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一名小学教师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 “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现在我对新时期的师德师风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新的认识。都说童言无忌那是因为儿童的率真、可爱让人忍俊不禁都说童心烂漫那是因为儿童的心中充满了奇思妙想所以童年是最具有诗意的岁月。天天和儿童在一起谈心、读书、学习学着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和他们同喜同悲、同苦同乐一起成长真是一件幸福无比的事情当我
把点点滴滴的心血化为浇灌花朵的雨露时我惊喜地听见了花开的声音。它告诉我脚踏实地当好好一名小学教师是真实的、是快乐的。
一、呵护童心 倾注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这种呵护就是无微不至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去发现并宽容他们新、奇、趣、怪的想法可以激发他们具有个性的思想火花培养其创造精神。 怎样才能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想做的事呢那就把自己当作孩子吧。只有把自己也当作孩子你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灵播撒你爱的种子。呵护童心就在不经意“玩”成倾注师爱在举手投足间定格那一张张笑脸才会那样真、那样纯。那一声声“老师”才会叫得那样无拘无束那样有滋有味。水乳交融的师生情打开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通道爱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教育是传递爱的事业,“以火点火火愈明以爱知心心愈爱”。呵护童心倾注师爱就这样爱的教育在脚踏实地中走出了第一步。
二、挖掘潜能 竭尽师责
教育是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爱好不一样所具有的潜质也不尽相同。“如果你感觉到每个儿
童都有个性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你就会对人的多面性和无穷尽性感到惊奇”竭尽师责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不容易被发现的优点、潜质育人育心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一抓住闪光点多元化评价化“平庸”为神奇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这样一类学生表面上他们资质平庸成绩总徘徊在“良”这个档次要让他们进一步或下滑一步都很困难平时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久而久之老师们便放弃了对这类学生的提升教育。经过长期的观察以及我与他们与他们的家长交谈的过程中发现造成他们不积极进取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孩子本身很娇气吃不得半点苦二是家长对他们的要求不高在小学阶段能跟班走考试及格即可。这样慢慢地他们的意志越来越脆弱学习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差被老师关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但是“老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并且要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当我从浮躁中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拿起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时一个个小荷露出了尖尖角。 二深度挖掘让优生更优化“神奇”为更神奇 优生永远都是幸运儿总是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赞美声中抬头挺胸地向前走去。但优生也容易被老师忽视他们身上除了学习优秀之外的潜质。其实他们身上这些不易被人发现的潜质的价值远远高于学习成绩的优异。 “学校的学习不是
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天生我材必有用”竭尽师责挖掘潜质师责在相知互爱中升华教书育人成了享受生活。 三、创新进取 提高师艺 呵护童心倾注师爱师生之间有了水乳交融的情感挖掘潜质竭尽师责“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育人育心感受教育的快乐。但是这些“爱”距离“亲其师信其道”还有一段距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弗罗姆就曾经说过“师爱不是一个偶然幸运地体现并陶醉的一种纯粹的快感而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这种“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要求教师拥有创新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一在踏实中求“不踏实”变常规为“不常规” 面对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怎么墨守成规地站在三尺讲台上谨记师爱慎讲师艺 翻开备课本那严谨的教学设计面面俱到的知识点工工整整的字迹不再令我自豪。我知道就像以前一样走下去一样能取得成绩而且既省时又省力。但这样容易让教师养尊处优时间一长便会产生倦怠情绪以前的优点反而成了扼杀教师前进的刽子手。于是我开始变踏实为“不踏实”变常规为“不常规”。当然这种“变”不是颠覆性的、毫无章法的“变”而是在已取得的成绩上和实践中科学地“变”。向有经验的教师学向不同授课风格的教师学向名师大 家学。辩证地用
好“拿来主义”在不断地“变化”中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品位。 二反思、学习再反思、再学习 如果说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那么反思就更辛苦了。因为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为什么我想学名家大师却总不得要领为什么我的课堂评价这么干涩为什么我的课堂教学少了一份自然生成什么时候我才能达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的境界 一边反思一边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一边反思一边阅读大量的理论著作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一边反思一边用反思指导教育教学。如被换了血液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像流水般欢畅地向前流去因为反思我也学会了质疑向自己、向同伴、向教材质疑超越自己、超越同伴、超越教材促使我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但只要我们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与反思精神我们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 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谱写一曲《爱的教育》我用师爱谱曲用师责填词满怀激情地唱着它向前走去脚踏实地向前走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用一颗伟大的心培养出无数颗爱心我越发坚定了我的信念脚踏实地当好一名小学教师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
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现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
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 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
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 多少次,当你辛勤的工作日见成效,当你发现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进步时,无不欢欣雀跃,这样巨大的幸福感难道还不够吗? 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
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 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当清晨走进校园,面对一个个标准的队礼,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当课间跟孩子们泡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九月的承诺,离不开那笑靥的花朵。 今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
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可以培养他们扎实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欲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造的本领。我愿以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投身于教育改革的风尖浪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赢得世人的尊敬,社会的肯定,努力实现我真诚的育人理想。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无悔于我的生命,更无悔于我的选择,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祖国的振兴
