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寻源系列报道之十八:[元和姓纂]与孟氏家谱的比照

追根寻源系列报道之十八

---《元和姓纂》与孟氏家谱的比照

沈阳  孟令保

2014-5-29

《元和姓纂》,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是目前存世唯一以姓、郡望、房三级结构,贯姓氏、家族以及人物的官修谱牒的专著。原本十卷。作者林宝﹐济南人(一作三原人)。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812)成书。

抄录:孟

鲁桓公子庆父之后,号曰孟孙,因以为氏。又卫襄公长子孟挚之后亦曰孟氏。齐有孟轲,字子展(秘籍新书作舆)。秦有孟説。

平昌安丘县  孟敬子生滕伯,伯生廖,廖生轲,居高密。置平昌郡,因为郡人。汉孟观二十二代孙説(疑是诜),説生倕,刑部郎中,孙简,常州刺史。观孙珩又居相州。珩十一代孙唐礼部尚书温,子晧晓 暄 暭。晧本大令,生遂。晓左补阙。暄生迢,河阴令。曍右丞京兆尹,生通 述 逢 迪 逑。逢司农少卿,迪大理少卿。

东海  汉孟卿以学显名

钜鹿  后汉孟敏

武威  后梁孟祎

江夏武昌  吴侍中孟宗晋孟嘉弟陋

宋孟昶封临淮公,弟顗,兄弟为仆射。

《元和姓纂》为现存孟氏家谱的修正提供了重要依据。譬如说汉代有孟观,孟观孙孟珩。再与《宋书·孟怀玉传》 “孟怀玉,平昌安丘人也。高祖珩,晋河南尹。祖渊,右光禄大夫。父绰。”这段相联系起来看,就足以证明孟怀玉真实的先系,并不是现存孟氏家谱记载的那样。家族中父生子、子衍孙,一代传一代,那么家谱就应是血脉传承的真实记录。假如家谱记载有误,或不实,这样的家谱将失去他的价值。

《元和姓纂》还提到了南北朝时代的孟昶、孟顗兄弟二人。国史、方志都有载,东晋末年的孟昶是孟怀玉族兄,说明孟昶与孟怀玉是近支,他们的共同高祖应是孟珩。关于孟昶后裔,在追根溯源之十三:从孟琯家世谈起中论述过,这里从略。

关于《元和姓纂》的孟姓记载,浙江孟子邹先生对此早有探讨,写有博文,这里将其一大段原文载录如下:

《元和姓纂》关于孟姓的记载,与现存的《孟氏宗谱》的内容有一定的矛盾,尤其是关于孟子轲的记载。史书上记载:孟子名轲,字子舆,而《元和姓纂》中称孟子名轲,字子展。“舆”与“展”读音很近,古人是不是笔误。史书上记载孟子是山东邹城县人,而《元和姓纂》记载孟子是平昌人。《元和姓纂》中记载的孟温的六个儿子,在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后代应该繁衍至今,但现存的《孟氏宗谱》已经找不到他们的资料了。也许,宋朝以后,孟氏家族中孟子地位的提高,被人称为“亚圣”,孟子的后裔孟宁,获得了世袭的权利。天下的孟姓,都为了说明自己是孟子的后裔,纷纷修改家谱,他们依据孟宁编辑的《孟氏宗谱》为标准,相反,把自己家族真正有价值的家谱遗失了。孟温的后代也许是这样的原因,他们的后代已经在历史上失去记载了。

《元和姓纂》关于姓氏的记载,来得真实客观,它与家谱不同。目前现存的家谱中,几乎没有一部家谱可以说明绝对是真实的,有斟酌的地方很多。特别是有些家谱,为了攀附名人为祖先,不惜篡改历史,不管年代、地点、史书记载是否附合,而在家谱中把祖先随便写上名人的名字,这使得这些家谱不十分可信。《孟氏宗谱》也有攀附名人为后代的情况,特别是唐以前孟氏的历史,几乎是把历史上所有的名人都纳入自己的祖先,这显然与历史的事实不符。

