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新建馨园湿地对周边热环境的影响调查

新建馨园湿地对周边热环境的影响调查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刘永华 黄 顺 涂江峰 吴祥育 王 洋 陆金金

摘 要:城市湿地对周围建筑环境微气候有明显改善作用,为评估某校区内新建馨园湿地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在湿地附近选择了24个测点,进行了自早9点到下午5点的温、湿度连续测量。测试数据表明:馨园湿地的建成对周围温、湿度环境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湿地 温湿度 热环境

1 引 言

很多研究文献表明, 城市里人工建筑高度集中,使用坚硬密实干燥不透水的建筑材料,其热容和蓄热能力均比绿地强,使得城市容易形成“城市热岛”,这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 工作和学习。城

[1-2]

市绿岛和湿地能有效调节局部微气候,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文献的研究表明, “城市与周围地区比较以后发现,市区空气年平均温度高于郊区,而在城市湿地附近太阳辐射温度升高减少了20% ,风速减少了10—30%。城市风发蒸发是耗热过程,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多,导致湿地区域气温越低。强烈蒸发导致近地层空气湿度增加,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馨园是主校区内的生态湿地。馨园所在地原是废弃的校办工厂,环境脏乱。2006年学校根据此处地形特点,将其改造为一块占地约160余亩的湿地。湿地包括两个湖泊水体和夹杂其间的灌木林、低矮建筑、草地。为考察馨园建成后对周边热环境的影响,对湿地周围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测量,通过比较一天当中温度和湿度的日较差、极值、均值和振幅,来判断湿地对周边热环境影响是否具有显著性。 2 湿地温湿度的测试

湿地大致为正方形,西部为两个天然湖,东南角是几栋平房,其余皆为树木和草地。湿地外围都是高层建筑。

NW2

NW1

N1

N2

N3

E1

NE2

2

W3

1

E2

W2

3

4

E3

W1

SW1SW2

S3

S2

S1SE1SE2

图1 各温湿度测量点分布图

2.1 测试方法

1)测试时间:2007年12月30日9:00-17:00,测试时间间隔为一小时。 2)用热线风速仪分别测量E 、S 、W 、N 方向的风速。

3)根据馨园及周围地形选定待测点,馨园内1、2、3、4点,馨园四周等距N1、N2、N3、E1、E2、E3、S1、S2、S3、W1、W2、W3点以及与馨园对角线方向NE1、NE2、SE1、SE2、SW1、SW2、NW1、NW2点(如图1),每隔一小时用温湿度测量仪测量如图1所示各点,并记录数据。 2.2 测试仪器

E+E温湿度测量仪

量程 相对湿度 10—95% 20℃时测量误差 ±3%RH 温度 -20℃— +50℃ 测量误差 ±0.3℃ 热线微风速仪

量程 0.4—20m/s 分辨率 0.1m/s 2.3 测试结果 2.3.1 风速

2.3.2 温湿度

0000

周围的温度有一定幅度的上升。14:00后太阳辐射降低,风速影响的比重增加,风从四周吹向馨园,反而E1点的温度要比X1、X2低。

综上,一天内各点温度变化的主要规律要受太阳辐射、下垫面、距湿地远近的影响。 3.2 湿地湿度的日变化规律

从图2可以看出,馨园内各点湿度随时间变化,9:00~13:00逐渐下降,13:00~15:00又逐渐上升,15:00以后基本保持稳定,湿度变化范围为38.4~24.1%,最大湿度差为14.3%。在整体上各点湿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同时,2、3点湿度要比其它两点高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风的因素使湿度基本均匀分布,另一方面水面附近水蒸发会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整体上相对湿度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趋势相反,这是因为冬天温度低,温度的小幅度上升基本上对水的蒸发没有影响,而温度升高的同时空气的饱和湿度上升,所以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相反。

