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愿景

  [摘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以鼓励为主,本着从孩子本身出发的观点,注重将作文教学和生活、积累、情感相结合,进行想象创作的训练,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03-0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有喜有忧,有不少现象值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深思。

  1.作文教学之我忧

  前不久,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篇四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那已然不是记叙文,而是一篇极为完美的议论文,那语言老练,观点独到。我们暂且不说这样的作文是经过怎样的精雕细琢才得以出炉,我们的孩子读了不也是“望而生畏”吗?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很科学地把小学生作文定为习作,是一种书面表达练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拔高要求,似乎都要把学生培养成擅长于抒情的散文家、精于编写故事的小说家。试问如此作文,我们孩子的天性和个性还会有吗?孩子们还能做到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吗?久而久之,就如卢梭所说:“天真烂漫的儿童变成了老态龙钟的学究。”从而导致部分在语言表达上本就有一些困难,在习作这方面显得后知后觉一点的孩子对习作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抵触心理、应付心理、依赖心理,孩子们对习作哪还有兴趣可言?

  2.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目的”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在近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摸索、尝试出了一些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在此提出和大家一起商讨。

  2.1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每个学年段的习作教学定好位

  往往第一学段的习作教学会被老师忽视,殊不知第一学段说话和写话的练习,是日后孩子们习作的基石。一年级我们可以从故事人手,让学生听一些短小的故事,再叙述故事,回到家后还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让父母笔录下来。二年级我们就要让学生能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并且想说的话。学生由于刚开始写往往废话比较多,我们切不可予以否定,能写总是一件好事,能把话写通写顺即可。第二学段主要是进行写段的练习,让学生不拘形式地随机地自主地进行习作研究。以日记和随笔为主。第三学段要求进行“与阅读结合、与语文实践活动结合、与生活体验结合”的习作练习。

  2.2注重作文教学中的几个结合

  (1)注重生活和作文教学的结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进行习作,内容是至关重要的,而生活就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小学生身边可能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壮举发生,有的就是那些琐碎的,甚至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也就是这些事才是这般真实、这般鲜活,它能展现孩子们的天真,道出孩子们的心声。我们要教会学生用他们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生活、感知生活。

  (2)注重积累和作文教学的结合。“胸藏万江凭吞吐”,道出了厚积而薄发的真谛。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帮助学生养成摘录的好习惯,并指导学生如何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把积累的词汇、语句、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3)注重情感和作文教学相结合。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情感是习作的不竭动力,当学生对某种事、某物产生了兴趣,激发了表达欲望时,就能主动的、心情愉快地写,习作的过程也就成了一种快乐的劳动过程和抒发情感的协同发展。我们教师要允许学生表现真实的情感,鼓励学生说真话、叙真实、抒真情。

  2.3大胆地进行想象创作训练

  (1)编写童话。

  小学生都爱听、爱看、爱说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小人鱼”“稻草人”……是他们的好朋友。他们总幻想着能生活在童话世界里,学生一旦进入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指导学生编写童话,可以放飞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2)改写古诗。

  古诗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往往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就是一幅画面或一个场景。因此古诗也可以成为我们进行想像创作训练的素材。例如:学了杜牧的《江南春》,可以让学生描写这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学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让学生编写成一个感人的思乡故事。

  (3)练写想象作文。

  优秀的想象作文既能留给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也能让学生扑愣起他的小翅膀,自由地“飞”起来。可以拟一些半命题作文题目,如《假如我……》《我想……》《二十年以后……》等,可以进行画画作文,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然后再将画写成作文。每进行一次这样的作文练习,学生的想象力便能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2.4教师积极参与习作过程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训练,与其他语文作业相比,带有更多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了切实提高习作指导的效果,教师要努力参与习作实践。言传不如身教,作为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的同时,要不怕“下水”,经常写写“下水文”,指导的时候就更有针对性、更加游刃有余。

  3.作文教学之我愿

  我愿我们的作文教学是架在教师和孩子们心间一座七彩的桥;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一方永远的乐园;是未来文学创作者的一味有效的培养剂;是孩子们将来能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形成良好文学素养、提高自身语文能力的一片肥沃的土壤……

  教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摘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以鼓励为主,本着从孩子本身出发的观点,注重将作文教学和生活、积累、情感相结合,进行想象创作的训练,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03-01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有喜有忧,有不少现象值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深思。

  1.作文教学之我忧

  前不久,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篇四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那已然不是记叙文,而是一篇极为完美的议论文,那语言老练,观点独到。我们暂且不说这样的作文是经过怎样的精雕细琢才得以出炉,我们的孩子读了不也是“望而生畏”吗?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很科学地把小学生作文定为习作,是一种书面表达练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拔高要求,似乎都要把学生培养成擅长于抒情的散文家、精于编写故事的小说家。试问如此作文,我们孩子的天性和个性还会有吗?孩子们还能做到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吗?久而久之,就如卢梭所说:“天真烂漫的儿童变成了老态龙钟的学究。”从而导致部分在语言表达上本就有一些困难,在习作这方面显得后知后觉一点的孩子对习作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抵触心理、应付心理、依赖心理,孩子们对习作哪还有兴趣可言?

