追求最大的环境效益,以实现国家、住户与企业的三得益。

这是我们对此项目开发的务实目标,也好似源于生态、高于标准、提供可支付技术的体现。

未来将用于该项目的生态技术支撑体系如上表所示,在项目开发建设中,我们根据分期建设情况结合上表中的生态结束体系加以优化实施。

1.节地与室外生态环境改善

1.1基本原则与目标

小区生态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促使项目区域生态走向良好循环,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相关标准,控制、减少热岛效应,改善小区微气候环境以及噪声、光环境、提高小区绿化景观系统的生态效益。 1.2技术措施

1.2.1改造小区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廊道

未来开发中将结合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力的社会要求,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基底”原理,建立起由“核心植被板块-植被板块-植被廊道”构成的自然生态网络。

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将“在三块主要地块建立核心植被板块形成生态改善核心,各核心相联系构成一个生态网络”作为设计理念。 1.2.2节地规划及土地资源生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提高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建筑用地,户外活动场地和绿化用地等各项用地平衡,该开发过程中将遵循控制性详细规划所规定的容积率和绿化率,合理确定户外活动场地和空地率。同时还会为组织施工提供便利条件,避免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永久性破坏,将根据地形状况合理规划,减少土方量,尽可能地土方量就地平衡。

施工的道路未来将作为小区的道路使用。我们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努力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态价值。 1.2.3小区交通的可持续规划

小区道路规划,公共空间以及社区组团划分将实现与所在区域的城市结构,路网结构

以及已有社区的规划特点的对接,利用地形高差,实现机动交通与步行道路在竖向空间的分离, 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设计,小区周边设置环形路网,组团入口林荫大道将组团之间的环形网连接。

居住区内部地面道路采用4米的宽度,平时为人行路,特殊时期提供消防、搬家之用。采取集中式地下停车以及集中地面绿化停车两种形式。整体交通系

统的设计在创造社区和谐安全交通环境的同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其中地下车库的设计考虑自然采光井的使用,如此可在运行阶段通过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节约能耗。

住宅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宅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米。 1.2.4环境整体通风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室外空气流动情况对小区内的微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地方(尤其是高层)风速太大可能对人们的生活、行动造成不便,同时会在冬季使得冷风渗透变硬,导致采暖负荷增加。

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将以下述指标为目标,尽可能地完善小区风环境和微气候、降低热岛效应。   

在建筑物周围行人区1.5米处风速小于5 m/s 冬季保证建筑物前后压差不大于5pa

夏季保证75%以上的板式建筑前后保持1.5pa左右的压差,保证室内

有效的自然通风。

我们对不同绿化注重的防风效果和布局方式进行了总结,将用于未来的该项目规划设计之中。

常见防风树种汇总

1.2.5住宅日照、采光模拟优化设计

住宅日照、采光是绿色住宅开发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我们在建筑设计中适当采用计算机,使用模拟软件,对住宅布置方案进行模拟,全面保证住宅日照小时数满足或高于规范要求。 1.2.6降噪与环境改善措施

居住区域合理设计防噪系统是我们未来开发中需考虑的委托。即如何通过优化建筑群布置以及设置树木,微地形等防噪措施,防止主要交通干线的噪音传过来。

对于临街居室噪声难以避免超标的情况,将考虑设计错开双层中空玻璃窗或高性能隔声降噪外窗的方式加以解决。部分底部商业用房使用绿化体系进行降噪处理,改善内部声环境。 1.2.7基于生态原则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对于本项目的绿化,将通过提高小区绿化绿量的思路来提高小区绿化的生态效益(绿量:植物单叶片总面积,叶面积指数,单位绿地面积上的绿量,平均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绿地率,即单位建设用地上的绿量)。 绿量可有效地控制该项目建设区域的生态效益,根据开发区域生态分级控制,对小区内的绿化编制不同绿化方式的平均叶面积指数分级图,为小区绿化和景观的生态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植被布局和配制,提高该地块的绿量和植被的生态功能,同时构建局部植被网络或小型植被斑块,并与周边区域的自然生态网络连通。

此外,植物的选择主要以提高其生态效益为主,包括除尘、降噪、固定二氧化碳、清新空气、滞尘等。我们对适宜于北京气候特点、耐寒且生态效益高的植物类型和绿化方式进行了调研,初步形成了有关生态绿化的植物数据库。

