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22期(摘录) 江西传承好家风弘扬新风尚
近年来,江西省文明办把家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传承好家风,弘扬新风尚。
一、抓顶层设计。2013年起,把家风建设工作纳入省文明委重点工作。2015年,印发《家风建设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家风建设系列创建活动、系列评选比赛活动、系列宣传实践活动等3个系列12项具体活动,推动形成家风正、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的良好局面。把家风建设有关要求纳入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评选表彰测评体系以及年度市县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推动各地各单位家风建设活动普遍开展。在先进典型评选中,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人员倾斜。
二、抓宣传展示。在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推出专栏,讲述家风故事百余个。“文明江西”微信每天推送1则好家训好家规好家书。举办“我的家风”网络征文活动,在江西文明网常年开设投稿平台和专栏刊发稿件。在各类媒体刊播、大街小巷展示好家风公益广告,引导群众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打造“以孝事亲”“以信交友”“以义制事”等主题家训墙和“家崇孝悌之风,门尚敦睦之义”家风文化教育基地。编排“红都好家风”歌舞节目,每年1次深入基层巡回演出。
三、抓结合融入。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2015年,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立家训 晒家风”活动,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家风内容专题讨论,每个党员干部联系家庭实际晒家规家教家风。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收集整理《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国学经典的名篇佳句,组织中小学生集体诵读。融入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良好家风”为主题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和“传承好家风”故事大赛。每年春节期间,组织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开展“写家风 赠春联”活动,为群众书写赠送家风春联。
浙江全面推进好家风建设
近两年来,浙江省文明办坚持“四个着力”,推动好家风建设活动全面深入开展。目前,好家风建设活动已覆盖所有乡镇,全省500余万户家庭参与立规立训,100多万户家庭新立家训。
一、着力提高好家风建设的思想自觉。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凝聚共识,把建设好家风,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作为抓常抓新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项目;作为促进党风政风改善的必然要求;作为由小及大培树家国情怀的使命所在,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努力担负起好家风建设的责任。
二、着力把握好家风建设的重点环节。在传承培育好家风过程中,坚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通过倡导“立”、推进“亮”、着力“传”,推进家家户户编立家训展承好家风;坚持以德为先、以身作则、以理服人,引导家长长辈立足家教践行好家风;做大做常“最美”品牌,固化选树、发布、宣传、激励等机制,聚焦“最美”弘扬好家风。
三、着力推进好家风建设的拓展延伸。着眼于风尚文明,努力在拓展延伸上下功夫,在结合融入上做文章。在工作领域上,融入到村风民风培育中、校训校风传承中、党风政风建设中;在传播展示上,推进立体式宣传传播、全覆盖基层宣讲、多形式阵地传扬;在载体推动上,与培育乡贤文化、“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区域道德品牌建设相结合。
四、着力实现好家风建设的常态长效。坚持文明办牵头指导协调,纪检、组织、共青团、妇联、教育、文化等部门协同推进;坚持示范引领,从党员干部、公众人物等重点人群抓起,从青少年、年轻父母等群体切入;坚持机制保障,强化考核引导,完善政策机制,鲜明价值导向,确保好家风建设取得实效。
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立家训”“传家宝”“写家书”“全家福”“家风榜”“家风馆”“家风大家谈”“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六个100好家风大型网络主题宣传”等“家”字系列活动,唤起广大百姓的家庭情结,融核心价值观于家训家风之中,凝聚起百姓的价值认同。同时,注重贯穿结合融入,把家风培育与社会整体的文化建设、风尚培育相联动,广泛开展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村落文化建设,设计富有特色、便于参与的主题活动,让人们时时践行好家风,真正实现以好家风促好党风政风、带好民风社风。