  2.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目的”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在近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摸索、尝试出了一些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在此提出和大家一起商讨。

  2.1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每个学年段的习作教学定好位

  往往第一学段的习作教学会被老师忽视,殊不知第一学段说话和写话的练习,是日后孩子们习作的基石。一年级我们可以从故事人手,让学生听一些短小的故事,再叙述故事,回到家后还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让父母笔录下来。二年级我们就要让学生能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并且想说的话。学生由于刚开始写往往废话比较多,我们切不可予以否定,能写总是一件好事,能把话写通写顺即可。第二学段主要是进行写段的练习,让学生不拘形式地随机地自主地进行习作研究。以日记和随笔为主。第三学段要求进行“与阅读结合、与语文实践活动结合、与生活体验结合”的习作练习。

  2.2注重作文教学中的几个结合

  (1)注重生活和作文教学的结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进行习作,内容是至关重要的,而生活就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小学生身边可能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壮举发生,有的就是那些琐碎的,甚至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也就是这些事才是这般真实、这般鲜活,它能展现孩子们的天真,道出孩子们的心声。我们要教会学生用他们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生活、感知生活。

  (2)注重积累和作文教学的结合。“胸藏万江凭吞吐”,道出了厚积而薄发的真谛。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帮助学生养成摘录的好习惯,并指导学生如何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把积累的词汇、语句、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3)注重情感和作文教学相结合。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情感是习作的不竭动力,当学生对某种事、某物产生了兴趣,激发了表达欲望时,就能主动的、心情愉快地写,习作的过程也就成了一种快乐的劳动过程和抒发情感的协同发展。我们教师要允许学生表现真实的情感,鼓励学生说真话、叙真实、抒真情。

  2.3大胆地进行想象创作训练

  (1)编写童话。

  小学生都爱听、爱看、爱说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小人鱼”“稻草人”……是他们的好朋友。他们总幻想着能生活在童话世界里,学生一旦进入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指导学生编写童话,可以放飞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2)改写古诗。

  古诗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往往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就是一幅画面或一个场景。因此古诗也可以成为我们进行想像创作训练的素材。例如:学了杜牧的《江南春》,可以让学生描写这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学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让学生编写成一个感人的思乡故事。

  (3)练写想象作文。

  优秀的想象作文既能留给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也能让学生扑愣起他的小翅膀,自由地“飞”起来。可以拟一些半命题作文题目,如《假如我……》《我想……》《二十年以后……》等,可以进行画画作文,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然后再将画写成作文。每进行一次这样的作文练习,学生的想象力便能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2.4教师积极参与习作过程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训练,与其他语文作业相比,带有更多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了切实提高习作指导的效果,教师要努力参与习作实践。言传不如身教,作为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的同时,要不怕“下水”,经常写写“下水文”,指导的时候就更有针对性、更加游刃有余。

  3.作文教学之我愿

  我愿我们的作文教学是架在教师和孩子们心间一座七彩的桥;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一方永远的乐园;是未来文学创作者的一味有效的培养剂;是孩子们将来能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形成良好文学素养、提高自身语文能力的一片肥沃的土壤……

  教学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相关内容

  • 小学各年级特点分析
  • 小学生学习.成长的特点 小学生学习.成长的特点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 (三)情感的特点. (四)意志的特点. (五)性格的特点. 二.小学生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 新陈代谢.身高和体重.骨骼和肌肉发育 心脏功能发育.生殖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 ...

  • 学习型班组事迹材料
  • 省肇东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90年9月,是国家教育部98年初批准的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国家级绿色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标兵、中德合作校园环境管理项目试点学校、黑龙江省标准小学、黑龙江省一类小学、省级“两全”先进学校、省“注提”教研中心、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省级花园式单位。自建校以来,学校领导 ...

  • 小学2012-2013学年度工作总结
  • 一学年来,按照<xx区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总体要求,按照学年初校长签订的<xx区学校目标责任书>的目标任务,我校在xx-xx学年教育教学工作中,突出了"以谋划学校科学发展为关键,以增强科学规范管理为支撑,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为关键,以创建'五园'学校建设为抓手,以 ...

  • 2006年高考优秀作文之江苏.天津系列
  • 江苏作文题目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 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请以"人与路"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1. 人与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念着这千年的古句,站在了王谢故居前. 眼前的高墙院 ...

  • 小学开学第一课
  • 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 三年级 王 玲 作为父母希望孩子在学校安全渡过每一天,健康快乐成长,万一出现安全事故,都会成为家长和老师心中永远的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万一的概率如果作为老师加强安全管 理,有可能防患于未然,减少安全事故,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轻松.愉快. 安全无小事,必须放在首要地位 ...

  • 新体验作文的育人策略
  • 作文育人,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在分数至上的今天,作文教学的工具性日益被强化,人文性却愈来愈被忽视.新时期,如何通过作文达到育人的目标,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一个难题.我校正在实施的"小学新体验作文的实践研究",为学生定制生活中缺失的体验活动,打造完整.快乐.美好的 ...

  • 导师工作小结
  • 我是一名专职教研员,xx年3月在北京接受了项目办的培训,初步了解和理解了以导师为依托的教师支持服务体系项目的来历、目的、愿景、实施计划、实施方法等;首次接触到全纳理论,被深深震动;又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时间管理理论等;通过国家级专家的引领和各省项目专家的帮助,自觉长进不小。 一、工作实践 1.文字工 ...

  • 李吉林:情感:情境教育理论构建的命脉
  • 情感:情境教育理论构建的命脉 李吉林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奠基的关键时期,而儿童本人却不知其间的重要,作为他们的教师责任就格外重大,需要良知和真挚的情感.50多年来,我一直在儿童中间,知儿童所需.所求,爱儿童所爱.内心世界这一核心决定了我对小学教育,对儿童倾注着炽热的.始终不渝的情感.可以说,儿童是 ...

  • 交流&#183;分享&#183;反思&#183;提升--哈尔滨教育考察报告
  • 交流·分享·反思·提升--哈尔滨教育考察报告 10月29日,在沈校长的带领下,学校部分行政干部在哈尔滨开始了为期3天的教育考察活动.小学组参观考察了复华小学.花园小学.医科大学附属小学(逸夫小学).闽江小学.马家沟小学等5所学校. 短短3天的考察活动,我们一次次被震撼,一次次被感动.震撼于教师们富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