初步考虑整体绿地率将达到30%以上,采用高绿量的植物配置,同时栽植各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提高场地植被的生态功能,植被屋面有利于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局部考虑立体绿化。 1.2.8合理规划步行林荫道

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同时沿街商业布置林荫步行道,形成城市开放空间,改善小区及周围的购物环境及生态效应。

2.节能设计

2.1基本原则与目标

结合郑州的气候特点,按照节能65%的目标,在兼顾冬夏、整体优化的原则上,通过模拟计算辅助设计的方法,采用各种有效节能途径(包括选择适宜型系数,合理布置室内空间,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控制不同朝向窗墙比,设计有效的夏季遮阳装置,改善自然通风等)从整体上降低空调采暖能耗。 通过对采暖、空调系统冷热源的优化选择,提高能量转换效率,节省输配系统能耗,采暖系统的效率提高30%,同时实现末端用户温度可调和简单易行的用能计量,通过优化照明控制,提高照明质量,减少照明能耗。

结合项目的开发周期,分批采用太阳能,水源热泵或地源热泵技术进行公共场所照明、空调采暖或提供生活热水,综合被动式和主动式利用手段,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提高到总能源比例的5%左右。 2.2节能设计的技术措施

2.2.1基于模拟优化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我们将在住宅围护结构(窗、外墙、屋顶)节能设计中,除了要求满足新的北京居住节能65%的标准基本要求外,还将通过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整体节能的设计策略、在兼顾冬季夏、整体优化的原则上,通过模拟计算辅助设计的方法,采取各种有效节能途径(包括选择适宜体形系数,合理布置室内空间,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控制不同朝向窗墙比、设计有效的夏季遮阳装置,改善自然通风等)从整体上降低项目的空调采暖能耗,并最终达到65%的节能目标。

项目开发中,我们强调以下几种技术策略,以提高节能效果,改善居住者室内热环境,包括:

A.重视围护结构节能设计的均匀性原则

均匀性原则即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在处理影响建筑环境的各项因素之间协调时,使其影响效果尽量均匀,趋向一致,例如在选择外墙,外窗和遮阳

设施上时,应在一定的投资下使各个方面的效果尽量均匀一致,而不应该选择保温性能良好的外窗却不做外墙保温设计。 B.热桥的隔断处理

对于住宅而言,热桥的存在可能会对围护结构传热带来0~15%的影响,导致建筑散热增加,还有可能导致结露等问题的处理,即便是对于新式的通风外墙,如何有效地隔断热桥也是实现节能的关键问题,结合设计模拟和施工工程监测可有效避免热桥问题。

C.不同供暖空调方式下的外墙的热工性能选择

在考虑外墙的保温中,墙体热工参数的选择以及不定常的非线性墙体材料的应用,可在不同的情况下改善建筑物的传热和畜热特性,特别是对于不同的供暖方式或者空调方式,它们对墙体围护结构的热工特征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从保温和畜热两方面对墙体围护结构加以系统的分析。以供暖系统为例,传统的连接供热系统只要求墙体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即较大的热阻即可;而以削峰填谷为目的的夜间电热膜供暖方式还要求前提具有较好的畜热特性,即有较大的容量,相反,对于间歇供暖方式,例如燃气炉供暖方式或水系统分户调节形式,则要求较小的热容以达到目的。

传统的设计过程中,对住宅在冬季供暖方式下的热环境进行静态的分析,因此而只强调墙体保温的重要性。随着供暖方式的多样化,围护结构的热工动态特性对供暖系统节能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在夏季,由于室内外环境平均温度的差别不如冬季明显,因此对墙体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的要求相对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影响建筑热环境的量的动态变化、空调系统的间歇运行,利用昼夜电价差削峰填谷的畜冷空调方式,或者是采用夜间通风降温方式等,多对墙体围护结构的畜热性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因此需要从能源、环境、经济等多方面与冬季统筹考虑,具体分析,以期达到最优的效果。 D.有选择地采用高效、低成本的外墙、屋顶、遮阳等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这是对公建及住宅均适用的节能设计策略。

在夏季将在建筑的东,南和西立面根据不同的光线特点,确立合理的 遮阳方式和遮阳形式,避免过多的阳光对内部空间的影响。在冬季,太阳 高度角转低时,要注意将光线合理的引入室内深处减少人工照明 的使用。 2.2.2立体绿化设计

