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70周年阅兵

尊敬的党组织

地上铁流滚滚,空中战鹰轰鸣,这就是盛大的阅兵式,隆重而热烈,激动着每个观者的心。岁月如歌,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带走了一个又一个国庆节日。从开国大典上的“万国牌”、“骡马队”,到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中的国产新武器、新装备。一条阅兵路,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共和国六十六年辉煌的历史。

阅兵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古埃及、波斯、罗马时代已经有了阅兵活动,中国在春秋时期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中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共进行了13次阅兵活动。忆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第一次的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站起来的庄严宣示;国庆35周年阅兵,是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的政治昭示。国庆50周年阅兵,是在世纪之交我国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象征。这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6周年,按照中国惯例,仍将举行国庆大阅兵。这次66周年阅兵,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举行的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重要体现。 现代的阅兵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统观古今中外,阅兵都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也是一件庄严而又令人激动不已的大事,更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全国政协的决定,中国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

众所周知,阅兵是对军队建设成就的全面检阅,通过阅兵,向全世界展示我们武器装备和必要时使用武力的决心,以威慑一些对我国领土、领海有企图心的国家。虽然,世界整体上正处于和平时期,但局部地区仍然战乱不断,许多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这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大环境。而阅兵正是展现我国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显示强大的中国力量和民族凝聚力的绝好时机。

可以说和平时期,军队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威慑,阅兵正是一种常用的威慑手段。它是国家使用不流血的军事方法来解决军事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重要工具。当我军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当气势如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万人空巷的长安街时,当他们那独傲群雄、排山倒海的精气神影响并激动着全国人民时,不仅普通老百姓看了会深思,就连那些意欲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必定不敢轻易妄为。 此次国庆66周年大阅兵,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也是威慑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有效手段。这距上一次举行国庆阅兵已有10年时间。这1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经济实力乃至军事实力都有明显提升。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罗援少将认为,与以往历次阅兵相比,这次阅兵将体现出四个方面的“新”:这是一个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跃进的新时代,中国军队肩负“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新使命,参阅战士将身着07式军装展示出新面貌,受阅方阵中将出现大量国产新装备。“这些‘新’表明,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阅兵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把国家和民众相约、聚合在一起,类似于举国上下的一个全民狂欢,使国民产生一种与国家融为一体的感觉。

我们知道,国家是一个政治共同体,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众来讲,它更多意义上只是一个抽象的集体名词,缺乏具体明确的所指。而国家的大政方针虽毋庸置疑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也只是间接的、潜在的,所以,平日里的国家与国民在某种意义上是分离的。但国家仍然是“家”,是更大范围和意义上的一个家,它跟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一样,实际上也需要一些节庆和仪式,抛开某些政治外交目的不谈,这种碰面和欢聚的日子所带来的温馨祥和与其乐融融也同样是弥足珍贵的。而通过国庆阅兵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举国上下聚合在一起,同欢同庆,而且还可以凝聚国家和民族共识、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全民自豪感。

可以说,一个国家都有建国纪念活动,而纪念活动又总是通过一定的仪式和纪念仪式展开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每年都举办国庆阅兵活动,后来曾因岁月动荡而一度中断,直到1978年国家拨乱反正以后,才分别于1984年、1999年进行了国庆阅兵活动,这一年国庆阅兵是我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此次中央高层对国庆阅兵批示“注意节俭、务求实效“,不仅向中国国民传达了符合国民心情和愿望的信息,而且也向世界各国传达了符合文明世界标准的信息。相信此次阅兵必能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度,对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创美好未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举办阅兵活动还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逐步强大的国家力量,也是也对外传播中国宣武而不耀武、维护世界和平与和谐的主动健康的国家形象。

尊敬的党组织

地上铁流滚滚,空中战鹰轰鸣,这就是盛大的阅兵式,隆重而热烈,激动着每个观者的心。岁月如歌,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带走了一个又一个国庆节日。从开国大典上的“万国牌”、“骡马队”,到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中的国产新武器、新装备。一条阅兵路,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共和国六十六年辉煌的历史。

阅兵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古埃及、波斯、罗马时代已经有了阅兵活动,中国在春秋时期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中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共进行了13次阅兵活动。忆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第一次的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站起来的庄严宣示;国庆35周年阅兵,是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的政治昭示。国庆50周年阅兵,是在世纪之交我国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象征。这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6周年,按照中国惯例,仍将举行国庆大阅兵。这次66周年阅兵,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举行的盛大阅兵,是党领导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重要体现。 现代的阅兵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统观古今中外,阅兵都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也是一件庄严而又令人激动不已的大事,更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浩然正气的重要形式。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全国政协的决定,中国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

众所周知,阅兵是对军队建设成就的全面检阅,通过阅兵,向全世界展示我们武器装备和必要时使用武力的决心,以威慑一些对我国领土、领海有企图心的国家。虽然,世界整体上正处于和平时期,但局部地区仍然战乱不断,许多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这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大环境。而阅兵正是展现我国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显示强大的中国力量和民族凝聚力的绝好时机。

