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获取的过程与方法教案

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2.1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的: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

教学重点: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合适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

教学参考书:信息技术基础(广教版)

教具:电脑,教材

其他教学准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简单回顾上节课要点,提出问题:同学们平时怎样获取信息的,引出本节课题

二、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1、需要获取的天气信息(定位信息需求)

2、比较各种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电视、报纸、电话、网络等)—→选择121信息台(选择信息来源)

3、拨打121电话查询第二天的天气(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保存信息

三、通过去黄山旅游的例子来进一步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四、对以上两个例子归纳进一步总结获取信息的过程

五、通过实例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制作初中电子相册

(1)确定信息需求过程:

确定信息需求大纲

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

列出信息需求清单

(2)确定信息来源

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

他人(老师、父母、同学等)

事物本身(事件现场)

(3)采集信息

信息来源不同,获取的方法也不同:

通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

通过与他人交流采集信息;

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采集信息;

采集信息的工具: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工具、计算机

问题的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4)保存信息

1.获取信息后要学会保存信息并对进行信息整理,教师指导学生将信息整理和分类的方法的方法,填写“信息采集卡”

2.将信息保存在计算机中。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大,而信息在计算机中主要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不同类型信息存储的格式是不同的。

信息在计算机中保存可以使用文件系统提供的文件夹进行保存,也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

学生活动:

本课小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并且了解到信息的各种来源,采集信息的各种方法,采集信息的各种工具,并学会如何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才能将得到的信息为自己所用。

练习:

1、了解P22拓展中计算机中常见的信息存储格式,从网上找到更多的关于计算机中信息存储格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提交作业

板书设计:主要是多媒体授课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综合实践任务,上网找到更多的关于计算机中信息存储格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大多数同学能根据获取信息一般方法的四个步骤做出计划,部分同学没有按要求做出来,原因是没有积极性,还有可能是时间不够, 希望下次上机时能找到学生更感兴趣的的问题,并留有充足的时间给他们实践。

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2.1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的: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

教学重点: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合适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

教学参考书:信息技术基础(广教版)

教具:电脑,教材

其他教学准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简单回顾上节课要点,提出问题:同学们平时怎样获取信息的,引出本节课题

二、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1、需要获取的天气信息(定位信息需求)

2、比较各种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电视、报纸、电话、网络等)—→选择121信息台(选择信息来源)

3、拨打121电话查询第二天的天气(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保存信息

三、通过去黄山旅游的例子来进一步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四、对以上两个例子归纳进一步总结获取信息的过程

五、通过实例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制作初中电子相册

(1)确定信息需求过程:

确定信息需求大纲

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

列出信息需求清单

(2)确定信息来源

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

他人(老师、父母、同学等)

事物本身(事件现场)

(3)采集信息

信息来源不同,获取的方法也不同:

通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

通过与他人交流采集信息;

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采集信息;

采集信息的工具: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工具、计算机

问题的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4)保存信息

1.获取信息后要学会保存信息并对进行信息整理,教师指导学生将信息整理和分类的方法的方法,填写“信息采集卡”

2.将信息保存在计算机中。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大,而信息在计算机中主要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不同类型信息存储的格式是不同的。

信息在计算机中保存可以使用文件系统提供的文件夹进行保存,也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存储。

学生活动:

本课小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是: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并且了解到信息的各种来源,采集信息的各种方法,采集信息的各种工具,并学会如何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才能将得到的信息为自己所用。

练习:

1、了解P22拓展中计算机中常见的信息存储格式,从网上找到更多的关于计算机中信息存储格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提交作业

板书设计:主要是多媒体授课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综合实践任务,上网找到更多的关于计算机中信息存储格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大多数同学能根据获取信息一般方法的四个步骤做出计划,部分同学没有按要求做出来,原因是没有积极性,还有可能是时间不够, 希望下次上机时能找到学生更感兴趣的的问题,并留有充足的时间给他们实践。


相关内容

  •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案)
  • 2.1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蓝田县孟村中学 魏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来源的一般分类,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信息获取过程,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原因,能根据实际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获取信息,解 ...

  •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四川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试讲教案粤教版)
  • 2.1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广东教育出版社 粤教版 信息技术基础)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1.让学生能准确的分析问题中所包含的信息并确定信息需求:2.学会根据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获取途径和方法:3.掌握保存信息的一般方法. 2. 能力.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 ...

  • 16.获取信息的渠道教案设计
  • 获取信息的渠道教案设计 二.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信息获取的渠道,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2)熟悉文本.声音.图像和视频等等信息的数字化表示,知道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的数字化方法及常用信息技术工具. 2.过程与方法: (1)在了解了获取信息的 ...

  •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案
  •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对信息获取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宏观把握,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信息需求,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是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学会 ...

  •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集--20140218
  •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集--浙江摄影出版社 目 第一单元 我们的信息生活 1.生活在信息中 2.现代信息技术 录 3.用计算机处理信息 第二单元 我的数字名片 4.我的自画像 5.我的风采 6.全方位的我 第三单元 动画天地 7.插入动画 8.修改动画 9.文字动画 10.人物动画 第四单元 ...

  •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加工概述教案教科版
  • 3.1信息加工概述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理解手工加工和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把握信息加工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教学方法: 讲授法 ...

  • 广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全套教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 ...

  • [走近科学家]教案
  • <走近科学家>教案 一.目的要求: 1.设法收集有关科学家和某项科技发展的资料,从科学家的事迹中归纳其主要成就及科学精神. 2.能采用某种方法将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3.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4.具体|说出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 ...

  • 信息技术教案1
  • 生活和学习中的好帮手--信息技术 题目: 生活和学习中的好帮手--信息技术 三年级第 1 学期第 1 课共 3 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建议: 本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本课时可以用计算机演示收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人物的资料或演示一些动画.游戏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使他们初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