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的立体绿化可在形成一个生态绿化体系的同时,提

高建筑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与此同时,绿色植物对季节的生物适应性可动态的调节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成为复合围护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1组团绿化与建筑绿化的结合

注重建筑组团绿化和建筑物中绿化的空间联系,视觉联系和生态联系,

形成一个立体的生态体系,塑造一个宜人的整体居住环境。

2.2.2.2建筑屋顶绿化

进行屋顶绿化的可行性分析,引入新技术,进行屋顶绿化的创新设计,

使其产生景观和生态效益, 提高屋顶的热性能。 2.2.2.3建筑与住户绿化的结合

在设计中努力将整个绿化体系沿

伸,伸入到住户内的绿色空间设计,形成立体的绿化空间。

A.东西向墙体绿化与建筑遮阳的结合

利用植物的自然属性和建筑获得阳光的需求进行东西墙面的绿化设计,希

望夏季能够遮阳,冬季不影响建筑获得阳光来利用光能。 B.南向绿化平台与室内空间的结合

在设计中引入住户绿化平台的设计,与建筑景观,遮阳,通风相结合进行设计,注重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提高建筑内部的环境质量。 C.室内绿化与绿化平台(庭院)的结合

建筑内部设计考虑内部绿化空处沿伸,注重与外部绿化空间的融合。

2.2.2.4绿化中庭

在公共建筑中设计了内部绿化平台。在办公楼的南边设计了一个从上向下迭落的空中绿化平台,既能起到遮阳、景观效果又能改善内部的空气质量。

在会展中心及文化娱乐中心设计了四季花园和步行街,改善了建筑内

部的生态环境。

2.2.3浅层地源泵在部分区域的利用可行性分析

由热泵、地下水井(抽水井和回灌井)闭式水循环回路辅助设备组成,从30~200米深地下取水,冬季经换热器降温后,再回灌到另一口深井中,换热器得到的热量经热泵提升温度后成为采暖热源。夏季则将地下水从深井取出经换热器升温后再灌回到另一口深井中,换热器另一侧则为空调冷却水,由于取水和回水工程中仅通过冷凝器或中间换热器,属全封闭方式,因此不使用任何水资源也不会污染地下水源。由于地下水温常年稳定,采用这种方式整个冬季气候条件都可实现一度电产生3.5度以上的热量,运行成本低于燃煤锅炉房供热,夏季还可使空调效率提高,降低30~40%的制冷电耗。同时此方式冬季可产生45摄氏度热水,仍可使用目前的采暖散热器。

采用浅层地源热泵方式,将地下水抽出,直接送至使用空间,经各户的热泵机组提取热量降温后,再返回经回灌井灌回地下,这样的方式产生每GJ热量热泵耗电量为70度,即27.3元/GJ。此外再加上抽水与排水水泵功耗约5 度,计2元,因此热量运行成本约为30元/GJ,将低于天然气采暖费用(45元/GJ)。

地源热泵末端为一户一机,直接根据电度表向用户收费,而水泵运行费用可按面积收取,当仅用于采暖季时,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水泵电耗为1.5KW/H,约0.6元/㎡季,加上管理与维护费,可按每采暖季每平方米建筑面积2元/㎡,每空调季每平方米建筑面积2元/㎡收费。实际每平方米冬季总消耗量不会超过0.35GJ/㎡,这样用户采暖费为27.3元×0.35+2元=11.56元/㎡,低于目前集中供热费20元/㎡,也低于户式天然气采暖炉。

本项目将在主要公共建筑和部分住宅建筑中采用水源热泵系统。初步经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浅层地源热泵方式,包括打井费、设备费户外及户内管道费总投资折合单位面积25元/m2,安装在户内的热泵机组折合初投资为60元/m2二者之和为85元/m2,比户式燃气采暖炉的50元/m2,高出35

元/m2。

当末端与户式燃气炉一样采用地板采暖时,此部分初投资相同,但系统与设备费高出35元/m2,运行费节约4.5元/m2年。但可同时实现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若分体式空调初装费为105-110元/m2,则与户式燃气炉分体式空调比,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反而节省初投资10-15元/m2,同时冬季采暖和夏季