可以说和平时期,军队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威慑,阅兵正是一种常用的威慑手段。它是国家使用不流血的军事方法来解决军事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重要工具。当我军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当气势如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万人空巷的长安街时,当他们那独傲群雄、排山倒海的精气神影响并激动着全国人民时,不仅普通老百姓看了会深思,就连那些意欲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必定不敢轻易妄为。 此次国庆66周年大阅兵,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也是威慑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有效手段。这距上一次举行国庆阅兵已有10年时间。这10年来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经济实力乃至军事实力都有明显提升。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罗援少将认为,与以往历次阅兵相比,这次阅兵将体现出四个方面的“新”:这是一个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跃进的新时代,中国军队肩负“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新使命,参阅战士将身着07式军装展示出新面貌,受阅方阵中将出现大量国产新装备。“这些‘新’表明,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阅兵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把国家和民众相约、聚合在一起,类似于举国上下的一个全民狂欢,使国民产生一种与国家融为一体的感觉。

我们知道,国家是一个政治共同体,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众来讲,它更多意义上只是一个抽象的集体名词,缺乏具体明确的所指。而国家的大政方针虽毋庸置疑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也只是间接的、潜在的,所以,平日里的国家与国民在某种意义上是分离的。但国家仍然是“家”,是更大范围和意义上的一个家,它跟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一样,实际上也需要一些节庆和仪式,抛开某些政治外交目的不谈,这种碰面和欢聚的日子所带来的温馨祥和与其乐融融也同样是弥足珍贵的。而通过国庆阅兵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举国上下聚合在一起,同欢同庆,而且还可以凝聚国家和民族共识、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全民自豪感。

可以说,一个国家都有建国纪念活动,而纪念活动又总是通过一定的仪式和纪念仪式展开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每年都举办国庆阅兵活动,后来曾因岁月动荡而一度中断,直到1978年国家拨乱反正以后,才分别于1984年、1999年进行了国庆阅兵活动,这一年国庆阅兵是我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此次中央高层对国庆阅兵批示“注意节俭、务求实效“,不仅向中国国民传达了符合国民心情和愿望的信息,而且也向世界各国传达了符合文明世界标准的信息。相信此次阅兵必能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度,对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创美好未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举办阅兵活动还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逐步强大的国家力量,也是也对外传播中国宣武而不耀武、维护世界和平与和谐的主动健康的国家形象。


相关内容

  • 抗战胜利70周年"9·3"阅兵总体安排公布
  • 抗战胜利70周年"9·3"阅兵总体安排公布 2015年8月21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曲睿介绍了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的总体安排. 曲睿:9月3日,我们将用庄严的阅兵仪式,纪念中 ...

  • 70周年阅兵心得体会
  • 70周年阅兵心得体会 70周年阅兵心得体会 随着 9.3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大阅兵预演成功,在国内外各家媒体广泛报道下,有关这次大阅兵背后的故事陆续走出了神秘,图片.视频和文字多多,让我看之读之很有一些感想,其中让俺兴奋和叫好的有-- 让咱们的抗日英雄部队向世人展示他们的风采 任 ...

  • 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阅兵直播时间具体几点?
  •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政府将于9月3日胜利日在北京举行大型阅兵纪念活动,这是第一次有外国首脑出席的阅兵仪式,那么2015中国大阅兵将详细情况是怎样的呢? 2015年9月3日阅兵时间 2015中国阅兵时间:2015年9月3日举行中国阅兵.阅兵时间具体为10点阅兵升 ...

  •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心得体会
  •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心得体会 今年将举行纪念中国抗日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大型阅兵式,届时不但会首次有外国首脑出席,还有可能在阅兵队伍中出现外国军队方阵. 这条消息立即引爆世界舆论,不但境内媒体和公众热议加以期待,境外媒体和网友也猜测纷纷,试图揣摩中国领导人的政治和军事意图.按照惯 ...

  •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抗战阅兵式观后(七)
  •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 抗战阅兵式观后感 今年是抗日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重大纪念日面前,我国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届时不但会首次有外国首脑出席,阅兵队伍中首次出现外国军队方阵. 按照惯例,除了建国初期因为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紧张比较频繁的时行阅兵式外,通常10年才举行举行一 ...

  • 抗战老兵不怕死,就怕被遗忘!致敬抗战老兵--西征网抗战70周年专题
  • 抗战老兵不怕死,就怕被遗忘!致敬抗战老兵--西征网抗战70周年专题 http://www.xizhengw.com/item/special.asp?id=30 民主透视|人权观察|原创时评|午门批判|舆情观察|纵横捭阖|西征网评|我要投稿 敬礼-抗战老兵 抗战胜利依靠的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经过浴血奋 ...

  • 抗战70周年阅兵式
  • 抗战7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 抗战7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 今年的9月3日是抗日战争70周年,国家为此阅兵,并得到了世界的关注.这次阅兵不为报仇,只为铭记,让人民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守卫和平. 来的嘉宾中大国代表有俄罗斯总统普京,韩国总统朴槿惠等一些在二战中受到摧残.迫害的国家.联合国也对此次阅兵 ...

  • 抗战70周年阅兵心得体会三篇
  • 抗战70周年阅兵心得体会三篇 抗战70周年阅兵心得体会三篇 (篇一) 9月3日,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隆重举办."上万名受阅官兵出场,84%的中国国产新型主战装备首次亮相,31位外国元首和19位政府高级代表,以及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出席,来自俄罗 ...

  •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心得体会
  •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心得体会 心得一: 今天,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在中国展开,这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华彩篇章.70年在人类历史上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沧桑巨变,这场抗战胜利阅兵所呈现出的国威军威,绝非酸腐之辈污蔑的炫耀武力.劳民伤财,而是献给全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