年代已经久远,有些历史已经很难澄清了,但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性,我们应该保存好有限的资料,以便后人来进一步搞清这些历史问题。所以,《元和姓纂》中关于孟姓的记载,内容虽不多,但十分重要。

通过《元和姓纂》关于孟姓的记载,我们应该了解到:全国近三百万的孟姓中,他们中有的人祖宗是名人,而有的人祖宗是普通老百姓,并不是姓孟的人祖宗都是名人。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后代,都有义务发展和宏扬中华民族的文化。

追根寻源系列报道之十八

---《元和姓纂》与孟氏家谱的比照

沈阳  孟令保

2014-5-29

《元和姓纂》,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是目前存世唯一以姓、郡望、房三级结构,贯姓氏、家族以及人物的官修谱牒的专著。原本十卷。作者林宝﹐济南人(一作三原人)。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812)成书。

抄录:孟

鲁桓公子庆父之后,号曰孟孙,因以为氏。又卫襄公长子孟挚之后亦曰孟氏。齐有孟轲,字子展(秘籍新书作舆)。秦有孟説。

平昌安丘县  孟敬子生滕伯,伯生廖,廖生轲,居高密。置平昌郡,因为郡人。汉孟观二十二代孙説(疑是诜),説生倕,刑部郎中,孙简,常州刺史。观孙珩又居相州。珩十一代孙唐礼部尚书温,子晧晓 暄 暭。晧本大令,生遂。晓左补阙。暄生迢,河阴令。曍右丞京兆尹,生通 述 逢 迪 逑。逢司农少卿,迪大理少卿。

东海  汉孟卿以学显名

钜鹿  后汉孟敏

武威  后梁孟祎

江夏武昌  吴侍中孟宗晋孟嘉弟陋

宋孟昶封临淮公,弟顗,兄弟为仆射。

《元和姓纂》为现存孟氏家谱的修正提供了重要依据。譬如说汉代有孟观,孟观孙孟珩。再与《宋书·孟怀玉传》 “孟怀玉,平昌安丘人也。高祖珩,晋河南尹。祖渊,右光禄大夫。父绰。”这段相联系起来看,就足以证明孟怀玉真实的先系,并不是现存孟氏家谱记载的那样。家族中父生子、子衍孙,一代传一代,那么家谱就应是血脉传承的真实记录。假如家谱记载有误,或不实,这样的家谱将失去他的价值。

《元和姓纂》还提到了南北朝时代的孟昶、孟顗兄弟二人。国史、方志都有载,东晋末年的孟昶是孟怀玉族兄,说明孟昶与孟怀玉是近支,他们的共同高祖应是孟珩。关于孟昶后裔,在追根溯源之十三:从孟琯家世谈起中论述过,这里从略。

关于《元和姓纂》的孟姓记载,浙江孟子邹先生对此早有探讨,写有博文,这里将其一大段原文载录如下:

《元和姓纂》关于孟姓的记载,与现存的《孟氏宗谱》的内容有一定的矛盾,尤其是关于孟子轲的记载。史书上记载:孟子名轲,字子舆,而《元和姓纂》中称孟子名轲,字子展。“舆”与“展”读音很近,古人是不是笔误。史书上记载孟子是山东邹城县人,而《元和姓纂》记载孟子是平昌人。《元和姓纂》中记载的孟温的六个儿子,在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后代应该繁衍至今,但现存的《孟氏宗谱》已经找不到他们的资料了。也许,宋朝以后,孟氏家族中孟子地位的提高,被人称为“亚圣”,孟子的后裔孟宁,获得了世袭的权利。天下的孟姓,都为了说明自己是孟子的后裔,纷纷修改家谱,他们依据孟宁编辑的《孟氏宗谱》为标准,相反,把自己家族真正有价值的家谱遗失了。孟温的后代也许是这样的原因,他们的后代已经在历史上失去记载了。

《元和姓纂》关于姓氏的记载,来得真实客观,它与家谱不同。目前现存的家谱中,几乎没有一部家谱可以说明绝对是真实的,有斟酌的地方很多。特别是有些家谱,为了攀附名人为祖先,不惜篡改历史,不管年代、地点、史书记载是否附合,而在家谱中把祖先随便写上名人的名字,这使得这些家谱不十分可信。《孟氏宗谱》也有攀附名人为后代的情况,特别是唐以前孟氏的历史,几乎是把历史上所有的名人都纳入自己的祖先,这显然与历史的事实不符。