从图3可以看出,馨园周围等距各点湿度随时间变化,9:00~13:00湿度迅速下降,在13:00~14:00时到达一个最低点后逐渐回升,速度缓慢;湿度变化范围为38.4%~23.2%,最大湿度差为15.2%。 东西面温度非常接近,而西面湿度一直都要高于东面,与东面风速一直都比较大有关,因为风压大水蒸汽压力会减小,相对湿度也就变小。馨园周围等距各点湿度振幅大于馨园内各点,是因为馨园周围各点距离水体比较远,湿度变化随温度风速等影响较大,说明了馨园湿地对湿度变化的调节作用。

从图4可以看出,馨园对角线方向各点湿度随时间变化,9:00~13:00逐渐下降,13:00以后又逐渐上升,湿度变化范围为38.4%~23.1%,最大湿度差为15.3%。9:00~13:00随着温度的上升,各点的湿度迅速下降,是因为空气饱和度上升,而水蒸气蒸发量基本没有变化;而13:00~15:00温度继续升高,而湿度也相应升高,这是由于在温度升高和风速的影响下,地面水分蒸发开始增加,相对湿度升高;15:00~17:00温度开始下降,湿度上升速率也加快,这是因为在温度降低,水蒸汽饱和度下降的同时,水蒸气含量变化不大,滞后于温度降低和太阳辐射的减少。

综上,一天内各点湿度变化的主要规律要受太阳辐射、风速、温度以及与湿地的距离的影响。 4 湿地对周边热环境的影响分析

图5 各点日平均温度

图6 各点日温度极大值

图7 各点日温度极小值 图8 各点日较差

从图5可以看出,馨园湿地内平均温度高于其余各点,馨园四周等距各点普遍平均温度低于馨园内各点、馨园对角线方向各点温度又低于馨园四周等距各点。并且馨园对角线方向上各点,距离馨园越远,平均温度越低。显然馨园湿地对温度有调节作用。

从图5、图6可以看出,馨园内各点、馨园四周等距各点、馨园对角线方向各点温度极大值比较接近,4.5℃左右,普遍背面高于南面,馨园内各点、馨园四周等距各点、馨园对角线方向各点极小值相差比较大,北面由于太阳辐射,在温度上占有很大优势,其余各点温度依然与馨园的距离明显。

从图7、图8可以看出,馨园对角线方向上各点平均日较差较小,3.0℃左右,馨园四周等距各点温度平均日较差3.1℃,馨园对角线方向各点平均日较差3.25℃. 日较差的大小与距馨园距离基本同向增长,说明了馨园湿地在控制地表温度变化幅度上有明显作用。另外,馨园外法线上各点振幅随距馨园距离的增大温度日较差减小,说明馨园外各点温度日较差由于距离较远,受馨园影响减弱。 5 显著性分析

根据各点日平均温度作等温线,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条等温线的分布基本上以两个水体为中心呈类似于双曲线分布,说明了水体是湿地起温、湿度调节作用的核心。 6 结论和建议

城市湿地显然有改善周围环境的作用。一方面城市绿岛可以增大透水面积,储藏更多水分,增大蒸发量,可以有效地将太阳辐射热量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建筑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达到降低城市温度的目的;另一方面城市绿岛储存水分可以调节城市空气湿度,降低城市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促进城市内空气流动,极大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但是,由于受到城市用地的限制,城市绿岛的面积都并不大,因此,其改变周围微气候环境的能力也极其有限,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利用城市绿岛来改善环境的瓶颈,我们可以相对集中的建立生态公园,使绿岛能连成一片,促进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通过增加房顶花园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率,促进城市热岛的改善。

另外,城市湿地是存在于城市区域之内的湿地,其生态服务功能与乡野湿地有着明显不同。受人为活动干扰强烈,中国城市湿地存在面积缩小、功能退化、污染严重,特别是富营养化现象突出。而由

于长期对城市湿地研究薄弱,对湿地功能与价值认识存在偏差,以及城市湿地保护较高的机会成本,使得中国城市湿地保护面临诸多困难。

在周围建筑环境面积一定的条件下到底应该有多大面积的湿地,可以达到最佳调节改善环境效果,以及使用多大面积的湿地来达到最经济最优化有效改善环境的目的,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潮洛蒙等. 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 城市问题,2003(3):11—12