空调运行费比户式燃气炉采暖加分体式空调低30%。 2.2.4地板采暖技术

在末端控制上,将实现室内温度、湿度可控,同时末端将优先考虑采用地板采暖的方式。

 地板辐射采暖的优点

地板辐射采暖是将加热盘管管理置于混凝土埋管层中,让低温热水在管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面,使表面温度升高,然后通过辐射和部分对流方式向室内散热的一种供暖方式。

1)降低室内设计温度,节能效果明显。人体的舒适度取决于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当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时,由于室内围护结构表面温度的提高,所以其平均辐射温度也要加大,一般室内平均辐射温度比室温高1~3℃。室内设计温度每降低1℃可节约燃料10%。因此,地板辐射采暖不仅给人们以舒适的环境,同时,其节能效果也十分可观。

2)采暖舒适。由于地板辐射采暖的管道敷设于整个房间地面,热量由下向上传递,加上辐射热度和分层温度的双层效应,室内地面温度均匀,梯度合理,形成符合人体要求的脚热头凉的热环境。

3)增加室内有效面积。

4)热容量大,热稳定性好,地暖系统和散热器系统相比,房间内的温度波动明显小。

5)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不易渗漏。

6)供暖系统容易调节和控制,能更方便地实现国家节能标准提供的“按户计量,分室调温”的要求。

地板辐射采暖选用的管材将镀锌钢管、普通塑料管、UPVC管、铝塑复合管和交联聚乙烯管(PEX管)在性能、价格等方面做了比较,详见表1.从表中看出使用PEX管可以实现地板辐射采暖的目的。

各种地板采暖材料性能比较

2.2.5通风

住宅通风十分必要,它是决定人们健康和舒适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

项目开发中贯彻“走进自然”理念的重点之一。

1) 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及细部设计,改善住宅通风

包括要求建筑师采用住宅开口优化设计,构造导风以及优化室内设计

布置等手段,提高住宅自动进行自然通风的能量。

2)

3) 采用基于热回收的专门设备的机械通风换气方案 无源湿感道风系统

自然通风主要利用热压和风压进行,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无源湿感通风系统则属于机械通风系统,湿度传感器通过测量室内湿度来确定空气的流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然通风动力部分不稳定的问题。无源湿感通风系统可自动地根据需要24小时进行通风,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可过滤室外脏空气。无源湿感通风系统通过居室、客厅的外窗上湿感进气口进风,厨房、卫生间集中排风,这样把新鲜空气引入需要的房间。湿感进气口附带消声、过滤装置。

2.2.6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2.2.6.1太阳能直接利用

A.建筑采光设计

良好被动的太阳能设计不但能有效控制建筑热輻射量,改善室内的环境质量及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并且能减少能源消耗。

充分应用日光照明是节省建筑能源消耗的主要方式之一。与创新建筑设计之融合(如天窗和其它日照控制系统),建筑结构及选材等,将能有效控制内部光线强度,提供舒适有效的照明,达到理想效果。

◇夏季遮阳设计

夏季的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是室内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良好的遮阳设计可以对夏季的室内温度产生直接的影响,能够直接减少用于房间制冷的能源消耗,是直接有效而且投入较低的节能方式。夏季的遮阳主要考虑南向,东南,西南和西向遮阳。我们在方案设计时,综合考虑建筑自身遮阳,遮阳构件和绿化等多种这样方式,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遮阳体系。

◇冬季利用温室效应利用

冬季建筑的东面,南面和西面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有效地提高室内温度,减少用于室内采暖的能源消耗。

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反应是涉及阳光间及对受光方向洞口进行大小和形状等方面的合理设计。

建筑设计可引入反光板设计,使阳光更深的进入室内空

间深处,同时营造一个明亮而均匀的室内光环境。

2.2.6.2太阳能间接利用

A.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

本设计考虑利用太阳能加热生活热水,外加地热或辅助电加热。利用太阳能,不占用电、燃气等紧缺能源,是一种既经济又文明的消费,卫生健康,真正安全可靠。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传统的原料更为环保。

太阳能热水系统普遍易于安装,系统主要可使用低温、中温及高温集热。透过使用高温真空集热管,集热效率更高,保温性能良好。用来加热生活热水。该集热技术在国内外均已发展成熟。目前太阳能集热技术有闷晒式、真空管集热式、热管式,型式有整体式、分体式。从技术经济及以后维修方面,建议采用真空管集热分体式,结合地热或辅助电加热(备用)集中供应生活热水。