如何当好一名小学教师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 “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现在我对新时期的师德师风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新的认识。都说童言无忌那是因为儿童的率真、可爱让人忍俊不禁都说童心烂漫那是因为儿童的心中充满了奇思妙想所以童年是最具有诗意的岁月。天天和儿童在一起谈心、读书、学习学着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和他们同喜同悲、同苦同乐一起成长真是一件幸福无比的事情当我
把点点滴滴的心血化为浇灌花朵的雨露时我惊喜地听见了花开的声音。它告诉我脚踏实地当好好一名小学教师是真实的、是快乐的。
一、呵护童心 倾注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这种呵护就是无微不至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去发现并宽容他们新、奇、趣、怪的想法可以激发他们具有个性的思想火花培养其创造精神。 怎样才能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想做的事呢那就把自己当作孩子吧。只有把自己也当作孩子你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灵播撒你爱的种子。呵护童心就在不经意“玩”成倾注师爱在举手投足间定格那一张张笑脸才会那样真、那样纯。那一声声“老师”才会叫得那样无拘无束那样有滋有味。水乳交融的师生情打开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通道爱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教育是传递爱的事业,“以火点火火愈明以爱知心心愈爱”。呵护童心倾注师爱就这样爱的教育在脚踏实地中走出了第一步。
二、挖掘潜能 竭尽师责
教育是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爱好不一样所具有的潜质也不尽相同。“如果你感觉到每个儿
童都有个性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你就会对人的多面性和无穷尽性感到惊奇”竭尽师责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不容易被发现的优点、潜质育人育心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一抓住闪光点多元化评价化“平庸”为神奇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这样一类学生表面上他们资质平庸成绩总徘徊在“良”这个档次要让他们进一步或下滑一步都很困难平时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久而久之老师们便放弃了对这类学生的提升教育。经过长期的观察以及我与他们与他们的家长交谈的过程中发现造成他们不积极进取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孩子本身很娇气吃不得半点苦二是家长对他们的要求不高在小学阶段能跟班走考试及格即可。这样慢慢地他们的意志越来越脆弱学习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差被老师关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但是“老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并且要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当我从浮躁中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拿起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时一个个小荷露出了尖尖角。 二深度挖掘让优生更优化“神奇”为更神奇 优生永远都是幸运儿总是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赞美声中抬头挺胸地向前走去。但优生也容易被老师忽视他们身上除了学习优秀之外的潜质。其实他们身上这些不易被人发现的潜质的价值远远高于学习成绩的优异。 “学校的学习不是
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天生我材必有用”竭尽师责挖掘潜质师责在相知互爱中升华教书育人成了享受生活。 三、创新进取 提高师艺 呵护童心倾注师爱师生之间有了水乳交融的情感挖掘潜质竭尽师责“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育人育心感受教育的快乐。但是这些“爱”距离“亲其师信其道”还有一段距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弗罗姆就曾经说过“师爱不是一个偶然幸运地体现并陶醉的一种纯粹的快感而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这种“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要求教师拥有创新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一在踏实中求“不踏实”变常规为“不常规” 面对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怎么墨守成规地站在三尺讲台上谨记师爱慎讲师艺 翻开备课本那严谨的教学设计面面俱到的知识点工工整整的字迹不再令我自豪。我知道就像以前一样走下去一样能取得成绩而且既省时又省力。但这样容易让教师养尊处优时间一长便会产生倦怠情绪以前的优点反而成了扼杀教师前进的刽子手。于是我开始变踏实为“不踏实”变常规为“不常规”。当然这种“变”不是颠覆性的、毫无章法的“变”而是在已取得的成绩上和实践中科学地“变”。向有经验的教师学向不同授课风格的教师学向名师大 家学。辩证地用
好“拿来主义”在不断地“变化”中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品位。 二反思、学习再反思、再学习 如果说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那么反思就更辛苦了。因为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为什么我想学名家大师却总不得要领为什么我的课堂评价这么干涩为什么我的课堂教学少了一份自然生成什么时候我才能达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的境界 一边反思一边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科研活动一边反思一边阅读大量的理论著作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一边反思一边用反思指导教育教学。如被换了血液的教书育人的工作像流水般欢畅地向前流去因为反思我也学会了质疑向自己、向同伴、向教材质疑超越自己、超越同伴、超越教材促使我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但只要我们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与反思精神我们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 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谱写一曲《爱的教育》我用师爱谱曲用师责填词满怀激情地唱着它向前走去脚踏实地向前走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用一颗伟大的心培养出无数颗爱心我越发坚定了我的信念脚踏实地当好一名小学教师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
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现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
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 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
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 多少次,当你辛勤的工作日见成效,当你发现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进步时,无不欢欣雀跃,这样巨大的幸福感难道还不够吗? 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
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 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当清晨走进校园,面对一个个标准的队礼,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当课间跟孩子们泡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九月的承诺,离不开那笑靥的花朵。 今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
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可以培养他们扎实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欲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造的本领。我愿以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投身于教育改革的风尖浪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赢得世人的尊敬,社会的肯定,努力实现我真诚的育人理想。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无悔于我的生命,更无悔于我的选择,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祖国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