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教案示例之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教案示例之二

教案示例之二

第2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教材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它是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社会主义设想,是不能实现的空想。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适应工人革命运动的需要,把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上升为理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空想社会主义及其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

2.思想教育: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①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对人类历史作出了伟大贡献。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3.能力培养:①通过引导学生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启发学生思考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难点: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国?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

教师确认后导入新课)

一、空想社会主义(板书)

1.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板书)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成十倍、百倍的增长,创造财富的工人越来越贫穷,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日益明显。这个社会现实引起人们的注意。怎样才能缓和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改造这个不合理的社会,使工人摆脱贫困?他们把自己的思考设计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于是在19世纪前期形成了一股时代思潮,统称为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2.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板书)

圣西门(指导学生看画像)是法国贵族子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贵族纷纷外逃,他却勇敢回到祖国,投身革命。他痛恨革命前封建专制制度,也看到革命后人民的痛苦,同样憎恨革命后的社会制度。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应该有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代替它。幻想当时法国统治者拿破仑和他一起建设一个新社会,结果被拿破仑称为“疯子”。

傅立叶(指导学生看画像)是法国人,比圣西门小12岁,出身富商家庭。他用手中的笔,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引导学生看画像下的小字内容)他主张建立理想社会,设计蓝图,刊登广告,期待有钱的富翁帮他建设理想社会。但是,直到死,也没有一位富翁找上门来。

欧文(指导学生看画像)是英国人,比傅立叶小1岁,出身贫苦手工业者家庭,爱动脑思考问题。在担任纱厂经理时,(引导学生看画像下的小字内容)想改造社会,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他带着4个儿子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一块土地进行实验。(观看“新和谐”公社蓝图)幻想实验成功以后在全世界推广,结果以失败告终。

(提问)三位思想家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3.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

三位思想家都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妙的天才的设想。但他们的设想都没实现。为什么不能实现?他们都没有正确指出实现这种社会的道路,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力量,指望剥削者自愿消灭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因此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在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刚刚完成。随着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明显,斗争也越发尖锐,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有了新的发展。

二、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板书)

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板书)

里昂(出示地理位置图)是法国东南部重要丝织业中心。丝织工人于1831年和1834年先后举行了两次武装起义,要求推翻富人政权,建立民主共和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资产阶级报纸不得不承认:这是在同一社会里无产阶级同有产阶级之间发生的斗争。

2.英国宪章运动(板书)

工业革命是在英国最早开始和完成的。英国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工人,他们不仅在经济方面没有地位,政治方面也无权。随着英国工人队伍不断壮大,觉悟不断提高,他们认识到,没有普选权,就不能改善自身状况。从1836年~1848年,为争取普选权,制定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工人掀起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从伦敦遍及全国。它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3.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板书)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3000多纺织工人拿起武器,冲上街头,反对私有社会。

(请学生概括三次起义的相同点,学生回答略)这三次起义爆发于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是无产阶级独立反对资产阶级的运动。这种社会现实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略)它向世界宣告: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超出从前的水平。斗争方式已发展到群众性罢工、政治示威、武装起义,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三次起义都失败了,这一同样的命运,说明无产阶级对自己受剥削的根源、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争取解放的途径缺乏科学的认识。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但不能真正给无产阶级指明解放道路。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工人运动进一步向前发展,成为时代的要求。

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板书)

1.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板书)

(指导学生看马克思画像,阅读课本小字内容,归纳马克思人生道路几个重要里程碑。)

随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不断深入,马克思感到有必要向被压迫人民指出他们究竟为什么而斗争,共产主义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而是无产阶级斗争的具体目标。

恩格斯(指导学生看画像)中学没毕业,父亲就让他去经商。他在英国纺织中心曼彻斯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能用12种语言交谈与写作,阅读20多种文字,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同时他积极主动与工人们交往,亲自参加英国宪章运动,在革命中,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由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一名共产主义者。