每户设计热水表计量收费。太阳能集热可在建筑中较高楼层使用。其与建筑的结合方式可在屋顶结合,与立面墙体结合,与立面阳台结合等各种方式。 我们通过对太阳能热水器与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经济性对比,对此技术的技术经济特点已经有充分了解。

不同热水器经济比较

考虑太阳能热水器相对于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投资回收期,相同120L 的容量下,三者初投资为2100元,1000元和1000元,三者的年运行费分别非70,690元和420元,太阳能热水器相对于后两者多付出的初投资为1100元,但年节约运费为620元和350元,所以投资回收期为不到3年,对用户来说经济效益很明显。

◇ 太阳能发电

利用太阳能光电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直接供应电器设备。

太阳能发电供应公共空间设施,包括会所,楼梯照明,庭院照明等空间的用电设备。

太阳能光电板颜色多,可透明,能够与建筑立面相结合,太阳能光电板半

透明,可在公共建筑的中庭顶部使用,在发电的同时,还能透光,改善内部光环境。

在公共建筑中如酒店与公寓可进行光电板与立面结合设计,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电能给其它室内空间或公共部分使用。在办公楼部分可使用太阳能发电,使其在采暖与制冷中成为辅助能源,以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2.3已有成果及拟深化研究的技术专题

我们已对围护结构节能65%以及结合采暖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综合节能65%的及时有了较为成熟的积累,对于进一步通过模拟优化技术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多方案研究对技术实施有信心。

对于北京,天津等地太阳能住宅一体化热水利用示范技术进行了调研,对项目所在地地下水和土壤状况有了初步的技术资料,为下一步开展水源、地源热泵利用的深入论证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需深化开展的技术专题包括:

(1)三种采暖方式的论证和优化,以及初投资、运行节能效果、污染物排放比较;

(2)浅层地热源泵可利用性的技术论证和具体方案研究;

(3)具体的太阳能住宅一体化设计方案研究;

(4)成本控制和不同区域不同方案的优选。

3、建筑材料的节约利用

节材的关键在于新建筑的设计和对材料的选择。对此,我们认为项目开发中的重点在于:

3.1建筑造型与节材

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但为了片面追求美观而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不符合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因此我们尽可能控制造型要素中没有功能作用的装饰构件的大量应用。包括:

A.避免设计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等作用的飘板、格栅和构架等。

B.避免单纯为追求标志性效果在屋顶等处设立的塔、球、曲面等异形构件。

C.女儿墙高低于规范要求二倍以上。

D.不符合郑州气候条件,不利于节能的外墙面积不超过外墙总建筑面积的20%

3.2绿色材料的合理使用

保证所有住宅采用无污染建筑材料,隔墙局部采用石膏砌块,此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毫无污染。户内其它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均为无污染建材。

保证所有精装修住宅内装修采用无污染建筑胶、建筑涂料、油漆、木材。 内装修墙体面砖、地砖、花岗石板采用无辐射或辐射性能低于国家规定。

3.3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及管理

为减少材料运输以及环境的影响,我们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会考虑增加当地(指距施工现场500公里范围内)生产的建筑材料和制品的比例。

对于精装修销售的户型,要求装饰装修材料使用环保型、可再生性材料量大于50%。

不使用《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后产品的通知》(建住房[1999]295号)所列的淘汰产品。

制定专门的施工废弃物管理计划书和实施措施。从施工废弃物中分类回收可再生利用的材料。

除了精装修住宅,还通过样板房展示、引导用户采用环境友好型装饰装修材料,包括

●涂料

●水性纳米外墙涂料

●水性钢结构氟碳涂料

●水性乳液防水涂料

●健康型内墙涂料

●水性木器漆

●环氧自流平地坪

●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JS复合防水涂料

●地板

●强化复合地板

●PVC塑料地板

●消声管材管件

●布艺沙发及金属坐椅

●科技木

●青石板等

4.水资源利用

我们在本项目中将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利用,雨水的回收利用以及人工湿地的营造作为研究重点。

4.1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利用

室内生活污水收集并经厌氧消化处理后,由水泵提升至生态绿地,生态绿地有如下内涵:

A.一定的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生态模块,

B.由土壤、填料、滤料、生物分解混合床组成,并在床体表面种植根系发达且美观的水生植物或种植根系发达的鲜花

C.将自然界中动植物与微生物的生态习性、生态功能与污水净化处理过程有机结合,实现

D.投资小、运行费用低、系统维护简便,无二次污染

E.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降温增湿,美化环境

F.经过生态绿地处理后的水可回用为生活杂用水或景观池补水。

生态绿地可种植耐湿、根系发达的植物,其面积、形状及防堵技术将在后继设计阶段进行设计。

4.2生活废水的回用

来自淋浴、盥洗、旅馆泳池等处的排水与空调冷凝水作为中水水源,经收集后汇集到储水池中,其中雨水做为中水的补充水源。

4.3雨水的处理与利用

对于本项目排水系统的设计,我们的设计概念以协调与改善周围环境的生态为主题,

使水资源和营养物质在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中以闭合循环的方式运行,且安全、经济、可靠的方法完成这一闭合循环,以达到提高用水效率,保护和节约有限水资源。 A.屋面雨水

屋面雨水的水质较好,通过去除初期径流,并经过滤处理后,储存在设置在地下的雨水蓄水池中,直接作为景观和绿化浇灌用水使用。

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的组成

同时在保证管线和蓄水池埋深合理的前提下,应在规划中尽量减少雨水蓄水池的数量,以降低土建工程和处理、提升设备的投资

B.绿地雨水

绿地内的雨水直接利用土壤入渗进行利用,在当地土壤的入渗性能不良时,可考虑在绿地内增设渗沟,提高入渗速度。在绿地内设少量的排水设施,排除降雨量较大时的积水。

C.非车行道路、广场雨水

非车行道路和广场一般采用透水铺装,直接入渗雨水。在不采用透水铺装的区域,雨水可排入绿地入渗利用,也可收集进入屋面雨水利用系统。

D.车行道路雨水

这部分雨水的水质较差,不考虑回收利用,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4.4节水措施

为了促进水的节约,减少对市政水的需求和水的费用,可以采用下面一系列的节水技术

A.节水卫生间设备

B.对整个用水系统进行测量和统计,以减少总体水的使用

C.所有的热水系统应尽量靠近出水口

D.对热水管进行保温处理以节约水和能量的消耗

E.安装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将水引如地下储水池中以再利用

5、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

5.1住宅室内热环境改善、营造夏凉冬暖的室内空间

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以及热惰性、营造夏凉冬暖的室内空间。同时保证所有住宅的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在室内温度、湿度设计条件下无结露现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

保证所有设采暖和(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

保证所有住宅设计均可防止因外墙、外窗、屋顶等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过高或过低,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等引起的不舒适。

5.2宁静的室内声环境设计

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db(A),夜间不大于35db(A)。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窗外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沿街时不于35dB(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规定高5dB,隔声效果更好)。

其中,窗户隔声和楼板撞击声的隔绝是创造宁静声环境的重点。前者主要通过提高外窗的实现。

对楼板撞击声的隔绝措施,我们将尝试楼板的计权标准话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65dB,主要对3种方案进行比较:

A.在楼板上铺设弹性垫层,如木地板、地毯等。这种措施主要由住户在房屋装修时自行决定,却无法改善本户住宅楼板的隔声性能。

B.做隔声吊顶。但施工比较复杂,而且对住宅而言,往往缺乏适合的材料和安装配件,再加上目前住宅的层高也比较低,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这一方式;

C.浮筑式楼板隔声是最有效解决楼板撞击声干扰的有效途径,即在楼板面层和承重结构之间铺设弹性垫层。该做法隔声效果好,造价增加少(总造价增加0.1%-0.5%),非常适用于现代住宅中。

浮筑式楼面做法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承重楼板+弹性垫层+30mm厚配筋

细石混凝土面层,经测试这种浮筑式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为62dB。其中,弹性垫层可采用:

1) 韩国的“世光消声剂”。它是利用废弃橡胶轮胎为原料,经清理,破

碎、松散并添加剂,加强剂、防老化剂等制成类似于肉松一样的袋装消音剂。将它铺装于楼层结构层上,在其上面盖一层塑料薄膜,再浇灌30mm厚的细石混凝土,构成浮筑式隔振结构。此材料在日本、美国、韩国等已广泛用于高层办公室和高层公寓,无毒无害,具有耐久性,施工十分便捷。

2) 美国的Acoustic_Mat(尼龙丝网编织而成,厚6mm,需加特制的水

泥现浇浮筑面层25mm);