安徽合肥寻找最美家庭弘扬最美家风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弘扬最美家风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好家风。
一、坚持三个注重,汇聚“最美”力量。注重深度挖掘,歌颂小家大爱。在全市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举办揭晓仪式,通过小品、情景剧等形式再现“最美家庭”恪守道义、奉献担当的感人故事,激发群众共鸣。注重立德树人,创立家教品牌。联合市广播电视台开播《庐州家长课堂》,打造家庭教育公益广播节目,已播出240期,近200万家长受益;建立“爱的麦田”“妈妈的力量”微信群等家教微平台;开展家教百千万工程,定期走进街道社区,举办“家教名家谈”公益讲座。注重美德传家,弘扬良好家风。组建“最美家庭 最美家风”巡讲团,讲家庭故事,谈家风涵养;实施“家风养成计划”,发动广大家庭挖掘、创作、评选好家规好家训;举办家风家训美文诵读比赛、文明家风建设论坛、文明家风微电影展播,让好家风涤荡心灵;依托百家训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主题广场、主题长廊和宣传橱窗等阵地进行展陈,让好家风走近群众。
二、搭建三个平台,放大“最美”效应。在全市推进家风家训馆、主题公园和广场建设,积极建设家风家训展示平台。在合肥日报、合肥晚报开设“寻找最美家庭”“合肥好家风”专栏,在合肥电台开播“幸福听得见——最美家庭”专题栏目,在合肥电视台常年展播“最美家庭”故事,在合肥论坛设立“最美家庭”专题网页,积极建设主流媒体舆论平台。开通“合肥女性”官方微信、微博,开设妇联网“最美家庭”专栏,汇集宣传家庭典范,积极建设妇联工作微平台。
三、彰显三个成效,引领“最美”风尚。群众参与越来越主动,两年来,全市涌现出2个全国最美家庭、8个安徽最美家庭、426个市县两级最美家庭。志愿服务品牌越来越响亮,倡导“邻里守望·姐妹相助”,开展“百场巾帼志愿宣讲 百次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全市310余支巾帼志愿服务队伍、3万余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在城乡社区。寻找最美活动越来越常态,抓住三八、五一、八一等重要节点,开展“最美女工”“最美军嫂”“最美警嫂”等评选活动;开展幸福家庭摄影绘画赛、家庭故事演讲赛、家庭运动会等十多项大型活动;举办赞家规、晒家训、说家风、讲家事、秀家宝、赛家宴等数百项“微活动”,使“最美家庭”成为流动课堂,“最美家风”成为靓丽风景。
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22期(摘录) 江西传承好家风弘扬新风尚
近年来,江西省文明办把家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传承好家风,弘扬新风尚。
一、抓顶层设计。2013年起,把家风建设工作纳入省文明委重点工作。2015年,印发《家风建设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家风建设系列创建活动、系列评选比赛活动、系列宣传实践活动等3个系列12项具体活动,推动形成家风正、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的良好局面。把家风建设有关要求纳入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评选表彰测评体系以及年度市县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推动各地各单位家风建设活动普遍开展。在先进典型评选中,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人员倾斜。
二、抓宣传展示。在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推出专栏,讲述家风故事百余个。“文明江西”微信每天推送1则好家训好家规好家书。举办“我的家风”网络征文活动,在江西文明网常年开设投稿平台和专栏刊发稿件。在各类媒体刊播、大街小巷展示好家风公益广告,引导群众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打造“以孝事亲”“以信交友”“以义制事”等主题家训墙和“家崇孝悌之风,门尚敦睦之义”家风文化教育基地。编排“红都好家风”歌舞节目,每年1次深入基层巡回演出。
三、抓结合融入。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2015年,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立家训 晒家风”活动,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家风内容专题讨论,每个党员干部联系家庭实际晒家规家教家风。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收集整理《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国学经典的名篇佳句,组织中小学生集体诵读。融入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良好家风”为主题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和“传承好家风”故事大赛。每年春节期间,组织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开展“写家风 赠春联”活动,为群众书写赠送家风春联。