年代已经久远,有些历史已经很难澄清了,但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性,我们应该保存好有限的资料,以便后人来进一步搞清这些历史问题。所以,《元和姓纂》中关于孟姓的记载,内容虽不多,但十分重要。

通过《元和姓纂》关于孟姓的记载,我们应该了解到:全国近三百万的孟姓中,他们中有的人祖宗是名人,而有的人祖宗是普通老百姓,并不是姓孟的人祖宗都是名人。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后代,都有义务发展和宏扬中华民族的文化。


相关内容

  • 寻根问祖多会收获意外
  • 寻根问祖多会收获意外 ( 2013-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视界·生活·新知 在美国知名剧集<老友记>中扮演菲比的女星丽莎"库卓最近参加了一个电视真人秀节目,名叫<你以为你谁啊?>.这个节目的内容是帮众多明星追根溯源,排出他们的家谱. 在这期节目 ...

  • 曹姓与朱姓
  • (2009-02-02 22:51:41) 标签: 百家姓 曹氏 曹氏家谱 曹姓 家谱 新泰曹氏 新泰曹姓 杂谈 分类: 曹姓曹氏与其他姓氏渊源 朱姓氏探源 (编录于刘佑平编著<朱姓史话>) 姓氏学权威经典<元和姓篡>上明确记载说:"朱,颛顼之后."帝颛顼 ...

  • 王氏家谱演讲稿
  • 欢迎辞 王尚权 尊敬的各位宗长.宗亲!亲爱的来宾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我们长流王氏家族立谱庆典的大好日子,在各位宗亲的大力支持和亲朋好友的亲切关怀下,<王氏家谱>今天终于功告垂成.它的诞生代表着我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它的诞生代表着我们求真务实的传统:他的诞生代表着我们铸就辉煌的信心.在 ...

  • 满学研究与当代满族的关系
  • 作者:佟悦 满族研究 2007年08期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07)01-0043-06 满学是以满族人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着一千多万人口的当代满族应该是满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以往从事满学研究的学者多注重清代满族历史文化,有关的研究成果也十 ...

  • 传统的家风访谈录
  • 传统的家风,从未过时--对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遗产,恍然发现许多家风家训的内涵,与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而激活这些文化因子,传承一种民族风范,需要每个家庭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延续.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一直很看重家风传承这一传统的文化方式,并对此 ...

  • 中华姓氏---- 单姓
  • 单姓(Shàn xìng),中国姓氏之一.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2.北方少数民族复姓改单姓而来.单氏来源:三千零五十年前,周成王封其少子臻[经考古证实为谬误].单氏来源:根据2003年1月19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出土的西周逨盘铭文显示,单氏高祖为周文王族弟. 在当今姓氏排行榜 ...

  • 史姓.史氏探源
  • 史姓探源 史中元 关键词:史氏.史姓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cf0c2b010140oi.html 姓,是表示家族的字.姓和氏本有分别:姓起于母系,氏起于男系.后来说 姓氏,专指姓.姓是人类文化中标志人群血缘关系的"遗传"性符 ...

  • 麴鞠曲姓来源考
  • 曲姓 读音 曲(Qū) 出处 曲姓望出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南).陕郡(今河南陕县一带).雁门郡(今山西北部). 人物 曲姓适用楹联:诗书为丹桂之根教子不敢忘乎:勤俭乃黄金之本持家焉能移哉.家贵于和任年歉年丰总须经礼以时:业精于勤或劳力或劳心要必无荒无怠(这两联均为河南偃师顾县东王村曲门进士府石柱联) ...

  • 洪洞大槐树移民志 张清 主编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
  • 洪洞大槐树移民志 张清 主编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 [复制链接] q_cl q_cl 当前离线 阅读权限 70 在线时间 91 小时 已使用积分 6 宗亲论坛积分 1738 帖子 482 精华 0 积分 2272 UID 2893 IP卡 狗仔卡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2272, 距离下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