3) 高密度的玻璃棉板。厚度1cm左右,在其上面加设防水层,再在上

面打混凝土面层。

另外,通过调研如下表所示的许多小区的楼板做法,根据实测其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均能满足小于65dB的高要求。

楼板典型做法实例及实测结果

5.3提高室内日照有效时间,创造舒适光环境

保证所有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保证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

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规定。

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扰。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保证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5.4善室内空气品质

保证所有住宅户型的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8%。

保证精装修住宅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无染物浓度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6、高效优质的运营管理

6.1.运营中的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

A.优化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立良好的用户节能激励机制。

B.制定科学的运行计划和操作规程。

C.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节水、环保等技能和知识培训。

D.根据绿化景观需要实施节水浇灌计划;在水体富营养化易发期,提前预防以免补充水量增加。

E.制定绿化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管理措施。

F.保证栽种和移植的树木成活率>90%,植物生长状态良好。

6.2.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

A.实行分户(用户)计量收费,有具体有效的措施鼓励支持用户节约能源、

资源、计算或考核方法简单且易于实施。

B.对于住宅和可以实行分用户计量的商业建筑(如办公楼、商场等),水、电、天然气、热等实行分用户计量与收费。

C.区分用户超额使用、节约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档收费调控。

6.3.垃圾管理、处置与运输

A.合理设置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方案,设施布设人性化,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且不影响项目内外环境。

B.储运中按照分类的原则进行。

C.将分类收集的固体废弃物送到符合国家要求的场所消纳。

D.保证有机垃圾储运过程中没有遗洒,无恶臭产生。

E.生活垃圾回用比例>50%。

对于项目部分住宅,将考虑精装修厨房中安装食物垃圾处理器,每天产生的食物垃圾通过厨房的洗池排水口下安装的食物垃圾处理器,排入化粪池。


相关内容

  • 总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二0一五年七月 前 言 国家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 以下简称 <标准> ) 已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 合发布 ,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为 了适应 当前绿色建筑快 速发 ...

  • 1.什么是绿色设计?举例说明绿色设计的内涵及意义
  • 一.论述题:(15+15=30分) 1. 什么是绿色设计?举例说明绿色设计的内涵及意义.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也称为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等.虽然叫法不同,内涵却是一致的,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 ...

  • 绿色建筑申报实施方案
  • 绿色建筑申报方案 1. 分析标准,有的放矢 在进行项目申报前认真研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明确各个星级的基本要求,六类指标中的重点,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分析各类指标中占有优势的部分以及需要加强的地方. 1.1 不同等级的项数要求 表1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 ...

  • 9施工管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 9 施工管理 9.1 控制项 9. 1. 1 应建立绿色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 ,并落实各级责任人. [条文说明扩展]与本条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和标准 有 : <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规定: 1.6运用IS014000和IS0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 ...

  • "建筑工程项目执行绿色通道情况登记表"填写说明
  • 建筑工程绿色通道监管工作运行规范 一.目的和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重点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管理,保障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不断提升对企业的服务水平,依据市政府<关于转发市建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市重点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意见的通知>(青政发„2009‟10号)要求,制定本规范 ...

  • 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1
  • <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 送审稿 1 总 则 1. 1 为了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借鉴国际规范化"HSE"职业健康.安全.环保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施工企业切实有效的绿色施工管理运行体系和管理制度.采 ...

  • 成都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公共建筑)-建筑(施工图阶段)
  • 一.设计依据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若2015年之前,则标准版本为2006) 2. <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J51/T009-2012 3.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 229-2010 4. <成都市民 ...

  •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试行)
  •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 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 (试行) 2015-09-25发布 2015-09-25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前言 本技术要点是根据<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1/T037-2015)制定的,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会同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成 ...

  • [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编制要点解析
  •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编制要点解析 孙大明 一.背 景 在全球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背景下,为贯彻执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国家发展战略政策,加快推进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绿色建筑正以蓬勃之势迅速发展.截至目前,我国获得绿色建筑设计和运行标识认证的建筑数量在300个左右.随着&quo ...

  • 写简单说明文教学设计
  • 写简单的说明文 训练目标 1.练习准确.通俗的说明语言.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课时安排:二课时 训练过程 第一课时 (写作指导课) 一.导入新课 事理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是阐述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类说明文.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