[2] 黄晓因等. 风速、温度与相对湿度测量精度的关系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2007(3):323-325 [3] 闵骞. 水库水面蒸发量计算方法的研究. 水力发电,2003(29):35—39

[4] 傅国斌,李克让.全球变暖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地理研究,2001(1):120—128 [5] 潮洛蒙,俞孔坚.2003.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规划师,2007(19):75—77

[6] Kentula M.Gwin S ,Pierson S.Tracking changes in wetlands with urbanization:Sixteen years of experience in Portland,Oregon USA.Wetlands ,2004(24):734—743

[7]Achm G.Approaches to valuing the hidden hydrological services of wetland ecosystems. Ecological economics,2000(35):63—74

新建馨园湿地对周边热环境的影响调查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刘永华 黄 顺 涂江峰 吴祥育 王 洋 陆金金

摘 要:城市湿地对周围建筑环境微气候有明显改善作用,为评估某校区内新建馨园湿地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在湿地附近选择了24个测点,进行了自早9点到下午5点的温、湿度连续测量。测试数据表明:馨园湿地的建成对周围温、湿度环境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湿地 温湿度 热环境

1 引 言

很多研究文献表明, 城市里人工建筑高度集中,使用坚硬密实干燥不透水的建筑材料,其热容和蓄热能力均比绿地强,使得城市容易形成“城市热岛”,这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 工作和学习。城

[1-2]

市绿岛和湿地能有效调节局部微气候,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文献的研究表明, “城市与周围地区比较以后发现,市区空气年平均温度高于郊区,而在城市湿地附近太阳辐射温度升高减少了20% ,风速减少了10—30%。城市风发蒸发是耗热过程,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多,导致湿地区域气温越低。强烈蒸发导致近地层空气湿度增加,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馨园是主校区内的生态湿地。馨园所在地原是废弃的校办工厂,环境脏乱。2006年学校根据此处地形特点,将其改造为一块占地约160余亩的湿地。湿地包括两个湖泊水体和夹杂其间的灌木林、低矮建筑、草地。为考察馨园建成后对周边热环境的影响,对湿地周围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测量,通过比较一天当中温度和湿度的日较差、极值、均值和振幅,来判断湿地对周边热环境影响是否具有显著性。 2 湿地温湿度的测试

湿地大致为正方形,西部为两个天然湖,东南角是几栋平房,其余皆为树木和草地。湿地外围都是高层建筑。

NW2

NW1

N1

N2

N3

E1

NE2

2

W3

1

E2

W2

3

4

E3

W1

SW1SW2

S3

S2

S1SE1SE2

图1 各温湿度测量点分布图

2.1 测试方法

1)测试时间:2007年12月30日9:00-17:00,测试时间间隔为一小时。 2)用热线风速仪分别测量E 、S 、W 、N 方向的风速。

3)根据馨园及周围地形选定待测点,馨园内1、2、3、4点,馨园四周等距N1、N2、N3、E1、E2、E3、S1、S2、S3、W1、W2、W3点以及与馨园对角线方向NE1、NE2、SE1、SE2、SW1、SW2、NW1、NW2点(如图1),每隔一小时用温湿度测量仪测量如图1所示各点,并记录数据。 2.2 测试仪器