浙江全面推进好家风建设
近两年来,浙江省文明办坚持“四个着力”,推动好家风建设活动全面深入开展。目前,好家风建设活动已覆盖所有乡镇,全省500余万户家庭参与立规立训,100多万户家庭新立家训。
一、着力提高好家风建设的思想自觉。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凝聚共识,把建设好家风,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作为抓常抓新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项目;作为促进党风政风改善的必然要求;作为由小及大培树家国情怀的使命所在,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努力担负起好家风建设的责任。
二、着力把握好家风建设的重点环节。在传承培育好家风过程中,坚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通过倡导“立”、推进“亮”、着力“传”,推进家家户户编立家训展承好家风;坚持以德为先、以身作则、以理服人,引导家长长辈立足家教践行好家风;做大做常“最美”品牌,固化选树、发布、宣传、激励等机制,聚焦“最美”弘扬好家风。
三、着力推进好家风建设的拓展延伸。着眼于风尚文明,努力在拓展延伸上下功夫,在结合融入上做文章。在工作领域上,融入到村风民风培育中、校训校风传承中、党风政风建设中;在传播展示上,推进立体式宣传传播、全覆盖基层宣讲、多形式阵地传扬;在载体推动上,与培育乡贤文化、“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区域道德品牌建设相结合。
四、着力实现好家风建设的常态长效。坚持文明办牵头指导协调,纪检、组织、共青团、妇联、教育、文化等部门协同推进;坚持示范引领,从党员干部、公众人物等重点人群抓起,从青少年、年轻父母等群体切入;坚持机制保障,强化考核引导,完善政策机制,鲜明价值导向,确保好家风建设取得实效。
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立家训”“传家宝”“写家书”“全家福”“家风榜”“家风馆”“家风大家谈”“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六个100好家风大型网络主题宣传”等“家”字系列活动,唤起广大百姓的家庭情结,融核心价值观于家训家风之中,凝聚起百姓的价值认同。同时,注重贯穿结合融入,把家风培育与社会整体的文化建设、风尚培育相联动,广泛开展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村落文化建设,设计富有特色、便于参与的主题活动,让人们时时践行好家风,真正实现以好家风促好党风政风、带好民风社风。
安徽合肥寻找最美家庭弘扬最美家风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弘扬最美家风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好家风。
一、坚持三个注重,汇聚“最美”力量。注重深度挖掘,歌颂小家大爱。在全市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举办揭晓仪式,通过小品、情景剧等形式再现“最美家庭”恪守道义、奉献担当的感人故事,激发群众共鸣。注重立德树人,创立家教品牌。联合市广播电视台开播《庐州家长课堂》,打造家庭教育公益广播节目,已播出240期,近200万家长受益;建立“爱的麦田”“妈妈的力量”微信群等家教微平台;开展家教百千万工程,定期走进街道社区,举办“家教名家谈”公益讲座。注重美德传家,弘扬良好家风。组建“最美家庭 最美家风”巡讲团,讲家庭故事,谈家风涵养;实施“家风养成计划”,发动广大家庭挖掘、创作、评选好家规好家训;举办家风家训美文诵读比赛、文明家风建设论坛、文明家风微电影展播,让好家风涤荡心灵;依托百家训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主题广场、主题长廊和宣传橱窗等阵地进行展陈,让好家风走近群众。
二、搭建三个平台,放大“最美”效应。在全市推进家风家训馆、主题公园和广场建设,积极建设家风家训展示平台。在合肥日报、合肥晚报开设“寻找最美家庭”“合肥好家风”专栏,在合肥电台开播“幸福听得见——最美家庭”专题栏目,在合肥电视台常年展播“最美家庭”故事,在合肥论坛设立“最美家庭”专题网页,积极建设主流媒体舆论平台。开通“合肥女性”官方微信、微博,开设妇联网“最美家庭”专栏,汇集宣传家庭典范,积极建设妇联工作微平台。
三、彰显三个成效,引领“最美”风尚。群众参与越来越主动,两年来,全市涌现出2个全国最美家庭、8个安徽最美家庭、426个市县两级最美家庭。志愿服务品牌越来越响亮,倡导“邻里守望·姐妹相助”,开展“百场巾帼志愿宣讲 百次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全市310余支巾帼志愿服务队伍、3万余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在城乡社区。寻找最美活动越来越常态,抓住三八、五一、八一等重要节点,开展“最美女工”“最美军嫂”“最美警嫂”等评选活动;开展幸福家庭摄影绘画赛、家庭故事演讲赛、家庭运动会等十多项大型活动;举办赞家规、晒家训、说家风、讲家事、秀家宝、赛家宴等数百项“微活动”,使“最美家庭”成为流动课堂,“最美家风”成为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