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相会于巴黎马克思的家中,在一切理论方面取得一致意见,

为他们以后的终生友谊和共同战斗,打下了基础。

19世纪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使他们急切感到革命理论的重要。为了指导无产阶级走上正确的斗争道路,他们认真研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批判地改造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无产阶级只有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自己的统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了科学。

在创立革命理论同时,他们还为革命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而斗争。

2.共产主义者同盟(板书)

欧洲革命运动中心巴黎,有一个叫“正义者同盟”的秘密革命组织,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6月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底在伦敦召开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一起出席并领导了大会的工作。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起草同盟纲领,作为宣言公开发表。

会后,马克思、恩格斯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很快共同起草了一个纲领,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发表。

3.《共产党宣言》(板书)

《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指出:共产主义已被公认为一种势力了,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观点、意图的时候了。

《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看课本归纳,教师讲解)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结尾,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向全世界庄严宣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见课本引文)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受到各国无产阶级的热烈欢迎,很快被译成各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第一个战斗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设想,而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布置作业。(略)

(北京市西城区教研中心 马慧英)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教案示例之二

教案示例之二

第2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教材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它是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社会主义设想,是不能实现的空想。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适应工人革命运动的需要,把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上升为理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空想社会主义及其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

2.思想教育: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①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对人类历史作出了伟大贡献。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3.能力培养:①通过引导学生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启发学生思考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难点: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国?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

教师确认后导入新课)

一、空想社会主义(板书)

1.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板书)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成十倍、百倍的增长,创造财富的工人越来越贫穷,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日益明显。这个社会现实引起人们的注意。怎样才能缓和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改造这个不合理的社会,使工人摆脱贫困?他们把自己的思考设计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于是在19世纪前期形成了一股时代思潮,统称为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2.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板书)

圣西门(指导学生看画像)是法国贵族子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贵族纷纷外逃,他却勇敢回到祖国,投身革命。他痛恨革命前封建专制制度,也看到革命后人民的痛苦,同样憎恨革命后的社会制度。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应该有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代替它。幻想当时法国统治者拿破仑和他一起建设一个新社会,结果被拿破仑称为“疯子”。

傅立叶(指导学生看画像)是法国人,比圣西门小12岁,出身富商家庭。他用手中的笔,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引导学生看画像下的小字内容)他主张建立理想社会,设计蓝图,刊登广告,期待有钱的富翁帮他建设理想社会。但是,直到死,也没有一位富翁找上门来。

欧文(指导学生看画像)是英国人,比傅立叶小1岁,出身贫苦手工业者家庭,爱动脑思考问题。在担任纱厂经理时,(引导学生看画像下的小字内容)想改造社会,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他带着4个儿子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一块土地进行实验。(观看“新和谐”公社蓝图)幻想实验成功以后在全世界推广,结果以失败告终。

(提问)三位思想家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3.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

三位思想家都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妙的天才的设想。但他们的设想都没实现。为什么不能实现?他们都没有正确指出实现这种社会的道路,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力量,指望剥削者自愿消灭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因此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在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刚刚完成。随着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明显,斗争也越发尖锐,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有了新的发展。

二、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板书)

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板书)

里昂(出示地理位置图)是法国东南部重要丝织业中心。丝织工人于1831年和1834年先后举行了两次武装起义,要求推翻富人政权,建立民主共和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资产阶级报纸不得不承认:这是在同一社会里无产阶级同有产阶级之间发生的斗争。

2.英国宪章运动(板书)

工业革命是在英国最早开始和完成的。英国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工人,他们不仅在经济方面没有地位,政治方面也无权。随着英国工人队伍不断壮大,觉悟不断提高,他们认识到,没有普选权,就不能改善自身状况。从1836年~1848年,为争取普选权,制定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工人掀起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从伦敦遍及全国。它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3.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板书)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3000多纺织工人拿起武器,冲上街头,反对私有社会。

(请学生概括三次起义的相同点,学生回答略)这三次起义爆发于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是无产阶级独立反对资产阶级的运动。这种社会现实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略)它向世界宣告: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超出从前的水平。斗争方式已发展到群众性罢工、政治示威、武装起义,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三次起义都失败了,这一同样的命运,说明无产阶级对自己受剥削的根源、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争取解放的途径缺乏科学的认识。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但不能真正给无产阶级指明解放道路。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工人运动进一步向前发展,成为时代的要求。