E+E温湿度测量仪

量程 相对湿度 10—95% 20℃时测量误差 ±3%RH 温度 -20℃— +50℃ 测量误差 ±0.3℃ 热线微风速仪

量程 0.4—20m/s 分辨率 0.1m/s 2.3 测试结果 2.3.1 风速

2.3.2 温湿度

0000

周围的温度有一定幅度的上升。14:00后太阳辐射降低,风速影响的比重增加,风从四周吹向馨园,反而E1点的温度要比X1、X2低。

综上,一天内各点温度变化的主要规律要受太阳辐射、下垫面、距湿地远近的影响。 3.2 湿地湿度的日变化规律

从图2可以看出,馨园内各点湿度随时间变化,9:00~13:00逐渐下降,13:00~15:00又逐渐上升,15:00以后基本保持稳定,湿度变化范围为38.4~24.1%,最大湿度差为14.3%。在整体上各点湿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同时,2、3点湿度要比其它两点高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风的因素使湿度基本均匀分布,另一方面水面附近水蒸发会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整体上相对湿度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趋势相反,这是因为冬天温度低,温度的小幅度上升基本上对水的蒸发没有影响,而温度升高的同时空气的饱和湿度上升,所以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相反。

从图3可以看出,馨园周围等距各点湿度随时间变化,9:00~13:00湿度迅速下降,在13:00~14:00时到达一个最低点后逐渐回升,速度缓慢;湿度变化范围为38.4%~23.2%,最大湿度差为15.2%。 东西面温度非常接近,而西面湿度一直都要高于东面,与东面风速一直都比较大有关,因为风压大水蒸汽压力会减小,相对湿度也就变小。馨园周围等距各点湿度振幅大于馨园内各点,是因为馨园周围各点距离水体比较远,湿度变化随温度风速等影响较大,说明了馨园湿地对湿度变化的调节作用。

从图4可以看出,馨园对角线方向各点湿度随时间变化,9:00~13:00逐渐下降,13:00以后又逐渐上升,湿度变化范围为38.4%~23.1%,最大湿度差为15.3%。9:00~13:00随着温度的上升,各点的湿度迅速下降,是因为空气饱和度上升,而水蒸气蒸发量基本没有变化;而13:00~15:00温度继续升高,而湿度也相应升高,这是由于在温度升高和风速的影响下,地面水分蒸发开始增加,相对湿度升高;15:00~17:00温度开始下降,湿度上升速率也加快,这是因为在温度降低,水蒸汽饱和度下降的同时,水蒸气含量变化不大,滞后于温度降低和太阳辐射的减少。

综上,一天内各点湿度变化的主要规律要受太阳辐射、风速、温度以及与湿地的距离的影响。 4 湿地对周边热环境的影响分析

图5 各点日平均温度

图6 各点日温度极大值

图7 各点日温度极小值 图8 各点日较差

从图5可以看出,馨园湿地内平均温度高于其余各点,馨园四周等距各点普遍平均温度低于馨园内各点、馨园对角线方向各点温度又低于馨园四周等距各点。并且馨园对角线方向上各点,距离馨园越远,平均温度越低。显然馨园湿地对温度有调节作用。

从图5、图6可以看出,馨园内各点、馨园四周等距各点、馨园对角线方向各点温度极大值比较接近,4.5℃左右,普遍背面高于南面,馨园内各点、馨园四周等距各点、馨园对角线方向各点极小值相差比较大,北面由于太阳辐射,在温度上占有很大优势,其余各点温度依然与馨园的距离明显。

从图7、图8可以看出,馨园对角线方向上各点平均日较差较小,3.0℃左右,馨园四周等距各点温度平均日较差3.1℃,馨园对角线方向各点平均日较差3.25℃. 日较差的大小与距馨园距离基本同向增长,说明了馨园湿地在控制地表温度变化幅度上有明显作用。另外,馨园外法线上各点振幅随距馨园距离的增大温度日较差减小,说明馨园外各点温度日较差由于距离较远,受馨园影响减弱。 5 显著性分析

根据各点日平均温度作等温线,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条等温线的分布基本上以两个水体为中心呈类似于双曲线分布,说明了水体是湿地起温、湿度调节作用的核心。 6 结论和建议

城市湿地显然有改善周围环境的作用。一方面城市绿岛可以增大透水面积,储藏更多水分,增大蒸发量,可以有效地将太阳辐射热量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建筑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达到降低城市温度的目的;另一方面城市绿岛储存水分可以调节城市空气湿度,降低城市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促进城市内空气流动,极大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但是,由于受到城市用地的限制,城市绿岛的面积都并不大,因此,其改变周围微气候环境的能力也极其有限,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利用城市绿岛来改善环境的瓶颈,我们可以相对集中的建立生态公园,使绿岛能连成一片,促进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通过增加房顶花园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率,促进城市热岛的改善。

另外,城市湿地是存在于城市区域之内的湿地,其生态服务功能与乡野湿地有着明显不同。受人为活动干扰强烈,中国城市湿地存在面积缩小、功能退化、污染严重,特别是富营养化现象突出。而由

于长期对城市湿地研究薄弱,对湿地功能与价值认识存在偏差,以及城市湿地保护较高的机会成本,使得中国城市湿地保护面临诸多困难。

在周围建筑环境面积一定的条件下到底应该有多大面积的湿地,可以达到最佳调节改善环境效果,以及使用多大面积的湿地来达到最经济最优化有效改善环境的目的,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潮洛蒙等. 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 城市问题,2003(3):11—12

[2] 黄晓因等. 风速、温度与相对湿度测量精度的关系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2007(3):323-325 [3] 闵骞. 水库水面蒸发量计算方法的研究. 水力发电,2003(29):35—39

[4] 傅国斌,李克让.全球变暖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地理研究,2001(1):120—128 [5] 潮洛蒙,俞孔坚.2003.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规划师,2007(19):75—77

[6] Kentula M.Gwin S ,Pierson S.Tracking changes in wetlands with urbanization:Sixteen years of experience in Portland,Oregon USA.Wetlands ,2004(24):734—743

[7]Achm G.Approaches to valuing the hidden hydrological services of wetland ecosystems. Ecological economics,2000(35):63—74


相关内容

  • 黄家湖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正式稿
  • 湖南黄家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湖南黄家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有 ...

  • 酚醛树脂生产环评
  • 安吉仕强制胶有限公司年产 2000吨水溶性酚醛树脂胶水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简 本) 浙江大学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Zhejiang Univ ...

  • 保护湿地 留住地球上的生命之源
  • 刚刚入冬,北京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就迎来了首批迁徙候鸟.据保护区监测,这批候鸟种类有70多种,数量达到上万只. 冬日虽然萧瑟,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水面上海鸥.银鸥.绿头鸭成群结队.嬉戏打闹,天空中灰鹤.天鹅.赤膀鸭悠然飞翔.野鸭湖湿地自然保 ...

  •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_以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园为例
  • 2009年7月 ENVIRONMENTALSCIENCEANDMANAGEMENTVol134No17 July2009 文章编号:1674-6139(2009)07-0137-04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以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园为例 王思元,牛萌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

  • 绿地系统规划
  • 华南农业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论文 <城市绿地规划>课程论文 东莞生态园规划分析 班 级: 14本科 学 号: 30号 姓 名: 胡德鹏 教 学 点: 农科 完成时间:2016年6月30日 摘要 简介 总则 城市定位.目标与策略 区位图与中心区结构图 协调区用地规划与系统图 土地利用现状 ...

  • 重庆湿地保护条例(草案)
  • 重庆市湿地保护管理条例(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面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建设森林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湿地的保护.建设和管理等,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 ...

  • 生态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态风情文化旅游小镇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 1 一.项目基本背景 ...................................... 1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 ...

  • 房地产项目计划书范本
  • 空气家苑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建设说明 空气家苑小区,是河池新空气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筹建的.该小区的筹建是为空气集团河池科技园的配套设施,为园区入驻企业及百旺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提供了利于企业建设开发,方便企业员工生活,改善生活条件及美化开发区环境的项目. 二.项目选择地理位置概况 该小区位于百旺开发区内, ...

  • 2017市政二建继续教育试题(海绵城市)
  • 单选 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2015年4月,从130多个申请城市中选出试点城市( )座.16 最早提出LID理念与绿色基础建设 ,要求在源头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 ...