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板书)

1.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板书)

(指导学生看马克思画像,阅读课本小字内容,归纳马克思人生道路几个重要里程碑。)

随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不断深入,马克思感到有必要向被压迫人民指出他们究竟为什么而斗争,共产主义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而是无产阶级斗争的具体目标。

恩格斯(指导学生看画像)中学没毕业,父亲就让他去经商。他在英国纺织中心曼彻斯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能用12种语言交谈与写作,阅读20多种文字,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同时他积极主动与工人们交往,亲自参加英国宪章运动,在革命中,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由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一名共产主义者。

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相会于巴黎马克思的家中,在一切理论方面取得一致意见,

为他们以后的终生友谊和共同战斗,打下了基础。

19世纪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使他们急切感到革命理论的重要。为了指导无产阶级走上正确的斗争道路,他们认真研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批判地改造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无产阶级只有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自己的统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了科学。

在创立革命理论同时,他们还为革命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而斗争。

2.共产主义者同盟(板书)

欧洲革命运动中心巴黎,有一个叫“正义者同盟”的秘密革命组织,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6月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底在伦敦召开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一起出席并领导了大会的工作。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起草同盟纲领,作为宣言公开发表。

会后,马克思、恩格斯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很快共同起草了一个纲领,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发表。

3.《共产党宣言》(板书)

《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指出:共产主义已被公认为一种势力了,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观点、意图的时候了。

《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看课本归纳,教师讲解)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结尾,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向全世界庄严宣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见课本引文)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受到各国无产阶级的热烈欢迎,很快被译成各种文字,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第一个战斗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设想,而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布置作业。(略)

(北京市西城区教研中心 马慧英)


相关内容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教案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一.积累运用(25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 A .酝酿(ni àng )确凿(z áo ) 迸射(b âng ) 周道如砥(d ǐ) .... B .阴霾(m ái ) 家醅(p ēi ) 真谛(d ì) 强聒不舍(gu ō) . ...

  • 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课教案(示例)
  • 课题:怎样科学的健身 一.教学目标 使全体学生知道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现代健身的新观念,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能自觉认真的上好体育课,有目的的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保持有健康的身体,现在能担负起繁重的学习任务,毕业以后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

  • 2015年高考一轮作文复习教案 积累材料 运用材料
  • 2015年高考一轮作文复习教案 积累材料 运用材料 [学习目标] 1. 纠正作文写作偏见.从某个角度讲,"积累材料"."缺乏写作材料"都是 伪命题,这种偏见为写作制造了巨大的思维和实践障碍: 2. 树立科学的写作思维模式.写作并不缺乏材料,只是缺乏对材料本质和 ...

  • 串联电路电压关系教案
  • 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一 教案示例二 教案示例三 教案示例二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 3.通过实验,训练正确识记.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 ...

  • 电流的磁场,教案示例
  • 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教具 一根硬直导线,干电池2-4节,小磁针,铁屑,螺线管,开关,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重做第二节课本上 ...

  • 海淀区2016届初三二模语文答案及答案
  •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 文 2016.6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题.(共10分) 千百年来,从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到人类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万户飞天‛,我们的祖先不断挑战对未知的想象极限,追寻对宇宙探索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 ...

  • [呐喊]自序教案
  •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重点 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 ...

  • [蛇与庄稼]教案示例
  • <蛇与庄稼>教案示例 教学要求 1.初步了解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懂得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甚至"."掌握"."除了„„还有„„"造句. 3.通过词.句.段理解课 ...

  • 初中化学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
  • 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一 教案示例二 教案示例三 教案示例二 探究教案: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调查与研究(课外提前进行) l.查阅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可从网上.报刊.杂志.医学书籍.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上课带来. 元素 人体内含量 生理功能 适宜摄入量 摄入量过高对人体影响 摄入量过低对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